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津城沐雨

    第一,日本零式飛機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的確很厲害,但零式飛機為了追求高靈活性和作戰半徑,飛機的設計限制了以後機型的改進和發展空間。

    第二,日本零式飛機沒有堅固的裝甲保護,飛機抗打擊能力弱,飛行員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很大的威脅。

    第三,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的戰時生產能力被激發,飛機效能逐步趕超日本零式飛機。

    第四,日本零式飛機在攻擊阿留申群島返回中因機身故障被迫迫降,飛行員死亡飛機卻幾乎完好無損,美國進行研究後,找出對付零式戰機的策略和生產相關應對戰機。

    第五,在中途島等戰役中,日本優秀的飛行員消耗殆盡,大大降低了零式戰機的戰鬥力。

  • 2 # 七追風

    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海軍只有300架零式戰機,其中的250架投入到了太平洋戰區。因為當時零式戰機轉彎半徑小,速度快,航程遠,對於美軍戰機來說,零式戰機的各項效能都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正因為如此,區區250架戰機,就在太平洋上空肆虐,在開戰幾個月的時間裡,把太平洋戰區的盟軍戰鬥機部隊消滅了三分之二。

    但是,隨著戰爭程序的發展,盟軍先是總結了對付零式戰機的方法,到了1942年6月,一次意外扭轉了戰場局勢。

    當時,一位日軍飛行員在作戰返航的途中,發現自己的零式戰機燃料洩露,於是緊急迫降在一座荒島上。幾周之後,一支美軍搜尋隊無意中發現了幾乎完好的零式戰機和死去很久的日軍飛行員。

    美軍如獲至寶,立即將飛機運往美國細緻分析研究。

    (P-51Mustang)

    工業基礎雄厚的美軍很快就照出了對付零式戰機的方法,而且,像P-51Mustang、F-4U海盜、F-6F地獄貓等高效能戰機也迅速投入戰場。零式戰機的優勢被逆轉,漸漸的在戰場上變成了自殺飛機。

    其實美軍經過研究之後就得知,零式戰機為了獲得高機動性,結構減重非常嚴重,沒有自密封油箱,沒有滅火裝置,連飛行員也沒有裝甲防護。再加上易燃易穿透的鋁合金蒙皮,讓零式戰機非常容易著火。

    美軍為此還專門研製了穿甲燃燒彈,可以輕易擊穿零式,引燃整架戰機。

    除此之外,隨著空中優勢不再,大量的優秀飛行員隨著零式戰機被消滅。日軍後期補充的飛行員只經過簡單的訓練,毫無實戰經驗。他們能做的,也只有開著零式戰機,搞一些自殺式攻擊了。

  • 3 # 司馬小校

    1. 優秀的飛行員大部分被南雲和山本搞死了,即使飛機效能還可以的話,沒有飛行員也白搭,新手飛行員也只能幹人肉炸彈;

    2. 國力不行,沒有好的鋼材,沒有油,一去不回的自殺炸彈很適合日本人;

    3.科技水平不行,只能偶爾設計幾款好點的裝備,但是都是缺陷明顯

  • 4 # 戰爭史

    二戰已經戰前日本,與當時世界先進國家相比在科技生產力方面是非常落後且保守的,日本的所謂“科研”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剽竊”與“模仿”。所以,當時西方國家只要出現日本人身影,基本會引起人們提防小偷一樣的警覺。因為不論男女,也不論身份是什麼,他們不是間諜就是尋找機會當一回間諜的日本“愛國者”(大多數日本間諜其實都不是官方,純屬自覺自願的業餘客串)。

    西方商業界也非常瞧不起小氣吝嗇的日本人,因為和日本人做生意,日本人只想一味的賣給西方人東西,而買西方的商品,往往只買一件!這一件不是用的,而是馬上拿上實驗室,拆解剖析“科研”用的!

    正是這種非人的“精打細算”,日本搞出許多獨特的、西方人想不到的“創作發明”。大多數只能淪為笑柄,不過,日本也的確取得過一些堪稱領先世界的先進發明。

    太平洋戰爭初期佔盡天機的“零式戰機”就是代表,零式戰機採用德國先進的發動機,和西方體育競賽飛機(雜耍飛機)的一些結構設計,以犧牲防護力為代價,具有一時舉世無雙的機動性靈活性。讓戰前設計的所有英美戰機都甘拜下風。零式戰機一時間成為太平洋戰場已經中國戰場上橫行肆虐的“霸主”。

    如果能夠成功俘獲一架零式戰機,破解其中奧妙,就能研發出零式剋星。

    1942年機會來了,6月4日,日軍一架零戰出擊阿拉斯加的軍港時,遭美軍防空炮火擊中,駕駛員死亡,但飛機並沒有墜毀,而是近乎強降地面,沒有完全銷燬。就在荒島上一個多月都沒被日美兩國發現,7月10日美國海軍一架飛機發現孤零零停在荒草中的零戰。美軍立刻派出一支別動隊,前往搜尋,別動隊很快找到這架幾乎全新“零式”機的殘骸。這是美國第一架在戰爭中所獲得的能夠被修復並重新飛行的零式機。它修復後經美國試飛員各種試飛,獲取大量有用資料。

    日本歷史學者奧宮正武評價此次事件的意義時,懊喪的承認這架零式機被俘獲的嚴重性不亞於日本敗於中途島海戰。

    可能美華人就不會這樣誇大,以美國的實力,不用俘獲零戰,研發出壓倒它的新式戰機也是“分分鐘”的事情。參考文章:俘獲零式

  • 5 # 光芒萬丈34957

    如果將零式戰機比作皮卡車,美國戰機就是十輪大卡,初期美軍不瞭解零式戰機,還採用正規戰,與零式戰機纏鬥,可打不過輕薄小的零式戰機,因為不如零式靈活輕便。

    後來美軍得到零式樣機後,拆開才發現零式秘密,用的是鋁合金,而且為了更輕,還到處打洞,造成機體結構不牢,不能高速俯衝,不然會散架。

    美軍就將飛機做的又重又大,裝上大功率發動機,裝上更多機槍大炮,裝上更多穿甲彈,燃燒彈,專打零式油箱,採取俯衝攻擊,打了就跑戰術,讓零式輕便靈活優點變缺點。

    好比在高速上美國十輪大卡不與日本皮卡比靈活,而是比耐撞,只要撞到皮卡,皮卡司機必死,撞不到就高速透過,找個地方掉頭,重新再來,讓皮卡司機很難受,想追追不上,想打打不下,想跑跑不了。

  • 6 # 老鷹航空

    這就說明技術優勢只是暫時性的,如果不能持續性研發而保持這一優勢,時間一長,這樣的優勢就必將喪失。

    在二戰初期,零式戰鬥機憑藉自身極端減重和最佳化設計能力,基於三菱公司不到1000馬力的發動機,得到了比較優秀的盤旋、俯衝和爬升等機動效能,在初期的亞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面對霍克III、P-40等戰鬥機時,佔據了效能優勢,從而取得不錯的戰果。

    但是隨著美國國內航空工業的發力,很快就推出了P-38這樣戰鬥機,配置2臺1500馬力的發動機,皮糙肉厚,火力強勁,耐打抗打,這就能從正面抗衡零式戰鬥機,接著又推出了P-47同樣設計理念的產品。

    在中後期,還推出了P-51這樣的高效能戰鬥機,幾乎所有戰術效能都優於零式戰鬥機,從而全面碾壓零式。

    反觀中後期的日本,國力乏力,發動機馬力始終上不去,又缺乏原材料供應能力,最後必然一步一步的被暴打。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 7 # 厲兵

    越級挑戰慘被打臉說的就是二戰的日本了。日本的帝國夢從零戰開始,也從零戰結束。零戰可以說是日本名氣最大的戰鬥機了,以致於很多人會忘記它其實是一款海軍的艦載機。零戰之所以打滿二戰全場,一方面是其效能確實有過人之處,另一方面也充分暴露出國力不濟,日本科技和工業實力太差,後續機種青黃不接。

    圖一:太平洋戰場初期,零式幾乎是無敵的。但是美國的工業能力過於強大,新型戰機不斷大量生產服役。

    零戰的名氣是先在中國戰場上刷出來的,1940年8月13日的璧山空戰,13架零戰屠殺中國裝備的蘇聯製造的I-15和I-16戰鬥機,中國空軍以0:24黯然收場。1941年3月的雙流空戰,中國空軍第五大隊34架戰鬥機大戰日軍的12架零戰,結果自損18架,日軍零戰損失輕微全部返航。第五大隊番號被撤,改稱無名大隊,隊員胸配“恥”字。

    零戰的設計有可取之處。其設計師崛越二郎是天才設計師,早年曾派駐德國容克斯公司學習飛機制造。崛越二郎的思路是儘量降低飛機自重,減重的措施可以說是令人髮指,鉚釘的直徑縮小且不說,駕駛艙保持飛行員的鋼板,和飛機要害部位的防護都是能省就省。結果就是得到了一架重量較輕,水平機動效能極佳,續航時間極長的艦載戰鬥機。

    圖二:打到後邊,零戰效能已經很渣了,繼續量產的原因是其它新機大都無法量產。

    零戰的設計成功背後其實是掩飾了缺陷,它最大的的短板是個頭小身板單薄,這是由於日本的航空工業提供不了靠譜的發動機。個頭小就難以在後續型號上提高效能,發展潛力低下,改型與原型效能相比提高不大。想要搞成P-51這樣潛力無窮的戰鬥機,必須要有強大的發動機。

    美國在二戰太平洋戰爭中,象下餃子一樣不斷投入新型戰鬥機,從P-40到P-38再到P-51,從F4F到F4U到F6F,機隊更新速度之快如同作弊。日本倒也沒閒著,新式艦戰不斷開發,但是沒有能挑大樑的。新式戰鬥機的量產都不順利,要麼是自身效能存在不足,要麼是發動機和部件無法量產交付。

    圖三:零戰在很多地方作為歷史罪證被示眾。

    德國跟日本不太一樣,雖然BF-109和FW-190這兩型戰鬥機的服役時間都很長,但是改型效能提升都比較明顯,而且量產也快。而且德國後期將注意力集中在噴氣式戰鬥機和火箭戰鬥機上。科技樹的水平遠遠超越日本。日本零戰打滿全場,是一個深刻的教訓,打現代戰爭,拼的是國力,只有強盛的國力才能支援起科研水平和量產能力。縱使崛越二郎這樣的個別科研天才,也不可能贏得戰局。

  • 8 # 春之媚兒

    別說日本了,就一個國家在什麼資源都用於戰爭後,特別是戰爭後期,被侵略國快要打上你的國土了,你會怎麼辦???那還不是都會把能用的戰略物資都用上了嗎???這和武器好壞的差距都不會很大的,即將亡國前,咱想,隨便哪個國家都會這樣做得!

  • 9 # 幽夜之瞳EVO

    首先零式飛機機動性確實優秀,不過是在犧牲機身強度的基礎上,其次二戰日本初期駕駛零式的都是老鳥,而後期是菜鳥,菜鳥去和鷹醬的老鳥在空中狗鬥,還不如去和軍艦來個親密接觸的的收益高。

  • 10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在1943年之前,零式戰鬥機確實是低空殺手,它不但擁有超遠的航程以及優良的轉彎、爬升效能,而且在前期搭配20毫米機炮可以說是無敵的存在。被美軍繳獲的零式,並測試其效能,最後發現它不過如此,最後制定針對零式戰機的戰術

    其實零式戰鬥機的設計理念並不算優秀。僅靠一臺960馬力的發動機既要飛出大航程又要有優良的轉彎和爬升效能。在各國看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就是因為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讓日本人的獨特設計理念“負負得正”。那就是減輕機體重量,除了使用重量輕的鋁合金外不加裝封閉式油箱和防彈鋼板,使得零式戰機的空重只有1.5噸,而美國F6f空中就高達5.6噸。像這樣的暴力著艦也就美國敢這麼玩,因為它體重大,結構強度高

    雖然說零式的高空效能差的以及不敢做出高過載的動作,但是直到二戰結束在低空它仍然可以稱王,幾乎沒有一個一款飛機敢跟它在低空狗鬥,但前提是駕駛它的飛行員是名老鳥。

    到了後期零式戰機並不是不優秀了,相比剛開始的21型後期的52型做出了一定的強化。但是,日本海軍航空兵的精銳已經在索羅門群島上空耗盡了,到了後期駕駛零四的飛行員都是經過快速新手培訓的菜鳥飛行員,他們連空中戰術動作我都還沒學會,就要去和美國的老鳥對戰,那樣只能送人頭。所以最後才決定用的是卻當自殺式飛機。這就是日本國力的不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胎兒股骨長決定身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