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君一易經大義
-
2 # 0相生0
《河圖:洛書》與《易經》有什麼關係?
“河圖:洛書”是以數字學為基礎,又“易”以數字“奇偶”之數立“陰陽”,
以自然之數:1234567890之積△為根源,化“九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先天名“九星”,後天名“九宮”。
易:大衍之數45/55和而為百,化而為方,古人以方象地,為“地方”。
“五行”。先天:洛書,如以先天八卦論,“五行”以在其中。……我想說的是:《河圖:洛書》是《易經》的思想框架,數字是“易經”的誠信之本!這就是《河圖:洛書》與《易經》的關係。“河圖:洛書”以數字出現,為著:著者自樂!,“易經”之經,大家都明白!。就是數字平方之積的密度,化為經緯!,以數字化成文化,自然之數123456789乃“易”之簡也!又不“易”。……如果再往多說:往遠說:“女媧”補天:用的“五彩石”玄之數也!,“五行”之說可能出現的更早。
-
3 # 楊宇林745
河圖是運動關係的觀察,而洛書是對這個觀察關係設定數的關係進行解析。河圖非常簡單,即一幅象河一樣流蕩過來的圖,河是以水的彙集並驅動著水而成河,圖是大像中間含小像,小像中間還有像,這些小像互動相應,傳播成一幅相同的像。圖字的繁體字,就是圖的傳播關係的解析,即互動相應構成往復相回,以十的相對垂直進行分合連同,十上面那個口是分出來的,與下面的回一同進行往復相應的疊加連續,那麼,在這個分合連同與疊加分合連同的往復相應下,它分合往復的每一個點與片段都必然包涵了其互動過程的所有的像,這些像的疊加互動還是一幅相同的像。
這個河圖洛書的解析物件,在自然觀察上,它只有唯一的一種可能,它只能是對光傳播像的解析!這是你在自然觀察中唯一能夠確確實實的觀察到正在演繹無窮並且皆保持一個相同的運動機制的東西!
八卦與數的關係設定,全是解析這個演繹無窮並且皆保持一個相同的運動機制的關係推演而形成。
漢字系統化設定規範邏輯的數學,也是這個觀察關係的解析數學!
河圖是這個自然觀察中最最簡單的東西,沒有比這個就在眼前展現的關係還要簡單的了!
物質反射光而傳播像,在它反射面的每一個點與片段與組合都包涵整體面的像!
一畫天開,是如此之簡單!
洛書是河圖關係的數學關係設定的解析,它首先是理於分合連同形成的五,這個關係就必然在分合連同形成的往復支撐下形成五的分形。再以這個關係的相對進行分合連同的演繹,這就是大衍之數五十的由來,抽其一,演繹分合連同的同一性往復連續的發散與遞迴。
解析了光的運動關係,其實就切入了物理學最基本的運動關係,其實也就切入了物質最根本的秘密,只有在解析了物質最根本的運動關係上,才能推演宇宙天地萬物。
伏羲畫八卦,文王演周易,到孔子手上,將這套演繹宇宙天地萬物的推演關係設定並規範整理出一套文字,使得文字的設定規範邏輯與推演宇宙天地萬物的邏輯同理!
經過孔子之手整理並推廣出來的這套文字,就是以孔子的蝌蚪文字發展出來的隸楷文字,這套文字才是儒家的東西,這套文字需要在一個米字格上進行推演,這個米字格的設定規範方案與八卦是同一套方案,即東震西兌,上離下坎,左四分右二合,上交三下同一。即左相分右相合,上擴充套件下收斂。左上是震系相分的擴充套件與互動關係的相分而繫於震系相分,它的組織連續往復呈現關係就是巽,即東南為巽,巽的對應關係或者說巽的所有關係內涵是對應右下角,右下角是坎同一的相合,兌相合所繫同一關係,這就是西北為乾,它是所有關係的總和。
右上角為互動關係的相合繫於兌相合關係的擴充套件又繫於兌,它的組織關係為坤。即西南為坤,它是互動應相合繫於對應往復形成的組織擴充套件與同一關係的連續,這也就是坤卦西南得朋,乃與類行關係的由來。坤的關係內在的往復相應,它的對應關係就是左下角的艮,即互動連續應相合它自身就構成了分合往復連續的內迴圈,即自組織性的建立與構成,自組織性在所有相對互動往復下,非同關係與非輔助相維的關係都產生了互動關係往復相應的排斥性,這也就是坤卦的東北喪朋,乃終有慶關係的由來,這個乃終有慶,是任何關係與相互互動與施為,都產生了它的界限,所有關係的構建與發展,都要理於其基礎的界限關係之上,如果突破它的基礎關係的分合連續往復的界限,則萬物的底線被化解而導致湮滅,它也就是終萬物而始萬物的由來。
所謂的八卦成列而象在其中也,這個八卦的設定關係與關係過程的推演,就是記載於周易上面的文字系統化設定規範方案,很多人想不通怎麼用一套數學去設定文字呢?同樣,很多人也想不通古人造字以紀數到底是個什麼方法,它其實非常簡單,古人把這個數學關係推演分解為了八個關係過程,沒有任何一個分解概念是獨立而存在的,都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把這個關係分解設定為最簡單的一個框架,即米字格,四方四角都是其分合連同的往復關係分解出來的定義,每一個筆畫都是它所指關係演繹過程的指標!它使得周易上面的文字都是關係過程的演繹式所構建!孔子是集大成者。這在中華文明史上與世界文明史上幾乎是最開腦洞的天才創造!
這套文字的設定規範方案,與整理並完備成文字系統,奠定了孔子萬世師表與大成至聖先師之位,道理很簡單,經過孔子之手的文字,每一個文字乃至於筆畫,都能夠推演宇宙天地萬物!
這套文字是必須在米字格上進行推演的,這個關係方案,叫做六分書。它與六爻的推演關係,是同一個邏輯!
這套經過孔子之手整理並與其弟子推廣出來的文字,是全人類文明史上唯一的一套不需要字典的文字系統,它是由推演關係式所構建出來的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是沒有這個功能的!
這就是隸楷文字!隸屬於萬物關係的推演而設定規範的文字。
-
4 # 意識的宇宙
本人始終相信,中國的遠古時代曾存在過神級的文明,那時候是有“神”存在的!
這裡所說的神,並不一定是神話傳說中那些可以上天入地的神仙,但可以是指那些能通天地,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高智慧生命,或是人之中的傑出代表者,比如聖人就是這種代表之一,傳說中的伏羲是龍身人面的神。
正是他掌握了天地執行的規律,從而使遠古的人們根據天氣變化進行農業生產,駕馭了農耕,產生了農耕文化。
正是農耕文化,遠古的中國農業產力大幅躍升,我們的祖先率先從遊牧文明,進化到農耕文明。農耕文明,產生了足夠的食物,養活了更多的後代,生產能力促進了生育能力,遠古的中國,尤其是中原地區已經聚集了大量的人口。
伏羲,使得當時的華人,亦稱華夏族,在東亞的眾多民族中,脫穎而出,率先進入發達的農耕文明。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而成卦”,卦是易經象數的前身!
先說河圖,河圖模型是一個四時的模型,是用以說明天地執行規律的。
把春夏秋冬一分為二,就能得出了八卦。八卦中每一卦有三個爻,每一爻代表一個節氣,那麼八卦就可以概括一年中的24節氣。天地執行的24節氣規律,對農耕生產來說極其重要。
再用陽氣指天,陰氣指地,在一年中的節點上,再用術數來標識。太陽居於中間,其數為5。
在春夏兩季,萬物負陰而抱陽,主生;
在秋冬兩季,萬物負陽而抱陰,主化。
這樣生生化化,迴圈不息。
一年中重要的節點,比如春分、夏至、立秋、立冬等,是透過圭表測量總結出來的。我們來分析這個“卦”字,左邊的“圭”是帶刻度的圭表,也就是一根棍子。“圭”的意思是把這根帶刻度的棍子插在地上,測量它在地上的影子變化。“卜”字,就是在影子走到哪裡,就在哪裡畫上一個標記。
日與地之間的陰陽會發生此消彼長的不同變化,所以在同一個地方於不同時間,會得出不同的現象。而在同一時間於不同地方,又會得出不同的現象。所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概括天與地陰陽消長的結果,帶來不同種類的變化,這樣就是再以時空相交,就是讓八卦相交,從而從24再得出64卦。
再說洛書,在這個模型中,中間的五,是指太陽。黑色點代表陰氣,白色點代表陽氣。陽氣,從1到3,是生的階段,再從3到9,是長的階段,生命繁榮到了它的巔峰。從9到7,從7再到1,是生命的衰亡階段。135791,陽數講一個生命從生到死的大迴圈。也是萬物從生到死的大迴圈。
陽氣主生,陰氣主殺。在生命的最巔峰,陰氣開始萌生,死亡的分解力,開始驅動萬物,進入消亡階段。從2到6,是陰氣生的階段。從6到8,陰氣長的階段。陰氣到了巔峰,開始一陽生。隨著陽氣的復甦,生命開始再次煥發,陰氣逐漸消退,從8衰減到4。在生命成長的巔峰,陰氣退盡。緊接著,盛陽一過,一陰復生。
陰生陽,陽生陰,互相此消彼長,生生死死,迴圈往復。洛書可以看做是一個四時模型,也可以看做是天文模型,也可以看做是地理模型,也可以看做是萬物模型。如果不能理解洛書中陰陽的道理,就無法理解道德經中,為什麼講死而不亡者壽,強梁者不得其死。也難以理解,為什麼莊子講,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
河圖是概括事物的表象、洛書是概括事物的內在屬性!
有了河圖洛書和八卦,古人就認識了自然規律從而認識了世界。不僅能夠理解萬物的來源,也能理解萬物去處。也能根據現在事物的狀態,來推斷它未來的狀態。不但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現象,也能理解事物的內在規律,如此一來,人們就能以此來認識自然、理解自然、順應自然,就可以趨吉避凶、見機行事,才而成就大業。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裡說的聖人,我認為就是指伏羲或其它創作《易經》的神或有著神一樣智慧的傑出的人。
《易經》又根據首卦的卦序不同,夏有《連山易》,商有《歸藏易》,周有《周易》。三易的內容和道理都是一樣的,只是卦序不同。現在連山易和歸藏易,已經失傳,僅存周易。易經中的每一卦,代表著天地變化的一個象,說的是一個大的時間序列中,陰陽相合所推動出來的變化。卦中的每一爻,又包含著一個小的時間序列中,陰陽二氣的此消彼長。用陰陽術數的象數模型,就可以概括整個世界。
易經的思想,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其他的各家思想,都是源於易經。
-
5 # 微洪範
河圖洛書在易之前還是之後,曾經古今一度爭論不休,歐陽修、朱禧為首的質疑派認定:河洛乃宋道士陳摶所作非上古易經所稱那個河洛。這個到了現在的考古科學就簡直得多,若發現宋之前的考古證據就可以一錘定音了。
1977年春,在安徽阜陽西漢年初汝陰侯墓出土文物中發現洛書圖,其與陳摶洛圖一樣,那麼可鐵斷漢初之前即先秦上古之時已存在洛圖,其並非陳老道杜撰作品了。然自古文獻說河圖先於洛書,真是這樣嗎?可惜汝陰侯墓沒出土河圖,所以陳摶河圖仍存疑,儘管存疑派中轉向的學者多了,容易理解,因為已發現先秦洛書,而眾多古文獻都說河在洛之先,邏輯上不可能個個都是錯的。但科學向來只肯定實證,否則就算是霍金也不能獲諾貝爾獎。
然而隨著考古科學的發展,上古河圖的發現確令人大吃一驚!因為出土古河圖之前沒有人會估計到時間之古遠,其甚至於在中華民族人文始祖黃帝出生之時的數千年前已經存在(也就是神話傳說中的三皇時代),是黃帝的祖宗。
話說1987年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的形意墓,距今約7000年前。墓中用貝殼擺設:河圖、四象、28宿俱全。而墓中擺設的星宿圖形,經考古與天文學者研究又再次令大眾震驚:其是大約是25000——30000年地球上星空圖一樣!
話回河洛,易經說古之包犧氏(即伏羲)王天下於黃河(長江?)得浮現河面的飛天神馬獻河圖,在考古中得到印證了。而易經繫辭所言:易源於河洛也真確。那河圖啟發了易經的什麼呢?一是易經的核心即陰陽學說,由河圖可知陰陽在圖中:圖中黑白圓點就是陰陽,黑陰陽白的寫照。
河圖又啟發易經於象數方面的根本理念,舉例如:河圖5數居中央,自古中央為至尊,上古神話之五帝之首的人文始神黃帝,其就是中央之神,掌管其餘四面八方。而5數於易經亦意義非凡,易經說天道的,也就是易第一卦乾為天,111111此為卦象,六爻之中最吉祥尊榮的就是第五個爻,爻辭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古時天子皇帝就是叫九五之尊出處就是這裡了。又:易的大衍之數為50(一說是55),可見河圖至尊中央5數對易的影響是何其深刻。好,解答題主提問就寫到這裡,望可幫到您。
-
6 # 味哎兒
現代人看到的點構成圓型方型的河圖洛書僅是方位數數圖,並不是易經與卦的原形河圖洛書。點數數與易及卦的關係是“易源於數”,由是可將易與卦怎樣還原數的格式畫出來了,從而可知易與卦可轉為數的數陣列法了。
真的河圖洛書不是圖與書,而是馬與龜,從而馬負圖龜獻書,也就是馬蹄印是兩爻卦擲爻的爻形狀,龜上甲圖案雖為六邊形而同八邊形卦排列相近類似,且上甲鱗塊數是年月日時二十四節氣也呈大概對應而稱書,所以淮陽一帶是白龜獻書。商朝用龜下甲占人源於此。
現實裡的河圖是仰韶出土的水渦紋,喇家灘的布紋陶的布紋是洛書。網格陶的網格也有畫出來的,此紋就是經緯格,經緯格是無邊框的最終極的大九宮格,因無邊無框限制而用於神道門標識,圍棋盤是第二大九宮格是為帝道門標識,九個格的小九宮格是王道門標識。而水渦紋就是太極圖的原身。
河出圖洛出書說的是太極圖與八卦形排列法的來源源頭出處,從而同伏羲一劃天地開的八卦與易起源說並列,現廣西貴州少數民族內有連山易保留應也屬來源並列項。只不過看上又呈八卦陣的生門位置所在劃分的天門地門山門水門火門風門雷門澤門形成的,即,現流市上易經書歸天門易,貴州連山易是艮門易,地藏易應是坤門易。具體怎樣還是門內人說了算,此處僅介紹莫譏笑。
回覆列表
河圖洛書,並非易經源頭,出自《易傳》:
原文為‘‘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像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在易傳中的背景為:‘’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探賾(zé)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亹亹--:wěi:勤勉不倦,水流不止,此指變動不止),莫大乎蓍龜。
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像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繫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易卦:分上、下、中上、中下四象,以示變,繫辭以告、定吉凶以斷)。‘’
從原文與背景來看,‘‘河圖洛書’’與《易經八卦》的產生顯然沒有關聯。
首先,八卦產生,在易傳中有明確出處,其文曰‘‘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綜合以上,河圖洛書有待進一步探索,但似可確定不屬於易經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