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只是一個90後
-
2 # 車觀
我自己開的車是榮威,所以對名爵也做了很多研究,名爵的質量和做工在自主品牌中還是名列前茅的,可靠性值得稱讚,如今不僅在國內有不錯的成績,在英國,澳洲,泰國,中東等國家也有不錯的銷量。
名爵的英文名為MG,和榮威現在同屬於上汽集團旗下,歷史上MG誕生於1924年的英國。專注於效能車為主一家汽車工廠,其最著名的莫過於1957年創造了一款世界最快的汽車,MG EX181,這款車時速達到了410公里/小時。
在MG眾多車型中最受歡迎的莫過於MG B(下圖),MG B是世界上銷量最多的跑車,同時這款車也是英國女王的鐘愛。MG有過巔峰,也有過沉浮,在經歷一段風雨飄搖的日子,MG曾短暫在寶馬手中一段時間,而現在著名的MINI品牌實際就是來源於那段時間的MG。
歷經滄桑,如今MG在上汽手中,從經典的最原汁原味MG 7,到國內最時尚的掀背式設計的MG6(下圖),MG在中國獲得了新生。
從2015年上市8秒破百的名爵銳騰(MG GS)到去年剛剛上市的6秒破百的全新名爵6(下圖),名爵品牌開始重新迴歸賽道,重新塑造了年輕,運動基因。
對於新車質量來講,每個車主或者說每個關注這個品牌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認知。但是汽車界比較權威的統計專家J D POWER調查的中國新車質量來看,MG的質量還是比較高的,在國內品牌中僅排在榮威,廣汽傳祺和中華之後,位列自主第四名,成績還是很好的,畢竟中國產銷量最多的幾個品牌沒有上榜。
-
3 # 汽車扒一扒
引言:9.68-13.28萬的售價區間並不算低,名爵6從一開始就已經定位較高,目前Lavida、Bora、COROLLA市場終端售價已經跌到了9萬左右,而名爵6市場分文不優惠的前提下獲得了較好的銷量,很難想象從單車售價上來說,名爵在低端市場能與豐田大眾這樣的主流合資品牌相抗衡。
當然不僅僅是名爵6敢這麼賣,名爵ZS售價也不低,作為一臺小型SUV售價7.38萬起,與同級別車型相比溢價能力依然不錯。從全新名爵品牌釋出後我就可以看出來,這個來自於英國的汽車品牌,要在國內闖出一片天地來。而且從現在的市場佈局來看,名爵的第一步已經非常成功。
名爵的歷史已有百年之久,1924年在英國成立的汽車品牌曾經風靡世界,一臺MGB小跑車當年在全球銷量達到50萬臺,在細分市場做到了極限,在個性小車的生產製造商,名爵向來有自己的一套風格。從最近的TF跑車上我們也能看出來名爵的那股子野勁兒,依然沒有褪去。
當年的名爵質量咋樣?
印象中的名爵還是一臺以MG3為主的小車,說到這裡不得不聊聊MG3這臺個性小車,當年憑藉著不錯的造型以及靈活的身軀在市場中獲得了很多消費者的親睞,很多消費者印象中的MG都以這臺MG3為主要構思物件,衍生出其他MG產品。早期的MG3質量表現一般,其實並沒有那麼出色。不過這臺車進化到現在,質量上已經有很大的改善,如果缺少一臺個性小車,MG3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現在的名爵又如何
馬爸爸入股上汽乘用車之後,上汽乘用車造車風格大變,不僅在外形內飾設計上改變巨大,而且整車的質量控制以及細節最佳化也有很大的提升,從當年MG6與現在名爵6的對比中我們就能看出來。無論是外形設計,還是整體做工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現在走精品車路線的名爵,與當年走市場路線的名爵相比,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路子。
上汽製造能力相對不錯
名爵是從上汽工廠開出來,我們再來分析下上汽的生產製造能力,雖然上汽與豐田、大眾等全球頂尖車企差距頗大,但是在國內車企中,上汽的生產、製造能力依然是主流水平,從上汽工廠中開出來轎車大都獲得了好評,無論是合資的上汽大眾、上汽通用,還是半自主的五菱、寶駿,再到現如今的名爵、榮威品牌。在不聊技術性東西的前提下,上汽生產的車型真的無可厚非。
當然還有一個缺點
並不是惡意抹黑,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缺點,上汽同樣不例外。比如說那臺雙離合變速箱,就真的不太穩定。當然這不僅是上汽乘用車的問題,而是整個雙離合分類共有的問題,大眾雙離合、福特雙離合乃至賓士的雙離合的都有一定的不可靠性。這是來自結構性上的問題,並非上汽一家的問題。
小結:其實總體來說名爵這個品牌表現不錯,無論是產品質量、做工還是文化底蘊上,都能支撐他在國內市場前行,如果你是一個名爵粉,那麼可以放心選購名爵產品,當然也需要有選擇的購買,比如說有效的避開雙離合車型,比如說名爵ZS全系產品都非常不錯,名爵6兩款手動版車型同樣表現強悍。
-
4 # Fad德芙
作為一個mg6的老車主,質量真的很有保障,除了車子有些異響的小毛病整體都是不錯的,而且也很拉風,很時尚,比起日本車安全係數很高,值得購買,就是保值率偏低
-
5 # 汽車觀察家
最近因為名爵6這款車,名爵這個品牌再次被人們重視起來。然而還是有許多消費者擔心,名爵的車質量究竟如何?在這個維度上,今天就來說說關於名爵的一些事兒。
首先來說說消費者們最關心的質量問題。從某調查機構的調研報告裡顯示,名爵的新車質量在自主品牌裡排行第四,僅次於榮威等一些品牌。而這其中的差距都非常小。
再來聊聊名爵6這款車。從剛上市的時候就宣稱對標CIVIC的名爵6,在市場表現出來的反應看,的確對一些比較猶豫的買家產生了影響。能用較低的價格買到動力更強的名爵6,是吸引買家的一個重點。其次,在產品力表現上,名爵6也只能說是稍稍弱於CIVIC,大致都在一個維度上。所以,名爵6這款車如今可以說是大獲成功,馬路上出現的機率越來越高。
總的來說,如果你不介意品牌帶來的效應,那麼我認為名爵6這款車還是值得購買的。其次,從名爵6這款車上我們也能看出,似乎名爵這個品牌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痛點,開始奮發向上了。這是好事,自主品牌能夠對標合資品牌並且取得一定勝利,這是作為華人值得驕傲的!
-
6 # 軲轆說車
關於名爵車的議論是很多的,超過了之前10年,這說明名爵這個品牌越來越多的被關注、被認可,被接受了。
想當初,我們無意中成早期的名爵車主。我還開著老三去周遊全國(2010年前後),那時候很少有人認識MG。
言歸正傳,我們說質量。
這輛MG3SW是1.8L排量,所以動力表現是很不錯的。而且,到現在為止16萬公里,其中國內自駕遊10萬公里,自駕去英國、去非洲和在北美自駕去北極5萬公里,還從來沒有掉過鏈子。關乎質量的問題有2個,一個是氣囊燈很早一直報警,據說是接線設計的問題,我也就一直讓它亮了很多年;還有一個裝配工藝很差,縫隙特別大,在多灰塵的道路上,在車內必須戴口罩(在川藏線和新藏線一直如此)。其它倒沒有什麼。
名爵4s店的技師一直擔心我的CVVT變速箱會出問題,但是它居然至今沒壞過。
有時汽車的質量是個運氣問題,我另外一個MG7也是老車了,被車友們稱作“毛7”,意思是毛病很多的車,但是我的居然也沒有出過大問題,除了燈時常壞之外。
當然,個人感受也很關鍵。有些人比較處女座,有點問題就容易焦慮,我比較大條,我覺得車是一個社交工具。有個MGCC就足夠我容忍名爵的小問題了,我們去國外自駕,都有MGCC車友接應,法國車友帶我們夜遊埃菲爾鐵塔,英國車友幫我們詳細規劃在全英的自駕路書,今年剛去過澳洲,當地車友甚至向MG澳洲公司商借了兩臺車給我們用!
當然,我知道大家更關心的不是我們在用的老車的質量問題,是現在市面上熱銷的新MG。
我前面說的議論紛紛意味著對品牌和產品有了更高的關注度,那熱銷就是對產品本身的認可的一個指標。在2010年到2017年,名爵汽車月銷總量不會過萬,完全可以用慘淡來形容。2017年後,MGZS、全新MG6陸續發售,銷量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單品都能過萬……
一般而言,我們都相信合資生產的汽車,比如我們相信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更多一些,那麼名爵是不是一定質量就比不上同屬於一個集團的大眾和通用呢?之前上汽乘用車的老大陳志鑫,以前就是上汽大眾的領導,現在上汽乘用車的王曉秋和俞經民都是上汽通用的高管,他們無不具有合資汽車的眼光和能力。
當然,我們深知品控不是一個領導,甚至一個團隊就可以決定的,它是一個龐大的系統。但是,我相信,華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學習,中國企業最可怕的能力就是複製,經過30多年(從80年代起的上海大眾開始),上汽就在汽車各個環節的經驗必然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也該厚積博發了吧。這是我對名爵質量的一個理論認識。
在直觀上,現在的全新名爵6和名爵ZS都使用了新的家族臉譜,顏值更符合當前審美,雖然有人說模仿了誰誰,但這並不影響接受度的大幅度提高。設計團隊的領軍人物邵景峰也是從上汽大眾而來,人稱Lavida之父。這說明上汽集團內的資源互通、技術交流,有不斷齊平的趨勢。
當前,對於名爵質量質疑主要來自兩點,第一,雙離合,特別是乾式雙離合的穩定性問題;第二,名爵車的市場保有率問題。
一方面,雙離合從保時捷到大眾,或者是通用、福特,包括其它國內車企,都在不斷嘗試使用,說明它不是一個落後的東西,至少是發展中的技術。雙離合在節能上的優勢,肯定是未來的走勢,大家也沒有必要對此心存芥蒂。為了節能,犧牲了原有的一些東西,這也是一種平衡。當然,在技術本身的完善上,也要相信這是不斷進步的過程。
名爵的品牌知名度在國內有點低,這還是一個事實。其實MG在國際上曾經是一個著名的品牌,現在上汽要出口汽車,掛榮威牌無人認識,所以,在泰國、澳洲、中東、南美,出口的上汽乘用車產品,即使是榮威350,也必須稱作MG350,可見MG品牌在國際上的地位。
與此相反,在國內,MG品牌卻要被自創品牌榮威的知名度要低很多,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國企在對品牌的狹隘認知所致。
最後還有一點,上汽乘用車現在的思路有點“出奇制勝”的意思,傳統說法叫做“彎道超車”,什麼叫彎道超車,現在是什麼彎?
我們可以把這個彎叫做“智慧彎”,就是從傳統汽車向網際網路汽車轉變的當口。上汽及時的發現了這個彎,並且提前做好了入彎、加速的準備。2015年和阿里合作,2016年推出榮威RX5,迅速在市場上找到突破口,並且把斑馬系統很快佈局進入名爵ZS和全新MG6……
考查名爵汽車,不能再用傳統眼光,而是要有一個觀察“新品類”的態度去考量,也許考量緯度是有所不同的。
供參考
-
7 # mark29129551089
回顧華夏上下5000年做車的尿性來看,MG這款車絕對是代表,甚至5000年後這款車依然是A或者B級乃至C級唯一王者
-
8 # 不喝潘金蓮喂的藥
今年六月份去看了一下名爵6實車,報價是10.78萬的那款,實話實說,一個字“不理想”!漆色難看(紅色)、用料差、底盤焊接粗糙,直接就把名爵pass掉了。後來買了AXELA,比這貨強100倍!
-
9 # 青春的味道72
謝邀,名爵這個品牌本身影響力不是很高!換句話說這車玩玩還行!但是就配置和做工來說,只是迎合大家口味!至於質量,我有個朋友一直是名爵的粉絲,但是現在換車了!他的名爵開了兩年,減震已經硬的不得了,全塑膠內飾真的沒檔次!小馬拉大車的問題,名爵解決不了,本身就是從屬品牌,做好老百姓能買的起的好車才是關鍵!
-
10 # 手機使用者70879356641
MG3整車板金結實車內結枸合理小型車在所有的車型中算是不錯,發動機很給力,耗油很合算,120碼整車穩定我贊,這樣的小車 中長城,非亞特,長安 䓁車我都一一 試賞過,MG3還是首選。
回覆列表
新車百車故障數280到320之間,跟一線中端自主車質量差不多(瑞虎5,長安CS74等),跟大眾新款桑塔納和捷達質量差不多,大問題沒有,小問題多多少少會有。比美系車好一點。
MG主要是外觀好看,實質還是上汽通用系老三樣,榮威、名爵、別克這三個車系其實就是一個,每個價位都有對應的三個品牌的三個車型,除了牌子殼子價錢有差別內在實際是三胞胎兄弟,還有,別買EMT自動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