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566164552280

    保膽取石,是對於膽結石這一膽道系統常見疾病的治療,最初由於醫學科技的滯後,多采用針灸治療、按摩治療和藥物治療等保守治療方法;是多年來醫學界一直在尋求和探討安全有效、痛苦少、微創傷,且更利於患者接受的膽結石治療方法。保膽取石的新概念,其主要意義是取淨結石,維護了正常人體的平衡和生理功能。。

    膽結石治療之初

    直到1867年,Bobbos醫生在切除患者腹部腫瘤時,偶然將膽囊剖開取出結石,並取得良好效果,隨之迅速開展,開啟了手術治療膽囊結石的先河。但該術式之後出現79.88%的結石“高複發率”,使其慘遭淘汰。

    直到1882年,langenbuch醫生完成首例膽囊切除術,膽結石手術治療進入切膽時期。此術式雖不符合

    生理,但已被公認為一種安全的、最有效的治療膽囊良性疾病有效方法。在苦無良策的情況下,世界各地外科醫生不得已而沿用至今。

    到1987年,mouret醫生雖首次在人體用腹腔鏡方法成功切除膽囊,但卻未根本改變百年開腹膽囊切除所產生的生理影響和手術併發症發生率,所致的醫源性膽道損傷成為21世紀膽道外科新的難題。

    保膽取石發展實錄

    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內窺鏡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將外科醫生的視野延伸至膽囊內,膽結石治療開始進入一個安全有效的新時代——新式微創保膽取石時代。這一寶貴醫學成果的“成熟”,歷經了幾次重大階段:

    階段一:老式“保膽取石”術

    傳統的開腹,切開膽囊取出結石後再將膽囊縫合。因此術式在肉眼下取石,留有“盲區”,微小結石不能發現從而使膽囊內結石殘留率增高,被稱為“盲人”取石。其所謂的“高複發率”其實是殘留率高。創傷大、恢復慢,早已淘汰。

    階段二:經皮膽囊鏡“保膽取石”術

    在超聲波引導下先作經皮膽囊穿刺,然後擴大穿刺針道並插入膽囊鏡至膽囊,在膽囊鏡直視下用超聲波將結石粉碎,並將粉碎結石吸出。殘留率極高,已被淘汰。

    階段三:體外(衝擊波)震波碎石

    此階段只碎石不排石。加之膽道的解剖有其特殊性,完全不同於的解剖結構,震碎的結石極易造成膽管堵塞,比不治療給患者造成的身體危害更大。

    階段四:微創纖維膽道鏡保膽取石術

    這是比較先進的“保膽取石”術。在纖維膽道鏡直視下取出膽囊內結石,在實現保膽的同時,結石取淨率高、創傷小、恢復快,有效降低膽結石複發率。

    階段五:新式內鏡微創保膽取石術

    過程類似纖維膽道鏡微創保膽取石術,不同的是軟、硬膽道鏡聯合應用,可以將結石取的乾乾淨淨,可以將息肉取的乾乾淨淨;可以發現並有效處理膽囊粘膜下結石;新式內鏡微創保膽取石術: 既不簡單也不神秘,簡單化和神秘化都是錯誤的。取石是手段,保膽是目的,充分地體現了“以人為中心,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醫學理念。

    2新概念

    在的今天,我們已經揭開了老式保膽取石容易復發的秘密,在治療中採取有效措施,解決了復發問題,保膽取石就成了現實可行的方法。從10年多來對近千例實施新式保膽取石病人的隨訪表明:術後5年複發率僅4%,這是在未行系統術後保健的病人進行的統計,如結合術後旋磁等保健治療,複發率還會明顯下降。同時,對保膽取石後的患者透過特製藥物針對性調節患者體質,摒棄可能誘發膽囊結石的原因,以避免復發的可能性。使保膽取石具有了非常的意義和價值。因此,複發率高這一問題已被我們圓滿攻克。

    溫床學說的破滅

    切膽的理由是:在腹腔鏡、纖維膽道鏡等技術出現前,老式保膽取石術有複發率高、易成為病灶和會發生癌變等缺點。主張切膽取石的理論由德國一代名醫Langenbuch 1882年所創。在當時無內鏡技術的落後條件下,他認為老式膽囊造瘻取石術治療膽囊結石不徹底,術後易復發(>90%);故他提出了“膽囊切除不僅因膽囊內含有結石,而且還因為它能生長結石”的論斷,此即為著名的“溫床學說”。對於膽囊結石一律行膽囊切除的觀點歷來就有不少學者反對,但苦於無法將複發率降下來,故120餘年來被作為金標準,影響了幾代人!溫床學說的主要缺陷是忽略了膽囊功能的重要性,誤報和誇大了術後複發率。在落後的技術條件下,他無法取淨結石,更無資格談論複發率,故做出了上述結論。今天看來,當時的溫床理論是否正確,保膽術後結石複發率是否很高,膽囊切除術後患者生活質量如何?有何遠期弊病?這些問題許多外科醫師並非十分清楚。

    19年來各大醫院逐漸應用了高科技新技術—膽道鏡,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探索研究。我們在內鏡直視下,能完全、徹底、乾淨的取淨膽囊結石,術後結石複發率降低,揭示了“溫床理論”的侷限性和錯誤;並且還發現了膽囊切除術後的種種弊病。新式保膽取石術發現,真正的保膽取石術後“結石複發率”並不高;老式保膽“術後複發率”實際大部分為術中結石殘留所致,應為殘留率,這也是本文爭論的核心。

    眾所周知,膽囊結石的成石原理多推崇Small三角代謝學說,Langenbuch認為膽囊膽汁中膽固醇濃度過度飽和,析出固態的形成了膽固醇結石。但膽固醇由肝臟分泌,因此生成結石的“溫床”不在膽囊,而在肝臟。故中國膽道外科前輩冉瑞圖教授認為:膽囊結石源自肝臟,膽囊切除術的適應證(膽囊結石)應當修正。因此現代觀點認為,溫床學說今日已經過時,不可提倡。

    切除膽囊的弊病

    1、消化不良和返流性胃炎

    膽囊至少具有儲存、濃縮和收縮的功能。當然還具有複雜的化學和免疫功能。膽囊能將稀薄的肝膽汁濃縮30倍,儲存於膽囊,進食高脂飲食時,將膽汁排入腸道參加消化。若切除膽囊,患者進食高脂飲食時,已無高質足量的膽汁相助,身體只好耐受消化不良、腹脹、腹瀉之苦。但是此症狀常被外科醫師忽略,推至消化內科就診,成為內科難治的“頑症”。不僅如此,對於膽囊切除術後腸液胃返流(duodenogastric reflux,DGR)和胃液返流的報道很多。Walsh等在對照研究中也證實了膽囊切除術後所有標記物均向胃食管返流,且伴有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明顯下降;Chen MF等也指出DGR的原因是膽囊切除術後膽汁儲備功能喪失,導致膽汁由進食引起的間歇性排洩變成持續性排入,24h內球部均有膽汁瀦留,此時返流入胃的機會增多,產生DGR。

    2、膽囊切除術後導致膽管損傷的問題

    眾所周知,膽囊切除術有一定的膽管損傷率(0.18%~2.3%);且有一定的死亡率,早期為5%~8%,仍有0.17%。手術損傷包括:膽管損傷、肝管損傷、血管損傷、胃腸損傷等。在膽管損傷病例中,因膽囊切除引起者佔75%。以美國為例,每年行膽囊切除術約50萬例,如此每年將有成千上萬例膽管損傷發生。中國人口眾多,膽囊結石切除病例應在美國之上,特別是還有一定的死亡率,如果認真計算膽囊切除帶來的危害,定會不寒而慄!中國膽道外科大師黃志強院士大聲疾呼:膽管損傷是膽道外科醫師“永遠的痛”!做為一名普外科醫師無法迴避膽管損傷的問題!永遠無法淡忘膽管損傷患者的絕望和痛苦的面容!與膽囊切除相比,保膽取石根本不可能傷及膽囊周圍器官,加之,考慮到膽囊切除帶來的生理缺陷和免疫功能的影響,如果草率選擇膽囊切除治療膽囊結石,應該慎重考慮。

    3、膽囊切除術後的發生率增高

    臨床常見的病例多有膽囊切除的病史,就武警北京總隊第三醫院統計,切除膽囊患者和未切除膽囊患者,的發病率是2∶1。分析結石形成的原因,以“流體力學”的原理解釋最為合理。在膽囊切除以後,膽囊對於膽總管內的流體壓力失去了緩衝作用,導致膽總管內壓力增高,引起代償性擴張,從而膽總管內的膽流發生旋渦或渦流,這是形成膽石的重要學說。如此,膽囊切除避免了術後膽囊結石“復發”之虞,卻招來“生長膽總管結石”之禍,哪種結石最具危險,孰輕孰重,不言而喻。

    4、膽囊切除術對結腸癌發病率的影響

    許多歐洲從事結腸癌研究的學者發現一種現象和疑惑,即患結腸癌的病例中許多病例都有膽囊切除史。Moorehead分析了100例60歲以上膽囊切除患者,術後12例患結腸癌;而未行膽囊切除的100例患者中術後僅3例患結腸癌。關於膽囊切除與結腸癌的關係,Morvay透過動物實驗指出:肝臟分泌出的膽酸為初級膽酸,它與結腸中的作用生成次級膽酸。膽囊切除術後次級膽酸大量增加,該物質能刺激結腸粘膜的有絲分裂增強傾向,使結腸癌的發生率增高,升結腸癌尤著。

    5、

    以往“”這一名詞是一個模糊概念,隨著現代ERCP和MRCP影像學診斷技術的進步,排除了膽道術後殘餘結石、膽管損傷等誤診,只有膽道術後發生的炎症和運動障礙方能稱得上“術後綜合徵”,臨床上治療甚感困難。

    新式微創保膽取石手術

    新式微創保膽取石技術藉助纖維膽道鏡、膽道硬鏡、腹腔鏡及其它相關裝置,在肋緣下行小切口(1.5~2cm)入腹,切開膽囊底,在纖維膽道鏡或膽道硬鏡的直視下取出膽囊內結石,既保留膽囊及其功能,又取淨結石,消除了臨床症狀,充分體現了“微小創傷”的理念。

    採用新型微創保膽技術治療膽結石不僅複發率低而且對患者身體影響很小,其治療優勢有以下幾點:

    1、安全無痛苦:因為手術創傷小,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會感覺任何的痛苦,且十分安全。

    2、創傷小、不留疤痕:通常開腹手術後,腹壁往往留下一條蜈蚣一樣的切口疤痕,有損美觀,在功能上,如彎腰用力等,也可能給生活和工作帶來不良影響,甚至有或痛性疤痕的後遺症。做腹腔鏡手術時腹壁的四個穿刺孔,兩個為1Cm長,縫一針即可,另兩個僅0.5Cm,不必縫合即可癒合。所以根本不存在顯眼的切口疤痕,有些病人手術三個月後,腹壁上甚至找不到任何痕跡。

    3、取石乾淨:腹腔鏡手術比傳統的開腹手術視野更大,手術的基本過程是解剖膽囊三角區結構,離斷並夾閉膽囊管、膽囊動脈,然後在膽囊底部造口。如果膽囊體積過大,可將膽囊移至腹壁穿刺口,切開膽囊,吸引器吸出膽汁,或夾出結石,膽囊塌陷後即能將其取出體外。

    4、不損傷內臟:腹腔鏡手術中,腹腔注入CO2,使腹部均勻性膨脹形成氣腹,腹腔空間距離拉大,肝臟上移,在電視螢幕上能清晰地顯示各內臟器官,連細小的血管都顯示很清楚,有利於醫生很仔細、耐心地做手術,不會損傷內臟的。

    5、效果好,恢復快:一般在術後6~8小時可下床活動,最快1.5小時即可下床,術後天就可進食流汁。經適當輸液、抗炎治療兩天,術後3~4天即可出院。

    內鏡微創保膽取石術在國內逐漸開展,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外科醫師所認同,並且於2007年12月召開了首屆全國內鏡微創保膽學術大會,特別在2008年第13屆全國膽道外科學術大會上中國膽道外科大師黃志強院士明確指出:內鏡保膽取石(開展)是21世紀的大事,是中國的一件大事!內鏡保膽取石術的規範已收編入高等院校的教材——全國藥學系外科教科書。

    3主要意義

    當然,它也充分體現了“微小創傷”的理念。嚴格的講,所謂“微創”主要是指對器官功能損傷的大小,而切口的大小都是次要的。保留了一個重要器官的功能,是最大體現微創含義標準。如果膽囊器官被切掉了,膽囊功能被喪失了,即便是切口小,“恢復快”,也不能算是微創,應該是重創了。

    新式保膽取石手術的另一個特點是十分安全。此種手術無嚴重合並症,無死亡率。這是任何膽囊切除手術所不能比擬的。這也是病人最關心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新式保膽取石術,對於那些膽囊已無功能,膽囊萎縮,膽囊癌變的病例則應膽囊切除,毫不猶豫。

    新式保膽手術,切口小,平均3cm長,並且不做縫合,不需拆線,也不做造瘻;而傳統膽囊切除術的切口長度為15-20cm,術後需拆線治療,並留有較大的瘢痕;

    新式保膽手術切口小,最小者可達2cm,術後瘢痕不顯,具有極強的美容效果,在強調人性化的今天,深受年輕人的青睞,年輕女性尤然。

    4內鏡微創

    概述

    內鏡微創保膽取石、保膽取息肉是高科技、新技術、新概念。以往對於膽囊結石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外科手術,切除膽囊,無可厚非。

    但是,近20年來由於現代高科技技術的飛速發展加之其他醫學領域的進步,發現了膽囊切除的種種弊病。保留膽囊祛除結石和息肉的各種方法呼之欲出。

    詳情

    隨著內鏡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內鏡可直視膽道內部情況,對膽道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內鏡微創保膽取石”是用軟性(纖維)膽道鏡進入膽囊內檢查和治療,纖維膽道鏡既可以隨意彎曲,又可以照明觀察,哪裡有結石就可以到哪裡取石,做到安全、徹底取淨結石,治療結果真實可靠。

    內鏡微創保膽取石切口小、損傷輕,術後次日即可下床,3日後出院。近千例病人10年隨訪表明:術後5年複發率僅4%。這是在未行系統術後膽道保健的統計,如結合術後旋磁等保健治療,複發率還會明顯下降。

    該技術屬於一種微創外科手術,是現代高科技與傳統外科技術結合的產物。它最大的優點是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腹部手術切口,避免了因手術切口帶來的種種損傷和不適。該技術,已成為有症狀的膽囊炎、膽囊結石、膽息肉首選的手術方法。在國際上已經有上百萬例成功開展保膽取石術、保膽取息肉的案例。

    膽囊息肉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治療方法只有在內鏡技術的基礎上才能完成微創條件下觀察息肉,摘除息肉,病理確診,從而科學地決定保膽還是切除膽囊。此法是目前治療膽囊息肉創傷最小的方法,腹部切口小,不切斷腹壁肌肉,膽囊切口一期縫合,不放置任何造瘻管,面板小切口粘膏拉合,術後不拆線;術後無需禁食,住院2-3天即可出院。

    手術創傷小,安全係數高,副反應低,住院時間短,恢復時間快,術後美觀,術後腸粘連等併發症少。患者可以用最短的住院時間、最小的切口、最少的炎症反應、最好的醫療及心理效應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注意

    1、注意飲食調理,多吃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綠葉蔬菜、胡蘿蔔等,多吃水果;可吃些瘦肉、雞蛋、魚蝦和豆製品等高蛋白食物,不吃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魚子、蟹黃等,不吃高脂肪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及含油多的糕點,不吃辛辣刺激性調味品如辣椒,不抽菸、不飲酒和咖啡。

    2、保持大便通暢適當進食粗纖維食物,以增加腸蠕動疏通大便。可服用一些緩瀉劑如麻仁丸、便塞停、果導片等。

    3、生活規律做到起居有常,保證充足睡眠,心情舒暢;樂觀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抗病能力;苦悶易鬱怒傷肝,使膽管緊張,影響膽汁的分泌與排洩,不利於術後身體康復。

    4、堅持鍛鍊身體如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等,於病於體有百益而無一害。一則可以活動身體,流通氣血,增強體質,二則可以避免終日靜坐不活動。但也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要過度勞累。

    5、堅持服藥一般術後要連續服用利膽藥物,如消炎利膽片、利膽合劑、膽酸鈉、膽益寧等。3個月後停藥1個月觀察,如無特殊不適,可隔2—6個月再服。

    6、每年複查膽囊結石。保膽取石手術後有一定的複發率,大約在2—7%左右,新式微創內鏡微創保膽取石、息肉摘除術後,建議患者每年複查一次B超,如有復發需及時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語五湖四海指的是哪五湖哪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