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左岸venus

    孩子不聽話肯定有外在和內在的因素影響,在說教的同時,要和孩子溝通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武力解決反而會讓孩子逆反心理加強。

  • 2 # 米樂媽媽果蔬麵坊

    不能盲目的打孩子,要去跟他溝通,根他講道理,盲目的去打孩子只會適得其反,要去以他的角度看問題,跟他做朋友。

  • 3 # 阿不小閆愛自然

    他打不過你的年紀,又沒能力去告狀,你想怎麼幹都行。

    首先,小孩子的理解力本來就與成人不同,你如何證明他懂了你的指令?比如,你很冷,你讓孩子穿厚衣服,他不一定就冷。

    其次,你如何證明你就是對的?你讓孩子去讀書,考試要及格。可這個社會上有多少考試是靠成績來晉升的?人際關係的課程誰來負責?

    第三,打了就聽話了?經常看到有些家長打罵孩子,而且這種家長絕對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習慣性的,貌似他是一個很負責任的家長,那孩子是真的可憐了。

    最後,孩子的教育,絕對不是靠打罵解決的。劉邦起義時,就是高壓政策下的走投無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家長,當孩子不聽話時,應該反思自己!到底哪裡不對,造成他不聽話的?是不是應該多讀一讀教育孩子的書,或者參加一些家長培訓班?自己的要求是不是太過分了?孩子是怎麼想的?社會上這種行為是怎麼收到節制的?

    祝孩子身心健康!

  • 4 # 現代青少兒英語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幾乎被奉為教育孩子的金規玉律。很多家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看了好多關於小孩子教育方面的書,說小孩子應該說服教育為主,不能打,但有時孩子不聽話不打真的管不住,這讓家長犯了難。孩子不聽話如何教育?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其實我覺得應該告訴孩子錯在哪裡,不一定要體罰,讓孩子正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是最重要的,有時候打併不能解決問題。

    1、儘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不打孩子應該是一個理想的狀態。

    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急於打孩子,因為衝動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這時候,你可以向孩子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剛才行為的不滿。

    比如,告訴孩子:

    “我現在心情不好!”

    “我不喜歡你這樣沒禮貌!”

    “你的表現很讓我傷心!”……

    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於平靜自己的情緒,也有助於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想問題,從而促進孩子的反思。

    2、用自然後果懲罰孩子

    孩子犯了錯,無須過多批評,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的過失或者錯誤造成的後果。

    對於年幼的孩子,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修正錯誤的具體方法,指導孩子自己去彌補錯誤。

    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

    同時,孩子還需要自己來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這樣不但讓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可能導致什麼結果,也能夠讓孩子在承擔後果的過程當中產生悔改的想法,有利於避免孩子再犯同類錯誤。

    3、告訴孩子自己被打的原因

    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時候,父母要把打孩子當成一種教育的儀式,一定要明確告訴孩子,他為什麼會捱打,這次要打幾下,下次再犯錯誤要如何處理等。

    打的時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來發洩自己的不良情緒,更不能不分青紅皂白抬手就打孩子。

    打完孩子後,一定要哄哄孩子,讓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媽媽也很傷心。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即使他錯了,爸爸媽媽還是愛他的。打他只是為了讓他記住,下次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 5 # 杉禾的花果蔬菜園

    個人認為,首先聽不聽話這本身是個偽命題。大人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如果是錯的,那孩子不聽才是對的,就別提孩不該打了,該打該反省的恐怕是大人吧。

    如果大人說的是對的,但是可不可行都對,孩子就可聽可不聽,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孩子為什麼必須要聽大人的話,按照大人的指示去活動,大人的話一定就是無比正確的真理嗎?

    下面我們按照大人說的是對的來分析,小孩不聽話該不該打。

    首先我們得明白教育不等同說教,不要認為道理我都跟你講過了,你不聽你就不對,你就是不可理喻,那我只好打嘍!是這樣嗎?

    比如,你對孩子說,不玩玩具了自己要收拾好。而你的廚房灶臺亂七八糟的,孩子眼睛裡看到的不是整潔,他內心就會抗議:憑啥讓我收拾,大人只會讓小孩聽他們的話,但他們咋不聽小孩的話呢,或他們上頭沒人發號施令,大人真自由。

    就算你呵斥了甚至打了孩子,當下他屈服於你,做了你要求的事,那以後呢,是不是得靠你一直的打罵來規範他的行為呢?他的主動性何在?沒有家長的監督了,孩子還能有規範的好的習慣嗎?

    打,是最無能的管教方式,也是教育者思想上的懶惰。

    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應該不是言傳而是身教。家長怎麼做,孩子就容易怎麼做,身體力行了,孩子才從內心認同你,不用你嘮叨個沒完,他自然也做的順你的心意。

    記得網上曾有個訊息,兩盆同樣的植物,同樣的環境條件,一盆對它讚美,另一盆對它辱罵,30天后,受到讚美的植物枝繁葉茂,而那個被罵的植物枯萎了。

    暫不管事情真偽,而每一個孩子也都像是一棵幼苗,如果孩子一不聽話就打罵,他必定不會身心健康的成長。而家長的耐心、智慧,關

    愛,必定是他成長路上的Sunny雨露,助他茁壯成長。

    當然每個家長都是第一次成為家長,也不是天生的教育專家,即使曾經打過孩子,也不必太過自責,只要我們及時反省,更正,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和孩子一同成長,逐漸成為不愧於心,不愧於孩子的好家長。

  • 6 # 學習圈圈

    你好,我是小圈,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一些自己的見解。

    相信沒有一個媽媽是願意打孩子的,可是有時候孩子犯了錯多次勸告無用的情況下,也有不少的媽媽動手打了孩子,其實我覺得在打孩子應該告訴孩子錯在哪裡,不一定要體罰。

    對於內向的孩子更不能打,在教育孩子之前要讓孩子自己說出錯在哪裡,如果一看孩子做錯了,不問也不解釋就打,只會讓孩子以後什麼也不敢碰不敢做也不敢說內向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當中會養成自卑懦弱的個性。

    如何正確地教育孩子聽話

    1、讓孩子聽話要和孩子有固定的談話時間

    說“我”不說“你”。現在的孩子沒有傾訴的空間。社會競爭壓力又大,你真的和他一個朋友一樣,經常聊天說話,固定讓孩子有一種儀式感,建立一種平等的關係。

    2、讓孩子聽話要多激勵孩子

    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儘量使用正面的語句,更多是鼓勵、激勵而不是指責。

    3、讓孩子聽話要注意和孩子的交流方式

    每次和孩子說話,都要說出真實的意思,並且對所說的負責。不使用不能實現的承諾和威脅。把他當獨立的人,和孩子談話的時候要注視著他的眼睛。

    家裡要有一段輕鬆的時間,大家坐在一起交流。在家裡營造一個內在的互相關心、溫暖的環境,對孩子的心態和他來的人際關係,以及他和外人之間的和諧,會起決定性的作用。

    4、讓孩子聽話要在孩子犯錯前先做申明和提示

    爸媽如果在教育孩子上有一套原則,並一直堅持實行,讓孩子知道父母在某些方面的底線在哪裡,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那麼孩子便會遵照父母的那一套原則表現得乖乖的,父母的教育自然也就事半功倍了。

    5、讓孩子聽話可罰孩子獨自呆在房間

    現在講究保護孩子自尊心,對孩子的懲罰可是打不得又罵不得,父母可以嘗試一些小手段來達到讓孩子認識錯誤又能懲罰孩子的目的。讓孩子在自己的房間裡面待著,讓孩子有一個緩衝區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也能夠讓他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 7 # 喜行碼英語

    小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我覺的可以打,但是要掌握好尺度。

    可以體罰孩子的無非就是兩類人,一是孩子的家長,一是孩子的老師。現在各級學校都明令禁止老師體罰學生,老師也是奉命執行。在學校老師體罰學生的現象很少了。但是家長是可以打的。

    但是家長也要明白體罰孩子不是目的,而是透過體罰讓孩子記住一些事情和道理,體罰只是一種教育的手段。孩子正在成長的階段,什麼都不成熟,但他們也有自尊心,也有臉面。在體罰的時候要注意方式和手段,不要侮辱孩子的人格,比如:打嘴巴,脫褲子,下跪就免了吧。在打孩子的時候注意不要下手過重,對他們的身體造成傷害,否則就不是體罰,這是虐待了,更不要在人太多的場合體罰孩子,顧及孩子的尊嚴。

    現在的教育界對體罰是完全否定的,但中國自古也有“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禍害”的說法。這些都是老百姓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有關教育孩子的樸素經驗。可能因為打是一種相對有危險的方式,尺度又不好把握,一不留神就容易造成傷亡流血事件。因為體罰的高難度,所以才被現代教育界摒棄了吧。

    教育孩子從來都是一種藝術活,教育的體罰也應如是。

  • 8 # 琉璃凝華

    什麼叫聽話,什麼叫不聽話?聽話就是對家長說的話照做,讓幹嘛幹嘛,這叫聽話。那麼不聽話呢?家長說的事情,孩子不照做,是不是就叫“不聽話”呢?

    1、家長一定是對的嗎?

    孩子雖然小,但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家長的話不一定都是對的,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先問問孩子,看看孩子的想法是怎樣的。

    再者,我也不贊成家長在孩子面前絕對的權威,要求孩子必須服從。我覺得應該允許孩子對大人的話提出質疑。

    如果孩子有疑問,或者不願意去做,家長應該先跟孩子溝通,弄清楚孩子為什麼“不聽話”。

    2、孩子不聽話就要打嗎?

    即使大人是對的,孩子“不聽話”,做錯了事,是不是一定要打?

    那麼這裡的做錯事,到底是有多錯呢?

    如果是很小的孩子,如果是一般的小錯誤,每個孩子都不可能完全不犯錯。而當孩子有錯誤的時候,是不是隻能透過打來解決?我覺得不是。

    如果教育孩子那麼簡單,那大概也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了。

    3、打孩子到底是因為孩子錯,還是大人的情緒問題?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有的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遇到孩子犯錯或者“不聽話”,就會動手。

    而同樣的情況,當他們心情好的時候,孩子做了同樣的事,也許他們根不不會發火,也不會打孩子。

    所以,當一個家長打孩子的時候,到底是因為孩子的行為,還是因為個人情緒呢?

    如果只是因為家長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而打了孩子,那就不要強調是因為孩子不聽話。也許是個大人這時候做錯了,你也會跟TA吵起來,只不過孩子更弱勢,所以你覺得可以打。

    很多時候,我們如果把孩子當做大人一樣對待,當做和自己平等的人來對待,或許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就沒有那麼多“該不該”的問題了。

  • 9 # 王華老師快一步慢養

    打出聽話的孩子不等於教育的成功

    世界上最有風險的職業叫“家長”,沒有經過培訓,不需要持證上崗,做的還是要對一個人一生負責的事情,這是一個“拿生命開玩笑”的活兒!幹好了,孩子可以一生平順,快樂幸福,幹不好這孩子就是隻小白鼠,用一生驗證了一個錯誤的命題,而且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爸媽因為給了孩子們生命,又要監護教育很多年,想當然的就被賦予了對孩子獎罰的權力,而孩子在很長的時間裡,由於身份地位體力個頭等各方面的差異,不得不聽命於父母,於是,父母的權力就變成了絕對權力,不容反駁,無力反抗。

    當一個權力變成了絕對權力,又有“忤逆父母即為不孝”、“爸媽打孩子天經地義”、“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好”、“我心裡有數”等各種看似有理的藉口來肆意的對待孩子。這並非誇張,即使作為已經為人父母的我們,想想有多少人是在平和安定的家庭長大的?隨意對待孩子是一種遺傳的教育方法,源自“棍棒之下出孝子”,這把所有對待孩子的行為合理化。

    中國父母把教育中“傷害的合理化”和“樹立規則意識”進行了混淆,認為我做的是後者,實際上進行的是前者,而孩子在被傳統觀念強化性洗腦之後,會有盲目的認同和順從,就成為被傷害者的內化,這叫作愚孝、盲從。隨著網路的發達,孩子們接觸的資訊量越來越大,自己的父母是否是對的,要不要聽他們的話,已經成為了新的問題,然而這時候家長會說,孩子們不好管了,甚至以“叛逆”為標籤來打壓。

    那麼,孩子們不聽話的時候要不要打呢?

    針對這個問題,要分成三個方面來分析:

    一、不聽話是聽誰的話,聽什麼話;

    在家孩子要聽父母的話,聽起來沒錯,但重點在於“聽什麼話”。家長保證不了自己所有的指令都是對的,那麼,就必須允許孩子質疑父母的觀念和做法。如果父母是錯的,孩子不聽這些話,憑什麼打孩子呢?如果父母是對的,就是為了給孩子樹立規則意識,那孩子如果不服從,我們需要透過獎罰措施來規範。

    二、要不要用打孩子的方式來教育;

    我們的懲罰裡,非常不建議用打孩子的方式來執行。不動用打罵的手段是教育的第一要素,不僅是對家人,對外人也一樣的。只有在家裡不提倡打罵,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才能避免隨意動手。而且,如果打孩子,在孩子小的時候,他打不過家長,這叫以大欺小,等孩子大了,他會還回來,還會加倍反擊。種什麼因,吃什麼果,教育是個長期行為,不用錯的方式教,就不會有錯的回報。

    三、怎樣打孩子。

    那麼,完全不打孩子嗎?真的會有“好奇害死貓”的頑皮孩子啊。打的方式和目的是關鍵。比如,有個孩子在吃火鍋的時候,隨意的往鍋裡丟東西,濺起來的湯汁特別容易燙到自己也可能燙到他人。這時候媽媽拿筷子在湯裡蘸了點汁往孩子手上一點,孩子燙得一抖,媽媽再說不許他亂丟東西,他立即就不幹了。這個例子就是表現,我們的方式是小懲大戒,懲罰的過程是小痛,目的是防止大痛。比如古代老師用戒尺打手板心,也是同樣的道理。

    打出聽話的孩子,並不等於教育的成功。我們作為家長不可以做的,就是倚仗自己是爸媽,對孩子肆意打罵,不僅是肉體上的毆打非常可怕,更重要的是,言語的否定侮辱,這比打孩子給孩子的傷害更大。越是隨意出口的話越傷人,越是肆意的打越沒度。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都值得我們一生去善待!

  • 10 # 數學小馬老師

    打併不能一味的解決問題,首先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孩子在養成好習慣的時候,我們家長也要有耐心,我們不能要求孩子一下就把所有習慣都養成,可以幾天養成一個習慣,這個習慣養成了,再去培養下一個習慣,比如我們今天就培養孩子記作業的好習慣,一開始孩子可能不知道記作業如何記,有何好處,家長要給孩子講清楚,第一次肯定孩子不會記,家長要帶著孩子來做,第二次孩子可能還不太會,家長還要引導著做,但幾天後孩子自己就會了,但是一定要堅持,要有耐心,一個好習慣養成之後可以鼓勵鼓勵孩子,然後繼續下一個習慣,我們家長要陪同孩子共同進步,這是我的教育經驗,希望可以幫到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童助聽器有嘯叫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