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檔案館

    我是真君,我來回答。

    首先,我們應該要清楚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武松到底會不會騎馬?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武松當都頭的時候,曾奉縣太爺之命,前往東京出差,那一次他就是騎馬出行。而之後,武松就再也沒有騎馬的經歷,就更別說騎馬作戰了。

    值得一說的是,跟武松同為步軍頭領的魯智深,他不僅會騎馬,而且還能騎馬作戰,小說中這樣寫道:

    魯智深在馬上大喝道:“那個是梁山泊殺敗的撮鳥,敢來俺這裡唬嚇人!”呼延灼道:“先殺你這個禿驢,豁我心中怒氣!”魯智深掄動鐵禪杖,呼延灼舞起雙鞭,二馬相交,兩邊吶喊。鬥四五十合,不分勝敗。呼延灼暗暗喝采道:“這個和尚,倒恁地了得!”兩邊鳴金,各自收軍暫歇。

    魯智深竟然能在馬上跟呼延灼這樣的馬戰高手大戰四五十回合且不分勝負,很顯然魯智深的馬上功夫不弱。可見,魯智深的馬上功夫和馬下功夫都是拿得出手的。然而,深受大家喜愛的武松,他卻從來不騎馬作戰,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不妨一起來分析一下。

    第一,武松會騎馬,但騎術低微。

    武松去東京出差是騎馬去的,我們大概能想到他騎馬的狀態,那就是—悠哉遊哉,這並不需要多麼高超的騎術。但在戰場上騎馬作戰、廝殺、闖陣,可不比騎馬閒逛,那是需要相當高超的騎術來駕馭的。魯智深為什麼能騎馬作戰,那是因為魯智深曾經當過提轄,是一個小軍官,他應該接受過正規的騎術訓練;而早年的武松只是一個普通青年,他既沒有當過兵,也沒有在江湖上摸爬滾打,那他顯然沒有機會接受正規的騎術訓練。因此,我們只能說武松會騎馬,但其低微的騎術是不能支撐他在馬上作戰的。

    第二,武松的絕技在馬上不能施展。

    大家都知道,武松有幾門相當厲害的絕技—醉拳、玉環步、鴛鴦腳。景陽岡打虎—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這一場場酣暢淋漓的打鬥,都集中展現了武松精湛的徒手格鬥絕技。而偏偏武松的這些絕技,只能在步戰中充分展露,而在馬上,是無法施展的,或者說不能充分地施展。在馬下,武松是揚長避短;而在馬上,那就成“避長揚短”了。因此,武松為了能在戰鬥中將自己的武藝最大化,他也只能選擇馬下作戰,而不是馬上作戰。

    第三,騎馬作戰會大大降低武松的爆發力和靈活度。

    騎馬作戰有什麼優勢?其一,騎馬者可居高臨下,有利於陣前衝殺;其二,可依靠戰馬的衝擊,來提高騎馬者的爆發力。但騎馬作戰也有一個很明顯的劣勢,那就是靈活度低。由於戰馬衝鋒時速度太快,會產生一個慣性力,騎馬者將戰馬掉頭過來的那一瞬間,實際上就形成了一個大大的破綻,很容易被敵人撿漏。武松景陽岡打虎時,老虎撲向武松,而武松竟然能輕鬆避開。如果那隻老虎撲的是一匹馬,想必那匹馬早就成老虎的晚餐了。武松能避開老虎的猛撲,說明了武松的爆發力和靈活度,不僅強於馬,甚至還強於景陽岡的猛虎。既然如此,如果武松騎馬作戰,不僅不能讓他更加強大,相反會大大降低他的爆發力和靈活度,這對他是極其不利的。徵方臘時,武松對戰方臘麾下的將領貝應夔,這也是《水滸傳》中唯一一場步軍頭領與馬軍將領的單挑,結果是馬上的貝應夔被馬下的武松一手拽下馬來,最終死於武松刀下。看來,就算武松不騎馬,一樣能陣前斬將,戰馬對武松來說,根本算不上什麼輔助。

    在小說中,有一處很有意思的對話,在武松去快活林的路上,施恩說道:“後槽有馬, 備來騎去。”武松回道:“我又不腳小,騎那馬怎地?”意思就是“我又不是不會走路,騎馬乾什麼?”可見,武松根本就不屑騎馬,想必他對自己馬下的功夫是十分自信的。

  • 2 # 指禪

    步軍頭領一十員:  “花和尚”魯智深  “行者”武松  “赤發鬼”劉唐   “插翅虎”雷橫  “黑旋風”李逵   “浪子”燕青  “病關索”楊雄   “拼命三郎”石秀  “兩頭蛇”解珍   “雙尾蠍”解寶

    步軍頭領騎什麼馬呀

  • 3 # 賀蘭山下的守望者

    我們先來看一下水滸各人的分工

    頭領:宋江 副頭領:盧俊義

    軍事:吳用 公孫勝

    馬軍五虎將:關勝 林沖 秦明 呼延灼 董平

    馬軍八虎騎先鋒使:花榮 徐寧 楊志 索超 張清 朱仝 史進 穆弘

    財政:柴進 李應

    梁山總探聲息頭領:戴宗

    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黃信 孫立 宣贊 郝思文 韓滔 彭玘 單廷珪 魏定國 歐鵬 鄧飛 燕順 馬麟 陳達 楊春 楊林 周通

    步軍:魯智深 武松 劉唐 雷橫 李逵 燕青 楊雄 石秀 解珍 解寶

    水軍:李俊 張橫 張順 阮小二 阮小五 阮小七 童威 童猛

    同參贊軍務頭領:朱武

    三軍內採事馬軍頭領:王英 扈三娘

    守護中軍馬驍將:呂方 郭盛 孔明 孔亮

    十七員步軍將校:樊瑞 鮑旭 項充 李袞 薛永 施恩 穆春 李忠 鄭天壽 宋萬 杜遷 鄒淵 鄒潤 龔旺 丁得孫 焦健 石勇

    重點來了,馬軍五虎將:關勝 林沖 呼延灼 秦明 董平,這五人是主要參與征戰的,他們有一個很明顯的共同特點,都曾經是朝廷的武將或者軍事人員,是否能夠馬上作戰與長期所處的環境有很大關係,之前他們在朝廷供職的時候是有大把的機會去練習馬上作戰本領的。

    馬軍八虎騎先鋒使:花榮 徐寧 楊志 索超 張清 朱仝 史進 穆弘,而馬軍八虎騎先鋒使除了史進,穆弘之外,前六人也都是前朝廷將領,史進其實也可以歸類到朝廷武將的路子,教他真功夫的王進是禁軍教頭,正經武官,還是專門教武功的武官,史進又出身大地主家庭,有條件練習馬上作戰本領,同樣的穆弘也是大地主,也有條件練習,只不過稍微帶點野路子。而武松的出身可就比不上這些馬軍頭領了,

    武松父母早亡,武大郎把武松帶著長大成人,能夠健康的長大已經很不容易,並且靠著長期與欺負兄弟倆的惡霸爭鬥,也可能是受過高人指點,武松才練就了一身功夫,這已經很不容易了,基本沒機會學習馬上作戰的本領。

    剩下的還有幾位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也屬於馬軍,但是他們的主要職責說的很明確了,遠探出哨,故名意思就是斥候,承擔的作戰任務不重的,要求騎馬比較熟練,但不一定有過硬的馬上作戰本領,因此會騎馬就行。以武松的武功和才能肯定是要承擔主要作戰任務的,肯定要最大程度發揮他的能力,只能是在步兵裡。假如非要讓武松馬上作戰,發揮不了真正實力就成了高射炮打蚊子,太不值當。

  • 4 # 三夢遊水

    在古代戰爭中,騎兵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們行進速度快,機動性強,並且居高臨下,往往能在瞬間給敵人以致命打擊。正因為如此,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文學作品中,古代英雄形象大都擅於馬戰,例如李廣、衛青、呂布、趙雲以及《水滸傳》裡的五虎將等等。但讓人有些想不通的是,《水滸》中號稱頭號打虎英雄的武松,似乎從來沒有騎馬作戰的經歷,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武松到底會不會騎馬

    騎馬作戰最基本的條件是要會騎馬,如果連馬都不會騎,那麼就更不要談在馬上作戰了,畢竟騎馬作戰對於馬術的要求還是很高的。由此,不少人就猜測武松沒有騎馬作戰的經歷是他本人根本就不會騎馬。其實這是有誤解的,武松本身是會騎馬的,書中有交代他曾騎馬去東京辦差。除此之外,招安後武松隨大軍南征北戰,徵王慶、田虎、方臘,也不太可能純步行,只不過作者沒有交代罷了。

    武松為何不願意騎馬

    書中關於武松與馬的情節少之又少,印象最深的一處是武松醉打蔣門神之前,施恩怕武松路上受累,提出讓他騎馬去,結果被武松當機立斷的拒絕了,書中寫道:

    施恩早來請去家中吃早飯,武松吃了茶飯罷,施恩便道:“後槽有馬,備來騎去。”武松道:“我又不腳小,騎那馬怎的?只要依我一件事。”

    可以看出,武松是不太願意騎馬的,至於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武松缺乏專業系統訓練,騎馬技能相對較弱

    在《水滸傳》描寫的北宋時期,由於大型產馬區被遼、西夏等政權佔據,導致大宋的馬匹數量有限。而中原、西南僅存的幾個小規模產馬區也主要供給正規軍隊使用,就連貴族士大夫都選擇牛車出行,普通老百姓很難接觸到馬匹,進行系統騎馬訓練的機會就更少了。武松身為一個下層百姓或者官吏,是不大有機會進行全方位訓練的,因此他的騎馬水平並不高,只能以馬代步,騎馬作戰的能力暫時還達不到。

    第二,武松戰力主要集中在拳腳上,騎馬施展不開

    從武松以往的戰績來看,無論是景陽岡打虎、鬥殺西門慶、血濺鴛鴦樓,還是大鬧飛雲浦、醉打蔣門神都是地面戰鬥,使用的也都是拳腳、棍棒上的功夫,這也是武松所擅長的。可是一到馬上,作戰方式完全與地面不同,拳腳、棍棒水平再高,也是無處施展。武松曾擔任陽穀縣步兵都頭,梁山排座次以後,又被任命為步軍頭領,可見他的能力主要還是以地面戰鬥為主,騎馬作戰並不擅長。

    第三,武松即使不騎馬,也能大敗騎兵

    武松歸順梁山以後,多次在實戰中展示出他卓越的地面作戰能力,並且常常以步戰對陣騎兵,且都能以絕對優勢獲勝。例如,徵方臘過程中,武松將對方陣中的馬軍大將貝應夔一把硬扯下馬,隨手便揮刀割了頭,其能力可見一斑。既然武松有如此能力,在他看來也就不必騎馬了,騎上馬反而是累贅,影響自己能力的發揮。

    綜上所述,武松不騎馬作戰並不是因為他不會騎馬,而是他的特長是步戰,騎馬反而發揮不出來,並且他的騎馬技術也達不到騎兵的水平。

  • 5 # 使用者3294749784759

    不會騎唄,也從未騎過。窮人家的孩子,哪裡來的馬騎,古代養馬,騎馬就跟現代養車,開車一樣!有錢才得有馬騎,有車開!

  • 6 # 使用者4157199552543

    如果自己的武藝和氣力超強.揚長避短.應用自如.個人作戰也是得心應手.神出鬼沒.快速取勝也是可能.必境人馬也有配合失當的時候.再說馬傷也是常有之事.影響戰鬥.這是不如獨人戰鬥的地方

  • 7 # 木子君的小屋

    不是不騎,而是不會。

    一、北宋中期戰馬奇缺

    五代時,後晉石敬塘把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後來,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後,一直未從契丹人手中奪回燕雲十六州,導致整個北宋戰馬奇缺。

    再加上北宋自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後,對武將的猜忌和壓制嚴重,文尊武卑,再加對西夏的不夠重視,導致党項部落首領李元昊稱帝,在西夏建立了党項割據政權。

    這兩個地,一個在東北,一在西北。一是所謂薊北之野,即今熱察一帶。一是甘涼河套一帶。一定要高寒之地,才能養好馬。

    這兩個區域的丟失,使在北宋一朝戰馬奇缺。

    二、武松出身平民

    戰馬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物資,其價值超過了現在的賓士寶馬。而武松呢,出身于山東清河縣,其父母早逝,靠哥哥武大賣餅才將其養大。

    家庭的貧窮導致武松沒有資本也沒有能力學習騎馬,所以,武松不會騎馬。

    三、武松沒有從軍經歷

    當然也有一個原因,武松早年性格爆燥,曾與人打鬥,將人打傷,他以為打死了人,就亡命於江湖。

    後來就呆在了柴進的莊上,因其性格問題,與柴進的莊客關係並不好,飽受冷落,直到遇到宋江,才有回鄉的機會。

    後來因景陽岡打虎,在陽穀縣做了都頭。再回來就因為武大被殺而復仇殺死西門慶潘金蓮而被流放。

    可以說,因為武松的際遇,沒有參軍的可能,所以也沒有在軍中學習馬術的經驗。

    結語

    總之來說,戰馬在宋時是很昂貴的東西,其價值不諮於現在的賓士寶馬,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東西,作為平頭百姓的武松,是沒有機會學習的。所以武松不騎馬作戰,不是不想,而是不會。但這絲毫不影響武松的武勇,憑著兩把戒刀,哪愾是在步下,能戰得過武松的騎將也並不多。

  • 8 # 鄭非夢妙文

    我倒想問問武松為什麼要騎馬作戰?在《水滸傳》中確實沒有武松騎馬作戰的記載,但這並不意味著武松不會馬戰,只不過他更擅長於步戰罷了。像武松、林沖、盧俊義等武林高手在習武的時候肯定不會只學馬上功夫或者只學步下功夫,肯定是都學過,就像十八般兵器都要學一樣,只不過有人習慣用刀,有人喜歡用劍罷了。武松步戰能力太強,連老虎都能赤手空拳打死,其步戰能力簡直逆天了,他在步戰方面更能徹底發揮出巨大的戰鬥力和能量。因而梁山考慮到武松的特點讓他做了步軍頭領,這叫人盡其才,量才而用。武松確實是在步戰方面堪稱萬人敵,表現出眾,單臂擒方臘代表了其步戰最高成就。不過話說回來,梁山並不缺少馬戰高手,比如梁山有馬軍五虎上將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董平,除了五虎將還有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花榮、徐寧、楊志、索超、張清、朱仝、史進、穆弘,可以說梁山馬上能征慣戰的高手不在少數,有他們衝鋒陷陣就用不著武松親自出馬了。武松在自己專門的步戰領域發光發熱就可以了。結語:在步戰方面武松可謂獨佔鰲頭,他要說第二恐怕沒人敢認第一。

  • 9 # 文化一家人

    這是個專業性很強的問題!

    《水滸傳》中的武松為什麼不騎馬作戰?這要從幾方面來回答。

    第一、梁山是一個分兵種作戰的武裝集團。

    如同海陸空三軍一樣,梁山有以關勝、林沖等馬軍五虎將為首的馬軍,有以李俊,張橫,張順,阮氏三雄為頭領的水軍,有以魯智深和武松為頭領的步軍。這屬於軍種不同,各有特長和各自的功能。只有如此,才能在戰役中合理使用軍隊,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作用,使戰爭取得完全的勝利。

    因此,武松作為步軍頭領,自然是不需要騎馬作戰的。

    第二、武松的特長是拳腳功夫,自然就不需要騎馬。

    眾所周知,在《水滸傳》中,武松出場就拳打猛虎,接著是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所有驚天動地的壯舉都是在陸地上步戰。也就是說,步戰是武松的拿手好戲。在這種情況下,你偏讓他騎著馬去與人格鬥,豈不是沒有量才使用,錯點鴛鴦譜。

    所以,武松不騎馬作戰,是合情合理的。

    第三、武松沒有馬上作戰的經歷,也沒有馬戰的經驗。

    縱觀《水滸傳》全書,作為步軍頭領的魯智深和武松,魯智深尚且有過與呼延灼一次馬戰的機會,而且大戰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弄得呼延灼好不疑惑,沒想到二龍山草寇竟有如此高人。

    但武松卻由始至終沒有過馬戰的經歷,這雖然不能證明武松不會騎馬,但起碼能證明武松是沒有馬戰經驗,也不善於馬戰的。

    第四、只有各自發揮特長,才能使故事精彩紛呈。

    《水滸傳》是一部以武打為特點的故事,只有各種技能的充分展示,才能使故事精彩紛呈。如果單純以一種方式推進情節,勢必會顯得枯燥乏味。而武松的特長在全書中是最精彩的部分,也是家喻戶曉流傳甚廣深入人心的角色。關於這一點,有那麼多馬上作戰的將領可以作例證。許多馬軍將領之所以難以出彩,與他們少有特點是有直接關係的。

    因此,武松不騎馬作戰的情節,在全書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塑造得極成功的典型人物和典型形象。

    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說明,之所以不讓武松在馬上作戰,就是為了故事情節的需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遇到過哪些意想不到的奇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