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科普小姐姐曹秋月
-
2 # 陳舟醫生
什麼是絕經?
絕經期是指女性停止出現月經的階段。此時,女性的卵巢停止排卵並停止產生雌激素和孕酮。絕經通常發生於45-55歲,平均發生年齡是51歲。
我如何知道我是否正在經歷絕經期?絕經期可能表現為:
●月經頻率高於或低於平常(例如,每5-6周而非每4周1次)
●出血天數少於平常
●漏掉一次或多次月經
●出現絕經症狀,如潮熱或抑鬱
絕經的症狀是什麼?有些女性經歷絕經期時沒有症狀,但大多數女性會出現以下1種或多種症狀:
●潮熱–潮熱指的是感覺到像波浪一樣的發熱,從胸部和麵部開始,隨後蔓延至全身。潮熱通常在您停止月經前開始出現。
●盜汗–睡眠中的潮熱被稱為“盜汗”,可能不利於您的夜間睡眠。
●睡眠問題–在絕經過渡期,一些女性會難以入睡或睡中易醒,即使不存在盜汗也可出現這種情況。
●陰道乾澀–絕經可導致陰道及其附近組織變薄、變乾燥。這可引起不適或性交疼痛。
●抑鬱–在向絕經期過渡期間,許多女性會開始出現抑鬱或焦慮的症狀,尤其是曾發生過抑鬱的女性。抑鬱的症狀包括:
•悲傷
•對做事情失去興趣
•睡眠過多或過少
●難以集中注意力或記憶力下降–這可能是由絕經時常出現的睡眠缺乏導致,或者由雌激素缺乏導致。一些專家推測,雌激素對保持良好腦功能很重要。
如何治療絕經症狀?治療方法包括:
●激素(雌激素)
●奧培米芬(商品名:Osphena)
●抗抑鬱藥
●抗癲癇藥
我能做些什麼來保護我的骨骼嗎?— 您可以:
●使用鈣和維生素D補充劑
●進行活動(鍛鍊有助於保持骨骼強健)
●向醫生諮詢您應何時開始接受骨密度檢測
若有必要,醫生可開一些藥物來幫助您保持骨骼強健。
-
3 # 千金芳
1.月經變得不規律
這一點可能很多女性會不好分辨,由於行為習慣的不健康,很多女性朋友平時也會有月經不規律的情況,但其實絕經前的月經不規律會來得更猛烈一些。月經驟減或是週期推遲好幾個月,都可能是要絕經的提醒。
2.容易出汗
人在運動過後,會因為發熱而出現流汗的情況,但對於絕經期的女人來說,會出現即便沒有運動也會有大量出汗的情況,這種情況多發生於半夜,這其實是女人絕經的提示。醫學上將這種出汗的情況稱之為潮紅現象。所以,當你有這樣的情況時,要考慮是不是要絕經了。
3.情緒起伏大
男人用腦思考事情,偏於理性,但女人更感性,注重內心的情緒,所以很容易感情化。而經期受來月經的影響,這種情緒化會更明顯。另外,當女人快要絕經的時候,情緒也會出現較大的波動,易怒、易急躁。當出現這樣的情況時,也需要考慮是不是要絕經的提醒。
4.腿腳痠痛
很多女人在45歲左右的時候,時常會有腿腳疼痛的情況,這其實也是女人要絕經的表現。女人絕經意味著體內雌激素減少,進而影響到體內的鈣質,出現骨質疏鬆的情況,像抽筋、腿腳疼痛、關節痛等都是比較常有的事,最好是及時補充鈣質,緩解絕經帶來的不適。
-
4 # 婦平OnLine
絕經意味著女性卵巢功能就此終止,雌激素開始缺乏。卵巢切除後出現的閉經稱人工絕經。單純子宮切除,卵巢功能正常者,不屬於絕經範疇。
中國女性的自然絕經年齡在 45~55 歲之間,平均 49.5 歲。最後一次月經發生在 40~45 歲之間被稱為早絕經,若發生在40歲之前,稱為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以前稱卵巢早衰)。
絕經的本質是卵巢功能衰竭,而伴隨卵巢功能的衰退,雌激素的缺乏,女性會出現各種絕經相關症狀、泌尿生殖道萎縮和代謝功能紊亂。比如:骨關節肌肉痛、疲乏、失眠、潮熱出汗、易激動、頭痛、眩暈、心悸、抑鬱、情緒不佳、感覺異常、面板蟻走感等。也有女性反覆出現尿道、陰道乾澀癢等不適、性交痛。
如果到了絕經年齡或者出現上述症狀,可以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儘早開展絕經激素治療,以治療更年期相關症狀、泌尿生殖道萎縮,預防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等老年代謝性疾病。
絕經前後常見的症狀有:
月經紊亂:卵巢功能減退的早期,會出現月經週期的改變。當 40 歲之後10個月經週期內,2次相鄰月經週期長度變化≥ 7 天,意味著進入圍絕經期;
更年期綜合徵:骨關節肌肉痛、疲乏、失眠、潮熱出汗、易激動、頭痛、眩暈、心悸、抑鬱情緒不佳、感覺異常、面板蟻走感等。
泌尿生殖道萎縮:反覆出現尿道、陰道乾澀癢等不適、性交痛。
絕經可能對身體造成的危害:
異常子宮出血:卵巢功能衰退雖然是一個自然發生的規律,但是當卵泡發育不良而無法排出時,會出現無排卵性異常子宮出血,子宮內膜在長期單雌激素刺激下,會呈持續性增生的表現,圍絕經期是子宮內膜癌高發的階段。
更年期抑鬱症:嚴重者有自殺傾向;
脂代謝異常:容易發胖、血脂異常,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也增加;
糖代謝異常:圍絕經期女性血糖波動明顯,易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問題;
骨代謝異常:絕經後骨質疏鬆引起的骨折,嚴重影響中老年女性的生活質量。
如果絕經後沒有以上症狀那麼說明身體比較健康。
-
5 #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其實從骨科尤其是骨內科層面來講,如果女性絕經期有一些骨質疏鬆的症狀,比如輕度的周身骨痛、肌腱止點疼痛,也未嘗不是好事情,雖然令很多女性痛苦,但是起碼知道自己身體有問題,如果沒有任何症狀,等到發生骨折了才知道有骨質疏鬆,再治療那就屬於亡羊補牢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女性朋友如何對抗絕經期骨質疏鬆吧!常見的誘發骨質疏鬆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老年性骨質疏鬆,也就是衰老導致的骨質疏鬆,而另一種就是女性的絕經期骨質疏鬆。為什麼女性容易出現骨質疏鬆呢?
●主要是因為雌激素在女性的體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調節軟骨以及骨骼的代謝,當女性進入絕經期的時候,雌激素會急劇的下降,導致女性出現骨質疏鬆。
●女性本身骨骼結構就比男性要更小,要更薄,即使是流失同樣的骨量,男性可能就是骨量減少,而在女性就是骨質疏鬆。
如何發現骨質疏鬆呢?現在對於骨質疏鬆的檢查有一個金標準,那就是雙能x線檢查,雖然有x線,但是x線的量是普通一張胸片的1/10,對身體幾乎沒有影響。一般在各大三甲醫院現在都可以找到這種檢查。透過這種檢查,會得到一個t值,根據t值來判斷是否存在骨質疏鬆,或者是骨量減少。另外建議明確有骨量減少或者是骨質疏鬆的女性朋友還要進行一個採血的化驗,我們稱之為骨代謝,透過骨代謝檢查,可以瞭解一種非常重要的維生素性質的激素,也就是維生素d是否缺乏,我們還可以明確患者是處於骨破壞增強還是骨形成減少的狀態,從而給予進行對症的治療。
如果發現骨松該怎麼辦?很多人的理念是認為骨質疏鬆是正常的,是衰老的變化,我們人類是無法與之對抗的,但是現在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骨質疏鬆也是可以治療的,透過科學系統的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可以極大限度的降低患者出現骨折的風險,給患者一個更好的生活質量。
要知道骨量如果丟失10%左右就會誘發明顯的骨痛,而如果骨量丟失20%左右就會導致骨折的風險,而我們亞洲女性往往在絕經期後的5~7年就會丟失骨量的20%左右。明確骨質疏鬆的女性朋友要進行如下的應對:
●補充維生素d,對於調節骨鈣的代謝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把它理解為鈣的搬運工,如果缺少了維生素d,那麼即使補充再多的鈣,這些鈣也無法進入到骨骼內。
●如果檢查明確是骨破壞增強導致的骨質疏鬆,那麼要適當的使用雙膦酸鹽類的藥物去抑制骨破壞,具體是選擇口服的藥物還是靜脈的藥物,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諮詢專業的醫生,口服雙膦酸鹽類的藥物對胃黏膜有可能造成刺激,所以有很多朋友選擇靜脈使用,但是靜脈使用雙膦酸鹽類的藥物,有些患者會出現骨骼的疼痛以及發熱,但是時間不會特別長,一般在三天左右。
●關於補鈣。補鈣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了鈣才有了強化骨骼的原料,但是我們要求補鈣的量每天控制在600毫克左右就夠了,過量的補鈣也不會更好的增加吸收,而且還有增加結石的風險,具體選擇以含量為準,與價格無關。●生活方式一定要改變,建議有骨質疏鬆的女性朋友,每天要保證15~20分鐘左右的日曬時間,在Sunny比較少的冬天是可以延長一定時間的,30分鐘左右沒問題,但是不要超過這個時間,因為有可能增加面板癌的風險。另外千萬不要隔著玻璃太陽,因為玻璃會吸收在Sunny當中的紫外線。日常生活當中要多吃蔬菜,要適當的增加蛋奶的攝入,我們通常建議每天喝奶要在300毫升左右,如果有高脂血症可以喝脫脂牛奶,如果喝新鮮牛奶,腹瀉的朋友建議吃乳酪或者是酸奶;雞蛋建議以兩個蛋清,一個蛋黃為佳。另外建議在飲食當中也要多增加一些富含維生素d的食材,比如鮭魚和蛋類。另外一定要進行運動,比如慢跑、快走,這些負重性的運動對於促進骨鈣的吸收都是有好處的,在日常生活當中舉一舉小啞鈴,這些抗阻運動也可以幫助鈣的吸收。但是有一種運動對於補鈣沒有好處那就是游泳,在宇宙當中漂浮的宇航員迴歸地球以後都會發生骨質疏鬆,與在太空當中漂浮也是有一定關係的。
●關於雌激素。既然女性朋友們很大一部分出現骨質疏鬆的原因,是因為雌激素的丟失,那麼是否可以透過雌激素補充來調節骨質疏鬆呢?來控制症狀的呢?答案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女性朋友們有子宮肌瘤或者是乳腺增生,進行雌激素的補充,是有一定禁忌的,這需要在專業的婦科內分泌科專家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系統的補充和科學系統的調整。
女性朋友最好的抗骨松辦法是什麼?其實不僅是對於女性朋友,對所有的父母來講,我們都應該重視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最好的抗骨質疏鬆的辦法,就是在孩子們年輕的時候把骨骼補充的棒棒的,讓孩子們多運動,多喝奶,多接觸戶外的Sunny。這樣即使到了年老的時候,骨量有一定的丟失,但由於年輕的時候有了很好的骨量儲備,也不會誘發太大的問題。
總結在臨床上50歲左右的女性因為骨質疏鬆症導致周身疼痛,導致肌腱疼痛的患者是非常多的。但是也因為由於症狀過於常見,往往被忽視掉,比如多個手指疼痛,出現典型狹窄性腱鞘炎的患者,很少有人會考慮到骨質疏鬆。
建議處於圍絕經期的女性朋友們,一定要進行一次雙能x線的檢查,明確自己的骨量狀態,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自己抵抗絕經期骨質疏鬆症,而且只要經過科學系統的治療,這種問題是可以被控制住的。千萬不要因為疼痛而忍著,期待著把這個問題能挺過去,到那時如果時間過長,想要把骨量丟失控制住就很難了。
在絕經期這段時間確實對女性的困擾是比較大的,但是如果有一些症狀,可以提示女性朋友們身體存在著骨骼方面的問題,可以及時的進行診治,這往往不是壞事,而如果因為沒有症狀導致骨折以後才發現骨質疏鬆,就真的虧大了,您覺得呢?以上就是對於題主問題的解答,如果您還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
-
6 # 健康之初小講堂
女人絕經後,身上沒有哪些症狀就說明身體還很健康?
1. 泌尿道感染
絕經後的婦女泌尿道感染增多,並有不少人多次反覆發作,甚感痛苦。
下泌尿道及生殖管道下部均由泌尿生殖竇演化而來,所以尿道、膀胱三角區的上皮也和陰道上皮一樣,同樣受雌激素的影響。雌激素分泌正常時,上皮增厚、細胞內糖原豐富、區域性抵抗力增強,所以成年婦女泌尿系統感染相對較少。婦女絕經後,由於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黏膜也萎縮變薄,區域性抵抗力下降,加之尿道、陰道與肛門臨近,容易受到汙染而引起泌尿道感染,導致尿急、尿頻、尿痛。由於絕經後婦女尿道黏膜變薄,尿道管腔隨之變寬,同時盆底肌肉張力下降,容易使排尿能力失控,而產生尿失禁,尤其是有泌尿道感染或腹腔內壓增加如咳嗽、打噴嚏時,尿失禁可能更明顯。有時臨床及尿常規檢查都未見異常,也可能有上述泌尿道症狀。
有些患者常常不經過正規檢查而擅自採用抗生素治療,症狀一減輕,又馬上停藥。這樣處理對非特異性的泌尿道症狀固然沒有效果,即便確屬泌尿道感染,這種不徹底的治療也不合適。因為治療不徹底,容易復發,而且反覆用抗生素,還容易使致病菌產生抗藥性,到真正需要應用這種抗生素的時候,藥物卻不能發揮作用。正確的做法是:當有泌尿道症狀時,一定要請醫生進行臨床和尿液檢查,然後系統用藥。同時對泌尿道萎縮也應進行相應處理,否則上述症狀常得不到根治,而時有發作。雖不算大病,但常使患者非常苦惱。
2. 骨質疏鬆
絕經後骨質疏鬆症,指主要由絕經雌激素低落引起的骨質疏鬆症,常於絕經後5~10年發病,屬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其特徵是全身性的骨量減少及骨組織微結構改變,以致骨脆性增高,易於骨折,使婦女的殘廢率及死亡率增加。
3. 絕經後高血壓
絕經後高血壓是危及老年婦女的健康及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已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內分泌及代謝異常:絕經前各年齡段的婦女高密度脂蛋白(HDL)較男性高,低密度脂蛋白(LDL)較男性低,絕經後HDL有所下降,LDL逐漸超過男性,婦女總膽固醇水平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高,絕經後婦女高膽固醇血癥者可能比同齡男性多。另外該人群還存在高尿酸血癥,高胰島素血癥及糖代謝異常。
外周血管阻力增高: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致使血管壁的功能消弱,血管平滑肌的收縮功能增強,血管內皮系統舒張血管的作用被消弱。血管壁膠原和彈性蛋白比例、前膠原I和前膠原III比例失調,使血管壁彈性減退,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尚有血黏度增高,血小板聚集增加及紅細胞剛性改變。在接受雌激素治療後,心血管疾病及腦卒中的發生率可以降低50%。
回覆列表
首先,女性絕經以後,因為個人體質不同,不一定有人會出現身體表現的症狀。
精神心理方面:不抑鬱、不焦慮煩躁,基本上從心理層面來說是安全的。
身體健康:絕境給女性帶來的身體損害是巨大的,比如骨質疏鬆、陰道環境異常造成的白帶異常、出血等、甲狀腺功能失調、乳腺疾病、睡眠障礙、心臟問題、血壓問題,甚至是頭痛關節疾病症狀。如果沒有上述的一些問題的話,應該還算是健康的。
最好在絕經前後去醫院查一下激素水平,進行補鈣、嚴密監測自己的血壓、血糖等身體指標!每年進行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