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簡介 清明節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節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節。”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節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節”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節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中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節》:“清明節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節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的由來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節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節”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節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節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節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節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節。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節復清明節。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節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節,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節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節,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節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節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中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節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節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清明節習俗、詩詞欣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一向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溼雨。 或是風狂雨恣,或是和風細雨,從清晨開始,至黃昏之際, 在煙雨瀰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 總有頂風冒雨,點綴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掃墓人; 或三五成群,扶老攜幼,或一二個孤影,跚跚獨行。 遠山隱在雲霧裡,近樹籠在孤煙前, 小橋流水,愁鴉悲啼,雨洗清秋,風吹哀愁, 唯見煙雨一片蒼茫,不見人家與炊煙。 好一個傷感寂寥的行旅,好一個悽迷彷徨的畫面。 抬頭偶望,墓地黯然見: 百墳拱起,千碑林立;煙雨朦朦,青草何離離。 一片荒涼,一片悽迷,一片死寂! 山孤煙霧薄,樹小雨聲稀! 風飄飄,雨瀟瀟,哀思悠悠,悲情渺渺, 莫道不銷魂,何處暗香盈袖? 拔淨一片亂草,擺下幾杯冷酒,燒上一把紙錢, 風雨愁煞人,杯土帶愁,雜草含煙,竟無言以對, 唯有心底彌滿幽幽的愁緒和淡淡的哀愁! 死者長已矣,存者永懷悲!音容笑貌,歷歷在目, 諄諄教誨,猶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 隨緣到天涯,念千里孤墳何處話淒涼?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杜 牧 嚴冬過去,春風又綠江南。 清明時節,楊柳綻芽,桃花綻開, 小草青青。大氣潔淨,“潔齊清明”。 清明清明,正是形象地道出了冬去春來的氣候和物象特徵。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為什麼“斷魂”呢? 因為“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 冬後生命的篷勃生長,使人想起逝去的祖宗親友。 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吟詠清明的小詩, 今天讀來仍然那麼哀怨,那麼親切。 可見古往今來, 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 四海相通,古今相通。?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生者總是會不斷地成為逝者。 下一代不斷成長,上一共不斷地老朽, 不斷地死亡,這是生物的規律,自然的規律。 人類社會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延續。? 在這裡我們盡情道出對親人綣綣的思念, 灑下所有的淚,回憶不再是生活的負擔。 在這裡我們再次體會人世間的愛心與溫暖, 拼合破碎的心,微笑著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 在這裡我們感慨世事無常人生苦短, 曾經真正愛過,生命便不存在遺憾。 援手於他人危難,自己在挫折中保持樂觀, 只要心中有愛,人生永遠是美麗的春天。 清 明 祭 祖 古 今 談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 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 這一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代, 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 . 嚴延年傳》載, 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 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發達和強固, 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 "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 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 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民間廣為流傳的孟姜女尋夫小曲也有 "三月裡來是清明,桃紅柳綠百草青; 別家墳上飄白紙,我家墳上冷清清。" 唐代杜牧的名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為什麼要在清明掃墓呢? 這大概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 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 會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要去親臨察看。 在祭掃時,給墳墓剷除雜草,新增新土,供上祭品, 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 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至於祭掃的日期,各地風俗不同, 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 有的稱"前三後三"; 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 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 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 清明節因此成為全球華人的重要節日。 不少海外僑胞、華裔,也都有清明回鄉掃墓的習慣, 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愛國之情。 自古以來, 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 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 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 清 明 節 習 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 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 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 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 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 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 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 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 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 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 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清明節簡介 清明節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節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節。”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節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節”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節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中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節》:“清明節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節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的由來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節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節”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節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節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節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節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節。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節復清明節。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節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節,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節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節,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節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節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中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節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節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清明節習俗、詩詞欣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一向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溼雨。 或是風狂雨恣,或是和風細雨,從清晨開始,至黃昏之際, 在煙雨瀰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 總有頂風冒雨,點綴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掃墓人; 或三五成群,扶老攜幼,或一二個孤影,跚跚獨行。 遠山隱在雲霧裡,近樹籠在孤煙前, 小橋流水,愁鴉悲啼,雨洗清秋,風吹哀愁, 唯見煙雨一片蒼茫,不見人家與炊煙。 好一個傷感寂寥的行旅,好一個悽迷彷徨的畫面。 抬頭偶望,墓地黯然見: 百墳拱起,千碑林立;煙雨朦朦,青草何離離。 一片荒涼,一片悽迷,一片死寂! 山孤煙霧薄,樹小雨聲稀! 風飄飄,雨瀟瀟,哀思悠悠,悲情渺渺, 莫道不銷魂,何處暗香盈袖? 拔淨一片亂草,擺下幾杯冷酒,燒上一把紙錢, 風雨愁煞人,杯土帶愁,雜草含煙,竟無言以對, 唯有心底彌滿幽幽的愁緒和淡淡的哀愁! 死者長已矣,存者永懷悲!音容笑貌,歷歷在目, 諄諄教誨,猶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 隨緣到天涯,念千里孤墳何處話淒涼?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杜 牧 嚴冬過去,春風又綠江南。 清明時節,楊柳綻芽,桃花綻開, 小草青青。大氣潔淨,“潔齊清明”。 清明清明,正是形象地道出了冬去春來的氣候和物象特徵。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為什麼“斷魂”呢? 因為“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 冬後生命的篷勃生長,使人想起逝去的祖宗親友。 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吟詠清明的小詩, 今天讀來仍然那麼哀怨,那麼親切。 可見古往今來, 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 四海相通,古今相通。?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生者總是會不斷地成為逝者。 下一代不斷成長,上一共不斷地老朽, 不斷地死亡,這是生物的規律,自然的規律。 人類社會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延續。? 在這裡我們盡情道出對親人綣綣的思念, 灑下所有的淚,回憶不再是生活的負擔。 在這裡我們再次體會人世間的愛心與溫暖, 拼合破碎的心,微笑著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 在這裡我們感慨世事無常人生苦短, 曾經真正愛過,生命便不存在遺憾。 援手於他人危難,自己在挫折中保持樂觀, 只要心中有愛,人生永遠是美麗的春天。 清 明 祭 祖 古 今 談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 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 這一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代, 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 . 嚴延年傳》載, 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 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發達和強固, 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 "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 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 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民間廣為流傳的孟姜女尋夫小曲也有 "三月裡來是清明,桃紅柳綠百草青; 別家墳上飄白紙,我家墳上冷清清。" 唐代杜牧的名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為什麼要在清明掃墓呢? 這大概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 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 會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要去親臨察看。 在祭掃時,給墳墓剷除雜草,新增新土,供上祭品, 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 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至於祭掃的日期,各地風俗不同, 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 有的稱"前三後三"; 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 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 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 清明節因此成為全球華人的重要節日。 不少海外僑胞、華裔,也都有清明回鄉掃墓的習慣, 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愛國之情。 自古以來, 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 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 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 清 明 節 習 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 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 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 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 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 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 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 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 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 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 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