回覆列表
  • 1 # 上弦月A

    ☞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詩經鄭風》☞民間

    ☞ 美女妖且閒,採桑歧路間→ 曹植《美女篇》☞文人

    意思沒大區別,想象空間和意境不同,因多了形象生動的描繪。曹植就是後來五言詩奠基人(曹丕七言)。

    詩經是最早最淳樸的成熟詩歌

    早期詩歌也有二言、三言的,如吳越春秋時記載的一首《彈歌》☞ “斷竹、續竹、飛土,逐肉。”

    意思表達完整,句子要有☞ 主謂賓,或主謂結構、動賓結構等。主謂賓至少3個字,隨便加個嘆詞、虛詞、助詞等修飾...至少就四字了。另,詩經好用疊詞,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出現疊詞,差不多四個字。

    ☞ 巧笑倩兮,眉目盼兮。主謂結構,“兮”好比“啊”,同時起到語氣駐留作用☞ 笑起來那個美美的小酒窩哎呀,那亮亮的大眼睛哎呀...

    ☞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夭”和“蓁”即草木茂盛,→ 桃夭夭,其葉蓁。之子歸,宜其家人。語言+歌唱習慣就成了四字。

    四言二節拍,便於勞作歌唱

    四字一句,二字一拍,句式簡單好記,歌唱節奏明快,韻律和諧有致。早期的詩歌是勞動的衍生品。後來文人詩歌是專門細敲苦吟出的,講究很多技巧、手法、規則。這就專業、職業的多了!句式自然複雜。

    先秦傍晚,二蛋哥還在山上砍柴,邊砍邊想女人: 月出(舉斧)~皎兮(砍柴),佼人(舉斧)~僚兮(砍柴)。舒窈(舉斧)~糾兮(砍柴),勞心(舉斧)~悄兮(砍柴)。

    總結,早期詩歌有二言、三言、四言,簡單,樸實無華,因是百姓勞作而唱。但四個字意思相對完整,分兩節拍更適合勞作時歌唱。所以詩經多四言就不奇怪了,四言也是文人詩歌出現前非常成熟的形式。

  • 2 # 鄭彥英

    為什麼《詩經》以四言文體為多?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它的句式多以四言為主,是因為他通常四句獨立成章,期間夾雜著二言至八言不等,節奏鮮明,節奏感很強,圍繞同一旋律反覆詠唱,在意義的表達和修辭上,有著很好的視聽效果。

    像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詩經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蒼蒼,白鷺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還有《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子之於歸,宜其室家”,這些耳熟能詳的詩經絕唱,多事疊嶂,韻律整齊,反覆重疊 ,復沓結構,之變幻期間幾個詞,但靈活運用,情感表達、畫面轉切、節奏有張有弛,曼妙無比。因為是經的創作多是描寫勞動、生產、採集等農耕時代的人民生活狀態,便於吟唱、歌頌和記錄。因此,多用四言文體,能夠清晰、簡單明瞭的表達這些元素,從節奏的韻律上,簡單、好記、好學。所以,詩經就多用這些方式,將當時的眾多場面、場景、人物等都記錄了下來。

    也因此率先創立了創立了中國詩歌史上的新體式——四言體。因為在《詩經》未產生之前,詩歌雖說已有,,但沒有自己固定的體式,僅還流於口頭形式,還多以二言為主;但到《詩經》時,中國詩歌開始真正奠定了自己的創作格局,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體式,所以說四言體為題對中國詩歌的真正起步,在形式、節奏、韻律和正規化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價值。

  • 3 # 詩詞書院

    《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在閱讀中我們可發現,不論是採集十五國土風民歌而編成的“風”,還是收錄周王朝宮廷宴享和朝會時的正聲“雅”樂。又或是宗廟祭祀的“頌”辭。其大部分均是採用由2/2節奏組成的四言句式,那為什麼作者不採用節奏感更強,更富於變化的五言和七言句式呢?

    答案很簡單,是不可為,而非不為。

    《詩經》的創作時期,主要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這期間,漢語言文學還是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當時的詞語、句法,都還不足以支援更長的句子。

    其中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在《詩經》中,還存在著大量的單音節詞。而這種單音節詞,即使是在四言句式中,也需要藉助疊音字,才能達成2/2的句式節奏。在《詩經》中,從開篇的“關關”開始,單疊音詞就一共出現359 個。此外還存在著大量的,置於實詞前,沒有明確意義的虛詞。可見,達成四言句式已是不易,根本沒有能力達成更長的句子。

    那日,有詩友說,讀《詩經》一定要用線裝仿古的版本,這才能更好體會其文字的純樸。我表示同意。

  • 4 # 奇有此理

    在上古之時,單音節詞是佔主要地位,語言的表現能力和新詞的產生都受到限制。隨著社會的發展,語言也發生著重要的變化。詞的構成逐漸突破單音節的限制,產生了複音詞,詞彙體系慢慢演變為以雙音複合詞為主。這個過程經歷了十分綿長的歷史演化過程。而詩在這個演化過程中,就是化石一樣的存在。

    詩經,是一個很重要的證據,這個證據可以看得出很多東西,譬如由非詩到詩的轉變,頌部有殘存的無韻之詩,證明詩用韻規則的逐漸明晰,四言句式中散文句式的廣泛使用到詩化,說明詩由文轉變的過程,再如,詩經也是單音節詞為主,雙音節詞大量出現這個現象的重要證據。比如詩經中大量使用的重言、連綿字,以及單音詞前後加虛字或襯字,都是雙音節詞大量被創造的證據。

    舉個例子,莫我肯顧,四個字基本都是單音節詞,雨雪霏霏,霏霏就是連綿字,而到了曹操的時代,陶淵明的時代,寫起來四言詩,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清琴橫床,濁酒半壺。雙音節詞就大量摻雜進去了,而詩經我找了很久,也才找到羔裘豹祛等不多的幾例雙音節詞構成的。

    而在這裡很容易理解的一個事實就是,詩的意象,用字,節奏,都有密度在其中,單音節詞為主下的詩,四個字足矣。而到了雙音節詞當家作主的時代,四個字不過兩個詞,所能出現的物象密度狹小。而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點是,詩經中的四言句,經常是依賴上下句才能完成表意的。如呦呦鹿鳴,食野之萍。到了漢魏,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皆可獨立出來,詩化程度更加完整,也就和五言的風味,其實更接近了。

    而四言發展的一個趨勢,除了詩化之外,另一大主流是賦化,漢代大賦四言是主要的句式之一,不少賦幾乎純為四言構成。這其中的另一個點,在我的理解中,四言的句式,其實是文的氣質更濃一些的,相較五言七言,其詩化的程度不完整。考證一下詩經中的四言句式,可以發現和上古散文的句式很多是很接近的。語言在發展,語彙中雙音詞逐漸增加,四言必然趨向頓逗和節奏統一的句式。這種句式其實沒有五言更加滿足詩對於節奏感的需要,而更加適合於賦體了。

  • 5 # 南楓希

    首先介紹一下《詩經》,它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句式多以四言為主。那麼,為什麼《詩經》是四言而不是六言八言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從結構上來看,《詩經》中往往四句獨立成章,具有鮮明的節奏以及很強的節奏感,又圍繞同一旋律反覆詠唱。如此一來,在意義的表達和修辭上,就具備很好的視聽效果。

    第二、以《詩經》的創作背景而言,詩經的創作大都是描寫勞動、生產、採集等農耕時代的人民生活狀態,便於吟唱、歌頌和記錄。所以,運用四言文體,能夠清晰、簡單明瞭的表達這些元素。

    第三、從《詩經》的節奏韻律來看,四言更簡單、便於記憶和學習。因此,詩經就多用這些方式,將當時的眾多場面、場景、人物等都記錄了下來。

    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詩經•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蒼蒼,白鷺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子之於歸,宜其室家”。

    這些耳熟能詳的佳句,韻律整齊,反覆重疊 ,復沓結構,僅僅是幾個詞句,但因為靈活運用,使得情感表達、畫面轉切、節奏有張有弛,曼妙無比。

    也正因如此,中國詩歌史上的新體式——四言體便誕生了。中國詩歌也開始真正奠定了自己的創作格局,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體式。可以說,四言體對中國詩歌的真正起步,在形式、節奏、韻律和正規化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價值。

  • 6 # 劍語落花

    第一、從結構上來看,《詩經》中往往四句獨立成章,具有鮮明的節奏以及很強的節奏感,又圍繞同一旋律反覆詠唱。如此一來,在意義的表達和修辭上,就具備很好的視聽效果。

    第二、以《詩經》的創作背景而言,詩經的創作大都是描寫勞動、生產、採集等農耕時代的人民生活狀態,便於吟唱、歌頌和記錄。所以,運用四言文體,能夠清晰、簡單明瞭的表達這些元素。

    第三、從《詩經》的節奏韻律來看,四言更簡單、便於記憶和學習。因此,詩經就多用這些方式,將當時的眾多場面、場景、人物等都記錄了下來。

  • 7 # 葉空小說窩

    夜葉小友為你解答:我個人覺得很大的原因在於:漢語由單音節詞為主到雙音節詞為主的轉變。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上古之時,單音節詞是佔主要地位,語言的表現能力和新詞的產生都受到限制。隨著社會的發展,語言也發生著重要的變化。詞的構成逐漸突破單音節的限制,產生了複音詞,詞彙體系慢慢演變為以雙音複合詞為主。這個過程經歷了十分綿長的歷史演化過程。而詩在這個演化過程中,就是化石一樣的存在,不足之處網友多多補充

  • 8 # 震言

    《詩經》說白了就是一本古代日記本,就跟我們小學所記錄的日記一樣,某年某月,考了一百分,十分高興,寫了一段讚美自己的話,諸如此類。只不過古人要更風雅一些,自己的趣事啊、牢騷啊都喜歡用詩歌來表達。

    先看名字由來

    《詩經》原叫《詩》,因為內容大概三百多篇,也稱作詩三百。到了漢代,漢武大帝明確了五經,也就是咱們現在常說的“四書五經”中的“五經”,這本《詩》正好位列其中,既然統稱五經,就改名叫做《詩經》了。

    再說下內容

    詩,一直以來就是人們抒發情感的一種載體,遊子在外想家了寫一篇,大姑娘思春了寫一篇,老漢幹活累了寫一篇,所以整體看來詩歌就像是人們的日記,寫的都是心路歷程,抒發的都是各種不便與人說的複雜情感。

    《詩經》就是孔子把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們所寫的日記收錄起來,刪掉不合適的部分,修改成朗朗上口的文律而成的。

    為什麼是四言?

    《詩經》是孔子編著輯錄,所以要想知道為什麼都是四言,就得從孔子身上找原因。

    孔子,被譽為萬世師表,這稱呼可不是隨便說說的,作為老師,傳到授業解惑是根本任務。孔子想要《詩經》流傳下去,必然得讓它有可流傳的價值和便於流傳的格式。

    可能當時收集的詩歌上萬首,孔子去糟粕,留精華,留下了三百多首精品中的精品。作品內容有了,就必須要給它一個便於朗誦背讀的格式,選來選去發現四言最為合適,朗朗上口,便於記憶。

    簡單來說,上萬首詩歌到了孔子手裡,為了天下的學生都能看懂而且好記,他進行了刪減和修整,這就跟上學時老師為了學生方便記憶,把複雜枯燥的內容總結編纂成順口溜是一個道理。

    另外,中國文化大道至簡,往往越是少的文字,越能引發人們的無限思考,就如同一本五千字的《道德經》現在研究它所產生的文學作品不下千萬字。孔子把《詩經》每句都簡歸納為四個字,是為了給我們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啟發我們更多的思考。

    每天給你好看

  • 9 # 風語花椒

    說起《詩經》,不一定每個人都知道,但說起“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很多人應該都耳熟能詳。

    要想了解《詩經》的格式,離不開這部著作的創作背景: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先秦時代稱為“詩”或“詩三百”,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最早的記錄為西周初年,最遲產生的作品為春秋時期,上下跨度約五六百年,產生地域以黃河流域為中心,南到長江北岸,分佈地區遍及陝西、甘肅、山西、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詩經》現存詩歌 305 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共 500 餘年的民歌和朝廟樂章,分為風、雅、頌三章。“風”又叫“國風”,是各地的歌謠。大部分是黃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貴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貴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來自民間。“頌”包括周頌、魯頌和商頌,共40篇,頌是宮廷用於祭祀的歌詞。

    所以簡單的說,“風”是民間的小調,“雅”為朝廷正樂,“頌”是祭祀用的曲調。

    《詩經》屬於收集類的整理詩集,而其中最多的是民間小調——“國風”,那麼問題就來了,那個年代不是現代社會,沒有那麼多先進的記錄工具可以利用,所以那時候很多作品應該是耳口相傳,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給後人。

    於是對《詩經》的收集便有了“采詩說”。

    所謂“采詩說”,在那個時代也就是是靠著人力去各地方收集這些素材,於是就產生了一種職位——采詩人,由他們深入民間,走遍大江南北進行收集。

    所以,如果收集的素材都是晦澀難懂,駁雜冗長,肯定不利於傳唱和記錄,所以透過一代一代人經過長時間收集整理,用一種具有形象性、音樂性,還能朗朗上口的方法,更好地寫景狀物傳情達意。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這也就是《詩經》現在呈現的人們面前樣子,以四言為主,四句獨立成章,其間雜有二言至八言不等,從而帶有很強的節奏感,是構成《詩經》整齊韻律的基本單位。

    所以,四字句節奏鮮明而略顯短促,重章疊句和雙聲疊韻讀來又顯得迴環往復,節奏舒捲徐緩。

    《詩經》的這種結構方式,不僅便於圍繞同一旋律反覆詠唱,而且在意義表達和修辭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詩經》的四言體也是後世其他詩歌體裁發生之源,楚辭、漢賦、駢文以及五七言詩都受了《詩經》四言的極大影響,同時其遣詞造句、章法結構、節奏韻律也為後世詩歌奠定了基礎。

    總而言之,整部《詩經》對中國後世詩歌體裁結構、語言藝術等方面,有深廣的影響。

    這種里程牌式的作用也不是我一篇小小的文章能述說的了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多參考一下其他專業文學大家對詩經的解讀,這篇小文中不當之處還請多多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蘭開花很矮,還能長高嗎?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