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大伯經常今年58歲了經常感覺頭痛、手腳無力、記憶力下降,想問下這是不是腦血栓的症狀,除此之外,腦血栓還有哪些症狀?
2
回覆列表
  • 1 # 快樂的小大夫

    概述

    腦栓塞(Cerebral embolism)是指血液中的各種栓子(如心臟內的附壁血栓、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脂肪、腫瘤細胞、纖維軟骨或空氣等)隨血流進入腦動脈而阻塞血管,當側枝迴圈不能代償時,引起該動脈供血區腦組織缺血性壞死,出現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腦栓塞常發生於頸內動脈系統,椎-基底動脈系統相對少見。腦栓塞約佔缺血性腦卒中的15%-20%。

    誘發因素

    1、中斷藥物治療:腦血栓的病理基礎是腦動脈粥樣硬化。在血栓消退後腦動脈硬化並未消退,腦血栓仍然可能重新形成。因此,不能中斷治療動脈硬化的藥物。

    2、降壓過度:降壓過度是誘發腦血栓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須正確應用降壓藥。用藥過程中要堅持定期測量血壓,調節劑量,切不可自己隨便加大劑量。

    3、勞累過度或休息不好:勞累過度或休息不好易引起血壓波動或血液動力學發生改變,易引起腦血栓的形成。

    4、生活不規律:道理同勞累過度一樣,是導致腦血栓復發的誘因之一。

    5、嗜煙:煙毒可損害血管內膜,並能引起小血管收縮,管腔變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 6、酗酒:大量引用烈性酒,對血管有害無益。據調查,酗酒是引起腦血栓的誘因之一。 7、暴怒或憂鬱:情緒惡劣,尤其是暴怒或長期憂鬱、焦慮,可引起血管神經調節失常,或導致腦血管收縮,是誘發腦血栓的重要誘因。

    8、受寒:寒冷的刺激,不僅可引起小血管收縮,還可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加,易誘發腦血栓。

    9、高脂肪、高熱量飲食:若連續長期進高脂肪、高熱量飲食,可使血脂進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導致腦血栓復發。

    10、劇烈嘔吐和腹瀉引起的脫水:由於脫水可使血液粘稠度增高,因而,各種原因導致的脫水,都可以誘發腦血栓復發,病人及其家屬應對此提高警惕,若出現脫水傾向應及早治療。

    發病前兆

    1.突然發生眩暈。眩暈是腦血栓的前兆中極為常見的症狀,可發生在腦血管病前的任何時段,尤以清晨起床時發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勞、洗澡後也易發生。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若1~2天反覆出現5次以上眩暈,發生腦出血或腦梗死的危險性增加。

    2.突然發生劇烈頭痛。任何突然發生的劇烈頭痛;伴有抽搐發作;近期有頭部外傷史;伴有昏迷、嗜睡;頭痛的性質、部位、分佈等發生了突然的變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頭痛;疼痛劇烈,可在夜間痛醒。如有上述腦血栓的前兆情況之一,應及早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3.步態異常。步履蹣跚,走路腿無力是偏癱的先兆症狀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態突然變化,並伴肢體麻木無力時,則是發生腦血栓的前兆訊號。

    4.哈欠不斷。患缺血性腦血栓病者,80%發病前5~10天會出現哈欠連連的現象。

    5.高血壓病人的鼻出血。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種危險訊號。數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這種人可能在半年之內會發生腦血栓。

    6.血壓異常。血壓突然持續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時,是發生腦血栓的前兆;血壓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時,是形成腦血栓的前兆。

    7.其他先兆症狀。除上述腦血栓的前兆症狀外,嗆咳、吞嚥困難、突然出現半身麻木、疲倦、嗜睡、耳鳴等也是腦血栓的前兆表現。

    臨床表現

    1.呈突然起病,常開始於一側上肢,然後在數小時或一、二天內其神經功能障礙症狀進行性累及該側肢體的其他部分。

    2.多數不伴頭痛、嘔吐等顱內高壓症狀,較大動脈閉塞後數日內發生的繼發性腦水腫可使症狀惡化並導致意識障礙,嚴重腦水腫還可引起致命性的顱內結構移位(腦疝)的危險。 3.大腦中動脈及其深穿支:最易受累,出現對側偏癱(程度嚴重)、偏側麻木(感覺喪失)、同向偏盲,主側半球(通常為左側)受累時可表現失語,非優勢半球受累時則發生失用症。

    4.頸內動脈:可引起同側眼失明,其他症狀常常與大腦中動脈及其深穿支閉塞後出現的症狀體徵難於鑑別。

    5.大腦前動脈:不常見,一側可引起對側偏癱(下肢重,上肢輕)、強握反射及尿失禁。雙側受累時可引起情感淡漠、意識模糊,偶可出現緘默狀態及痙攣性截癱。

    6.大腦後動脈:可有同側偏盲、對側偏身感覺喪失、自發的丘腦性疼痛、或突然發生不自主的偏身抽搐症;優勢半球受累時可見失讀症。

    7.椎-基底動脈:眼球運動麻痺、瞳孔異常、四肢癱瘓、進食吞嚥困難、意識障礙甚至死亡。

  • 2 # 女性健康微課堂

    腦血栓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多見於中老年人。腦血栓形成是腦梗死最常見的型別。是腦動脈主幹或皮質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增厚、管腔狹窄閉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腦區域性血流減少或供血中斷,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軟化壞死出現局灶性神經系統症狀。

    腦血栓形成之後,主要症狀是突然出現偏側上下肢麻木無力、口眼歪斜等症狀,部分患者會發生失語,也可能併發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壓瘡、情緒異常等併發症。

    動脈粥樣硬化是本病基本病因。常伴高血壓病,與動脈粥樣硬化互為因果,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也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序。

    後期治療患者要改變飲食習慣,增加營養,不食辛辣等刺激飲食,調整作息,早睡早起,戒菸戒酒,增加運動,在醫生指導下,積極進行康復訓練。

  • 3 # 營養百事通

    腦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最常見型別。多發生於有動脈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中老年人。動脈硬化、風溼症、紅斑性狼瘡性動脈炎、結節性動脈周圍炎是較常見的病因。

    血栓形成三要素:

    1.血管內皮損傷;

    2.血流緩慢;

    3.血液黏度增高。

    在動脈壁病變(內膜肥厚粗糙)的基礎上,管腔變窄,同時血小板破裂,使紅細胞、纖維素等粘附於粗糙處,血小板破裂釋放花生四烯酸,轉化為血栓烷,能促使血小板再聚集,血栓不斷增大而最終阻塞血管。當病變發生於腦動脈主幹或腦皮質支動脈,導致血管增厚、管腔狹窄閉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腦區域性血流減少或供血中斷,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軟化壞死出現局灶性神經系統症狀,即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俗稱腦梗死)

    腦血栓形成的臨床表現如下:

    1.中老年患者多見,進展緩慢,常在睡覺或安靜狀態時由於血壓過低、血流減慢、血黏度增加等因素促使血栓形成而發病。可先有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無力及一過性失語或短暫腦缺血發作等前驅症狀,1-2天達高峰。

    2.腦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相應地出現神經系統局灶性症狀和體徵不同。

    3.患者一般無意識障礙(神志清楚),在發生基地動脈血栓或大面積腦梗死時,病情嚴重,出現意識障礙,甚至腦疝形成,最終導致死亡。

    4.頸內動脈系統腦血栓形成表現為急性發生一側肢體乏力(癱瘓)、麻木(偏身感覺障礙)、言語困難等。

    5.椎-基底動脈系統腦血栓形成表現為眩暈、噁心、嘔吐、耳鳴、言語不清、吞嚥困難、肢體力弱等。

    如果發現有人這些表現,應考慮腦血栓形成(腦梗死)等,及時就治。

    冬季天氣寒冷,又到了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運用如圖快速辨別腦中風的方法識別出中風病人,及時就醫,挽救生命,減少後遺症。

    預防血栓形成的方法:

    1.控制高血壓病、糖尿病、紅斑狼瘡等疾病,積極防治高脂血症等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因素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2.要遵醫囑服藥,定期複診。

    3.要控制其他的危險因素,如吸菸、肥胖、久坐不動,不愛喝水等,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也是預防腦血栓形成的一項重要措施。

    作者簡介:賀力,四川省民政康復醫院主管護師,臨床營養師,國家高階技能公共營養師,四川省營養學會會員,王興國營養特訓班第五期學員。

  • 4 # 誠順和中醫男科門診

    一、腦血栓形成的成因

    腦血栓在中老年人群中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出現了腦血栓不僅對患者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整個家庭都會受到很大的打擊。我們應該多瞭解的腦血栓疾病的常識,在平時的生活中積極為我們身邊的老人做好這一疾病的預防,避免心腦血管的疾病。首先要先了解腦血栓的病因,才能更好地預防。

    原因一血管病變

    血管病變表現為動脈粥樣硬化,還有就是腦小動脈硬化,後者一般是隨著高血壓病伴發的。最普遍的是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腦血栓。所以腦血栓也被稱為動脈粥樣硬化性性血栓性腦梗塞。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有內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比如吃進的食物中含脂肪、碳水化合物過多就容易發生,因為體內血脂過高或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物質含量過高是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外在因素。內在因素既與遺傳有關,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其家族史有同樣疾病的患者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機率比較大。

    原因二動脈炎症

    感染性動脈炎、膠原病性動脈炎、血管閉塞性脈管炎等炎症引起的高凝狀態都有可能引起腦血栓,如懷孕初期的婦女分泌的雌、孕激素增多造成的高凝症狀就有可能引起腦血栓。此外,患有慢性肺部疾病長期缺氧的患者紅細胞異常增多也容易患腦血栓。

    原因三血液動力學改變

    腦血流量的調節受到血壓的影響很大,若是血管發生病變,調節功能失效,區域性腦組織的供血也會發生改變,血流減少或供血中斷就形成了腦血栓。

    原因四血液成分的改變

    血液中的血小板易於附著在血管病變處粗糙的內膜上,五羥色胺等物質也釋放得更多。血液成分中纖維蛋白原含量的增多,增加了血液黏度,阻礙了血流的執行,血液流行速度變慢後容易積血形成腦血栓。

    最好早了解早預防,或者能根據原因選擇對應的治療方法。儘可能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選擇,這樣也利於疾病的治療。

    腦血栓不但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嚴重的甚至導致癱瘓。那麼,腦血栓的前兆都有哪些呢?得了腦血栓又會有哪些症狀呢?

    二、腦血栓前兆

    一、哈欠不斷

    患缺血性腦血栓病者,80%發病前5~10天會出現哈欠連連的現象。

    二、血壓異常

    血壓突然持續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時,是發生腦血栓的前兆;血壓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時,是形成腦血栓的前兆。

    三、高血壓病人的鼻出血

    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種危險訊號。數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這種人可能在半年之內會發生腦血栓。

    四、步態異常

    步履蹣跚,走路腿無力是偏癱的先兆症狀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態突然變化,並伴肢體麻木無力時,則是發生腦血栓的前兆訊號。

    五、突然發生眩暈

    眩暈是腦血栓的前兆中極為常見的症狀,可發生在腦血管病前的任何時段,尤以清晨起床時發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勞、洗澡後也易發生。

    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若1~2天反覆出現5次以上眩暈,發生腦出血或腦梗死的危險性增加。

    六、突然發生劇烈頭痛

    任何突然發生的劇烈頭痛;伴有抽搐發作;近期有頭部外傷史;伴有昏迷、嗜睡;頭痛的性質、部位、分佈等發生了突然的變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頭痛;疼痛劇烈,可在夜間痛醒。

    如有上述腦血栓的前兆情況之一,應及早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三、腦血栓的風險控制

    限制脂肪攝入量

    腦血栓患者不得攝入太多的脂肪,在飲食中應減少總脂肪量,並且還要限制膽固醇,每人每日應保持在300毫克以內。

    控制總熱量

    要想使血脂下降,那麼必須控制總脂肪的攝入,這樣對身體的各內臟都是有益的。

    適量增加蛋白質

    脂肪量下降就要適當增加蛋白質,如食魚類、豆製品、瘦肉等,都不宜吃太多,每日保持一定的量,吃這些有利於降低血液膽固醇以及血液粘滯。

    限糖

    腦血栓患者是不宜吃過多精製糖和含糖類的甜食,因為我們都知道體內的糖會轉化為脂肪,並蓄積起來,增加血糖、血脂及血液粘滯度,對在恢復過程中的腦血栓患者極為不利。

    某些腦血栓病人還患有高血壓病,所以在食鹽上要注意分寸,食鹽的用量要減小,每日保持在3克最為合適。

    注意烹呼叫料

    因不宜食用過多的鹽,所以在烹調的過程中只能放入少量的鹽,但烹調出來的味道很淡,為了增加食慾,我們可以加入適量的醋、芝麻醬。

    醋可以調味和加速脂溶解、軟化血管,而芝麻醬卻起到了補充鈣的作用。

    經常喝水

    腦血栓患者要經常飲水,特別是在清晨和晚間,清晨飲水可沖淡胃腸道,晚間飲水可稀釋血液,防止血栓栓塞。

    增加維生素C

    維生素C食物能到降脂的作用,所以要多食用維生素C食物,如水果、蔬菜,裡面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

  • 5 # 溫吉煥專家

    血栓病可以發生在血管的任何地方,血栓隨著血液在血管內流動,如果在腦動脈血管中停留,阻礙了腦動脈正常血液的流通就是腦血栓,從而引發缺血性中風發作,若堵塞了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則會誘發心肌梗塞,此外,還有下肢動脈血栓下肢深靜脈血栓及肺栓塞等。

    1腦血栓的危害

    由於腦動脈硬化,管腔內膜粗糙、管腔變窄,在某些條件下,如血壓降低、血流緩慢或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強等因素的作用下,凝血因子在管腔內凝整合塊,形成血栓,使血管閉塞,血流中斷,從而使血管供血區的腦組織缺血、缺氧、軟化、壞死而發病。

      血栓形成,大多數一發病就會出現嚴重症狀,如腦梗塞的偏癱失語;心肌梗塞的劇烈心前區絞痛肺梗塞引起的劇烈胸痛、呼吸困難、咯血等症狀;如下肢形成血栓則會引發兩腿疼痛,或出現冰涼感和間歇性跛行等。極嚴重的心、腦梗塞和肺梗塞還可引發猝死。

  • 6 # 蛭血康

    腦血栓形成的主要臨床表現有這些:①起病前常有前驅症狀,如頭暈、頭痛,一側肢體麻木或無 力,講話欠流利等,該病往往在患者安靜或睡眠狀態中起病。② 大多數表現為單癱或不全偏癱、失語、感覺障礙、面癱,具體症 狀與梗死位置及受累血管相關。③ 可伴有頭暈、吞嚥困難、共濟失調、頭痛、噁心等不適症狀。④ 重度腦血栓形成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意識障礙(嗜睡、昏睡、 昏迷)。⑤ 體格檢查可有血壓升高,一側肢體肌力下降、言語不清、偏癱側 病理徵陽性等。

    腦血栓會造成腦部的供血不足,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疾病。引起腦血栓的原因多為血管彈性變弱,血壓或血脂的增高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多為引起血栓的常見獨立因素。這種情況是要定期,半年左右複查腦部核磁及血脂血糖血壓測定的。定期到神經內科服用預防性藥物治療。

  • 7 # 誠順和中醫男科門診

    一、血栓發作前的8個訊號

    1、口眼歪斜或流口水

    例如一側面部無力或麻木,微笑時發現嘴巴歪了,或刷牙時嘴巴兜不住水,甚至流口水。

    2、偏側肢體無力

    上肢無力:

    持刀刮鬍子時,突然感覺手臂無力以致剃刀落地;

    不能順利使用筷子夾菜;不能係扣子穿好衣服等。

    下肢無力:

    行走時向一邊傾斜、“跑偏”,甚至有“拖腿”的動作;

    走路時不自覺地反覆跌倒,尤其轉頭、仰頭時容易出現。

    以上情況要注意進一步發展成腦血栓的可能。

    3、說話不利索

    說話費力、“大舌頭”或聽不懂別人的話。

    4、視物模糊

    由於給眼睛供血的動脈閉塞,或負責分析視覺的大腦中樞受損,病人可能突然一隻眼睛看不清。

    5、突發頭暈

    這是腦血栓極為常見的一個訊號,表現為頭昏沉、頭悶感,甚至有天旋地轉、身體不穩、控制不住自己的感覺,嚴重時可伴噁心、嘔吐、大汗等情況。

    這是因為大腦內負責協調身體平衡的部位出現了異常。

    6、愛犯困或者哈欠連連

    比如,看平時喜歡的電視節目都能睡著,注意力不集中,哈欠不斷等情況,提示大腦供血不夠維持清醒,可能是動脈出現狹窄甚至閉塞。

    7、頭痛

    出現不明原因的頭痛,或原有的頭痛性質改變,多表現為疼痛持續不緩解,嚴重時可伴有噁心、嘔吐。

    8、嗆咳、吞嚥困難

    吃飯或喝水時出現嗆咳,甚至吞嚥費力,可以伴有言語不清楚、聲音嘶啞等情況,提示是負責咽喉部肌肉運動的神經或中樞出現了異常。

    二、預防腦血栓需要做好以下八項:

    1.控制血壓:高血壓不僅促使心、腦、腎血管的損害,也促使動脈硬化的發生和發展。故有效地控制高血壓是防止發生腦血栓的重要環節。血壓過高常是發生出血性腦血管病的直接誘因,但血壓降得過低也是發生腦血栓形成的誘因之一,故不可在進入安靜狀態之前,如夜寐之前,服用過量降壓藥物。

    2.控制血脂: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常是動脈粥樣硬化症的又一重要發病因素。因此,要維持高密度脂蛋白與低密度脂蛋白之間有一個恰當的比例。除平素控制脂肪,低膽固醇飲食外,遇有高脂血症者應加以積極治療。

    3. 降低血粘度:血液粘度、血液濃度、血液聚集性和血液凝固性的異常增高或增強,也是腦血栓形成的發病因素之一,故針對有高粘滯血癥的患者應積極採取預防性治療措施,如平時多飲水,採用血液稀釋療法、飲食療法等。

    4. 積極治療某些相關疾病:尤其積極有效地治療可發生腦血栓的各種原發病,以盡力減少發生血栓的可能性,如動脈粥樣硬化症、感染性心內膜炎、風心瓣膜病、心率失常、糖尿病、脈管炎等。

    5.注意飲食:養成低鹽、低動物脂肪、節制食量地飲食習慣,忌食辛辣,多食蔬菜水果及豆製品等。平時可以在飲食中新增一些具有保健作用的天然植物,如:馬齒莧、大蒜、洋蔥、具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如綠豆、山楂、香菇等。具有降壓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茄子、胡籮卜、薺菜(又稱地菜、地花菜、芨菜、清明草、護生菜等)、淡菜(又俗稱水菜)、海帶、花生等。

    6. 戒菸戒酒,避免增加血脂及血清總膽固醇濃度。

    7. 重視先兆:中年以後尤其是高血壓病患者不時發生眩暈、一側肢體麻木無力、舌強語言不利被認為是本病的3大先兆。一旦發現有類似情況應及時就診並作血液流變學等有關檢查。

    8. 定期檢查,對於高風險易患者來說,最好每半年檢查1次膽固醇和血脂和頸動脈超聲。

    三、腦出血患者的禁忌食物有哪些?

    1、應限制動物脂肪,如豬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蛋黃、魚子、動物內臟、肥肉等,因為這些食物中所含飽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膽固醇濃度明顯升高,促進動脈硬化。

    2、忌吃生冷食物,因為,過量的冷飲食品進入胃腸後,會突然刺激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加重病情,並易誘發腦溢血。

    3、限制脂肪攝入量。每日膳食中要減少總的脂肪量,減少動物脂肪,烹調時不用動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要限制飲食中的膽固醇,每日應在300毫克以內,相當於每週可吃3個蛋黃。

    4、忌高鹽。腦血栓的病人有食鹽的用量要小,要採用低鹽飲食,每日食鹽3克,可在烹調後再加入鹽拌勻即可。

    5、限制精製糖和含糖類的甜食,包括點心、糖果和飲料的攝入。

    平時大家需要注意腦血栓的發展,有效地控制血壓,避免造成更多影響,並且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注意自己的飲食事項,要限制高鹽高糖,平時也要注意護理要點,有效的進行飲食,合理的進行用藥,為了避免造成病情嚴重,大家需要注意調理方式。

    四、腦血栓吃什麼食物好!

    1、香菇

    香菇具有補氣益胃、活血化瘀之功效。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降低血壓,加速血液迴圈,改善心腦及微迴圈供血。加熱後營養不被破壞,對高血壓、動脈硬化有良好療效。

    吃法:竹笙香菇雞湯

    材料

    雞 1/3只,竹笙 8條,香菇 13朵,水 700~800cc,薑片 2片,鹽 1.5小匙,米酒 半碗

    做法竹笙洗淨後切段。準備一鍋滾水,將雞塊川燙過,撈起備用。

    另起一個鍋子將700~800cc的水加入,放入薑片、雞塊。

    等水滾後將浮末撈起,蓋上鍋蓋小火悶煮約40分鐘,加入香菇、竹笙 、米酒 ,繼續煲煮20分鐘。起鍋前加上些許鹽即可~

    2、黑木耳

    黑木耳有預防血栓形成的功效。如果每天吃一點兒黑木耳,可以起到抗血管堵塞的效果,成為天然的抗凝劑。黑木耳有補血、活血功效,可抗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液凝固形成血栓,可防治冠心病、動脈硬化。

    吃法:風蘿蔔黑木耳燉土鴨

    材料

    材料:土鴨一斤左右、風蘿蔔、黑木耳小半袋、泡海椒、泡菜水一碗、花椒、幹海椒少許、老薑。

    做法

    製作方法:1)、先將土鴨清洗乾淨,撒上料酒備用;

    2)、木耳用開水發開,風蘿蔔切成小段待用;

    3)、鍋中倒入油熱至六成後,放少許花椒和幹海椒爆香,撈起幹海椒後,倒入土鴨大火爆炒五六分鐘,盛盤待用;

    4)、鍋中剩油,下風蘿蔔和泡海椒、老薑爆炒,出香味後倒入泡菜水 ,待鍋中煮沸後再下木耳翻炒五六分鐘後,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熬製十分鐘後,再倒入炒好的土鴨,用砂鍋燉至2小時左右即可!

    3、洋蔥

    洋蔥中含有前列腺素A,能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量、預防血栓形成。洋蔥中還含有一種成分叫槲皮酮,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促進纖溶系統功能,從而預防血栓形成。

    吃法:蕃茄洋蔥炒蛋

    材料

    洋蔥 半顆,大蕃茄 一顆,蛋 一到兩顆,蒜頭 1/4顆,黑胡椒 適量,鹽巴 適量

    做法

    先將蒜頭切塊加入少許油爆香

    再將洋蔥切片加入,加入少許水燜煮2分鐘

    再將蕃茄切八片加入再悶煮兩分鐘

    再來將蛋打入,過三十秒後再翻炒!最後加入鹽巴跟胡椒粉調味!

    五、腦血栓日常飲食應注意

    1、適量增加蛋白質

    由於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適當增加蛋白質。可由瘦肉,去皮禽類提供,可多食魚類,特別是海魚,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製品,如豆腐,豆乾,對降低 血液膽固醇及血液粘滯有利。

    2、控制食鹽用量

    腦血栓的病人有食鹽的用量要小,要採用低鹽飲食,每日食鹽3克 ,可在烹調後再加入鹽拌勻即可。

  • 8 # 神外DuangDuang

    腦血栓就是腦梗的一個型別,通俗地來講就是供應腦的血管由於各種原因比如狹窄,在區域性形成血栓,造成了此處動脈血流中斷,導致供應的相應腦組織缺血壞死。

    由於腦的不同部位由不同的動脈供應血流,而腦的各部分都有它的不同分工,所以腦血栓的症狀和血栓形成在哪根動脈以及位置有很大關係。輕的腦血栓可能不出現任何症狀或者只有輕微頭暈,重的腦血栓可能出現致死情況。

    這裡就講一講腦血栓最常見的症狀,這些症狀也是普通老百姓需要掌握的知識,因為腦血栓一旦發病,它的預後情況取決於發病的時間,發病時間越短得到有效治療則救治效果越好。

    為了簡單明瞭地說明,就直接用這張中風120的圖來表現:

    這個圖說的就是中風(包含了腦血栓)常見的也是容易發現的一些症狀:偏癱,口角歪斜,失語。

  • 9 # 王勝軍主治醫師

    腦血栓形成多在安靜或睡眠中發病,部分病例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前驅症狀如肢體麻木無力等,突然出現偏側上下肢麻木無力、口眼歪斜、言語不清等症狀。

  • 10 # 健安生活

    腦血栓這種腦部疾病有哪些臨床表現呢?  

    大腦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最高階部分,支配著人體的語言、運動、記憶等功能。

    血栓形成後可隨著血液流動,如果在腦動脈血管中停留,阻礙腦部動脈血液流即為腦血栓,進而引發缺血性中風發作。

    腦血栓患者常見的異常表現有以下幾點:

    1、四肢無力

    患者表現為手足麻木或軟弱無力。四肢無力是腦血栓前兆的表現,手和腳都麻痺而且使不上勁,走起路來不穩,磕磕絆絆時患者應提高警惕,及時詢問醫生治療方案。

    2、記憶障礙

    患者易出現明顯的記憶力減退,或記憶出現混亂和偏差的情況,嚴重者甚至完全遺忘。

    出現思考困難,還可能會出現頻繁頭暈。

    3、部分偏癱、感覺障礙

    由於血管閉塞部位不同,患者會出現部分偏癱的情況,感覺障礙表現為痛感遲緩。

    血栓梗塞在小腦或腦梗會出現嘔吐、喝水嗆咳、吞嚥障礙等,患者難以進食飲水,患者易出現營養不良,藥物治療難以進行。腦血栓出現吞嚥障礙時使用和藥順凝膠飲品,可以使患者服藥更順暢,最大程度地減少患者服藥時出現的咽藥痛苦。

    4、語言障礙

    患者在發病之前會出現吐字不清、說話困難、詞不達意的情況,可見失讀、失語症。

    腦血栓患者該如何治療?

    1、積極治療原發病

    腦血栓一般不單獨存在,患者多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病史,以及高血壓、腦動脈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病史。 因此積極治療“導致腦血栓”的疾病顯得尤為重要。

    2、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以上的疾病多與患者不健康的飲食相關,治療除了配合用藥還需要調整健康的飲食結構。

    腦部大面積梗塞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不易恢復,往往留有較嚴重的後遺症。 及早的預防很有必要,為了延緩病情惡化給予相應的抗血小板凝集藥物,患者難以送服藥物可以試試和藥順凝膠飲品。

  • 11 # 羅民醫生

    腦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一種,多見於中老年人,無明顯性別差異。但是在它發病之前,往往存在這一些個特殊的改變。

    腦血栓前兆

    1,比如說出現了小動脈的痙攣,我們叫它TIA,那就是說病人會出現短暫的意識改變,記憶力減退,甚至出現耳鳴。

    2,還有一些人會出現視力改變,看東西模糊不清,重影或者說雙眼複視等。

    3,甚至有些人會出現精神情緒的改變,被冠以精神病的名稱

    這些都是由於腦缺血,或者說腦血栓的前兆引起的,因此,當我們發現這一系列前驅症狀存在的時候,我們就要警惕腦血栓是否馬上就要發生了。

    腦血栓的臨床表現

    腦血栓一旦發生,它對人體將造成一個極大的危害,甚至造成一些個肢體或者功能的殘疾。

    1,病人可以出現嘴歪眼斜流涎或者說吞嚥困難、喝水嗆。

    2,病人出現胳膊腿不好使,肢體功能喪失。

    3,病人直接出現昏迷,當大面積腦梗發生的時候,可能出現快速的昏迷,甚至在數小時,甚至七到十天內,病人發生死亡。

    這些都是腦血栓的早期,或者說發病之後出現的一些臨床表現。

  • 12 # 白老師談健康

    腦血栓形成係指腦動脈本身病損、形成血栓,使管腔狹窄甚至完全閉塞引起區域性腦組織壞死。

    【病因】

    動脈粥樣硬化是最常見病因,其次為腦動脈炎,其他原因如物理因素、血液病、藥物等。在動脈管壁受損的同時血流緩慢、血黏度增加、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在管壁粘附,形成血栓、阻塞管腔,引起狹窄或閉塞。

    【診斷要點】

    (一)臨床表現

    1.一般發病特徵

    (1)患者多為中、老年人,有腦動脈硬化病史(伴或不伴有高血壓)或糖尿病和高血脂症。

    (2)有前驅症狀,如頭昏、眩暈、肢體麻木無力或TIA發作。

    (3)起病緩慢,常在夜間睡眠中發病,醒來已發現偏癱等體徵;白天也多在休息或靜息狀態下發病,發病後神經功能障礙在幾小時、半天或1~2天達到高峰。

    (4)一般意識清楚,可有輕度頭痛。

    (5)少數病例腦梗死範圍大,或波及腦幹網狀結構,而出現明顯的意識障礙。如併發腦水腫,也可出現頭痛、噁心、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等顱內壓增高表現。

    2.臨床型別

    腦血栓按病程可分為三個臨床型別。

    (1)類可逆性腦缺血發作(類TIA或RIND)

    偏癱等神經功能障礙持續超過24h,常已有或大或小的梗死存在,但在臨床上尚未造成不可恢復的神經功能損害。患者的體徵在三週內完全緩解而不留後遺症。

    (2)進展型

    血栓逐漸發展,腦缺血、水腫範圍進行性擴大,神經症狀由輕變重,直至出現完全性偏癱和意識障礙。症狀進展可歷時幾天,少數病變經過可更緩慢。

    (3)暴發型

    神經症狀出現快而完全,常伴意識障礙很快轉入昏迷。有時出現抽搐、嘔吐甚至腦疝。

    3.局灶性神經症狀

    (1)頸內動脈系統腦血栓的共同點

    一側大腦半球受累,出現對側中樞性偏癱、中樞性面癱和舌下神經癱,對側感覺障礙,優勢大腦半球損害可出現失語。

    (2)大腦中動脈閉塞常表現為

    運動性失語(優勢半球),病灶對側偏盲、對側偏癱和感覺障礙。如皮層下分支受累可出現對側同向性偏盲。大腦前動脈病變為對側上肢癱和麵癱,以及足部、小腿運動及感覺障礙,有時伴排尿障礙和智力、行為改變。如頸內動脈閉塞,則出現該側大腦中動脈閉塞的全部症狀,同時可出現病變同側失明和霍納徵,頸部可聞及血管雜音。

    (3)椎-基底動脈系統腦血栓的共同點

    腦幹、小腦受累,出現交叉性癱瘓,多組顱神經麻痺、交叉性感覺障礙,共濟失調等。

    (二)實驗室和輔助檢查

    1.血液黏度、血細胞壓積增高;血小板聚集功能亢進。

    2.腦脊液大多正常(出血性腦梗死可出現血性腦脊液)。

    3.EEG

    病後數小時可見病灶性慢波(θ波或δ波),椎基動脈供血障礙,可見雙側中顳區及雙側後顳區EEG異常。

    4.腦超聲波

    一般無中線移位,出現大面積的腦梗死伴嚴重腦水腫時,腦中線波可向健側移位。

    5.多普勒超聲波檢查(TCD)

    可發現區域性腦血流異常,有助於病變部位診斷。並可瞭解血流在腦的分佈情況。

    6.頭顱CT掃描

    平掃初期可見腦梗死部位為不均勻性密度減低區,反映腦組織缺血、壞死、水腫等病變,病灶邊界不清,2~5天后發展為同質性低密度區,病灶輪廓漸清晰,多呈楔形,1~2周後,壞死區液化,囊性變等,致邊緣更清晰。一般腦梗死在病後24h內CT掃描正常,24h後才能出現低密度灶,少數早在病後3~12h,晚則在72h顯示病灶。

    7.MRI (磁共振成像檢查)

    急性腦梗死(2天內),可見T1及T2弛豫時間都延長,表現部位與病灶部位一致。MRI可較CT掃描更早發現腦梗死,特別是腦幹和小腦的病灶。慢性腦梗死(幾周內),可見T1及T2弛豫時間都延長,表現部位與梗死部位相當,梗死灶周圍可見到Wallerian退化區,故顯得梗死區範圍比實際要大些。

    【急救與治療】

    腦血栓發病數小時後,梗死灶核心區缺血壞死難以逆轉,合理與及時的治療,可使周邊的水腫和缺血半暗帶供血供氧改善,使梗死區域不再擴大,有利於神經功能的代償與康復。急性期治療原則為:增進缺血區血、氧供應和利用;降低腦代謝;防止併發症。

    1.擴充血容量 降低血黏度

    低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40000以下)每次500ml靜脈滴注,每日1~2次,10~14日為一療程,必要時可重複,以降低血黏度,調整血球壓積在40%~42%為宜。

    2.治療腦水腫

    如出現意識障礙、嘔吐、血壓增高,腦脊液壓力大於1.96kPa(200mmH2O)等顱內壓增高指徵時,可給予20%甘露醇250ml,或10%甘油250~500ml (每日1g/kg)靜脈滴注,每日1~2次。連續3~5天或更長,直至腦水腫消退,顱內壓恢復正常。

    3.調整腦代謝

    急性期應保持體溫正常,及時控制癲癇發作,避免過多補液,注意勿使血糖過高或造成酸鹼平衡失調,經常監測血氣分析將血液生化指標調整至正常範圍。

    4.調整血壓

    急性期血壓偏高者,降血壓不宜過低過速,可逐步調整至發病前的血壓水平。急性期不宜應用血管擴張劑,如靜注碳酸氫鈉、煙酸、罌粟鹼等,以防止腦水腫、腦內盜血現象。

    5.保持呼吸道通暢

    及時吸痰、供氧,必要時行氣管切開和人工呼吸器械輔助呼吸。

    6.抗凝血治療

    對進展型腦梗死可有一定療效。但應嚴格掌握適應證,以免誘發腦出血。

    (1)阿司匹林

    小劑量法50~100mg,每日1次。

    (2)潘生丁

    25~50mg,每日3次。

    (3)肝素

    12500U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00ml,以20滴/min的速度緩慢滴入,並可選用一種口服抗凝血藥物,如華法林4~6mg,新抗凝8mg,口服治療。抗凝血療法開始時應每天檢查凝血酶原時間和凝血酶原活性,穩定後可每週查1次,用以調整口服劑量。肝素靜滴一般1~2天,同時凝血酶原時間應保持在正常值的2~2.5倍,凝血酶原活性在20%~30%之間。以後的維持劑量為前述的一半,可視凝血酶原活性隨時調整。治療期間應注意面板、黏膜有否出血點,尿中有無紅細胞,糞便有無隱血,並注意可能發生的其他臟器出血。如發現異常應及時停藥。

    抗凝血治療中應避免針灸、腦血管造影、腰穿、注射等,以免引起出血。應逐步減少藥量至停藥,使凝血酶原逐步回升至正常。

    7.鈣通道阻滯劑

    尼莫地平20~40mg,每日3次;氟桂嗪10mg,每晚1次;腦立新(Cin-narizine) 25mg,每日3次。

    8.其他藥物治療

    (1)川芎嗪

    80~160mg,每日1次,肌注或靜脈滴注。

    (2)卡蘭片

    5~10mg,每日3次。

    (3)藻酸雙酯鈉(P.S.S)

    50~100mg,每日3次。

    (4)腦活素

    10ml,每日1次,肌注或靜脈滴注。

    (5)自由基清除劑

    如維生素E、甘露醇、維生素C等。

  • 13 # 仁濟仁愛888

    腦血栓形成是腦動脈因粥樣硬化或其它原因造成血流緩慢,血粘稠度增高,進而血拴形成,導致相應腦組織梗塞的一種腦缺血性疾病。常因血壓下降而誘發。為腦血管意外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臨床上以大腦中動脈血拴形成最為常見。(基本特徵)1,發病前1一2日常有前驅症狀:如頭痛,眩暈,肢體發麻,記憶力減退,語言障礙。2,多在睡眠時發生,醒來時發覺嘴歪,語無倫次,單癱或偏癱。3,大多數意識清楚。4,生命體徵無明顯改變。5,腦脊液無明顯改變。6,cT顯示低密度改變且可定位。

  • 14 # 神經外科潘仁龍教授

    腦血栓的形成往往不是獨立出現的一個症狀,而是會有相關的一系列徵兆,並且可能會同時出現幾個症狀。

    發生在顱內前迴圈血管,腦血栓的5個前兆:

    嘴角歪斜。嘴角向右歪斜,且對側上肢無力綿軟或者語言功能受阻(語句混亂或說不出話),這種訊號很危險,是典型的腦血栓前兆。手腳發麻。單側手腳發麻,透過適當活動後又可以恢復。如果老年人血液迴圈差,也可能經常手腳發麻,而且容易發生腦血管堵塞。突然失語。腦供血不足時,使大腦語言功能區無法正常工作,導致突然失語,無法正常交流,甚至說不出話。突然視力下降。在沒有其他徵兆的情況下突然單眼視力下降,眼前暫時一片黑蒙,什麼都看不見,同時另一側的腿腳手臂綿軟無力,不受支配。突然手腳無力。突然的手腳綿軟無力,而且一般是單側,持續時間不長,過一會自行恢復。發生在顱內後迴圈血管,腦血栓也有5個前兆:突然跌倒。由於腦供血不足,可能使大腦運動功能區失靈,而容易發生跌跤,且一般是突發,沒有徵兆。短暫性遺忘。患者短暫性失憶,突然不記得剛剛發生的事情(不是忘了以前發生的事情)。突發性眩暈。眩暈可以在任何時段發生,這是腦血栓前兆中極為常見的症狀。患者會突然自覺頭暈目眩,並且反覆出現。而且往往伴隨講話含糊,吐字不清。視物模糊。雙眼視力下降,看東西看不清楚。喝水嗆咳。吞嚥功能受到障礙,最典型的就是引發飲水嗆咳,其次是打嗝。如果有老人經常發生喝水嗆咳,那麼應該及時做個腦中風篩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春節時裝開始回暖,一天時間從1000w漲到1500w,為什麼漲幅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