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謀略國學

    儒家文化的精髓為“以仁為本、以義為重、以禮為用、以智為尊、以信為基、以和為貴”。

    《論語》中孔子的修身思想歷來受到學界的重視,那麼何以修身?

    學以致用,正如論語第一篇《學而》所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人生的三重境界,第一獨處的樂,第二互處的樂,第三做君子的樂。而所有樂始於學,學大學之道,即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何學?

    修己安人,以天下為己任;精進堅守,應該做的就做;待人忠信,心中要有他人;行中規繩,有所不為;克己復禮,中庸和合。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儒家看來,孝悌是人之根本。“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這是“孝”完整的意思。孝的基礎,是仁,仁的根本,就是孝悌。

    一部《論語》用一個字來概括,即仁,積德行善才有福報。最大的德就是仁,仁最核心的意思就是從心底裡發出來這種愛,所以儒家的這個叫仁愛,儒家的仁德,這種德是最高的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要成功,先要做一個有仁愛的人。

  • 2 # 靜一號普洱茶

    公元前500年前後,被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稱為“軸心時代”。這一時期,中國、歐洲和印度等地區都湧現出了各自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和最有影響的著作。

    在這些歷史人物中,孔子因為《論語》中記載了他許許多多的生活細節,談笑風生,而留下了無比生動的形象,可親可敬。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意思是,君子是既文雅又樸實之人。古今中外的偉大人物行列中,孔子形象,堪稱文質彬彬的典型。

    《論語》成書距今2400多年了,說到它的重要性,大多數人想到的最精煉的一句話恐怕是這句——半部論語治天下了。

    典故出自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

    宋初宰相趙普,人言所讀僅只《論語》而已。太宗趙匡義因此問他。他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趙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

    趙普是趙匡胤最信任的心腹和謀士,北宋開國功臣。早在趙匡胤擔任後周同州節度使一職時,趙普即追隨其鞍前馬後,在趙匡胤手下任掌管刑獄的推官。趙匡胤創業之初,趙普盡心盡力、忠心耿耿的輔佐他,為他出謀劃策。

    趙普雖然足智多謀,天生聰睿,也讀了一些書,卻是半路出家的“半吊子”儒士,算不得飽讀詩書、科場出身的正牌學者。他的智慧和遠見,來自於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善於思考的大腦,對世態人情的洞燭幽微。

    趙匡胤創業之初,戰爭不斷,趙普豐富的人生閱歷,為他應對各種危局提供了先人一步的大智慧,他盡心盡力、忠心耿耿的輔佐趙匡胤,為他出謀劃策。

    趙普當上宰相後,肚裡的墨水稍顯不足,治理國家,上書言事,就有點勉為其難、捉襟見肘的窘態了。

    公元九七六年,北宋乾德五年,君臣二趙之間進行了一場親切友好的交談。談著談著不知怎麼扯到了年號上面去,趙匡胤對“乾德”這個年號非常自得,認為它順天應人、琅琅上口,有祥瑞之氣 。

    趙普心領神會,應聲附和,大拍老趙的馬屁。他獻媚的說道:“近年來好事連連,大宋天兵滅荊南、南漢、南唐、吳越,如今又掃平後蜀,一路凱歌高奏,捷報頻傳,北齊、契丹苟延殘喘,覆亡只在須臾之間。如今天下歸附,萬邦來朝,都是皇上您老這名號改得好、改的妙啊”。俗話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即使穩坐相幫高位的趙普也未能免俗。

    老趙捻鬚微笑,心內得意。這時旁邊站著的一位姓盧的翰林學士,他熟讀經史,很有學問,是當時有名的學者,平時就有點瞧不上趙普這位自學成材的“土老冒” 。他不動聲色等趙普拍完馬屁後,冷冷的甩出一句:“‘乾德’名號好是好,只可惜是新亡的後蜀用過的年號。”

    話音剛落,猶如石破天驚,朝堂裡一片喧譁。趙匡胤吃驚不小,馬上派人查詢資料。結果真如盧翰林所說,確實是偽蜀年號,而且正是後蜀亡國之君孟昶滅國時所用的年號。本性豁達的老趙再也按捺不住,他尷尬萬分,惱羞成怒,恨恨的想:“趙普這廝貴為一國宰相,肚裡墨水少點也就罷了,卻仗著小聰明,喜歡人前顯擺、賣弄,顯自己有文化,平日裡不讀書不看報,不與時俱進,卻喜歡出風頭,今日將自己也帶到陰溝裡去了 。這廝把肉麻當有趣,愣裝文化人,讓自己在眾人面前鬧了個這麼大的笑話,實屬可惡之極,不治治他難出心頭之氣”!

    第二天上朝時,趙匡胤高高在上,陰沉著臉一語不發。過了好一會兒才出聲:“趙普過來”!趙普心懷鬼胎,惴惴不安的挨將過去,以為自己要挨老趙那柄著名的玉斧狠揍了。誰也料不到的一幕發生了,趙匡胤拿起御筆,飽蘸墨汁,在趙普臉上一陣亂塗,剎那間趙普臉上墨汁流淌,淋淋漓漓弄得朝服上墨跡斑斑,好好一張宰相臉被折騰的好似黑臉猛張飛。

    老趙一邊塗一邊罵“虧你還是宰相,卻不學無術,怎麼比得了盧翰林?今後宰相要用讀書人來做!” 滿朝文武瞠目結舌,趙宰相無地自容,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

    趙普視此事為奇恥大辱,回府後痛定思痛,輾轉反側,整晚都不敢洗去臉上的墨汁,直到第二天上朝都以一張黑臉示人。從此以後,趙普開始發憤苦讀,只差“頭懸樑,錐刺股”了。他有一個書匣,從不許別人碰。家裡人只看到他每天從書匣裡取一本書出來讀,看完後又鎖回匣裡,連他的兒子都不知他的書匣裡藏著本什麼寶貝書。趙普死後,人們開啟書匣,發現裡面只有一本《論語》,還只有上半部。

    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傳奇故事不脛而走,家喻戶曉,流傳至今。二趙之間的關係,有點類似於漢高祖劉邦和丞相蕭何,久經考驗,互為倚重。雖然在歷史上趙普的名氣遠遠不如蕭何,但二人的施政理念卻有異曲同工之妙——無為而治,與民生息。

    ”半部論語治天下“,雖是被趙匡胤逼這位當朝宰相刻苦讀書給逼出來的無奈之舉。但在他之後,多少寒門子弟透過科考晉身,出將入相,拜爵封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故事從此不絕如縷。

    看來,一個人光天資聰穎遠遠不夠,還得靠後天辛勤打磨才能成為棟樑之才 。決定你個人成就的並不是你讀過多少書,而是取決於你能運用多少其中的知識。

  • 3 # 道藝學堂

    宋朝宰相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論語》有形而上之道和形而下之用兩部分,一般人經世致用,用的是形而下的下半部分,形而上之道悟之者少!

    道是本體,是清淨自在的空空大道,能生萬法,無形無相,本不生滅!悟之者得大自在,和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道體是本,器用為末!

    不可本末倒置!

  • 4 # 明貞

    治天下是儒學的一廂情願,春秋爾後百家爭嗚天地人徹底三分,人類並萬類淪為私性並物慾之芻狗!良知正義美好在文人墨客的詩情畫意裡,而現實是困頓並苟且!別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即便孔子本人不也輾轉求生?人的能力太弱小了,老百姓的美好生活不過在文人雅士的幻想中!私性並物慾是幸福的源泉,瘋子哲學家尼采一段話是貼切的:其實,人和樹是一樣的,愈想接受高處充足的Sunny,愈需把根鬚伸向更加黑暗的地底!在私性物慾即物性法則下,幸福大體就是貪婪和佔有並控制,外化即金錢並權力!上帝亦無法改變,何況孔孟之道,論語孟子?在物質法則下,齊家治國平天下,幾人能夠?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始作俑者李世民,如何上位!?殺兄誅弟滅侄逼父,那有點孝悌仁義?卻開創了盛唐貞觀之治!時代在進步,在物質發達人人受教育的今天,也許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以真正實施!人突破私性物慾即物質束縛,才能主宰身心決定未來!

  • 5 #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先把錯別字改過來:論與倫兩回事!

    人生與天下,

    論語與儒家,

    並非一個層面的東西,

    什麼叫一卷儒學?

    哪卷是儒學?

    算了,不說了!

    參!

    大學就是求大同,

    以仁取天下,

    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仁而大同)。

    中庸就是中道而用,

    人如何知行合一達於中道,

    即行而中道,道不離行(天而人)。

    論語乃君子之學,

    如何儀禮三百威儀三千,

    無非忠恕之仁(仁而禮)。

    孟子重在仁政,

    由內聖求外王,

    弘揚不忍之心而之於救世(仁而政)。

    理學以天理為指歸,

    得天理於人心,

    注重的是秩序性的規範(理而禮)。

    心學則格心之非,

    求自覺求自性,

    注重個人的內在約束(社會而個人)。

  • 6 # 關小兮

    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在趙普生前及整個北宋,一直到南宋朱熹生前(1200年),都未曾出籠。

    在朱熹將《論語》和《孟子》、《大學》、《中庸》稱作《四書》並 列入儒家經典,大肆宣傳儒學之際,也未見有相關記載。

    此說出籠是在朱熹逝世二三十年之後。但此說真正流傳開來,則是在元代。

    然而恰恰是在元代,對儒學和儒生極其輕蔑。所謂“九儒十丐”,即儒生的地位與乞丐不相上下。儒生被稱為“老九”的說法就是由此發端的。

    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是當時的戲劇家高文秀在《遇上皇》雜劇中的一句臺詞,不過是被冷落的儒生們藉以自慰的一種自我吹噓心態的流露而已。

    這句話的故事出自於:

    公元960年,趙普輔佐趙匡胤在陳橋黃袍加身,登上了皇帝寶座。

    趙普也由此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開國名相,後來,宋太宗繼位,趙普又兩次出任宰相。當時人們紛紛傳言趙普讀書甚少,僅僅一部《論語》而已。宋太宗便問趙普,是不是這麼回事?

    趙普從容回答說:“我平生的學問哪有那麼多?只有半部而已。當初我用半部《論語》輔佐太祖皇帝平定天下,現在打算仍用這半部輔佐陛下達到天下太平”。

    後半句是現人為了押韻補充的,無實際意義。

    後半句有人對聯對為:“一部《孟子》得世間”

    擴充套件:《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 7 # 嶺外榕邊客

    看到這句話,想來諸君第一反應都是這是昔年北宋趙普的故事,至於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這個需要交給考據大家去論證了,筆者是有心無力,在筆者看來,既要從歷史分析,也要從具體環境分析,在此僅就個人理解闡述一二,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首先,從儒家歷史傳承來看。明明德於天下是儒家最高的追求,這一點在大學一書中闡述的非常清楚,而論語作為一種具有實踐性的記錄書,給後世儒生一個行為準則,一個努力前進的方向,或者說是指明瞭方向,但儒家一直以來沒有成為顯學的緣故,很簡單就是一點,沒有實踐經驗,雖然孔子當時很多弟子都牧守過一方,但這些從政經驗恰恰沒有流傳下來,具體怎麼做不知道,所以儒家在漢初一直沒有成為顯學,甚至成為一種誇誇其談的空談誤國之說,這也是為什麼漢武帝讓儒生去守邊的緣故,在這裡作為儒家,應該說欠張湯一個道歉,張湯用儒家雖有其功利之心,也可以說是掛羊頭賣狗肉,但不可否認張湯凡做事扯著儒家大旗的行為,為儒家從幻想理論家逐步走向現實,走向民間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這也是儒家能夠成為顯學的基礎,也可以說到此為止,儒家才算是解決了自身最大的問題,好空談無實操,這也就是獨尊儒術的基礎,至少在筆者看來,這就是儒家的興起。

    其次,從北宋初年大環境看。北宋立國於唐末亂世之中,立國於兵強馬壯者皆可為王的亂世之中,怎麼樣能夠讓政權鞏固,讓天下人心穩定,這是擺在宋朝統治者面前最要緊的問題,為此,趙匡胤和趙光義兩兄弟不約而同地仿效了漢武帝故事,在建立政權、消除威脅、一統天下的同時,如何在天下人心中建立一個精神皇帝成為了新的問題,為此,可以說是舊瓶裝舊水,連湯都沒有換,直接一如漢武帝用董仲舒一樣,直接用儒生趙普,順便宣揚一下儒家,用儒家忠孝網羅天下人心,如此而已。

    最後,治天下非論語,而是人心。人心思定,人心向善,主要看如何去引導而已,這一點論語不得不的說是很成功的,其蘊含的很多智慧,特別是倫理和道德觀念,給予世人行為準則,也可以說有些道家無為之治的意思在裡面了,人人皆如龍,人人皆君子,天下何有不可治?

    綜上為筆者一家之見。

  • 8 # 靈魂有書香

    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流傳甚廣,被一些國學推崇者和《論語》愛好者奉為不二金句。這句話乍一聽,好像是有那麼點道理,畢竟是孔子思想的結晶。影響了後世兩千年的思想,拿過來治天下還不算綽綽有餘?事實上這只是落魄儒生編造的謊言,只不過是用來聊以慰藉罷了。

    這句話經常被人認為是北宋開國功臣趙普所說,南宋朱熹去世之後,有一個叫做林駧的人,他在他自己編著的《古今源流至論》中,曾經說道:“趙普,一代勳臣也,東征西討,無不如意,求其所學,自《論語》之外無餘業”。意思是說,北宋宰相趙普所學的書籍,除了《論語》之外,基本上就沒有其他的了。而這這段話下,還有著一句註釋非常顯眼,就是“趙普曰:《論語》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可以看出,所謂的“半部論語治天下”正是來源於此,趙普自己說,用一半的論語他就幫助宋太祖平定天下。想要了解這句話的真假,史書最能說明問題。然而這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沒有可信的史實和史料去證明。《宋史·趙普傳》也並沒有記載,因此可以得出,這句話純屬後人捏造。

    除了沒有史實證明外,這句話看上去有理有據,事實上也經不起推敲。因為趙普說他用了半部論語幫助趙匡胤平定天下,顯然這是對《論語》的一種褻瀆。因為趙匡胤是透過陳橋兵變走上皇帝位,是從他的結拜兄弟柴榮之後的孤兒寡母手上奪得的。在道義上本來就不被肯定,如果說這也是靠《論語》的話,顯然是不會有人信的。這種不仁不義的舉動,在論語一直是被鄙視的存在。因此,“半部論語治天下”不僅找不到史料,在邏輯上誇大其詞,也是很難說通的,那麼為什麼會流傳出這種說法呢?

    而且由於之前宋朝的大興儒學,有著大批頗負盛名的儒者,在這些儒者思想的傳播下,可以說元朝時儒生已經有著相當大的規模了。再加上這句話的驚世駭俗,這句話很快就響徹了大江南北,成為了儒生眼中的不二真理。以訛傳訛之下,假的也傳成真的了,才有了現在著名的“半部論語治天下”。

    關於說法的在真正流行,還要從歧視儒生的元代說起,擅長騎射的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後,對那些舞文弄墨,整日搖頭晃腦的儒生特別輕視。當時有種有趣的說法叫做“九儒十丐”,意思是儒生為地位和乞丐相差無幾,後世儒生被稱為“老九”也是從這裡開始。地位低下的儒生,想改變這種狀況,儒生們就想進辦法鼓吹《論語》。論語如果被“神化”,那就代表儒生們的研究成果被“神化”了,這樣就可以提高儒生們的地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經歷過艱難困苦的成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