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燈籠籠罩吖
-
2 # 史徒生
宋太祖趙匡胤主動劃定疆域,主要是當時“先南後北、先易後難”國策的影響!
一、北宋建國時南北形勢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建立北宋,雖然結束了中原五代十國的混戰,但疆域與其他大一統王朝比起來並不算大,畢竟北方已經崛起了強大的大遼,牢牢佔據幽雲十六州,就像一把刺刀抵在北宋的心臟。但南方的諸小國尚未形成氣候,因此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
二、休養生息,韜光養晦五代十國期間,中原連年混戰,大分裂也給了許多周邊政權崛起的機會,西北的西夏和南方的交趾先後脫離中央政權,北方的契丹族建立了強大的遼帝國,並借中原混戰之機從後唐石敬瑭手中取得了幽雲十六州,中原王朝從此失去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天然屏障。此外連年混戰也造成人口銳減,從唐時的8000萬銳減至五代十國時的3000萬,所以趙匡胤建立宋朝時,面臨的是一個民生凋敝、赤地千里的國家,此時主動劃定疆域、避免再起干戈是最好的選擇,畢竟有秦漢的前車之鑑。
宋太祖趙匡胤主動劃定疆域可以說是當時面臨周邊形勢的一種無奈選擇,按照當時的策略,其希望先南後北,並在長期的休養生息後等待對遼國實力的碾壓,再圖北方,可惜事業未竟中途暴斃。
宋太祖趙匡胤是在斧聲燭影疑案中突然死去的,據說宋太祖趙匡胤一晚召見弟弟趙光義飲酒夜談,結果第二天清晨,趙匡胤就被發現在寢宮中暴斃。關於宋太祖趙匡胤之死,後人猜測有可能是被趙光義害死的,宋太祖究竟是死於非命,還是自然死亡,也成了如今人們所爭論的焦點。
當然,如果宋太祖後的幾個皇帝能夠給力一點,像漢朝或者唐朝一樣,北宋不會只延續一百多年,說不定還能向北開疆拓土,可惜北宋幾朝皇帝大都碌碌無為,對北方政權失去強力的介入和控制,導致遼、金、蒙古接連崛起,最終滅亡了宋朝。
-
3 # 遖唻苝暀
“宋朝疆域不廣”的先天原因是 : 違背祖制,逆天而行,“放棄建都關中”,這一“壯舉”是宋朝“首創”,開天闢地頭一家。
宋朝為此“壯舉”付出的代價是 : 1.趙宋王朝被“砍掉一半”;2.“半個宋朝”向大金朝跪地稱臣;3.亡國滅種。
被國外史學家稱為“崖山之後,再無中華”。國內史學家因為顏面掃地,對此堅決否認。
自宋朝開始,中國退出了世界舞臺。世界對於中國的印象停留在了“唐朝”。5000年中華史,唐朝是唯一對世界各國造成商貿和文化衝擊的朝代。這就是今天所有世界大國都有“唐人街”的原因。
-
4 # 螺絲釘821
在那個時代,搶地盤的目的不像現在是為了地下的礦產資源,那時候搶地盤是為了耕地、經濟、人口,宋太祖劃到國界以外的都是不毛荒瘴之地,不屑要!
-
5 # 張正才中醫健康講師
趙匡胤透過陳橋兵變,代周自立,雖然很快穩定了內部,但他的政權卻面臨著來自北方和江南的強敵威脅。當時,經周朝郭威、柴榮兩代皇帝的經營,中原半壁江山正在統一,這一事業還遠沒有完成。南方,有南唐、南漢、吳越、湖南、南平、後蜀、漳泉等割據政權。北方,則有契丹族建立起來的遼政權和與遼相聯結的北漢政權,控制著長城以北的廣大地區,嚴重威脅宋朝北部邊境的安全。消滅割據勢力,完成統一大業,就成為擺在趙匡胤面前的首要任務。
“一榻之外,都是人家的疆域”,趙匡胤坐臥不安,透過“雪夜訪普”,確定了“先南後北”統一全國的軍事戰略。這與主動劃定國界不是一回事。為了具體實施既定戰略,趙匡胤釆取了對北防禦的態勢,調兵遣將,加強西北和北部的邊防,並令守將實行敵來我御、敵去即止的戰術,不擴大與北方的衝突,以解除南征的後顧之憂。建隆三年(公元962年),趙宋王朝開始發動聲勢浩大的統一戰爭。首戰“假道荊渚”迫降荊南,隨後滅湖南。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征伐後蜀,大獲全勝。同年兵指南漢攻下了郴州。之後乘北漢內亂臨時改變原用兵方向,兩年未果,不得不重回“先南後北”方針。僅5月功夫,趙宋王朝於971年滅掉南漢。值得一提的是,宋軍在河北定州一戰“三千打六萬”大破遼軍,穩定了北部局勢,保證宋軍全力南向。隨後,歷時年餘,宋軍於975年滅掉南唐。在南方3個割據勢力中最強的南唐滅亡後,吳越主錢俶舉國降,陳洪進舉漳、泉二州降。至此,南方割據各國完全消滅。隨後,宋太祖再度揮兵北上,但沒有來得及完成統一北漢的事業即去世。
歷史沒有假設。如果趙匡胤不是壯志未酬身先逝,北漢的滅亡自不待言,與北遼的關係也不會是趙光義那樣的窩囊。但是,趙匡胤的政治改革、軍事政策(重文輕武,高度的君主集權,對軍將的極端防範,造成冗官、冗兵、冗費而致積貧、積弱)畢竟帶給後代以巨大的負面效應,自趙匡義之下君主多是無能庸碌之輩,別說變通、進取,連老祖宗打下的江山(即便疆域不廣)都沒守住。這些歸結起來,趙匡胤應該承擔相當大的責任,但是再英明的祖先能福廕德澤後輩多久?後代子孫無能,不能把責任推給祖宗。
-
6 # 再言春秋
我想,您所說的趙匡胤主動劃定國界一事應該指的是“宋揮玉斧”。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個事情的出處。據《滇載記》中所記錄:
時王全斌既平蜀,欲因兵威取滇以圖進於上,太祖鑑唐之禍基於南詔,以王斧畫大渡河曰:“此外非吾有也。”由是,雲南三百年不通中國,段氏得以睨臨僰爨以長世焉。素順十七年,改元明正。死,偽諡應道皇帝,傳子素英。這就是所謂的“宋揮玉斧”。但我們應該知道一點,《滇載記》是明朝楊慎所著,而且是一本筆記類小說,裡面所記載的真實性是有待考證的。那麼《滇載記》的這個記載又是從哪裡出來的呢?
在宋代李心傳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中有這麼一段記載:
翰林學士朱震言:大理國本唐南詔,大中、鹹通間入成都,犯邕管,召兵東方,天下騷動。藝祖皇帝鑑於唐之禍。乃棄越巂諸郡。以大渡河為界,欲寇不能,欲臣不得,最為御戒上策。相比《滇載記》而言,《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的可靠性要強很多,所以說,宋太祖在某種程度上上還是有可能有過這番話的。但宋太祖說這種話並不是一次,在《石林燕語》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吳越錢俶初來朝,將歸,朝臣上疏請留勿遣者數十人。太祖皆不納,曰:“無慮。俶若不欲歸我,必不肯來,放去適可結其心。”及俶辭,力陳願奉藩之意。太祖曰:“盡我一世,盡你一世。”乃出御封一匣付之,曰:“到國開視,道中勿發也。”俶載之而歸,日焚香拜之。既至錢塘,發視,乃群臣請留章疏。俶覽之泣下,曰:“官家獨許我歸,我何可負恩?”及太宗即位,以盡一世之言,遂謀納土。這裡面也是一個宋太祖的承諾,他說要在他的時代保吳越的存在,但到了宋太宗時代吳越還是歸了宋土。說這個例子我想說的是,皇帝的話是做不得數的,他的承諾與約定是要隨著情況的不同而變化的。因為無論哪一個皇帝都希望自己的領土能夠得到擴張,從來沒有見過哪個皇帝希望領土縮小的。
我們可以從上述的這些歷史記錄中看出宋太祖說這些話時候的背景,那就是宋朝成立的時間並不長。還處於擴張期,無論是他對大理國的政策,還是對吳越的承諾,其目的只有一點,為了把他們穩住。而穩住他們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就是宋太祖想要北伐。
大理國與吳越兩個小政權無法對宋朝形成實質性的威脅,他們不會主動選擇進攻。但是北伐的情況不同,北漢政權時常去契丹勾結,他們會對邊境的穩定構成威脅。為了解決北方的問題,宋太祖只是暫時不去攻打這些地方,而把主要的作戰方向集中到了北漢與燕雲十六州。
我們讀《宋史》就可以知道,終宋太祖一生,他都想要去解決燕雲十六州的問題。就算到了宋太宗的時候依然會對契丹主動發起進攻,雖然說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我們不能無視他們對邊境擴張而做的努力。
從後人的角度去看,北宋的確存在著疆域不廣的問題,但是宋太祖時代雖然有“疆域不廣”這個現狀,但這個情況根本無法說成是“先天問題”。換句話來說,宋太祖也從來沒有把這個問題當做解決不了的問題。他的一生都是在為解決這個問題而努力著。至於說採取所謂的收縮方式,那隻不過是作戰方略所需要的權益之計。
-
7 # 當代曹植
趙匡胤在四川大渡河揮玉斧,劃定疆界,不再南征,是想避免唐徵南詔陷入泥潭,害怕過度消耗國力,因此乾脆不要。
趙匡胤制定先南後北,其重點在北,因此南方必須要迅速統一,決不可使戰事膠著。南方戰事結束後,主力迅速北歸,準備對北漢與遼國的戰事。
後來宋太宗滅北漢,但是高梁河一戰失利,從此燕雲十六州,再也沒有收回,北宋版圖基本定型。
-
8 # 鄜延路節度使李
上面問題主要是“玉斧劃界”故事。據載在宋徽宗時,有人上書宋廷,要求在大渡河外建築城邑,以便與大理國“互市”貿易,宋廷就向黎州(今四川漢源)知州字文常瞭解情況。
宇文常上奏說:“當年後蜀孟氏歸降,太祖取後蜀地圖觀之,畫大渡河為境,故歷一百五十年無西南邊患。今如若在大渡河以外地方建城立邑,如蕃夷一旦有貳心,邊隙即開,非中國之福也。”
但《滇載記》稱:王全斌既滅後蜀,欲因兵威取滇(今雲南),將地圖進呈天子。宋太祖有鑑於唐朝之亡就始於征討南詔之教訓,以玉斧畫大渡河,日:“此外非吾有也。”這即所謂“玉斧劃界”,但其中頗有後世加工的痕跡。
北宋滅後蜀時,雲南大理政權曾讓建昌城(今四川西昌)守將送信到黎州,主動與宋朝聯絡。當時北宋最防備的還是北方的遼國,公元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45歲石敬瑭拜36歲的遼太宗耶律德光作爹,他又允諾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以圖藉助契丹的勢力來稱霸中原。
幽雲十六州被割讓以後,中原失去了與北方遊牧民族之間的天然和人工防線。幽雲十六州的易手使得中原門戶大開,無險可守,時時刻刻要面對北方的威脅,寢食難安。
959年,後周世宗柴榮率軍攻遼,水陸並進,一個多月內收復瀛、莫、寧(河北靜海縣南)三州,以及益津關(河北霸縣)、瓦橋關(涿縣南)、淤口關三關。五月,欲攻取幽州(今北京)時,因病重班師,六月十九日,卒於東京(今河南開封),北伐功虧一簣。
宋朝建立之後,面對契丹鐵騎由幽雲十六州疾馳而至的威脅,不得不在汴京附近廣植樹木。宋太祖趙匡胤不忘收復燕雲,曾在內府庫專置“封樁庫”,打算用金錢贖回失地。宋朝還在河北南部興建“北京”大名府和遼國對峙。
所以說遼國當時才是宋朝的主要敵人,至於這個大理,地理位置過於遙遠,鞭長莫及,而且宋太祖正忙於穩固政權、平定南方諸割據政權,也無暇顧及遠在西南一隅的大理國。
至於“畫大渡河為境”的說法,當是後蜀與大理國的分界線大體就在大渡河一線,所以宋朝滅後蜀之後,其與大理國的邊界自然就定在了那裡。
-
9 # 在下葵小胖
我是向日葵,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筆者將透過還原歷史闡述分析這個問題。
趙匡胤成為帝王后,要考慮的問題太多了,見(上圖)第一,趙匡胤的皇位是他“偷來”的,導致他的立國精神是,苟且偷安。趙匡胤本是後周皇帝郭榮手下的一員大將,被朝廷群臣認為是最不會叛變的將領,但是沒有想到他竟然叛變了,在陳橋兵變,玩起了黃袍加身的把戲,成功的竊取了後周的江山,所以說他的這個皇位是偷的,一點也不為過。
後續趙匡胤又害怕自己手下將領,背叛自己,所以又故技重施,玩起了杯酒釋杯權的把戲,趙匡胤手下的大將們為求自保,紛紛丟棄兵權,將位,只要田地和房產,頤養天年,雖然,趙匡胤看著解決了危急,但其實孕育了一個大的危急,趙匡胤這麼一做,朝中無大將,無人帶兵大戰,間接使的國防空虛,所以趙匡胤立國後的幾十年裡,政策一直都使苟且偷安,不與他國發生爭端。
《宋史》:守信等皆頓首涕泣曰:“臣等愚不及此,惟升下哀矜,指示可生之途。”太祖曰:“人生駒過隙爾,不如多積金,市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君臣之間,無所猜嫌,不亦善乎?”守信等謝曰:“陛下念及此,所謂生死而肉骨也。”明日,遂皆稱疾請罷。太祖許之,慰撫賜齎甚厚。趙匡胤的皇位是偷來的,來的不合法,他自己心虛,害怕,後續的一系列動作使的國防空虛,使的自己的國立精神是苟且偷安,他不得不提前和周邊的少數名族國家劃清界限,示好,避免兵戎相見。
宋太祖黃袍加身(上圖)和杯酒釋兵權(下圖)第二,趙匡胤大搞中央集權的歪招,致使宋朝邊境軍不能戰。
宋朝的武裝部隊,分為兩種,一種是“禁軍”的國防軍,一種是地方軍,或者戍邊的邊境軍隊,地方軍隊全是老弱病殘,分散各地,維持地方邊疆的治安,國防軍則是精銳,全部集中在都城開封,由皇帝統一統領。
如果有戰時的時候,中央政府就會派去一個文官作為統帥前往邊疆出戰,而負責實際打仗的武將,也是臨時委派的,還是從別的地方調過來,對於邊境的情形是一問三不知,統帥和將領都不認識,將領和士兵也不認識,這個仗怎麼打,這些邊疆的宋兵在多也是一幫烏合之眾,所以打起仗來,只有逃命了。
所以說趙匡胤大搞中央集權的歪招,導致了士兵不能戰,作為皇帝的趙匡胤心裡難道沒有數嗎?只是他沒有法了,他的歪招已出,只能自己買單,所以他不得以才會主動劃清國界,採取收縮的態勢。向周邊的國家表示自己的態度。
懦弱的宋朝軍隊,連女人加上了所以說趙匡胤主動劃定國界,採取收縮的態勢,是因為他的皇位是偷來的,來路不合法,他為了保護自己,加強中央集權,並用了幾個歪招,使的後續國家軍隊指揮上出現危急,他不得不以此方式,向周邊的少數名族國家示好,來免除被外族侵略。
回覆列表
首先問題不妥。
簡單點說:
1、趙匡胤(包括他弟弟趙光義)本身是想取得幽雲十六州的,但是趙匡胤在世時確定了先南後北的方針,所以直至他去世後都沒有滅掉北方北漢政權。
2、他弟弟趙光義滅掉了北漢,西南政權,基本完成了統一,剩下的中原基本盤也就剩下了幽雲地區,但是這次他面對的是北伐強大統一的遼,在雍熙北伐慘敗後,戰略上已經轉為了被動。所以只能自守國門。
3、宋朝自建立開始起就確定了重文輕武的國策,趙匡胤怕武將做大重來自己的那次陳橋兵變,所以宋朝經濟發達,武力確實屬於歷代最弱,且終宋整個歷史,他們面對了史上最強的北方少數民族政權(遼,金、蒙古),能自保江山三百多年已屬不易。在北宋晚期他們還努力開闢西域走廊設立隴右都護府,整體來說宋朝歷代皇帝並非沒有開闢疆域之心,只是有點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