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介紹 鱷目(Crocodilia)所有爬蟲類動物的統稱。通常為體形巨大、笨重的爬行動物,外表上和蜥蜴稍類似,屬肉食性動物。鱷強而有力,長有許多錐形齒,腿短,有爪,趾間有蹼。尾長且厚重,皮厚帶有鱗甲。目前公認鱷的品種共23種。 其在進化史上的地位:鱷是現存生物中與史前時代似恐龍的爬蟲類動物相聯結的最後紐帶。同時,鱷又是鳥類現存的最近親緣種。大量的各種鱷化石已被發現;4個亞目中有3個已經絕滅。根據這些廣泛的化石紀錄,有可能建立起鱷和其他脊椎動物間的明確關係。]外形特徵 鱷魚,一般指廣泛分佈在世界各地的鱷目Crocodylia類的動物。代表性主體鱷魚——灣鱷,是鱷形目鱷科的1種,又稱灣鱷或海鱷。分佈於東南亞沿海直到澳洲北部。全長6~7米,重約1噸,最長達10米,是現存最大的爬行動物。灣鱷生活在海灣裡或遠渡大海。鱷魚是迄今發現活著的最早和最原始的爬行動物,它是在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約兩億年以前)由兩棲類進化而來,延續至今仍是半水生性兇猛的爬行動物,它和恐龍是同時代的動物,恐龍的滅絕不管是環境的影響,還是自身的原因,都已是化石;鱷魚的存在證明了它生命的強有力。 尼羅鱷(Crocodilusniloticus) 鱷魚不是魚,屬脊椎動物爬行蟲綱,是祖龍現存唯一的後代。它入水能遊,登陸能爬,體胖力大,被稱為“爬蟲類之王”。它以肺呼吸,由於體內氨基酸鏈的結構,使之供氧儲氧能力較強,因而具有長壽的特徵。一般鱷魚平均壽命高達150歲. 據考古發現鱷魚最大體長達12米重約10噸,但大部分種類鱷魚平均體長約6米重約1噸,主要以魚類、水禽、野兔、蛙等為食,屬肉食性動物。[編輯本段]分佈範圍 </B> 鱷魚屬脊椎類兩棲爬行動物,分佈於熱帶到亞熱帶的河川、湖泊、海岸中。鱷魚科屬很多,現存的鱷魚類共有20餘種,其性情大都兇猛暴戾,喜食魚類和蛙類等小動物,甚至噬殺人畜。[編輯本段]生活環境 棲息在淡、海水中,(是河灣和海灣交叉口處).鱷魚除少數生活在溫帶地區外,大多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河流,湖泊和多水的沼澤,也有的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淺灘中。它臉長、嘴長,有所謂“世上之王,莫如鱷魚”之說。鱷魚富有觀賞價值。鱷魚還具多種藥用保健功效。鱷魚也是名貴食用佳餚。由於它全身寶,因此,世界上一些國家積極發展鱷魚養殖業。[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鱷魚 鱷魚(Crocodile)唯一存活至今的初龍。為冷血之卵生動物,長久以來的改變甚少,唯一水中或水陸的獵食者及清道夫。屬脊椎類兩棲爬行動物,其性情大都兇猛暴戾,喜食魚類和蛙類等小動物,甚至噬殺人畜。據記載,世界上現存的鱷魚類共有20餘種,中國的揚子鱷,泰國的灣鱷以及邏羅鱷等都是較有名的品種。中國目前最大的鱷魚養殖基地是廣州市番禺養殖場,該場佔地面積近70公頃,擁有灣鱷,邏羅鱷,揚子鱷,南美短吻鱷等鱷魚近10萬條。 淚腺,中國漢代始知南方有鱷,唐宋迭有記載,明清以來偶見於沿海島嶼。俗話說“鱷魚的眼淚”,其實倒真是不假。鱷魚真的會流眼淚,只不過那並不是因為它傷心,而是它在排洩體內多餘的鹽分。鱷魚腎臟的排洩功能很不完善,體內多餘的鹽分,要靠一種特殊的鹽腺來排洩。鱷魚的鹽腺正好位於眼睛附近。除鱷魚外,海龜、海蛇、海蜥和一些海鳥身上,也都有類似的鹽腺。鹽腺使這些動物能將海水中多餘的鹽分去掉,從而得到淡水。所以,鹽腺是它們天然的“海水淡化器”。生長繁殖 在淡水江河邊的林蔭丘陵營巢(距海6萬米以上)它們用尾巴掃出一個7~8米的平臺,臺上建有直徑3米的安放鱷卵的巢,巢距河約4米,以樹葉叢蔭構成,每巢有白色硬殼卵50枚左右,大小約80×55毫米;母鱷魚守候在巢側,時時甩尾巴灑水溼巢,保持30~33℃溫度,75~90天孵化;雛鱷出殼長240毫米,1年可長到480毫米,3年可達1156毫米,重5.2公斤。 鱷魚兇猛不馴。成年鱷魚經常在水下,只有眼鼻露出水面。它們耳目靈敏,受驚立即下沉。午後多浮水曬日,夜間目光明亮。幼鱷則帶紅光。鱷魚5~6月交配,連續數小時,而受精僅1~2分鐘;7~8月產卵。雄鱷獨佔領域,驅鬥闖入者,一雄率擁群雌。常食魚、蛙、蝦、蟹,也吃小鱷、龜、鱉。咀嚼力強,能碎裂硬甲。 適應性 鱷魚之所以存活了1億年至今是因為它大概是迄今為止對環境適應能力最強的動物,它對環境的適應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頭部進化精巧,在狩獵時可保證僅眼耳鼻露出水面,極大地保持了隱蔽性 2在爬行動物中擁有難以置信的發達心臟,為4心房,正常爬行動物只為3心房,接近哺乳動物水平 3心臟能在捕獵時將大部分富氧血液運送到尾部和頭部,極大增強了爆發力 4大腦進化出了大腦皮層,因此其智商可能大大超乎我們的想象 5肝臟可在腹腔中前後移動以調節身體重心[編輯本段]種群現狀 01.印度食魚鱷:處於滅絕的邊緣。在印度的養殖場中還有一定數量,在動物園中繁殖紀錄很少。 02.馬來鱷:馬來鱷屬於瀕危動物,在泰國的養殖場和美國的布朗克斯動物園、邁阿密動物園能成功繁殖。 03.奧裡諾科鱷:奧裡諾科鱷在動物園沒有繁殖過,但在有些私人養殖場中可以繁殖。 04.美洲鱷:美洲鱷在美洲的鱷亞科中是分佈最廣泛、數量較多的,但仍然屬瀕危物種。 05.古巴鱷:古巴鱷是受政府法律保護的瀕危物種,在美國的一些動物園和美國和古巴的養殖場中可以繁殖。 06.莫瑞雷鱷:莫瑞雷鱷雖然受到法律保護,但仍然被廣泛偷獵,是瀕危物種。莫瑞雷鱷目前在一些動物園中已經繁殖成功。 07.尼羅鱷:尼羅鱷的不同種群有些被列為瀕危,有些列為易危。 08.非洲長吻鱷:非洲長吻鱷是瀕危物種,在美國邁阿密動物園繁殖成功。 09.沼澤鱷:沼澤鱷是易危物種,在印度的動物園有較多數量繁殖。 10.新幾內亞鱷:新幾內亞鱷目前數量尚多,屬於易危物種,在養殖場中可以繁殖。 11.菲律賓鱷:菲律賓鱷是瀕危物種,在野外僅百隻左右。 12.暹羅鱷/泰國鱷:泰國鱷在野外可能已經滅絕,但是人工飼養的數量還比較多,可以與灣鱷雜交。 13.灣鱷:灣鱷雖然分佈廣泛,但是由於鱷魚皮貿易的影響,受到嚴重威脅,被列為瀕危物種,同時也被廣泛飼養,在很多動物園和養殖場都可以繁殖。 14.澳洲淡水鱷/強森鱷:澳洲淡水鱷雖然也受到偷獵的威脅,但是受到的保護比較嚴格,屬於易危物種,養殖場也有大量繁殖。 15.非洲侏儒鱷:列為中等受危或瀕危物種。雖然在人工養殖下可以繁殖,但是尚沒有建立養殖場。 16.密西西比鱷:密西西比鱷目前數量有所增長,同時有大量人工養殖,總數已經達到一百萬只,不再屬於受威脅物種。 17.揚子鱷:揚子鱷屬瀕危物種,野外僅存數百隻,但是人工養殖數量尚多,除中國外,美國布朗克斯動物園等一些動物園和養殖場也繁殖成功。 18.眼鏡凱門鱷:眼鏡凱門鱷的兩個亞種被列為瀕危,其他被列為易危,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人工繁殖,而在美國佛羅里達一些原本作為寵物引進的個體逃逸後可以在公園甚至排水溝中形成小規模種群。 19.寬吻凱門鱷:寬吻凱門鱷的棲息地是南美洲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受到人類活動的威脅比較嚴重,屬於瀕危物種。 20.巴拉圭凱門鱷:有學者則認為該種是眼鏡凱門鱷的亞種。 21.盾吻古鱷:盾吻古鱷的面板不適合利用,使其現存的數量還比較多,不屬於受威脅物種。 22.錐吻古鱷:與盾吻古鱷一樣,錐吻古鱷的面板不適合利用,因而現存的數量還比較多,不屬於受威脅物種。 23.黑凱門鱷:黑鱷由於捕食家畜,常被當地人捕殺,雖然被法律所保護,但是仍然屬於瀕危物種。保護級別 灣鱷、眼鏡凱門鱷、尼羅鱷、非洲長吻鱷、菲律賓鱷、非洲侏儒鱷、揚子鱷、寬吻凱門鱷、黑凱門鱷,暹羅鱷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是國際性重要保護物種,被《華盛頓公約》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入名單,屬瀕臨滅絕物種。[編輯本段]歷史記載 </B> 鱷魚在中國古代已有記載,《禮記》中叫是一種鱷魚,後,唐代韓愈因鱷魚之患作《祭鱷魚文》如討賊文,義正辭嚴,嚇退鱷患。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更是將鱷魚歸入藥性,“鱗部-鱷魚-釋名:土龍。”並將藥性定為:“‘主治:心腹症瘕’‘溼氣邪氣’”無疑表明了鱷魚在人類生活的作用,近代更是以鱷魚皮革製作奢侈品而顯示其價值。 人們的心目中,鱷魚就是“惡魚”。一提到鱷魚,立刻會想到血盆大口,密佈的尖利牙齒,全身堅硬的盔甲,時刻準備吃人的神態。它的視覺、聽覺都很敏銳,外貌笨拙其實動作十分靈活。鱷魚長這副模樣就是為了吃肉,所有的動物包括人都是它的食物,再兇猛的動物見了它也只能以守為攻主動避讓,絕不敢輕易招惹它。 白堊紀晚期是哺乳動物進化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在那段時間裡,許多種群開始分化,以適應在不同的小環境下生存。戴維·克勞斯說:“鱷魚從白堊紀晚期日趨多樣化,大到5米長,小的不足1米,以適應不同生存環境的需要。 建立滅絕物種和現代動植物之間的關係,有助於研究過去的地理結構。以往北半球發現的化石比較豐富,在馬拉加西的發現之前,有關南半球,岡瓦納古陸的化石非常少。對物種在南半球跨大陸發現的早期理論認為,在今天的各大陸之間,有巨大的“橋”相連。但現在,科學家們認為1億6千5百萬年前,非洲大陸最早從岡瓦納古陸分離出去,而印巴次大陸、馬拉加西、南美洲、南極洲連在一起的時間較長,因此植物和動物得以分散到各處。[編輯本段]奇妙的孵化 鱷魚的卵是利用太陽熱和雜草受溼發酵的熱量進行孵化的。幼鱷的性別由孵化的溫度決定,但母鱷會平衡所產兒女的比例。它們會把所有的巢建在溫度較高的向陽坡,有的巢建在溫度較低的低凹遮蔽處。[編輯本段]鱷魚血清 鱷魚一般生活在環境比較差的地方,按理說細菌非常多,容易使鱷魚生病,可是長期以來,鱷魚幾乎都是健康的,到底是為什麼呢?[編輯本段]舉例 假如鱷魚的面板擦破了一點傷口,而且它長期在水中生活,按理說細菌應該會侵入鱷魚體內的,可是鱷魚沒事。過了幾天,鱷魚的傷口卻好了。經過檢查,鱷魚體內並沒有致病細菌。莫非鱷魚的抵抗力特別好?科學家為此做了一項實驗。 實驗 科學家從鱷魚體內提取出了鱷魚的血清。他們才,有可能是鱷魚的血液起到了作用。他們想證明一下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於是便把鱷魚血清和才出現50年就對人們有很大傷害的葡萄球菌放在一個密封的容器裡,過一段時間再來觀察——一場激烈的戰爭開始了…… 科學家回來後,拿出容器一看,鱷魚血清戰勝了葡萄球菌。容器中間那明顯的圓圈就是鱷魚血清形成的病菌禁止生長區,只要葡萄球菌一進那個圓圈,便立刻會被鱷魚血清殺死(外面那一粒一粒的小圓點就是葡萄球菌)。沒想到鱷魚血清一下子就能戰勝葡萄球菌,這也是鱷魚抵抗力很好的一個原因。具體資料 如果試驗成功,鱷魚的血清提取出來的胎蛋白將成為史上最強大的抗生素,甚至可以抗擊艾滋。 撕咬出來的鈦蛋白殺菌 想到這個點子的是個“圈外人”,電視臺女記者伏勒頓·斯密斯,一個跟醫學沒有交集的人。她奉命拍攝一部有關一種鱷魚生活習性的電視片。在拍攝的過程中,伏勒頓·斯密斯發現,鱷魚在相互撕咬中經常傷痕累累。東一個西一個的傷口,要是換在人類身上,不知道要截肢多少次了。但是,這些兇殘的傢伙從不會因為這些外傷而感染。看起來,它們的免疫系統很強大,可以快速消滅掉入侵的病毒、細菌和其它的微生物汙穢。伏勒頓·斯密斯認為其中必有奧秘,於是將這個想法告訴了一個年輕的鱷魚專家。於是,他們二人冒著很大風險,搞到了一些鱷魚的血液(這可不是個容易的活兒,要先捆好捉到的鱷魚的爪子,之後從鱷魚頭部後側的一處靜脈抽一試管血),並將這些血液寄給美國專家請他們幫忙分析。 很快,美國的研究者就從鱷魚血液中分離出一種肽,這種肽能破壞細菌的細胞膜,破壞細菌的氨基酸鏈。試驗中他們發現,針尖大的鱷魚蛋白就可以殺死大部分種類的病毒,包括恐怖的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簡稱MRSA)。 在此,有必要解釋一下何謂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事實上,這種細菌在我們面板、鼻腔內多少都有一些。身體比較虛弱的時候,這種病菌就會趁機跑到血管內,破壞肌肉。現在抗生素又太過濫用,病菌容易產生抗藥性,這時它們就變成了MRSA。這種病的初期症狀很像是被蟲子咬傷,不容易診斷出來。去年在全美高中之間迅速蔓延,造成了相當程度的恐慌。 這次,科學家們從鱷魚血中提煉的蛋白就可以消滅這種對人類最具威脅的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而且,在試驗中還發現,這種蛋白質提取物可以針對8種不同種類的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是一種酵母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極易感染。 用鱷魚血清殺死艾滋病毒 事實上,美洲短吻鱷魚血液中的蛋白質提取物至少有4種未知的成分。科學家正在努力確定這些蛋白質提取物的化學結構。一旦化學結構確定下來,科學家們就可以製造出超級抗生素藥物了。這些藥物將會在未來7到10年內擺上貨架。生物化學家馬克·麥查恩一直致力於鱷魚抗生性特性的研究。他說:“總有一天,你可能接受一種鱷魚血液製品的治療。我估計,用鱷魚血液製成的乳脂可能會用於糖尿病患者腳底潰瘍,或者防止燒傷患者術後感染等等。”不過,他也承認,因為鱷魚的免疫系統對於人類而言可能威力過於強大,需要中和到成人體能接受的強度才可以。 經過一段時間對鱷魚超強免疫系統的研究,科學家發現鱷魚血液中的蛋白質同樣是艾滋病病毒的剋星。澳洲科學家亞當·布里說:“如果你取一個試管的HIV病毒,對比加入鱷魚血清和人類血清後的結果可以發現,鱷魚血清所殺死的HIV病毒要比人類血清的多得多。”鱷魚對付HIV病毒的方式與人類免疫系統在病毒一入侵時立即正面攻擊不同。鱷魚免疫系統的抗體會附著在細菌上面,把細菌分裂後瓦解,就像拿一把槍對著細菌的頭部致命一擊。看來這次,我們要給鱷魚記個特等功了。畢竟,相比用於做皮鞋的鱷魚皮,能夠消滅MRSA的鱷魚蛋白抗生素的功勞可是大多了。 人類的發展史,事實上也是人類與各種疾病作頑強鬥爭的歷史。從天花到鼠疫,從糖尿病到艾滋病。人類經歷無數病痛折磨的同時也在找尋著自己的出路。其實,在大自然賦予我們“潘多拉盒子”的同時,也在我們身邊給予了“解藥”。自然界運作得如此精巧,讓金雞納樹生長在瘧疾常發的南美洲;讓胡楊生長在茫茫沙漠中。中國傳統醫學中的藥材大部分是取自於大自然——蜈蚣、蠍子、當歸、黃芪等等。現代醫學的進步,使得人們可以透過更高階的手段從動植物身上提取更為純淨的有用物質。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這個能為人類提供治療艾滋病血液的鱷魚,已經屬於瀕危野生動物?沙漠中唯一的樹種胡楊也已經大量消失,地球上每分每秒都有動植物在滅絕。或許其中就有和鱷魚一樣能幫助人類的動植物。當地球上的動物、植物一個個都倒下的時候,最後一個倒下的將是人類自己。曾幾何時,我們覺得“保護動植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這句話很空泛。但是,當得知和自己日常生活不是很密切的鱷魚,竟然能幫助人們治療感染病和艾滋病的時候,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覺得鱷魚是種醜陋的動物,真正醜陋的是破壞動植物生存環境的人類自己。總結 鱷魚血清能夠抗擊許多病毒。其實,保護動物,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物種介紹 鱷目(Crocodilia)所有爬蟲類動物的統稱。通常為體形巨大、笨重的爬行動物,外表上和蜥蜴稍類似,屬肉食性動物。鱷強而有力,長有許多錐形齒,腿短,有爪,趾間有蹼。尾長且厚重,皮厚帶有鱗甲。目前公認鱷的品種共23種。 其在進化史上的地位:鱷是現存生物中與史前時代似恐龍的爬蟲類動物相聯結的最後紐帶。同時,鱷又是鳥類現存的最近親緣種。大量的各種鱷化石已被發現;4個亞目中有3個已經絕滅。根據這些廣泛的化石紀錄,有可能建立起鱷和其他脊椎動物間的明確關係。]外形特徵 鱷魚,一般指廣泛分佈在世界各地的鱷目Crocodylia類的動物。代表性主體鱷魚——灣鱷,是鱷形目鱷科的1種,又稱灣鱷或海鱷。分佈於東南亞沿海直到澳洲北部。全長6~7米,重約1噸,最長達10米,是現存最大的爬行動物。灣鱷生活在海灣裡或遠渡大海。鱷魚是迄今發現活著的最早和最原始的爬行動物,它是在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約兩億年以前)由兩棲類進化而來,延續至今仍是半水生性兇猛的爬行動物,它和恐龍是同時代的動物,恐龍的滅絕不管是環境的影響,還是自身的原因,都已是化石;鱷魚的存在證明了它生命的強有力。 尼羅鱷(Crocodilusniloticus) 鱷魚不是魚,屬脊椎動物爬行蟲綱,是祖龍現存唯一的後代。它入水能遊,登陸能爬,體胖力大,被稱為“爬蟲類之王”。它以肺呼吸,由於體內氨基酸鏈的結構,使之供氧儲氧能力較強,因而具有長壽的特徵。一般鱷魚平均壽命高達150歲. 據考古發現鱷魚最大體長達12米重約10噸,但大部分種類鱷魚平均體長約6米重約1噸,主要以魚類、水禽、野兔、蛙等為食,屬肉食性動物。[編輯本段]分佈範圍 </B> 鱷魚屬脊椎類兩棲爬行動物,分佈於熱帶到亞熱帶的河川、湖泊、海岸中。鱷魚科屬很多,現存的鱷魚類共有20餘種,其性情大都兇猛暴戾,喜食魚類和蛙類等小動物,甚至噬殺人畜。[編輯本段]生活環境 棲息在淡、海水中,(是河灣和海灣交叉口處).鱷魚除少數生活在溫帶地區外,大多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河流,湖泊和多水的沼澤,也有的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淺灘中。它臉長、嘴長,有所謂“世上之王,莫如鱷魚”之說。鱷魚富有觀賞價值。鱷魚還具多種藥用保健功效。鱷魚也是名貴食用佳餚。由於它全身寶,因此,世界上一些國家積極發展鱷魚養殖業。[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鱷魚 鱷魚(Crocodile)唯一存活至今的初龍。為冷血之卵生動物,長久以來的改變甚少,唯一水中或水陸的獵食者及清道夫。屬脊椎類兩棲爬行動物,其性情大都兇猛暴戾,喜食魚類和蛙類等小動物,甚至噬殺人畜。據記載,世界上現存的鱷魚類共有20餘種,中國的揚子鱷,泰國的灣鱷以及邏羅鱷等都是較有名的品種。中國目前最大的鱷魚養殖基地是廣州市番禺養殖場,該場佔地面積近70公頃,擁有灣鱷,邏羅鱷,揚子鱷,南美短吻鱷等鱷魚近10萬條。 淚腺,中國漢代始知南方有鱷,唐宋迭有記載,明清以來偶見於沿海島嶼。俗話說“鱷魚的眼淚”,其實倒真是不假。鱷魚真的會流眼淚,只不過那並不是因為它傷心,而是它在排洩體內多餘的鹽分。鱷魚腎臟的排洩功能很不完善,體內多餘的鹽分,要靠一種特殊的鹽腺來排洩。鱷魚的鹽腺正好位於眼睛附近。除鱷魚外,海龜、海蛇、海蜥和一些海鳥身上,也都有類似的鹽腺。鹽腺使這些動物能將海水中多餘的鹽分去掉,從而得到淡水。所以,鹽腺是它們天然的“海水淡化器”。生長繁殖 在淡水江河邊的林蔭丘陵營巢(距海6萬米以上)它們用尾巴掃出一個7~8米的平臺,臺上建有直徑3米的安放鱷卵的巢,巢距河約4米,以樹葉叢蔭構成,每巢有白色硬殼卵50枚左右,大小約80×55毫米;母鱷魚守候在巢側,時時甩尾巴灑水溼巢,保持30~33℃溫度,75~90天孵化;雛鱷出殼長240毫米,1年可長到480毫米,3年可達1156毫米,重5.2公斤。 鱷魚兇猛不馴。成年鱷魚經常在水下,只有眼鼻露出水面。它們耳目靈敏,受驚立即下沉。午後多浮水曬日,夜間目光明亮。幼鱷則帶紅光。鱷魚5~6月交配,連續數小時,而受精僅1~2分鐘;7~8月產卵。雄鱷獨佔領域,驅鬥闖入者,一雄率擁群雌。常食魚、蛙、蝦、蟹,也吃小鱷、龜、鱉。咀嚼力強,能碎裂硬甲。 適應性 鱷魚之所以存活了1億年至今是因為它大概是迄今為止對環境適應能力最強的動物,它對環境的適應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頭部進化精巧,在狩獵時可保證僅眼耳鼻露出水面,極大地保持了隱蔽性 2在爬行動物中擁有難以置信的發達心臟,為4心房,正常爬行動物只為3心房,接近哺乳動物水平 3心臟能在捕獵時將大部分富氧血液運送到尾部和頭部,極大增強了爆發力 4大腦進化出了大腦皮層,因此其智商可能大大超乎我們的想象 5肝臟可在腹腔中前後移動以調節身體重心[編輯本段]種群現狀 01.印度食魚鱷:處於滅絕的邊緣。在印度的養殖場中還有一定數量,在動物園中繁殖紀錄很少。 02.馬來鱷:馬來鱷屬於瀕危動物,在泰國的養殖場和美國的布朗克斯動物園、邁阿密動物園能成功繁殖。 03.奧裡諾科鱷:奧裡諾科鱷在動物園沒有繁殖過,但在有些私人養殖場中可以繁殖。 04.美洲鱷:美洲鱷在美洲的鱷亞科中是分佈最廣泛、數量較多的,但仍然屬瀕危物種。 05.古巴鱷:古巴鱷是受政府法律保護的瀕危物種,在美國的一些動物園和美國和古巴的養殖場中可以繁殖。 06.莫瑞雷鱷:莫瑞雷鱷雖然受到法律保護,但仍然被廣泛偷獵,是瀕危物種。莫瑞雷鱷目前在一些動物園中已經繁殖成功。 07.尼羅鱷:尼羅鱷的不同種群有些被列為瀕危,有些列為易危。 08.非洲長吻鱷:非洲長吻鱷是瀕危物種,在美國邁阿密動物園繁殖成功。 09.沼澤鱷:沼澤鱷是易危物種,在印度的動物園有較多數量繁殖。 10.新幾內亞鱷:新幾內亞鱷目前數量尚多,屬於易危物種,在養殖場中可以繁殖。 11.菲律賓鱷:菲律賓鱷是瀕危物種,在野外僅百隻左右。 12.暹羅鱷/泰國鱷:泰國鱷在野外可能已經滅絕,但是人工飼養的數量還比較多,可以與灣鱷雜交。 13.灣鱷:灣鱷雖然分佈廣泛,但是由於鱷魚皮貿易的影響,受到嚴重威脅,被列為瀕危物種,同時也被廣泛飼養,在很多動物園和養殖場都可以繁殖。 14.澳洲淡水鱷/強森鱷:澳洲淡水鱷雖然也受到偷獵的威脅,但是受到的保護比較嚴格,屬於易危物種,養殖場也有大量繁殖。 15.非洲侏儒鱷:列為中等受危或瀕危物種。雖然在人工養殖下可以繁殖,但是尚沒有建立養殖場。 16.密西西比鱷:密西西比鱷目前數量有所增長,同時有大量人工養殖,總數已經達到一百萬只,不再屬於受威脅物種。 17.揚子鱷:揚子鱷屬瀕危物種,野外僅存數百隻,但是人工養殖數量尚多,除中國外,美國布朗克斯動物園等一些動物園和養殖場也繁殖成功。 18.眼鏡凱門鱷:眼鏡凱門鱷的兩個亞種被列為瀕危,其他被列為易危,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人工繁殖,而在美國佛羅里達一些原本作為寵物引進的個體逃逸後可以在公園甚至排水溝中形成小規模種群。 19.寬吻凱門鱷:寬吻凱門鱷的棲息地是南美洲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受到人類活動的威脅比較嚴重,屬於瀕危物種。 20.巴拉圭凱門鱷:有學者則認為該種是眼鏡凱門鱷的亞種。 21.盾吻古鱷:盾吻古鱷的面板不適合利用,使其現存的數量還比較多,不屬於受威脅物種。 22.錐吻古鱷:與盾吻古鱷一樣,錐吻古鱷的面板不適合利用,因而現存的數量還比較多,不屬於受威脅物種。 23.黑凱門鱷:黑鱷由於捕食家畜,常被當地人捕殺,雖然被法律所保護,但是仍然屬於瀕危物種。保護級別 灣鱷、眼鏡凱門鱷、尼羅鱷、非洲長吻鱷、菲律賓鱷、非洲侏儒鱷、揚子鱷、寬吻凱門鱷、黑凱門鱷,暹羅鱷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是國際性重要保護物種,被《華盛頓公約》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入名單,屬瀕臨滅絕物種。[編輯本段]歷史記載 </B> 鱷魚在中國古代已有記載,《禮記》中叫是一種鱷魚,後,唐代韓愈因鱷魚之患作《祭鱷魚文》如討賊文,義正辭嚴,嚇退鱷患。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更是將鱷魚歸入藥性,“鱗部-鱷魚-釋名:土龍。”並將藥性定為:“‘主治:心腹症瘕’‘溼氣邪氣’”無疑表明了鱷魚在人類生活的作用,近代更是以鱷魚皮革製作奢侈品而顯示其價值。 人們的心目中,鱷魚就是“惡魚”。一提到鱷魚,立刻會想到血盆大口,密佈的尖利牙齒,全身堅硬的盔甲,時刻準備吃人的神態。它的視覺、聽覺都很敏銳,外貌笨拙其實動作十分靈活。鱷魚長這副模樣就是為了吃肉,所有的動物包括人都是它的食物,再兇猛的動物見了它也只能以守為攻主動避讓,絕不敢輕易招惹它。 白堊紀晚期是哺乳動物進化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在那段時間裡,許多種群開始分化,以適應在不同的小環境下生存。戴維·克勞斯說:“鱷魚從白堊紀晚期日趨多樣化,大到5米長,小的不足1米,以適應不同生存環境的需要。 建立滅絕物種和現代動植物之間的關係,有助於研究過去的地理結構。以往北半球發現的化石比較豐富,在馬拉加西的發現之前,有關南半球,岡瓦納古陸的化石非常少。對物種在南半球跨大陸發現的早期理論認為,在今天的各大陸之間,有巨大的“橋”相連。但現在,科學家們認為1億6千5百萬年前,非洲大陸最早從岡瓦納古陸分離出去,而印巴次大陸、馬拉加西、南美洲、南極洲連在一起的時間較長,因此植物和動物得以分散到各處。[編輯本段]奇妙的孵化 鱷魚的卵是利用太陽熱和雜草受溼發酵的熱量進行孵化的。幼鱷的性別由孵化的溫度決定,但母鱷會平衡所產兒女的比例。它們會把所有的巢建在溫度較高的向陽坡,有的巢建在溫度較低的低凹遮蔽處。[編輯本段]鱷魚血清 鱷魚一般生活在環境比較差的地方,按理說細菌非常多,容易使鱷魚生病,可是長期以來,鱷魚幾乎都是健康的,到底是為什麼呢?[編輯本段]舉例 假如鱷魚的面板擦破了一點傷口,而且它長期在水中生活,按理說細菌應該會侵入鱷魚體內的,可是鱷魚沒事。過了幾天,鱷魚的傷口卻好了。經過檢查,鱷魚體內並沒有致病細菌。莫非鱷魚的抵抗力特別好?科學家為此做了一項實驗。 實驗 科學家從鱷魚體內提取出了鱷魚的血清。他們才,有可能是鱷魚的血液起到了作用。他們想證明一下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於是便把鱷魚血清和才出現50年就對人們有很大傷害的葡萄球菌放在一個密封的容器裡,過一段時間再來觀察——一場激烈的戰爭開始了…… 科學家回來後,拿出容器一看,鱷魚血清戰勝了葡萄球菌。容器中間那明顯的圓圈就是鱷魚血清形成的病菌禁止生長區,只要葡萄球菌一進那個圓圈,便立刻會被鱷魚血清殺死(外面那一粒一粒的小圓點就是葡萄球菌)。沒想到鱷魚血清一下子就能戰勝葡萄球菌,這也是鱷魚抵抗力很好的一個原因。具體資料 如果試驗成功,鱷魚的血清提取出來的胎蛋白將成為史上最強大的抗生素,甚至可以抗擊艾滋。 撕咬出來的鈦蛋白殺菌 想到這個點子的是個“圈外人”,電視臺女記者伏勒頓·斯密斯,一個跟醫學沒有交集的人。她奉命拍攝一部有關一種鱷魚生活習性的電視片。在拍攝的過程中,伏勒頓·斯密斯發現,鱷魚在相互撕咬中經常傷痕累累。東一個西一個的傷口,要是換在人類身上,不知道要截肢多少次了。但是,這些兇殘的傢伙從不會因為這些外傷而感染。看起來,它們的免疫系統很強大,可以快速消滅掉入侵的病毒、細菌和其它的微生物汙穢。伏勒頓·斯密斯認為其中必有奧秘,於是將這個想法告訴了一個年輕的鱷魚專家。於是,他們二人冒著很大風險,搞到了一些鱷魚的血液(這可不是個容易的活兒,要先捆好捉到的鱷魚的爪子,之後從鱷魚頭部後側的一處靜脈抽一試管血),並將這些血液寄給美國專家請他們幫忙分析。 很快,美國的研究者就從鱷魚血液中分離出一種肽,這種肽能破壞細菌的細胞膜,破壞細菌的氨基酸鏈。試驗中他們發現,針尖大的鱷魚蛋白就可以殺死大部分種類的病毒,包括恐怖的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簡稱MRSA)。 在此,有必要解釋一下何謂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事實上,這種細菌在我們面板、鼻腔內多少都有一些。身體比較虛弱的時候,這種病菌就會趁機跑到血管內,破壞肌肉。現在抗生素又太過濫用,病菌容易產生抗藥性,這時它們就變成了MRSA。這種病的初期症狀很像是被蟲子咬傷,不容易診斷出來。去年在全美高中之間迅速蔓延,造成了相當程度的恐慌。 這次,科學家們從鱷魚血中提煉的蛋白就可以消滅這種對人類最具威脅的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而且,在試驗中還發現,這種蛋白質提取物可以針對8種不同種類的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是一種酵母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極易感染。 用鱷魚血清殺死艾滋病毒 事實上,美洲短吻鱷魚血液中的蛋白質提取物至少有4種未知的成分。科學家正在努力確定這些蛋白質提取物的化學結構。一旦化學結構確定下來,科學家們就可以製造出超級抗生素藥物了。這些藥物將會在未來7到10年內擺上貨架。生物化學家馬克·麥查恩一直致力於鱷魚抗生性特性的研究。他說:“總有一天,你可能接受一種鱷魚血液製品的治療。我估計,用鱷魚血液製成的乳脂可能會用於糖尿病患者腳底潰瘍,或者防止燒傷患者術後感染等等。”不過,他也承認,因為鱷魚的免疫系統對於人類而言可能威力過於強大,需要中和到成人體能接受的強度才可以。 經過一段時間對鱷魚超強免疫系統的研究,科學家發現鱷魚血液中的蛋白質同樣是艾滋病病毒的剋星。澳洲科學家亞當·布里說:“如果你取一個試管的HIV病毒,對比加入鱷魚血清和人類血清後的結果可以發現,鱷魚血清所殺死的HIV病毒要比人類血清的多得多。”鱷魚對付HIV病毒的方式與人類免疫系統在病毒一入侵時立即正面攻擊不同。鱷魚免疫系統的抗體會附著在細菌上面,把細菌分裂後瓦解,就像拿一把槍對著細菌的頭部致命一擊。看來這次,我們要給鱷魚記個特等功了。畢竟,相比用於做皮鞋的鱷魚皮,能夠消滅MRSA的鱷魚蛋白抗生素的功勞可是大多了。 人類的發展史,事實上也是人類與各種疾病作頑強鬥爭的歷史。從天花到鼠疫,從糖尿病到艾滋病。人類經歷無數病痛折磨的同時也在找尋著自己的出路。其實,在大自然賦予我們“潘多拉盒子”的同時,也在我們身邊給予了“解藥”。自然界運作得如此精巧,讓金雞納樹生長在瘧疾常發的南美洲;讓胡楊生長在茫茫沙漠中。中國傳統醫學中的藥材大部分是取自於大自然——蜈蚣、蠍子、當歸、黃芪等等。現代醫學的進步,使得人們可以透過更高階的手段從動植物身上提取更為純淨的有用物質。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這個能為人類提供治療艾滋病血液的鱷魚,已經屬於瀕危野生動物?沙漠中唯一的樹種胡楊也已經大量消失,地球上每分每秒都有動植物在滅絕。或許其中就有和鱷魚一樣能幫助人類的動植物。當地球上的動物、植物一個個都倒下的時候,最後一個倒下的將是人類自己。曾幾何時,我們覺得“保護動植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這句話很空泛。但是,當得知和自己日常生活不是很密切的鱷魚,竟然能幫助人們治療感染病和艾滋病的時候,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覺得鱷魚是種醜陋的動物,真正醜陋的是破壞動植物生存環境的人類自己。總結 鱷魚血清能夠抗擊許多病毒。其實,保護動物,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