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衝出絕境
-
2 # 小佳走天下
冒名頂替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獲高分或被替",發生於高考錄取環節的頂替案,比替考案頻密,甚至在有的地方形成了頂替案的"黑色產業鏈"。頂替對受害者的心理打擊、前途的損毀,對政府和機構的公信力的破壞,對道德底線的衝擊都是極為嚴重的。農村的優秀學子,他們的上升通道本來就狹窄、改換命運的機會幾乎繫於高考,考上大學也幾乎是他們唯一的精神寄託和希望所在。高分考生被有權勢的低分考生頂替後,本來有光明的前途瞬間被不知不覺地推進命運的陰影裡,失去改換命運的機會,多數考生因喪失信心、無錢復讀而走向艱難的低薪打工市場輾轉一生。對頂替者而言,只要動用關係和權力就可以劫掠他人的勞動成果,被頂替者越勞苦功高,頂替者的收穫就越豐腴。可以說,頂替者謀了自己的財、害了別人的命(命運甚至性命)。因為有些頂替者憑一紙高校畢業文憑進入了福利較好或工作穩定的單位,得到了不應該得到的社會地位和物質利益。
科舉舞弊
夏朝建立以來,當權者為了國家發展和社會穩定,對人才都是非常重視的。但在隋朝建立科舉制度之前,朝廷選拔人才都是從權貴階級裡面挑選,好一些的是各地方長官推舉德才兼備的可用之才,這便是“舉孝廉”。但是這些挑選人才的方式都有一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侷限性和公平性有限。選舉人才的過程中會或多或少的摻雜著舉薦者的個人情感和利益糾葛。貴族世襲制的選拔方式就更不用說了,除了士族子弟,平常百姓家的子女鮮有踏入仕途,飛黃騰達的機會。正所謂“下品無豪門,上品無寒門。”
到了隋朝,平常人家的孩子終於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隋煬帝創立了科舉制度,自此,“考試”流傳幾千年至今。出身貧苦的文人士子們寒窗苦讀,只要通過了這座獨木橋,便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負,徹底改變自己,甚至家族的命運。使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了每個士子的追求。面對如此大的誘惑,總會有“極端分子”想走捷徑,耍小聰明。不想努力讀書,想靠舞弊不勞而獲,作弊手法也是層出不窮。
其實古代科舉與現在高考一樣,每個地方的考生水平和錄取率都不一樣。那個時候就有很多透過遷移戶籍,投機取巧的。透過仝卓高考舞弊事件的調查我們發現,仝卓曾經將戶籍從北京遷到臨汾,也成了一位“高考移民”。其實這在古代的時候就是明令禁止的,不准許冒籍參加考試,否則當事考生和主要考官都要受處分。
到了宋代,為更有效地防止有人舞弊,開始實行“互保連坐制”,來自同一個地方的十位考生編為一組,一旦某人被發現在考試舞弊,其他人都要被牽連,當年的考試資格取消這使得組內的十位成員不得不嚴格地互相監督
考前搜身有多嚴格呢?在入場前,士兵們會將每個考生全身上下都搜查一遍,就連帶的饅頭都要掰開捏碎看看有沒有藏紙條。金朝時,在入考場前,每位考生都要沐浴更衣,換上朝廷準備的統一的“考生服”。
對待考生帶小抄的行為,每個朝代的處罰也不一樣。進考場前搜身時,一旦發現夾帶、小抄,或者其他的作弊工具,宋朝時會被直接驅逐出場,取消今年和明年的考試資格;到了明朝,帶小抄會被杖責,更有甚者會發配邊疆充軍,直接步入“軍旅生涯”。
考試過程中的丟紙條,換位子,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都是不允許的,會被直接驅逐出場,行為惡劣者還要戴上枷鎖鐐銬,遊街示眾。為了防止考試過程中這種情況的發生,許多朝代都會讓考生在一個單獨小房間裡參加考試,吃喝拉撒都要在裡面,考生有時候需要在裡面待上兩三天。在閱卷過程中,為了防止考生買通考官“放水”作弊,考官會將考生資訊用漿糊和深色紙糊住,每位考生的內容會由專人謄抄一遍。
就算前面種種“關卡”都被作弊者僥倖逃過了,也很難過皇帝殿試這關。皇帝一旦發現殿試考生沒有真才實學,會徹查到底,參與作弊的相關考官和官員,輕則挨板子,重者抄家、流放,甚至砍頭。像清朝雍正時期的河南學政俞鴻圖,私自將考題外洩,被雍正下令腰斬。
中國對待高考作弊者也是一經發現,絕不姑息,並且已經將高考作弊寫入刑法。輕者取消各科考試成績,接下來的三年都不許參加高考,重者會受到法律的制裁,葬送自己的前程。僥倖心理要不得。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高三學子們就要參加高考了,希望你們拿出真才實學,誠信考試,金榜題名。
回覆列表
冒名頂替比科舉考試舞弊更可恨!科舉考試舞弊多少還在考場照著抄,還乾點活。可冒名頂替什麼也沒幹就把別人成果拿來!科舉考試被揭發頂多牽聯監考人,可冒名頂替要揪出一批協助者!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