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二仙是中國漢族民間的愛神。他們手持的物品,件件都是有講究的。那荷花是並蒂蓮的意思,盒子是象徵“好合”的意思,而五隻蝙蝠,則寓意著五福臨門,大吉大利。實際上和合二仙本是肉身凡胎,並非仙人,他們都是唐代人。他們的名字,一位叫寒山,另一位叫拾得,寒山和拾得都是僧人。寒山是個詩僧,怪僧,曾隱居在天台山寒巖,因名寒山。寒山的詩寫得很美,而脾性又十分怪癖,常常跑到各寺廟中望空噪罵,和尚們都說他瘋了,他便傻笑而去。他在國清寺曾當過廚僧,與寺中的拾得和尚相見如故,情同手足。拾得是個苦命人,剛出世便被父母們遺棄,拋棄在荒郊,幸虧天台山的高僧豐乾和尚化緣路過其處,他慈悲為懷,把他帶至寺中撫養成人,並起名“拾得”,在天台山國清寺將他受戒為僧拾德受戒後,被派至廚房幹雜活。當時寒山還沒到國清寺,但拾德常將一些餘羹剩菜送給未入寺的寒山吃,他倆真謂貧賤之交,國清寺的豐乾和尚見他倆如此要好,便讓寒山進寺和拾得一起當國清寺的廚僧,自此後,他倆朝夕相處,更加親密無間。寒山和拾得在佛學、文學上的造詣都很深,他倆常一起吟詩答對,後人曾將他們的詩彙編成《寒山子集》三卷。這兩位繼豐幹以後的唐代高僧,寒山寺。中國漢族民間珍視他倆情同手足的情意,把他倆推崇為和睦友愛的漢族民間愛神。至清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和合二仙從此名揚天下。
姑蘇城外寒山寺是和合二仙“終成正果”之處,其間的寒拾殿中至今供奉著寒山拾德精美的木雕金身雕像。寒山寺大雄宅殿的後壁嵌有揚州八怪之一的大畫家羅聘所繪的寒山拾得寫意畫像石刻。佛殿的後壁嵌有寒山詩31首,每年的除夕之夜有大批的日本客人到寒山寺聽鐘聲,拜和合二仙。 唐朝時有個僧人,姓張,此人生性痴愚,他有個哥哥在邊東當兵,久絕音訊,其父母日夜涕泣想念,於是他出門如飛,一日往返行萬里,並帶回一封哥哥筆跡的家書給父母,故被號為“萬回”,張萬回形狀怪異,傳說是菩薩轉世,因犯錯被佛祖貶到人間,唐高宗曾把萬回召入宮,武則天還送他錦袍玉帶,他所說之事多有應驗,萬回死後,宮廷、漢族民間都奉祭他,認為此人能未卜先知,排解禍難,而唐明皇亦封萬里為聖僧,後人視為“團圓之神”,稱之為“和合”。
宋時,老百姓在節日要祭萬回,相信能使萬里之外的親人回家團圓。 由於其名稱為“和合”,後世的人認為和合應該是兩位神靈的合稱,就是“寒山”和“拾得”,經過長期的流傳,和合亦輾轉成了掌管婚姻的喜神。 很久很久以前,華山的雲臺峰上,住著一位修道者,他帶領兩個徒弟專心致志地修道煉丹。為了找回藥材,老師父每天一早,就背上揹筐,荷著藥鋤,走出廟門,步遍、峰、嶺、溝、坡,尋找藥材,直到日落西山時才回來。
一天,他正在山間挖藥,忽然來了兩個頭結髮髻,身穿紅色肚兜的胖娃娃。這兩個天真活潑、跳跳蹦蹦的娃娃一來,就幫著他尋找藥苗。太陽西下,他要回家了,兩個可愛的娃娃也就一跳一蹦地消失在密林裡。一天,兩天,三天,這兩個娃娃天天都是他來則來,他回則回。日子長了,他不由得疑惑起來,到底是誰家這一對既懂事,又勤快的娃娃?一定得弄個清楚才是。
有一天,兩個娃娃又來幫他挖藥,他就說道:“你們是誰家的娃娃?家住哪裡?” “我們是山裡的娃娃,就住在這個山裡。”兩個娃娃說罷,又跑來跑去,尋找藥苗。“就在這個山裡?”他不由得納悶起來……
日落暮臨的時候,當他剛背起裝滿藥草的揹筐時,兩個娃娃把手一揚,說:“來日再見!”說畢,邊跳邊笑地跑下山去。這時,他緊跟了幾步,躲在一塊大石後面,雙目一直盯著。但是,兩個娃娃一眨眼就消失在靄靄的煙霧之中了,還是沒有看清楚。
回到廟裡,老道士坐在油燈下,和兩個徒弟一邊擇揀採來的藥材,一邊思索著……說他倆是妖物,從沒見過有害人之意;說他倆是神仙,可也沒見過有神奇的表現。哪究竟是什麼?總得設法知道個究竟。於是,他想啊,想啊,終於想出了一個好法子。他不由得脫口而出地說:“就這樣辦!就這樣辦!”兩個徒弟一聽,笑著問道:“師父,就咋樣辦?”聽徒弟一問,他才醒悟過來,忙掩飾地說“:沒什麼,沒什麼。”
夜半時分,老道士悄悄取出針線包,從中抽一根白線,用針穿好。天剛一亮,他就背上揹筐,走出門去,一如既往,兩個娃娃還是高高興興地幫他尋找藥苗。但他卻兩眼緊緊地盯著娃娃,想尋找一個適當的機會,把備好的針線別在他倆任何一個人的身上。當兩個娃娃抱著一大堆草藥,彎腰裝筐的時候,他迅速而輕巧地把早已捏在手中的針線,別在了一個娃娃的背上,隨即和娃娃分手,走回家去。
第二天早晨,老道士仍然背上揹筐,荷著藥鋤出了門。但他沒有去挖藥,卻朝著平時兩個娃娃的去向,一路走來,慢步蹀躞的尋覓著精心做的記號,他找啊,找啊,在深溝裡一塊小茅坪上,隱隱看見濃綠的草叢中,一條白線在風中微微飄動。他興匆匆地向前走了幾步,低頭一看,果然是自己的針線附在一個小而茁壯的草葉上。可是細一看,心裡涼了半戴,除了幾根異樣的草苗,任何東西都沒有。他想,反正記號在這裡,就要弄個究竟。於是,他就操起藥鋤,圍著小苗四周挖起來。果然,在很深的土層中,挖出一根很粗的根莖。他順手一拔,原來是一根白光細嫩的大黃芩!他喜滋滋地剛要把黃芩放進筐內,忽然黃芩指著旁邊另一根小草說:“不光是我,還有它呢!”他一聽,又在那根小草周圍挖起來,挖出一看,喝!竟是一根四肢齊全的大人參。他把人參和黃芩放在筐裡,就往回走。路上,他走著想著,人參、黃芩都是名藥,真是天賜之物,我何不精心炮製,救濟世人呢。
回到廟裡,他立即另行安置了鍋灶,洗刷了所有器皿,添上特意從“玉井” (在現今的鎮嶽宮內)中取來的聖潔的玉液,然後把洗淨的人參放在鍋裡煮起來。
第二天,他又要出去挖藥,就用石塊把鍋蓋一壓,對兩個徒弟說:“這藥要燒七天七夜,才能揭鍋蓋。我走後,只用文火燒燉就行。”兩個徒弟按照師父的囑咐用文火燒燉起來。
燉到第五天,兩人邊燉邊議論著,“師父平日製藥, 總是邊做邊教,惟恐咱倆記不牢,可這次偏不叫揭鍋。”這樣一談,都覺得有點蹊蹺,越談越懷疑,越想揭開鍋看看,於是,兩人揭開鍋蓋,不看則已,一看是又驚又喜,燉了幾天的人參,顯得格外白胖,浮游在鍋裡,肥嫩細膩,濃香撲鼻,兩人不由得捏了一塊,嚐了一嘗,叫道:“世上褂姓庋貿緣畝鰨植壞檬蓋蛑齙夭蝗枚!
就這樣,他們吃著燉著,把人參竟吃得光光淨淨。但他倆還是燒著空鍋。
第七日那天,老道士只挖半天藥,就匆匆回來了。他一進廟門,就對兩個徒弟說:“藥燉好了,這下就能炮製出一大堆健心益神、延年益壽的好藥來。”說著搬掉石頭,揭開鍋蓋,一看,人參一點也沒有了,只剩下點湯湯。老道士感到奇怪,抬頭看兩個徒弟,兩人垂下頭一聲不響。老道士明白了,厲聲說:“啊,原來你們兩個孽障把它吃了!”說著,就拾起捅火棍,劈頭打來。兩個徒弟一見老師父真的動了氣,撒腿就往廟門外跑。老道士見徒弟跑了,心想,自己何必動火,藥沒了上山去再慢慢找尋,徒弟跑了,可到哪裡去找?想到這兒,連忙跑出廟門,大聲喊;“你倆給我回來!”邊喊邊攆。兩個徒弟一看,師父手裡提著捅火棍攆來,越跑越快。老道士一看徒弟不停腳,越急聲越大:“你倆給我回來,你倆給我回來!”前面跑,後面攆,向南跑著,喊著,忽然一聲巨響,眼看兩個徒弟的身子,貼上了西峰北面的大石壁上。老道士“啊呀”一聲,腿一軟,坐在了地上。
從那時起,華山“水簾洞”旁的山石上,有了兩個攜手而站的人影,後人把它叫“和合二仙”。你若游到華山,站到聚仙台上,往南一望,“和合二仙”就可隱約可見。 相傳唐人有萬回者,因為兄長遠赴戰場,父母掛念而哭泣,逐往戰場探親。萬里之遙,朝發夕返,故名「萬回」,漢族民間俗稱「萬回哥哥」。以其象徵家人之和合,自宋代開始祭祀作「和合」神。至清代雍正時,復以唐代詩僧「寒山,拾得」為和合二聖。相傳兩人親如兄弟,共愛一女。臨婚寒山得悉,即離家為僧,拾得亦舍女去尋覓寒山,相會後,兩人俱為僧,立廟「寒山寺」。自是,世傳之和合神像亦一化為二,然而僧狀,猶為蓬頭之笑面神,一持荷花,一捧圓盒,意為「和(荷)諧合(盒)好」。婚禮之日必掛懸與花燭洞房之中,或常掛與廳堂,以圖吉利。
【和合二仙,寒山詩及忍耐歌】
要過年了,就不能不提和合二仙。和合二仙是中國漢族民間的喜神。在中國傳統的婚禮喜慶儀式上,常常掛有和合二仙的畫軸。但見面軸之上兩位活潑可愛,長髮披肩的孩童,一位手持荷花,另一位手捧圓盒,盒中飛出五隻蝙蝠,他們相親相愛,笑容滿面,十分惹人喜愛。他們手持的物品,件件都有講究的。那荷花是並蒂蓮的意思,盒子是象徵好合的意思,意為和(荷)諧合(盒)好。而五隻蝙蝠,則寓意著五福臨門, 真是大吉大利,人們藉此來祝賀新婚夫婦白頭偕老 ,永結同心。
相傳和合二仙的寒山和拾德都是唐代天台寺的僧人。關於他們的傳說有兩個版本,一是說寒山和拾得同住一個村子,兩人親如兄弟。兩人同時愛上一個女子,但互相不知道。後來拾得要和那個女子結婚,寒山知道後,棄家到蘇州楓橋,削髮為僧。拾得聽說此事後,也舍女來到江南,尋找寒山。探知其住處後,折一盛開的荷花前去見禮。寒山一見,急持一盒齋飯出迎,二人見面,一荷一盒而欣喜若狂,樂極而舞,拾得也出了家。二人在此開山為廟叫做寒山寺。另一說是寒山和拾得都是僧人。寒山是個詩僧,曾隱居在天台山寒巖,因名寒山。寒山的詩寫得很美,他在國清寺曾當過廚僧,與寺中的拾得和尚相見如故,情同手足。拾得是個苦命人,剛出世便被父母遺棄,拋棄在荒郊,幸虧天台山的高僧豐乾和尚化緣路過其處,他慈悲為懷,把他帶至寺中撫養成人,並起名拾得,在天台山國清寺將他受戒為僧 拾德受戒後,被派至廚房幹雜活。當時寒山還沒到國清寺,但拾得常將一些餘羹剩菜送給未入寺的寒山吃,他倆真謂貧賤之交,國清寺的豐乾和尚見他倆如此要 好,便讓寒山進寺和拾德一起當國清寺的廚僧,自此後,他倆朝夕相處,更加親密無間。寒山和拾德在佛學、文學上的造詣都很深,他倆常一起吟詩答對,後人曾將他們的詩彙編成三卷。這兩位唐代高僧,於唐代貞觀年間由天台山至蘇州好利普明塔院任主持,此院遂改名為聞名中外的蘇州寒山寺。中國漢族民間珍視他倆情同手足,和睦友愛的情意,自宋代起就祭祀為和合神。至清代雍正十一年,皇帝正式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和合二仙從此名揚天下。
這二說似乎後者更可信,或更近情理,前一說有不負責任之嫌,並與主持婚姻愛情之神的形象不符。
姑蘇城外寒山寺是和合二仙終成正果之處,其間的寒拾殿中至今供奉著寒山拾德精美的木雕金身雕像。寒山寺大雄宅殿的後壁嵌有之一的大畫家羅聘所繪的寒山拾得寫意畫像石刻。佛殿的後壁嵌有寒山詩31首,每年的除夕之夜有大批的日本客人到寒山寺聽鐘聲,拜和合二仙,吃碗麵條,象徵新的一年事業順利生活和好。
在佛教中,寒山傳說為的化身,與師傅豐幹(彌陀),拾德(普賢)並稱為三聖。寒山生性灑脫,不為世俗所羈,其詩清奇雅緻又明白如話,展現心靈世界的寬廣與自在。在,寒山詩被列為釋家詩之首,共收入303首,編在23卷中。的新文化健將胡適先生極為推崇寒山的詩,他在公元一九二八年所著的白話文學史中,寒山被認為是唐代早期的三位白話詩人之一。這和五四的新思潮白話文運動有密切的關係。
寒山的詩,如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高高頂峰上,四顧極無邊。獨坐無人知,孤月照寒泉。千雲萬水間,中有一閒士。白日遊青山,夜歸巖下睡。石床臨碧沼,虎鹿每為鄰。自羨幽居樂,是為象外人。倏爾過春秋,寂然無塵累。快哉何所依,靜若秋江水。碧澗泉水清,寒山月華白,默知神自明,觀空境逾寂。其抒發自己參禪的心得體會的詩,空靈飄逸,剔透晶瑩,把人帶到一種毫無煙火氣的玄妙境界。
寒山詩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地位,公認對日本的俳句,短歌有深遠的影響。日本人之所以熱衷寒山詩,一方面可能因為同屬東方人種,在文化心理和文學淵源上有很密切的血緣關係。另一方面,禪宗由中國渡海到東瀛後,成為日本僧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寒山詩中的寒山的詩中有不少禪宗的道理,宗教意味很濃,再者寒山的詩通俗淺顯,簡明流暢也是其中一原因。
進入二十世紀後,寒山居然成為西方嬉皮士的精神領袖,其蓬頭跣足的形象為嬉皮士仿效,特別在美國,寒山詩風行一時,這卻是始料未及的。這有一段文學佳話。美國詩人史奈德在學習日本文化時,為寒山這個衣袍破爛,長髮飛揚,在風中大笑的人,以及寒山詩中遺世而獨立的精神,迴歸自然的意識而深深吸引,美國嬉皮風潮的代言人,文學代表傑克凱魯亞克與史奈德是至交,深受其影響,他在長篇小說中講述了自己與史奈德的友誼,以及後者在翻譯寒山詩並逐步把自己引入禪境的故事。從而在美國掀起寒山熱。近 期放映的美國大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同名小說在扉頁上有兩句詩,出自寒山的詩,人問寒山道,寒山路不通,這富有禪味的詩,的確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然又意味悠長,令人著迷。
從中國漢族民間的喜神,掌管百年好合的婚姻大事,到推崇的白話詩人;從東鄰日本評價極高,併成為其文化淵源之一的詩僧,到美國嬉皮士的宗師,其因時空轉換而對其形象及詩文的不同解讀,真是大相徑庭,不由不驚詫,扼腕而感嘆。但還有一個的解讀,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不知是借和合二仙的詩(應該是偽作)表達自己的懦弱膽怯,聽天由命,不當出頭鳥,自掃門前雪,還是表達華人的智慧,以退為進,以柔克剛,無為就是有為,為唾面自乾,指望對神明等靠要,白得餡餅的精神洋洋自得。這就是有名的《忍耐歌》。本人才疏學淺,道行不夠,對其高深莫測的文化底蘊和大智慧,的確不懂。
附:寒山、拾得的《忍耐歌》
寒山、拾得笑呵呵,我勸世人要象我。
忍一句。禍根從此無生處。
饒一著。切莫與人爭強弱。
耐一時。火坑變作白蓮池。
退一步。便是人間修行路。
任他嗔。任他怒。只管寬心大著肚。
終日被人欺。神明天地知。若還存心忍。步步得便宜。
世人欺我。害我打我罵我騙我。如何處之。
禪師答曰:
只管任他。憑他遠他莫要理他。再過幾年看他。
身穿破衲襖。淡飯隨時飽。涕唾在臉上,不棄自乾了。
有人來罵我。我也只說好。有人來打我。我自先睡倒。
他也省氣力。我也無煩腦。這個波羅蜜。就是無價寶。
能依這忍字。一生過到老。
聽天由命。
聽聽聽。堂前父母須當敬。兄弟同胞要一心。枕邊讒言休要聽。
天天天。天意與人無兩般。為人莫作虧心事。舉頭三尺有青天。
由由由。也有歡喜也有愁。世間苦樂不均事。萬物從天不自由。
命命命。五行八字皆前定。切莫算計他人有。富貴貧窮都是命。
安分守己。
安安安。夜間一宿日三餐。非幹己事休招惹。身得安時夢也安。
分分分。今生衣祿前生定。休將巧計害他人。兒孫自有兒孫福。
守守守。命理有時終須有。莫恨貧苦怨爹孃。兒孫兄弟常相守。
己己己。別人閒事不要理。休言長短去笑人
和合二仙是中國漢族民間的愛神。他們手持的物品,件件都是有講究的。那荷花是並蒂蓮的意思,盒子是象徵“好合”的意思,而五隻蝙蝠,則寓意著五福臨門,大吉大利。實際上和合二仙本是肉身凡胎,並非仙人,他們都是唐代人。他們的名字,一位叫寒山,另一位叫拾得,寒山和拾得都是僧人。寒山是個詩僧,怪僧,曾隱居在天台山寒巖,因名寒山。寒山的詩寫得很美,而脾性又十分怪癖,常常跑到各寺廟中望空噪罵,和尚們都說他瘋了,他便傻笑而去。他在國清寺曾當過廚僧,與寺中的拾得和尚相見如故,情同手足。拾得是個苦命人,剛出世便被父母們遺棄,拋棄在荒郊,幸虧天台山的高僧豐乾和尚化緣路過其處,他慈悲為懷,把他帶至寺中撫養成人,並起名“拾得”,在天台山國清寺將他受戒為僧拾德受戒後,被派至廚房幹雜活。當時寒山還沒到國清寺,但拾德常將一些餘羹剩菜送給未入寺的寒山吃,他倆真謂貧賤之交,國清寺的豐乾和尚見他倆如此要好,便讓寒山進寺和拾得一起當國清寺的廚僧,自此後,他倆朝夕相處,更加親密無間。寒山和拾得在佛學、文學上的造詣都很深,他倆常一起吟詩答對,後人曾將他們的詩彙編成《寒山子集》三卷。這兩位繼豐幹以後的唐代高僧,寒山寺。中國漢族民間珍視他倆情同手足的情意,把他倆推崇為和睦友愛的漢族民間愛神。至清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和合二仙從此名揚天下。
姑蘇城外寒山寺是和合二仙“終成正果”之處,其間的寒拾殿中至今供奉著寒山拾德精美的木雕金身雕像。寒山寺大雄宅殿的後壁嵌有揚州八怪之一的大畫家羅聘所繪的寒山拾得寫意畫像石刻。佛殿的後壁嵌有寒山詩31首,每年的除夕之夜有大批的日本客人到寒山寺聽鐘聲,拜和合二仙。 唐朝時有個僧人,姓張,此人生性痴愚,他有個哥哥在邊東當兵,久絕音訊,其父母日夜涕泣想念,於是他出門如飛,一日往返行萬里,並帶回一封哥哥筆跡的家書給父母,故被號為“萬回”,張萬回形狀怪異,傳說是菩薩轉世,因犯錯被佛祖貶到人間,唐高宗曾把萬回召入宮,武則天還送他錦袍玉帶,他所說之事多有應驗,萬回死後,宮廷、漢族民間都奉祭他,認為此人能未卜先知,排解禍難,而唐明皇亦封萬里為聖僧,後人視為“團圓之神”,稱之為“和合”。
宋時,老百姓在節日要祭萬回,相信能使萬里之外的親人回家團圓。 由於其名稱為“和合”,後世的人認為和合應該是兩位神靈的合稱,就是“寒山”和“拾得”,經過長期的流傳,和合亦輾轉成了掌管婚姻的喜神。 很久很久以前,華山的雲臺峰上,住著一位修道者,他帶領兩個徒弟專心致志地修道煉丹。為了找回藥材,老師父每天一早,就背上揹筐,荷著藥鋤,走出廟門,步遍、峰、嶺、溝、坡,尋找藥材,直到日落西山時才回來。
一天,他正在山間挖藥,忽然來了兩個頭結髮髻,身穿紅色肚兜的胖娃娃。這兩個天真活潑、跳跳蹦蹦的娃娃一來,就幫著他尋找藥苗。太陽西下,他要回家了,兩個可愛的娃娃也就一跳一蹦地消失在密林裡。一天,兩天,三天,這兩個娃娃天天都是他來則來,他回則回。日子長了,他不由得疑惑起來,到底是誰家這一對既懂事,又勤快的娃娃?一定得弄個清楚才是。
有一天,兩個娃娃又來幫他挖藥,他就說道:“你們是誰家的娃娃?家住哪裡?” “我們是山裡的娃娃,就住在這個山裡。”兩個娃娃說罷,又跑來跑去,尋找藥苗。“就在這個山裡?”他不由得納悶起來……
日落暮臨的時候,當他剛背起裝滿藥草的揹筐時,兩個娃娃把手一揚,說:“來日再見!”說畢,邊跳邊笑地跑下山去。這時,他緊跟了幾步,躲在一塊大石後面,雙目一直盯著。但是,兩個娃娃一眨眼就消失在靄靄的煙霧之中了,還是沒有看清楚。
回到廟裡,老道士坐在油燈下,和兩個徒弟一邊擇揀採來的藥材,一邊思索著……說他倆是妖物,從沒見過有害人之意;說他倆是神仙,可也沒見過有神奇的表現。哪究竟是什麼?總得設法知道個究竟。於是,他想啊,想啊,終於想出了一個好法子。他不由得脫口而出地說:“就這樣辦!就這樣辦!”兩個徒弟一聽,笑著問道:“師父,就咋樣辦?”聽徒弟一問,他才醒悟過來,忙掩飾地說“:沒什麼,沒什麼。”
夜半時分,老道士悄悄取出針線包,從中抽一根白線,用針穿好。天剛一亮,他就背上揹筐,走出門去,一如既往,兩個娃娃還是高高興興地幫他尋找藥苗。但他卻兩眼緊緊地盯著娃娃,想尋找一個適當的機會,把備好的針線別在他倆任何一個人的身上。當兩個娃娃抱著一大堆草藥,彎腰裝筐的時候,他迅速而輕巧地把早已捏在手中的針線,別在了一個娃娃的背上,隨即和娃娃分手,走回家去。
第二天早晨,老道士仍然背上揹筐,荷著藥鋤出了門。但他沒有去挖藥,卻朝著平時兩個娃娃的去向,一路走來,慢步蹀躞的尋覓著精心做的記號,他找啊,找啊,在深溝裡一塊小茅坪上,隱隱看見濃綠的草叢中,一條白線在風中微微飄動。他興匆匆地向前走了幾步,低頭一看,果然是自己的針線附在一個小而茁壯的草葉上。可是細一看,心裡涼了半戴,除了幾根異樣的草苗,任何東西都沒有。他想,反正記號在這裡,就要弄個究竟。於是,他就操起藥鋤,圍著小苗四周挖起來。果然,在很深的土層中,挖出一根很粗的根莖。他順手一拔,原來是一根白光細嫩的大黃芩!他喜滋滋地剛要把黃芩放進筐內,忽然黃芩指著旁邊另一根小草說:“不光是我,還有它呢!”他一聽,又在那根小草周圍挖起來,挖出一看,喝!竟是一根四肢齊全的大人參。他把人參和黃芩放在筐裡,就往回走。路上,他走著想著,人參、黃芩都是名藥,真是天賜之物,我何不精心炮製,救濟世人呢。
回到廟裡,他立即另行安置了鍋灶,洗刷了所有器皿,添上特意從“玉井” (在現今的鎮嶽宮內)中取來的聖潔的玉液,然後把洗淨的人參放在鍋裡煮起來。
第二天,他又要出去挖藥,就用石塊把鍋蓋一壓,對兩個徒弟說:“這藥要燒七天七夜,才能揭鍋蓋。我走後,只用文火燒燉就行。”兩個徒弟按照師父的囑咐用文火燒燉起來。
燉到第五天,兩人邊燉邊議論著,“師父平日製藥, 總是邊做邊教,惟恐咱倆記不牢,可這次偏不叫揭鍋。”這樣一談,都覺得有點蹊蹺,越談越懷疑,越想揭開鍋看看,於是,兩人揭開鍋蓋,不看則已,一看是又驚又喜,燉了幾天的人參,顯得格外白胖,浮游在鍋裡,肥嫩細膩,濃香撲鼻,兩人不由得捏了一塊,嚐了一嘗,叫道:“世上褂姓庋貿緣畝鰨植壞檬蓋蛑齙夭蝗枚!
就這樣,他們吃著燉著,把人參竟吃得光光淨淨。但他倆還是燒著空鍋。
第七日那天,老道士只挖半天藥,就匆匆回來了。他一進廟門,就對兩個徒弟說:“藥燉好了,這下就能炮製出一大堆健心益神、延年益壽的好藥來。”說著搬掉石頭,揭開鍋蓋,一看,人參一點也沒有了,只剩下點湯湯。老道士感到奇怪,抬頭看兩個徒弟,兩人垂下頭一聲不響。老道士明白了,厲聲說:“啊,原來你們兩個孽障把它吃了!”說著,就拾起捅火棍,劈頭打來。兩個徒弟一見老師父真的動了氣,撒腿就往廟門外跑。老道士見徒弟跑了,心想,自己何必動火,藥沒了上山去再慢慢找尋,徒弟跑了,可到哪裡去找?想到這兒,連忙跑出廟門,大聲喊;“你倆給我回來!”邊喊邊攆。兩個徒弟一看,師父手裡提著捅火棍攆來,越跑越快。老道士一看徒弟不停腳,越急聲越大:“你倆給我回來,你倆給我回來!”前面跑,後面攆,向南跑著,喊著,忽然一聲巨響,眼看兩個徒弟的身子,貼上了西峰北面的大石壁上。老道士“啊呀”一聲,腿一軟,坐在了地上。
從那時起,華山“水簾洞”旁的山石上,有了兩個攜手而站的人影,後人把它叫“和合二仙”。你若游到華山,站到聚仙台上,往南一望,“和合二仙”就可隱約可見。 相傳唐人有萬回者,因為兄長遠赴戰場,父母掛念而哭泣,逐往戰場探親。萬里之遙,朝發夕返,故名「萬回」,漢族民間俗稱「萬回哥哥」。以其象徵家人之和合,自宋代開始祭祀作「和合」神。至清代雍正時,復以唐代詩僧「寒山,拾得」為和合二聖。相傳兩人親如兄弟,共愛一女。臨婚寒山得悉,即離家為僧,拾得亦舍女去尋覓寒山,相會後,兩人俱為僧,立廟「寒山寺」。自是,世傳之和合神像亦一化為二,然而僧狀,猶為蓬頭之笑面神,一持荷花,一捧圓盒,意為「和(荷)諧合(盒)好」。婚禮之日必掛懸與花燭洞房之中,或常掛與廳堂,以圖吉利。
【和合二仙,寒山詩及忍耐歌】
要過年了,就不能不提和合二仙。和合二仙是中國漢族民間的喜神。在中國傳統的婚禮喜慶儀式上,常常掛有和合二仙的畫軸。但見面軸之上兩位活潑可愛,長髮披肩的孩童,一位手持荷花,另一位手捧圓盒,盒中飛出五隻蝙蝠,他們相親相愛,笑容滿面,十分惹人喜愛。他們手持的物品,件件都有講究的。那荷花是並蒂蓮的意思,盒子是象徵好合的意思,意為和(荷)諧合(盒)好。而五隻蝙蝠,則寓意著五福臨門, 真是大吉大利,人們藉此來祝賀新婚夫婦白頭偕老 ,永結同心。
相傳和合二仙的寒山和拾德都是唐代天台寺的僧人。關於他們的傳說有兩個版本,一是說寒山和拾得同住一個村子,兩人親如兄弟。兩人同時愛上一個女子,但互相不知道。後來拾得要和那個女子結婚,寒山知道後,棄家到蘇州楓橋,削髮為僧。拾得聽說此事後,也舍女來到江南,尋找寒山。探知其住處後,折一盛開的荷花前去見禮。寒山一見,急持一盒齋飯出迎,二人見面,一荷一盒而欣喜若狂,樂極而舞,拾得也出了家。二人在此開山為廟叫做寒山寺。另一說是寒山和拾得都是僧人。寒山是個詩僧,曾隱居在天台山寒巖,因名寒山。寒山的詩寫得很美,他在國清寺曾當過廚僧,與寺中的拾得和尚相見如故,情同手足。拾得是個苦命人,剛出世便被父母遺棄,拋棄在荒郊,幸虧天台山的高僧豐乾和尚化緣路過其處,他慈悲為懷,把他帶至寺中撫養成人,並起名拾得,在天台山國清寺將他受戒為僧 拾德受戒後,被派至廚房幹雜活。當時寒山還沒到國清寺,但拾得常將一些餘羹剩菜送給未入寺的寒山吃,他倆真謂貧賤之交,國清寺的豐乾和尚見他倆如此要 好,便讓寒山進寺和拾德一起當國清寺的廚僧,自此後,他倆朝夕相處,更加親密無間。寒山和拾德在佛學、文學上的造詣都很深,他倆常一起吟詩答對,後人曾將他們的詩彙編成三卷。這兩位唐代高僧,於唐代貞觀年間由天台山至蘇州好利普明塔院任主持,此院遂改名為聞名中外的蘇州寒山寺。中國漢族民間珍視他倆情同手足,和睦友愛的情意,自宋代起就祭祀為和合神。至清代雍正十一年,皇帝正式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和合二仙從此名揚天下。
這二說似乎後者更可信,或更近情理,前一說有不負責任之嫌,並與主持婚姻愛情之神的形象不符。
姑蘇城外寒山寺是和合二仙終成正果之處,其間的寒拾殿中至今供奉著寒山拾德精美的木雕金身雕像。寒山寺大雄宅殿的後壁嵌有之一的大畫家羅聘所繪的寒山拾得寫意畫像石刻。佛殿的後壁嵌有寒山詩31首,每年的除夕之夜有大批的日本客人到寒山寺聽鐘聲,拜和合二仙,吃碗麵條,象徵新的一年事業順利生活和好。
在佛教中,寒山傳說為的化身,與師傅豐幹(彌陀),拾德(普賢)並稱為三聖。寒山生性灑脫,不為世俗所羈,其詩清奇雅緻又明白如話,展現心靈世界的寬廣與自在。在,寒山詩被列為釋家詩之首,共收入303首,編在23卷中。的新文化健將胡適先生極為推崇寒山的詩,他在公元一九二八年所著的白話文學史中,寒山被認為是唐代早期的三位白話詩人之一。這和五四的新思潮白話文運動有密切的關係。
寒山的詩,如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高高頂峰上,四顧極無邊。獨坐無人知,孤月照寒泉。千雲萬水間,中有一閒士。白日遊青山,夜歸巖下睡。石床臨碧沼,虎鹿每為鄰。自羨幽居樂,是為象外人。倏爾過春秋,寂然無塵累。快哉何所依,靜若秋江水。碧澗泉水清,寒山月華白,默知神自明,觀空境逾寂。其抒發自己參禪的心得體會的詩,空靈飄逸,剔透晶瑩,把人帶到一種毫無煙火氣的玄妙境界。
寒山詩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地位,公認對日本的俳句,短歌有深遠的影響。日本人之所以熱衷寒山詩,一方面可能因為同屬東方人種,在文化心理和文學淵源上有很密切的血緣關係。另一方面,禪宗由中國渡海到東瀛後,成為日本僧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寒山詩中的寒山的詩中有不少禪宗的道理,宗教意味很濃,再者寒山的詩通俗淺顯,簡明流暢也是其中一原因。
進入二十世紀後,寒山居然成為西方嬉皮士的精神領袖,其蓬頭跣足的形象為嬉皮士仿效,特別在美國,寒山詩風行一時,這卻是始料未及的。這有一段文學佳話。美國詩人史奈德在學習日本文化時,為寒山這個衣袍破爛,長髮飛揚,在風中大笑的人,以及寒山詩中遺世而獨立的精神,迴歸自然的意識而深深吸引,美國嬉皮風潮的代言人,文學代表傑克凱魯亞克與史奈德是至交,深受其影響,他在長篇小說中講述了自己與史奈德的友誼,以及後者在翻譯寒山詩並逐步把自己引入禪境的故事。從而在美國掀起寒山熱。近 期放映的美國大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同名小說在扉頁上有兩句詩,出自寒山的詩,人問寒山道,寒山路不通,這富有禪味的詩,的確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然又意味悠長,令人著迷。
從中國漢族民間的喜神,掌管百年好合的婚姻大事,到推崇的白話詩人;從東鄰日本評價極高,併成為其文化淵源之一的詩僧,到美國嬉皮士的宗師,其因時空轉換而對其形象及詩文的不同解讀,真是大相徑庭,不由不驚詫,扼腕而感嘆。但還有一個的解讀,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不知是借和合二仙的詩(應該是偽作)表達自己的懦弱膽怯,聽天由命,不當出頭鳥,自掃門前雪,還是表達華人的智慧,以退為進,以柔克剛,無為就是有為,為唾面自乾,指望對神明等靠要,白得餡餅的精神洋洋自得。這就是有名的《忍耐歌》。本人才疏學淺,道行不夠,對其高深莫測的文化底蘊和大智慧,的確不懂。
附:寒山、拾得的《忍耐歌》
寒山、拾得笑呵呵,我勸世人要象我。
忍一句。禍根從此無生處。
饒一著。切莫與人爭強弱。
耐一時。火坑變作白蓮池。
退一步。便是人間修行路。
任他嗔。任他怒。只管寬心大著肚。
終日被人欺。神明天地知。若還存心忍。步步得便宜。
世人欺我。害我打我罵我騙我。如何處之。
禪師答曰:
只管任他。憑他遠他莫要理他。再過幾年看他。
身穿破衲襖。淡飯隨時飽。涕唾在臉上,不棄自乾了。
有人來罵我。我也只說好。有人來打我。我自先睡倒。
他也省氣力。我也無煩腦。這個波羅蜜。就是無價寶。
能依這忍字。一生過到老。
聽天由命。
聽聽聽。堂前父母須當敬。兄弟同胞要一心。枕邊讒言休要聽。
天天天。天意與人無兩般。為人莫作虧心事。舉頭三尺有青天。
由由由。也有歡喜也有愁。世間苦樂不均事。萬物從天不自由。
命命命。五行八字皆前定。切莫算計他人有。富貴貧窮都是命。
安分守己。
安安安。夜間一宿日三餐。非幹己事休招惹。身得安時夢也安。
分分分。今生衣祿前生定。休將巧計害他人。兒孫自有兒孫福。
守守守。命理有時終須有。莫恨貧苦怨爹孃。兒孫兄弟常相守。
己己己。別人閒事不要理。休言長短去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