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975017999118

      巖爆,是一種巖體中聚積的彈性變形勢能在一定條件下的突然猛烈釋放,導致岩石爆裂並彈射出來的現象。輕微的巖爆僅有剝落巖片,無彈射現象,嚴重的可測到4.6級的震級,烈度達7一8度, 使地面建築遭受破壞,並伴有很大的聲響。巖爆可瞬間突然發生,也可以持續幾天到幾個月。發生巖爆的條件是巖體中有較高的地應力,並且超過了岩石本身的強度,同時岩石具有較高的脆性度和彈性,在這種條件下,一旦地下工程活動破壞了巖體原有的平衡狀態,巖體中積聚的能量釋放就會導致岩石破壞,並將破碎岩石丟擲。  發生條件:在硬脆巖體高地應力地區,硐室開挖過程中發生巖爆。  發生原因:圍巖強度適應不了集中的過高應力而突發的失穩破壞。  防治措施:應力解除、注水軟化和使用錨栓-鋼絲網-混凝土防爆支護等。  塌方,是指建築物、山體、路面、礦井在自然力非人為的情況下,出現塌陷下墜的自然現象。多數因地層結構不良,雨水沖刷或修築上的缺陷,道路,堤壩等旁邊的陡坡或坑道,隧道的頂部突然坍塌。  形成原理  造成土壁塌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邊坡過陡,使土體穩定性不夠,而引起塌方現象。  

    2.雨水、地下水滲入基坑,使土體泡軟,重量增大及抗剪能力降低,這是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  

    3.基坑上邊邊緣附近大量堆土或停放機具、材料,或由於動荷載的作用,使土體中的剪力超過土體的抗剪強度。  

    4.土方開挖順序、方法因遵循“從上往下,分層開挖;開槽支撐,先撐後挖”的原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好人最大的特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