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油燈

    中國畫講的是意境,筆墨畫風多樣化,我最喜歡大寫意山水畫,首先畫家要表現畫風的主題為,自然和諧,天人合一,人入畫中行,行者踏歌來,欣賞者能於畫者產生共鳴。遠山近林溪水小橋上,一老一少跨驢而行,當然更有鳥雀扁舟,古亭內聽琴對奕。

    古人的生活恬靜自然,和現代人的生話對比性很強,我們在大山裡旅遊也只是勿勿一瞥,不敢多留,留下只是電腦照片,何來詩情畫意。

    中國筆墨精神的內涵就是古人的文化內涵。

  • 2 # 水墨畫家陳莊

    畫中國畫的人第一天執筆畫畫,就接觸中國畫的筆墨了,只是自己還不知道這就是筆墨。筆墨是中國畫的內涵,更是中國畫的命脈,離開筆墨的中國畫,從何談起?

    學習中國畫傳統,都得從臨摹前人的作品開始,古畫全是筆墨關係構成的畫面,說中國畫抽象,正因為它是一線一點匯聚成的畫面,當然是抽象。國畫的筆墨不同於西方繪畫的筆觸,西方繪畫的筆觸堆積成自然的塊面,由面成形,國畫的筆墨由點線直接而成物體的形。

    中國畫的筆墨講聚散開合,講對比融合。看優秀國畫家的作品,就是一種純粹的筆墨體驗,是一種筆墨精神的享受。

    社會上有些所謂的畫家們,中國畫的筆墨是什麼都不理解,還裝高雅地認為自己的作品淨是筆墨,臨摹下古畫吧,深入學習下傳統,認真感知下真正的筆墨。

  • 3 # 澄懷齋主人

    筆墨,是中國畫的精神。中國清代畫家石濤言“筆墨當隨時代”,因為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語言,日常語言如是,繪畫要反映時代精神,藝術語言也應與時同步。筆墨精神的內涵應該也是如此。

    中國畫不是追表面的大,求表面效果,構圖大,內容空洞,沒有精神內涵。或是對筆墨的理解把握不夠到位,情感投入不夠,筆墨的個性發揮和主觀性不足;要麼一味強調主觀表現,作品的精神內涵不夠,從而削弱了作品的內力。中國畫是既強調精神內涵,也講究繪畫的形式感,充分的發揮了筆墨的主觀精神,展現在觀者的面前是從內而外的打動觀者,讓觀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

    對於筆墨精神的內涵,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教授薛永年表達得最為明確,最為深刻。他講:“就精神層面的筆墨而言,第一,像書法一樣,靠點畫表示“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天地之心”,表現乾旋地轉的宇宙意識,一筆就是一個世界。第二,像書法一樣,靠點畫表現“筋肉骨氣”的生命意識,一筆就是一個生命。第三,像書法一樣,靠點畫表現藝術家的品格和個性,一筆就是一個人。”

    個人淺薄理解,請老師指教批評!

  • 4 # 婆娑金羽

    中國畫的筆墨精神,大體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筆墨技法,第二個層次就是筆墨精神。

    首先咱們先簡單的聊聊筆墨技法。所謂筆墨通俗點講就是用筆用墨,筆肯定是用毛筆,毛筆的種類繁多就不一一詳解了,無論什麼樣的毛筆都可以都能傳達我們的筆墨精神。墨,主要是講墨色的表現。透過墨色的深淺來表達作品。一般來說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墨色的不同,給人的觀感也不同。焦濃重墨色,給人深沉厚重的感覺,淡清墨色則給人清爽歡快的感覺。

    現在咱們重點聊聊筆墨精神,也就是透過筆墨的含義,作品的精神。

    首先來講是中國畫特有的留白,它雖然是流出來的空白,但也筆墨精神之一。如果一張作品全是線,圈、點,那他肯定不是中國畫。比如日本的波點女王草間彌生,她的波點作品我也很喜歡,表達的東西不一樣,當然這不是中國畫。我們中國畫的留白是很講究的,從古至今我們中國畫基本都有留白。留白就是在畫畫時要把空白部分和黑墨部分一樣考慮進去,要對空白有個設計。比如畫魚,魚是在水中游的,因此空白即是水。有個小笑話,一個外華人看中國畫。咱們告訴他這魚是在水中的,他則大吼一聲,明明沒有水怎麼能說在水中呢?

    第二講講筆墨精神之意。所謂筆墨之意,也就是筆墨之間要表達的意境。中國畫強調意境,無境不成中國畫。中國畫講究作畫先立意,意在先筆後行。通俗點講就是要在胸有成竹之前,先想好這個竹子所處的環境,是月下還是林間,是狂妄的還是靜置的。這個作品在還沒有畫之前就已經有了一個意境。有了這個意境,在行筆之間自然就會在筆墨之間留下自己所要表達的意境,筆中會有自己當時的情緒,墨中會有自己當時的精神。而最後的作品也會有自己的靈魂嵌入當中。

    這些都是我們所說的大師的品格。比如齊白石更親民,張大千更豪放。

    除了這些,中國畫的筆墨精神還飽含了我們傳統文化的精神思想。比如唐詩宋詞,孔孟儒林,佛道思想等等。

    說到這裡,怎麼樣才能表達更好的筆墨精神呢?飽讀詩書,通古博今,學富五車,精通我們的傳統文化。不用刻意追求,自然筆墨精神就高人一等了!

  • 5 # 自在堂書法

    中國畫的最高追求,是畫家透過筆墨的虛實佈局與渲染,達到作者構思的意境。這便是筆和墨而產生的神和韻。

    西方畫以寫實為主。而中國畫是透過筆墨的濃淡乾溼焦,青赤黃白黑之間,虛無縹緲的構畫渲染,這到一種特定的神韻。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我們來看看畫家筆下的黃河壺口瀑布吧。

    黃河洶湧澎湃,一瀉千里,像一匹Mustang怒吼著一路奔來。畫家要在尺尺之間濃縮它的狂野的風彩,用盡筆墨,大肆渲染。不僅便我們看到了洶湧的浪花飛起三丈三,更聽到了它的怒吼聲。這便是筆墨傳神。

    中國畫分人物、花鳥與山水幾大系列。本人不懂作畫,但酷愛畫荷。畫了幾年才知道:水和墨的運用,想要達到自己追求的那種神韻是多麼艱難。

  • 6 # 從北方從日出之地飛來

    國畫所以形成這種風格,是受兩方面因素決定的。第一方面,受使用的材料性質所決定的。決定了畫家必須用簡潔、明快的筆觸勾勒出心裡想表達的意境。不多解釋。第二方面,是受男尊女卑的意識形態文化影響的。過去,人們常說斤斤計較的人,“你就象女人磨磨唧唧的。”並藐視女人是“頭髮長,見識短。”對女人的藐視,已經到了對其心理特徵的蔑視。觀察事物的方式,男人和女人有區別;女人是由點到面,男人剛好相反,是面到點;女人常是細心的代名詞,男人常是粗心的代名詞。這種差別常使女人鑽到牛角尖裡出不來,而迷失方向;而男人卻可以統攬全域性,不迷失方向。因此,國畫也就如此一直粗線條了,而不能也沒勇氣去尋找細膩地表達事物的材料,甚至已經失去了尋找的價值。我說點題外的話。正是女人的這種特性,才成就了現代科技成就;誰都知道,現代科技離不開數學,數學題演算的一個點錯了,整個一道就錯了,數學就是需要這種比細膩還細膩的性格。所以,當今世界的科技發明雖百分之九十九來源於中國古代,但古人沒時間和精力來磨磨唧唧,更何況幾代人來為雕蟲小計獻身於磨磨唧唧。成也,瀟和;敗也,瀟和。

  • 7 # 夜色主義繪畫

    筆墨針對藝術作品來講只是一種語言,是造型的一種手段,一種表現方法。藝術家的藝術思想則為藝術精神是藝術作品的靈魂。藝術精神才是藝術作品的文化內涵。筆墨語言是中國畫重要的表現技法,它本身具有豐富多樣的表達方式。筆墨當隨時代,其筆墨包括詩書畫印的統一來體現藝術家所表達的藝術精神。筆墨的藝術語言是中華民族創造的,也可謂是一種民族精神。

    中國畫在千百年的傳承與發展過程中,筆墨在畫面起到主導的地位,筆墨的藝術思想意識源自於儒、道以及佛家思想意識。在國畫作品中筆墨語言的個性化和成熟是藝術家創作出好作品的首要條件。黃賓虹把筆墨分為八卦原理分解得非常透徹。書畫用筆貴在用鋒,有的強調以氣運筆,有的人偏好中鋒,有的喜愛偏鋒;有的運筆瀟灑輕快,有的從容穩重;有的習慣尖筆,有的愛用禿鋒等等。書畫筆法為皴、擦、點、染。書畫用墨,則墨分五彩為焦、濃、重、淡、清等此為墨法。筆和墨要是在字義上來說有著多個詞義,首先指文字、文章以及書畫詩文作品,其次指筆和墨兩種工具材料,其三才是中國畫術語,其四還指寫字,繪畫和做文章。筆墨在國畫裡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語言,是藝術家用筆用墨的精神。藝術家可以透過筆法為主或者墨法為主或者筆墨相容等綜合藝術造型手段加以運用,創作出超越時間與空間的經典作品來。 因此,筆墨造詣的深淺成了中國畫家們表現自己藝術理想的載體,更是畫家精神世界魅力的展現。

  • 8 # 芝麻開門收藏網

    以繪畫為例,謝赫曾提出六法論,即繪畫的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耆位量、傳移模寫,這些是早期古代繪畫實踐的總結,而五代山水大師荊浩也曾提出過“六要”,即氣、韻、思、景、筆、墨,不僅標誌著中國繪畫題材的轉變,更對中國畫給予了最精品、最簡練的概括與總結,推動其發展。

    中國書畫最講究筆法和墨法,筆墨佔據其三分之一的地位,甚至在元代成為左右審美的重要取向。到了明清時期,筆墨情趣更受文人雅士稱讚,筆墨成為中國畫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而筆墨的 涵義不僅包含筆法和墨法,還包含很多其他的手法,例如白描、線描、雙勾、潑法等。

    可以說,書畫的筆墨中蘊含的就是書畫的法度,創作者在此法度的影響下,不斷創作吸收更多新鮮技法和理念,最終融合成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遺世而獨立。例如吳石仙的山水畫中就融入了傳統筆墨形式,卻也將西畫中的焦點透視納入其中,不僅具有筆墨情趣,更有立體效果,讓人稱讚。

    再比如徐悲鴻的作品,無論是人物、山水還是動物,都與西法有關聯,而他筆下的馬也是融合了中西畫特點,展現出傳統與創新的融合,最終形成獨一無二的馬作。從其作品中能品味出法度的意味,能感受到法度的存在,這種出其不意的創作手法也讓他的作品深受世人喜愛和後人追捧。

    對於書畫家而言,創作不是故步自封,也不是閉門造車,而是在傳統的基礎上有機融合其他畫法,創新開拓,這樣的畫作才是佳作。黃賓虹曾在筆墨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吸收西方現代派畫技和理念,不僅運用點線創意,還與國畫相結合,最終形成極好的藝術效果。

    不過,在實際創作中,有很多人拘泥於所謂的法度,以老舊的思想去面對書畫,其所創作的作品可想而知難受世人歡迎。實際上,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對泥古與創新、死法與活法的說法都不同,但真正的大師都不曾拘泥於舊形式,而是開拓創新,以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來創作獨特的作品,而法度也在這些書畫筆墨中悄然顯現。

    書畫收藏精品鑑賞及價格參考:

    1:石魯1959年作春忙圖鏡心,尺寸:75×93釐米,估價:RMB 1,500,000 ~ 2,500,000,成交價: RMB 5,865,000 ,成交時間: 2011-05-22 ,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2011年春季拍賣會。

    2:黃賓虹夏山溪雲圖立軸,尺寸:128×43釐米,估價:RMB 2,800,000 ~ 3,800,000,成交價: RMB 5,865,000 ,成交時間: 2015-12-26 ,拍賣公司: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5秋季拍賣會。

    3:謝稚柳1978年作松鶴圖鏡框,尺寸:64.8×130釐米,估價:HKD 2,800,000 ~ 3,500,000,成交價: HKD 5,860,000 ,成交時間: 2017-04-04 ,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7年春季拍賣會。

    4:齊白石多壽有酒鏡框,尺寸:99×34釐米,估價:HKD 2,800,000 ~ 3,800,000,成交價: HKD 5,840,000 ,成交時間: 2016-04-05 ,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6年春季拍賣會。

    本幅桃實兩雙,綠葉為伴,其色鮮豔欲滴,傍置尚未開封之酒甕,兩者相輔相成,佈局見均勻穩重,亦喻多壽有酒之意。酒甕以沒骨法出之,染赭色,間有留白,以示外沿受光處,外系草繩,濃墨勾出,見物體之質感。白石畫桃取法缶老甚多,惟筆墨活潑剛勁,用色豐富鮮活,實青出於藍矣。畫上未具年款,依畫風及題款書體判斷,應屬四十年代初期之作。

    5:於非闇1938年作伊洛傳芳立軸,尺寸:113.5×42.9釐米,估價:HKD 1,500,000 ~ 2,500,000,成交價: HKD 5,840,000 ,成交時間: 2015-04-06 ,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5春季拍賣會。

    本幅取宋人範石湖詩意,寫牡丹中油紅、綠華兩品種風中搖曳之姿。畫中見枝舞翻袖,葉妝展眉,花底石竹亦呈擺蘯,蛺蝶一雙逆風而飛,夾翅不得舒展,襯出入春時仍帶料峭寒意,見「箭激罡風」之狀。對照本幅寫於五月初,正京城易起大風之季,想必確是東風尚疾,毀花無數,引得畫家心生惜憐而迻錄其貌於畫中。於氏作畫選用材料、顏料極盡講究,畫墨紫牡丹以自藏舊洋紅,配以御墨,得沉著絲絨般色澤;綠華一朵,瓣有斑駁,可見石青之下以石綠作底,相互襯托,益顯鮮明,每種顏色亦是由淺而深,方得潔淨而厚重。本幅帶寫生之意,但諸多細節仍保留兩宋緙絲裝飾之美。於氏極為推崇朱克柔、沈子蕃緙絲,以其優美婉麗,存唐人藝術渾厚而不失自然之趣。油紅一朵,雌蕊畫以石綠,雄蕊極規則地環列四周,取藤黃、石青、硃砂、胭脂,細細上色,復施金勒雌蕊,如此畫來無造作之弊,只覺古雅貼切;綠華一蕊,同出此法,稍作變化矣。四十年代以後,畫家筆下牡丹之花蕊,則寫生多於古意了。

    6:潘天壽1945年作松陰夜話鏡心,尺寸:100×43釐米,估價:RMB 3,200,000 ~ 4,500,000,成交價: RMB 5,824,000 ,成交時間: 2010-12-03 ,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5週年秋季拍賣會。

    7:黃胄新疆風情鏡心,尺寸:150×93釐米,估價: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價: RMB 5,824,000 ,成交時間: 2010-12-18 ,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嘉德四季第二十四期拍賣會。

    此幅畫作正是《載歌行》的初稿,雖為初稿但構圖飽滿,人物形象生動,層次分明,與主題相互呼應。由於是初稿,筆墨上更為流暢、粗獷。人物內心世界的表現也更加淳樸、生動。完全不失為黃胄的一篇佳構。

    8:陸儼少1986年作峽江行旅圖立軸,尺寸:95×89釐米,估價:RMB 1,800,000 ~ 2,800,000,成交價: RMB 5,824,000 ,成交時間: 2010-12-03 ,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5週年秋季拍賣會。

    此幅《峽江行旅圖》為陸儼少於1986年3月在晚晴軒所作,時年78歲。巫峽自巫山縣城東大寧河起,至巴東縣官渡口止,全長46公里,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晚晴軒是陸儼少先生的最後一個齋名,在粉碎“四人幫”以後,陸儼少先生為自己杭州和深圳的畫室所題的。它取自李商隱的詩句:“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此圖對於巫峽的描繪採用俯視的視角,從上而下觀看巫峽。在畫面左下方,是巫峽的右岸,並沒有全面地展示,僅僅通過幾塊石頭來表現;中間是峽谷中的滔滔激流,激起了很多浪花,顯得河水流速很快,一隻小舟在峽谷激流中艱難前行;畫面上方,是峽谷左側,在畫面中是著重表現的部分,懸崖峭壁、高山松石,無不透漏出巫峽的險峻。在畫面的描繪上,尤其注重用筆,岩石、松柏、小船的每一筆都筆致清晰、起落有致、極盡變化,且圓靈多變、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點、線、面筆致清晰、起落有致、力透紙背、繁簡輕重、濃淡乾溼、疏密虛實、極盡靈便。此幅作品給人一種清新雋永、古拙奇峭的感覺,具有一種超凡脫俗的審美情趣,自有一種鬱勃之氣迴盪其間,散發著行雲流水般的意氣,近視遠看均有一番別具一格且引人入勝的景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喜歡的一首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