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aimi32709

    郭姓來源:(1)據《潛夫論》及《風俗通義》所載,氏於居者,城、郭、園、池是也。“郭”是古代城外面的護衛牆。(2)據《元和姓纂》所載,周文王季弟虢[guo]叔受封於虢國,或曰“郭公”,因以為氏。又據《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於西虢,封虢仲於東虢。“虢”謂之“郭”聲之轉也。因以為氏。虢國,即郭國。東郭國在今河南省蒙陽縣一帶,公元前765年被鄭國所滅。西郭又名“城郭”,在今陝西省寶雞市東部,西周滅亡後,支族仍留原地稱為“小郭”,公元前687年被秦國兼併。北郭建都於上陽(在今河南省陝縣東南部)佔據今河南省三門峽和山西省平陸縣一帶,公元前655年被晉國所滅、幾處之後子孫,皆為郭氏。郭子儀六子郭曖後代分五支遷出汾陽愛子村。第一支唐時遷安徽太和;第二支五代時遷浙江杭州,宋元又遷往福建泉州,後世以促遠公一族為盛,其後裔大都遷往臺灣和東南亞各地。至今,臺灣的郭氏後裔仍在苦心探究著他們祖先的源流;第三支南宋時遷江蘇鎮江;第四支元末遷江蘇泰興;第五支郭曖有3子遷居山東單縣、棗莊、汶上,後分遷於魯北、魯中、膠東以及冀南等地。唐武宗會昌年間,郭子儀的孫子(郭曖子)三人奉旨來山東守邊。上郭譜記載:郭曖的長子棟,遷居曹州府;次子開,遷居汶上縣;三子享,遷居現棗莊市陰平鎮中冶寺。 歷代更迭,後裔再遷居福建、四川、雲南、貴州、廣東等地,並飄洋過海,遷居異域。郭曖後裔有一支遷居山西沁水縣,後代再遷居亳州。元末郭益任淮安太守。明正德8年,郭憬任福建建安縣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氣陰兩虛可以怎麼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