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史小茶館
-
2 # 葦說歷史
1943年夏季的庫爾斯克會戰,是迄今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大會戰,是二戰中德軍最優秀的戰役指揮曼施坦因陸軍元帥精心策劃地、旨在迫使蘇聯簽署一個不分勝負之和約的進攻戰役。
那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都有哪些耀眼的坦克呢?今天給您盤點最具實力的五款坦克。
第一,虎式坦克,德國
虎式坦克是二戰中最著名、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坦克之一。從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國投降為止,一直活躍於戰場第一線。虎式坦克在戰爭中擊毀了大量的敵軍坦克也包括其它火炮,這使它成為所有盟軍坦克危險對手,凡是在戰鬥中能夠擊毀或擊傷虎式坦克致其被遺棄的盟軍坦克,人們都會尊稱其為馴虎者。
虎式自身重量較大達到了56噸,雖然使用的邁巴赫12缸發動機,功率700馬力,但過大的重量使得它的馬力重量比率只有每噸12.8馬力,因而越野效能較差,在蘇德戰場的複雜地形上作戰時易陷入被動。此外過大的重量使虎式的故障率較高,維護複雜。
第二,斯大林2號,蘇聯
前蘇聯斯大林-2重型坦克在1944年3月投入使用。加裝了122毫米炮的IS系列取代了老式的KV系列。該坦克的主炮可以在1000米外擊穿160毫米的鋼板。而且常常把敵軍的坦克炮打飛。
斯大林2號重型坦克是蘇聯為了對抗虎式坦克而專門研製的重型坦克。唯一的缺陷是IS-2的駕駛員沒有自己的出入艙門,坦克一旦被擊中,駕駛員逃離的機會要小得多。
第三,T-34-85,蘇聯
二戰期間,蘇聯為應對出現在戰場上的德國新式坦克——虎式坦克和黑豹坦克,T-34/85總產量(包括戰後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許可生產的)超過35000輛。二戰後,出口多國,廣泛介入世界各地的戰爭與衝突。1954年中國決定仿製生產T-34-85坦克,並計劃1958年投產,並將其命名為58式中型坦克。
第四,G型黑豹,德國
1941年11月,古德里安的第2坦克叢集在明斯克附近第一次遭遇了T-34坦克的抗擊,T-34坦克優異的效能、犀利的火力以及難以擊穿的裝甲給德軍留下了強烈的印象,同時也在德軍中引起了恐慌,德軍的所有現役坦克無法正面擊穿其裝甲。
於是德軍在研究了俘獲的T-34後,要求後方迅速提供一種可以和T-34相抗衡的坦克。1941年11月25日,希特勒下令開始新坦克的研究,12月,戴姆勒-賓士公司和MAN受命研製一種裝備75mm KwK L/70火炮可以有效對付T-34坦克的30噸級新坦克。
這臺坦克就是G型黑豹。
第五,潘興坦克,美國
“潘興”坦克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裝備美國陸軍的一款重型坦克,專為對付德國的虎式坦克而設計,比起高大的M4“謝爾曼”系列坦克,其低平而良好的防彈車形更具現代色彩,它的主炮威力和裝甲厚度比起以往所有的美國坦克,都有飛躍性提高。
-
3 # 空六航
蘇聯軍隊在二次大戰時期,主要裝備有,t34八十五毫米火炮坦克。t3476毫米口徑火炮。虎式坦克,虎王式坦克裝備有德國製造mg34通用機槍,以及88毫米口徑防空火炮俗稱八八炮
-
4 # 手機使用者5459616174
二戰的坦克有蘇聯的T34坦克最早在莫斯科戰役中使用。………最後莫斯科戰役勝利✌️因為德國的坦克:3、4號坦克車沒有防寒功能,而T34坦克有防寒功能恰好莫斯科戰役寒冬降臨所以莫斯科戰役蘇聯勝利。
-
5 # 鐵血戰盟影片
二戰中世界最大規模的刺刀作戰(白刃戰)(沒有之一):1943年宜昌戰役中的石牌地區,當時宜昌時全世界的聚焦點,如果日軍佔領宜昌就打開了進攻“陪都”的門戶,當時中國已經將所有軍隊投入宜昌,“陪都”再無兵力可守。日軍參謀部,的構想就是全力拿下宜昌結束亞洲戰場,投入兵力太平洋。石牌是宜昌戰役防守的重中之重,由國軍11師防守師長黃埔4期學員名叫:胡璉。此人以作戰勇猛,擅長帶領部下“拼刺刀”而聞名軍中。開戰之前,他就給親人留下了遺書和留給官兵的話語一樣“英名與血肉塗寫在石牌的岩石上”,以表明自己自己的決心。戰鬥於5月開始,當時雙方出動了空軍和陸軍,這同時也是亞洲戰場上最大的一場空戰之一,日軍飛機數量佔有絕地優勢,制空權一直掌握在日軍手中,當時日飛機對11師陣地上投下了無數炸彈,11師的山地拍擊炮幾乎全被摧毀,只有靠機槍、步槍、手榴彈等輕武器堅守陣地,多處陣地在日軍飛機的轟炸下都已經陷落。胡璉看到沒有空中優勢,激戰第一天後傷亡慘重,他在夜晚對部下命令到“明天全師所有官兵全部上刺刀包括我,和鬼子拼刺刀,弟兄們戰至最後一人,將鬼子枯骨埋葬於我中華大地,將我們的英名與血肉塗寫在“三峽”的群山峻嶺之下”。他自己還不知道,他成為國軍下此命令第一人(原因大家知道),在此之前也只有18集團軍115師師長在大規模作戰中下過這個命令,不過當時面對是伏擊戰,敵方只有千人。而胡璉面對的是,日軍兵力為一個師團高達萬人,且日軍的“刺刀拼刺”能力在當時可是公認的世界第一。第二天,中國軍隊罕見的衝出陣地,槍上全部裝上了刺刀。日軍一間高興得以為已經獲勝了,一個少佐級指揮官笑著下達命令“子彈退膛,上刺刀”。就這樣世界上最大的白刃戰在三峽的青山綠水下開始了,初期日軍以為可以快速結束戰鬥,甚至有人已經上報說“我軍已經佔領石牌,宜昌即將奪權”,而空軍飛機也沒有聽見槍聲上繳同樣報告,崗村寧次收到電報後,大叫“東方戰爭馬上結束了”,準備回報大本營,不過最後還是叫空軍再次確定。 這次飛機低空飛行才發現,幾萬士兵絞殺在了一起,沒有槍聲只有鋼鐵微弱的碰撞和染紅大地的鮮血。這次中國軍隊的白刃戰能力,讓日軍感到了恐慌,激戰4小時中國軍人居然不落下風,沒有一點退役。胡璉當時在指揮部裡,接了最高統帥的第6次電話,詢問可否守住,他當時對電話咆哮到“成功雖無把握,成仁確有決心!”,說完摔了電話,拿起上了刺刀的步槍,衝入戰場。用時6小時,這場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刺刀戰結束了,中國軍隊獲勝,殺敵7千,胡璉將軍身上20多處傷口,全身是血,看到撤退的日軍,他怒吼道“生為軍人,死為軍魂。後人視今,亦尤今人之視昔,吾何惴焉!後來一個日本少將的日記中寫道“當時我懷疑我們遇見的不是軍隊,而是惡魔,他們不懼怕刀刃,迎面衝上來與你同歸於盡”。
回覆列表
題主應該是希望瞭解普庫爾斯克戰役和普羅霍夫斯卡戰鬥裡,雙方坦克的表現。
筆者就接著上一部魏特曼波卡基之戰的思路來給大家講講這場坦克大戰的情景吧。
(圖為1943年城堡行動剛開始前進的三號坦克連隊,魏特曼也參與了南部的戰鬥)
坦克戰概況:這場坦克大戰屬於城堡作戰的一部分,發生在整個戰役的南部——普羅霍夫斯卡地區。過去的歷史書籍曾經表示雙方投入了超過1200輛坦克進行對決,經過90年代之後對蘇德材料的研究,表明實際規模沒有如此誇張,雙方總共投入了約600輛戰車爭奪該地。
德軍損失60-90輛坦克和突擊炮,842人傷亡;
蘇軍損失300-400輛坦克和突擊炮,5500人傷亡。
(淹沒一切的著名T34海~~~)
虎豹出籠——庫爾斯克會戰揭幕。1943年初,德軍由於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失敗,元氣大傷,好不容易才在哈爾科夫爭奪戰中扳回一城,穩住了局面。在希特勒看來,消滅庫爾斯克地區突出部的蘇軍,將重新掌握蘇德戰場的主動權,也便於在盟軍登陸歐洲之前獲得較好的戰略態勢。
但是,該計劃由於新式坦克的戰備等原因一拖再拖,直到7月初才付諸實行。蘇軍方面早就從國內國際渠道探知了德軍的進攻意圖,斯大林立即動員30萬民眾在庫爾斯克地帶修築了長達9600公里的戰壕。
(建築良好的壕塹地帶是蘇軍的堅實陣地)
這些戰壕被用作專門阻止德軍的裝甲力量突破。戰壕層層交錯,相互掩護。前有重重鐵絲網,寬闊的反戰車壕,密密麻麻的地雷陣;後有大小火力點,各種反坦克炮,迫擊炮。而且這樣的防線還有多條的縱深。蘇軍的T34坦克群更是隨時準備投入戰場反擊。
所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城堡行動一開始就將面臨準備萬全的蘇軍,失去了突襲的優勢,只能靠裝甲和步兵來強行進攻。
1943年7月5日凌晨,蘇軍抓獲了德軍第6步兵師的一箇中士,得知幾小時後進攻即將展開。蘇軍立刻對德軍出發陣地實施了大規模先制炮擊,戰役正式開始。
德軍聚集的虎豹象熊還未出動就受到了意料之外的打擊,損失很大,這也預示著整個戰役將不會順利。無論如何,德軍以新式坦克為先導,從南北兩翼向蘇軍突出部展開攻擊。
焦頭爛額的大象和老虎——北部戰線。我們著重來看看裝甲部隊的表現。當時德軍所有87輛新銳斐迪南重型坦克殲擊車全部配置在北面莫德爾將軍的第9集團軍。這些大象的前身和虎式坦克以及灰熊突擊炮一同作戰。他們突破了蘇軍第一道防線,擊退了蘇軍陣線中央的反擊。但在反坦克雷區中損失很大,並且蘇軍的重炮火力一直不斷傾瀉在它們頭上。這時德軍才覺察這裡有至少8個蘇軍精心部署的防禦地帶。
艱難前進了5公里以後,德華人發現當面蘇軍抵抗頑強,並且側翼並未掃清,自己處在被夾擊的局面。蘇軍炮火之下,德軍步兵遭到嚴重壓制,導致斐迪南和老虎不得不單獨向前。它們在被前方的地雷陣絆住手腳之時,蘇軍的新式SU-152自行火炮在遠處展開齊射。這種大口徑火炮的直擊威力相當恐怖,它的榴彈不需要擊穿裝甲就可以靠爆炸的衝擊波重創對方。蘇軍的12輛SU152在戰役期間一共擊毀了7輛斐迪南殲擊車和12輛虎式坦克,贏得了動物獵人(Zverobo i)的綽號。
(威力巨大的SU152,可攻堅可反坦)
(被擊毀的斐迪南殲擊車和身亡乘員)
斐迪南殲擊車200毫米正面裝甲,虎式坦克正面100毫米,理論上說都能夠防禦蘇軍各口徑的反坦克直射火力。但在實際作戰中,他們缺少步兵掩護,蘇軍的反坦克炮可以不斷從多個方向埋伏射擊。防線前的反坦克地雷則很容易炸斷履帶,導致乘員不得不棄車。並且好不容易靠近戰壕後,斐迪南殲擊車缺乏機槍來壓制對方。情急之下,德軍裝甲兵甚至用MG42機槍穿過主炮管射擊來抵擋蘇軍步兵的衝擊。
步坦協同的缺失,導致蘇軍步兵的反坦克手雷和莫洛托夫雞尾酒對車輛的引擎通風口和薄弱處造成很大威脅。
經過大約一週全天候的戰鬥,第9集團軍精疲力盡。莫德爾的部下們只前進了大約14公里,儘管打退了蘇軍多次反擊,擊毀上百輛蘇軍坦克,但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
(庫爾斯克戰役圖,可見德軍南北夾擊的計劃)
初出茅廬的豹子們——南部戰線。第4裝甲集團軍比北面的友軍遲一個小時進攻。他們也承受了蘇軍的先制炮擊,匆匆忙忙重新編組後才開始開動。蘇軍方面部署在此的不少是經歷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精銳老兵,幾個近衛師戰鬥力也相當之強。
第一次投入實戰的豹式坦克D型表現讓人失望。第4裝甲集團軍左翼與蘇軍的交戰中,200輛嶄新的豹式坦克D型遇到了頻繁的機械故障,不斷趴窩。並且由於乘員訓練不足,出現很多低階失誤。以至於到第二天時,可用的豹式只剩50輛。五天後,更是隻剩下10輛了。
(運輸過程中的新出廠豹式坦克D型。該型號火力和正面防護強大,但懸掛系統脆弱,發動機容易過熱起火,在後續A,G型才被逐漸改善)
坦克,前進!——魏特曼和SS的精英老虎們。有鑑於大象和豹子們差強人意的表現,突破重任落在了老虎和3號4號坦克的身上。
當時,魏特曼的座駕已經從三號坦克升級為虎式坦克,編號1331,帶領第三排加入南部戰線的戰鬥。
(庫爾斯克會戰中的虎式坦克)
7月5日,戰役第一天,魏特曼和其他警衛旗隊的11輛虎式坦克向北方的Bykovka小鎮開始進攻。雙方遭遇以後,魏特曼的老虎迅速擊毀了2輛野外的T34。到達鎮子南部和東南地區,更多的T34和反坦克炮和老虎展開交火。魏特曼和他的車組配合嫻熟,一共摧毀了8輛坦克和7門反坦克炮(一說12輛T34)。隨著隊友們消滅了剩下的反坦克炮和T34,蘇軍立即撤退。
在當天的戰鬥中,魏特曼的老虎在機動中踩上了一枚反坦克地雷。不僅履帶受到損壞,裝填手的頭在震動中也被撞傷。經過搶修和換人以後,魏特曼總算能夠繼續戰鬥。
接下來的4天裡,作為精銳部隊的老虎們日夜鏖戰,這位29歲的坦克王牌疲憊不堪,他的老虎已經擊毀了30輛蘇軍各型坦克和28門反坦克炮。
(油畫,魏德曼的1331號虎式坦克在庫爾斯克,右側為T34和KV1)
這幾天,另一位戰友超過了魏特曼。這就是斯坦德格爾(Staudegger)。這位仁兄在7月8日的戰鬥中大顯身手。當天,蘇軍的T34坦克正在擊退德國步兵,斯坦德格爾的老虎及時趕到。他連續三發快速射擊打掉了領頭的3輛T34,沒等喘口氣,堤壩後方森林裡又衝出2輛T34,一邊迅猛前進一邊開火。斯坦德格爾讓自己的老虎趕忙轉向,打爆了他們。火焰和濃煙升起之時,更多的T34從堤壩後面魚貫湧出。
後來人們傳說的“T34海”恐怕就是如此一般場景。十多輛青綠色的蘇軍坦克從堤壩坡上無畏的衝下,馬力全開直撲這輛老虎。斯坦德格爾繃緊了神經,他知道蘇軍準備用叢集包圍戰術制勝。他指揮著全體乘員發揮了120%的效能,炮手裝填手可以說技藝非凡。在接下來的惡戰裡,老虎不斷傾瀉88毫米致命炮彈,也不斷被蘇軍擊中。他打掉了正面衝來的T34,又被側面包抄的T34擊中。不斷因中彈而震動的炮塔裡,斯坦德格爾沒有崩潰,他異常冷靜的讓炮手一個個擊毀威脅最大的目標。
忽然,裝彈手發現穿甲彈竟然已經打光,收到報告的斯坦德格爾毫不猶豫喊道:“高爆彈,裝填!”最後5輛T34仍舊在虎式周圍轉圈,他們的76毫米主炮打在老虎身上當當作響。蘇聯人震驚於虎式坦克的裝甲,他們甚至嘗試過了對其尾部多次射擊,但均未能奏效。
88毫米高爆彈打在剩下的T34車體上,迸裂出耀眼火光,而中彈的受害者,似乎緩緩停下,炮管也沒法再度揚起。斯坦德格爾的老虎沒有一絲遲疑,繼續把炮彈往近距離的T34身上招呼,直到周圍再沒有可以行動的坦克。
(斯坦德格爾照片)
硝煙散去,斯坦德格爾的老虎擊毀了全部22輛蘇軍坦克,自身被擊中67發炮彈,仍舊可以繼續戰鬥。這次戰鬥被德軍的偵察小隊所證實,讓人們看到虎式坦克讓人驚異的生存能力。
烏拉!為了祖國——普羅霍夫斯卡坦克戰。1943年7月10——7月17日,德軍在南部戰線推進至普羅霍夫斯卡地區,蘇軍已經做好了反擊的準備,嚴陣以待。為此,德軍投入200輛左右,蘇軍投入400多輛坦克和突擊炮於此處進行了一場激烈的坦克戰。
德軍除了部分老虎之外,大部分是4號坦克G/H型和3號坦克後期型。蘇軍則大多是T34/76中型坦克和T70輕型坦克,以及部分英國援助的丘吉爾和SU122等殲擊車。
7月12日清晨,鋪天蓋地的坦克引擎聲傳來。蘇軍5個坦克旅分兩個波次,以雷霆萬鈞之勢衝向德軍警衛旗隊師和帝國師。密密麻麻的T34上還搭載著眾多第9近衛空降師的步兵,準備淹沒眼前的德華人。
根據外交部長的兒子小裡賓特洛甫回憶,他的4號坦克剛剛在252.2號高地上散開,“從我們面前大概150米到200米外出現了15輛蘇聯戰車,接著30輛,40輛,最後多到無法計算的T34坦克高速向我們重來,上面還載滿了步兵!”
蘇軍按照羅特米斯特洛夫指揮官的命令,一面開火一面快速逼近高地。他們對警衛旗隊師,帝國師,骷髏師同時發動進攻。蘇軍勇猛對德軍陣線進行攻擊,高速行駛的T34邊射擊邊衝入德軍陣地,搭載的傘兵們一片片高喊著“烏拉!”跳下坦克,不斷衝鋒。
在衝鋒過程中,領頭的T34坦克被摧毀後,後繼的其他坦克立刻繞過被毀的殘骸。但因為速度高,車輛密集,許多坦克撞在了一起發動機熄火,成為射擊的目標。而車上的傘兵往往在坦克被打中時被波及而死,跳下車輛的傘兵也不得不盡量躲開後面飛快開來的坦克,以免被碾壓。在近距離激烈交火3個小時過後,蘇軍損失了60多輛坦克,暫時撤退。
4號坦克在防守中表現了德軍乘員組經驗豐富的優勢,附加了裝甲板的H型也比過去相對抗揍。T34坦克雖然機動性和火力都很均衡,但在快速移動過程中開火命中率非常低,未能發揮自身的優勢。
中午過後,蘇軍繼續衝鋒,他們威脅到警衛旗隊師和後方指揮部的聯絡,並且攻擊了黨衛軍第1裝甲炮兵團,造成了不小的傷亡,後被德軍炮兵直瞄火力和增援部隊擊退。
魏特曼帶著他的4輛虎式坦克負責保衛警衛旗隊師的左翼,立即遭遇了蘇軍的181坦克旅。魏特曼佈置好隊形後,發揚遠距離精準射擊的優勢,在1000米的距離上連續擊毀T34坦克。見對方防禦強悍,蘇軍被迫放棄進攻。
在其他地區,蘇軍170坦克旅打退了黨衛軍第1裝甲團,切入其偵察營陣地。在下午6點,蘇軍170和181坦克旅滲透入警衛旗隊師和骷髏師結合部的空擋。雙方反擊纏鬥在一處,蘇軍最終因消耗過大而撤退。
(蘇軍和被擊毀的虎式坦克)
對252.2高地的衝擊中,蘇軍坦克隊伍被其底部自己過去修築的反坦克壕打亂,很多坦克摔進了4米半深的壕溝裡。後繼車輛趕緊轉向,從側面尋找可以通行的路徑。在壕溝兩側,蘇軍T34坦克和黨衛軍裝甲擲彈兵展開慘烈的近距離戰鬥,雙方都付出很大犧牲。儘管難以展開隊形,並且暴露側翼,蘇軍還是以頑強的毅力逼退了警衛旗隊師。
7月12日的坦克大戰就此結束,德軍未能佔領預定目標,本來計劃的進攻被蘇軍的攻勢抵消,但穩住了戰線。蘇軍指揮官羅特米斯特洛夫回憶到“當天,第29坦克軍損失了60%,第18戰車軍損失了30%的裝甲戰鬥車輛。”
儘管德軍用合理戰術摧毀了大量蘇軍坦克,但己方消耗也很大,人員和裝備都耗盡了活力。蘇軍則一直牢牢控制著陣地,儘管多次反擊中損失嚴重,但成功遏止了對方的攻勢。
小結:隨著城堡行動的結束,戰略主動權轉移到蘇軍一方。德軍裝甲部隊不得不四處奔波,為防禦盟軍反攻而救火了。
總的來說,德軍在戰鬥主要依靠的是坦克效能和成員素質,蘇軍主要是依靠坦克數量和戰鬥意志。這也是兩國不同國情環境和民族氣質所導致的區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