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命運不堪浮華
-
2 # 筠怡純郎
我讀的書很雜,當年在蘇州木瀆古鎮打工,一起學徒有位玩的好的同事。一起逛街遊玩,我在報紙上看的《狼牙》連載,後來休息到文化市場的書店買下這本書,連續讀了好幾遍,印象深刻。《狼牙》是寫中國陸軍特種部隊的成長。裡面有很多人物,我印象最深的有林銳,何大隊,小莊,陳勇,張雲,張雷等人物,裡面有戰爭場面的描寫,也有和平年代的愛情,更有和平年代軍人的生離死別。
我記得書中有關於對女性的描寫:女人是需要降伏的動物,越是優秀的女人越需要優秀的男人去降伏。降伏是什麼,是劍走偏峰,一旦降伏了,女人會真心對男人好。
還有關於管理者一句話:帶兵在正,做戰在奇。所謂奇正相付就是這個原則,做事也是同樣的道理,行得正,做的巧,事出同理。
還有一句話,軍人在和平年代要學會生活!人生也如此。《狼牙》不光寫出軍人的神秘感,也寫出人生的生離死別,愛恨情仇,也寫出軍人的堅韌和付出,更寫出鐵血軍魂。讓人受益良多。
-
3 # 逆流書齋
評分90。
這是一部非常精彩、非常優秀、有爽點有淚點有擔當的故事。
這是屬於民族崛起的暢想,以實幹的精神完成日不落的遠望,完結於一場酣暢淋漓的高/潮。
雖然結局很恰到好處,但我仍覺得需要一個番外,一個時間軸為現在的番外。
如此,方能心滿意足。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個狹隘的民族主義者。
在其他小說還停留在抗倭與草原進行對戰對南方的蠻夷苦不堪言的階段的時候,這個故事裡的主角已經率領他的軍隊收復了周邊的敵對國家和附屬小國,並且進行移民和同化——是的收復,你沒看錯。
這一路上,主角用敵人的屍骸築起了無數的京觀,俘獲了成千上萬的俘虜,佔據了大大小小的礦產和良田,魔神之名遠播重洋。
他用日不落的暢想成功打動了一個又一個帝王,讓大明成功地在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以碾壓的姿態屹立於其他國家之上,他近乎貪婪地佔據著每一寸土地。
這樣的主角雖然某種程度上會讓人詬病,但就我個人而言看著是真的極為舒坦——這滿足了我長久以來對歷史文的嚮往,雖然這個故事的“爽”並不那麼徹底。
這個故事真的並不是一個純粹的爽文。
首先這個主角擁有一個十分奇怪的金手指——一個啥都有的倉庫。然而這個倉庫最大的用途,除了主角偶爾幾次的狙擊之外,大概是使用裡面奇奇怪怪的藥物來治病?哦還有各種肉水果蔬菜調料啥的。在故事中後期倉庫君更是一點戲份都沒有,堪稱史上最慘的金手指。
其次對於提前了幾百年的科技興國而言,這個故事中的改革過於踏實和注重過程。在這裡主角需要親自編寫教材、教授徒弟、挑選工匠,集所有人之力一點點試驗出各種用途的鋼材、探索更快更好的能源轉換方式和改進方法、開拓航道、培育高產優質的糧食作物……一點一滴地建設起強大的大明。
最後,在國家體制機制改革的時候,文中認真地描繪了那時的朝堂和整體的現狀,剖析了儒學與儒家的關係,指出了政治上的弊端……而後堅決而堅定地推進各種有利於民生的改革。
主角以一片赤膽忠心屹立於每一次變革的風口浪尖,為皇座上的君王保駕護航。
這是一個主角未曾稱帝的故事。
在來到大明的這些年,他從來不想、也不願意去碰觸那個位置。每一次立下了卓越功勳,他總是會犯下一些無傷大雅的錯誤自汙。他不與任何勢力交好,只一心為大明江山永固子民安康。
在朱棣時期,他是那個彷彿隨時可以上房揭瓦的豎子,獲得了被視做子侄一般的寬容。那一聲聲“方醒愛朕”,那終生止步的大明興和伯,不僅是為了回報知遇之恩,更是一份跨越了千年的惺惺相惜。那一日,朱棣於馬背上離去,傷心的不只是故事中那些人物,故事外的我心中也有些許苦悶無法言表。
在朱高熾時期,他是那個仗義執言的晚輩,總獲得旁人無法企及的寬容。他真誠地為皇位傳承考慮,卻忽視了王座上的那個人身為帝王的擔當。雖然朱高熾在那個位置上待的時間不長,但也為大明做出了些許的改變,讓這一切慢慢變好。
在朱瞻基時期,他是那個隨時可以託付後背的德華兄。十多年來的亦師亦友,讓這兩人的默契無人可及。而在改革的路上那相互頂缸的擔當,讓我覺得日不落的遠望總有一天會真的實現。
很多人對主角未曾稱帝表示怨念,但我覺得這樣卻真的很好。他的願望只是讓大明昌盛,身處何處並不重要。而且他骨子裡畢竟只是那個憊懶的人啊。
我喜歡這個故事中描述的大明。
雖然這裡有龐然大物一般的儒家,有盤根錯節的官場,有勾心鬥角的陰暗面。
但故事中更多的是世人對實用科學的嚮往,是心繫國家的忠臣們的堅持和奮進,是百姓們的安居樂業和蒸蒸日上的生活。
我看著他們一點點向世界播撒科學的種子,一點點降低務虛官吏的地位,一點點培養出有戰鬥力的軍隊,一點點改善民眾生活與拓展疆土……彷彿在某個平行時空中真的有這麼一個威武的大明,承載著我們的夢想。
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特意去圖書館找了一些有關明朝的書籍閱讀,那書中似曾相識的場景與耳熟能詳的人物們讓我有種久別重逢的欣喜。
是的,人物。
我喜歡朝堂之上為百姓披肝瀝膽的那群人,喜歡他們在國家利益上的斤斤計較。
我喜歡鄉野之間那些真實的聲音和行為,一項政策是否正確本就應該交給百姓來判斷。
我喜歡軍中的鐵血豪情,正因為有他們大明才有底氣屹立於世界之巔。
我喜歡出使海外的赫赫雄威,那骨子裡的自豪和驕傲是任何一個種族所沒有的。
我還喜歡那個沒那麼嚴肅的皇家,那個誤入歧途的皇子,那個錯生帝王家的漢王,還有婉婉……
我喜歡這個故事中的每一個高/潮,每一場勝利,每一聲山呼海嘯的吶喊,讓我彷彿身臨其境,這一切似乎真的觸手可及。
我真的喜歡這個故事。
靜下心來,故事中性格鮮明的人物一個個浮現在我的眼前,那些或印象深刻或會心一笑的場景也紛至沓來,讓我十分想再看一個這樣的故事,再看看這樣一群人在那個年代書寫一段傳奇。
我想,看完之後我需要沉澱一段時間,做一些單純的試毒或者找點爽文來平復一下心情,來緩解這個故事帶給我的震撼。
-
4 # 建立新世界
我覺得《與神對話》這本書讓我感覺很充實。
生活的意義不是發現,而是創造。
我們帶著使命來到地球,透過創造來顯現自己的真實身份。所有的境遇都讓我們忘記真我,唯有內心靈魂的孤獨冥冥中引領我們尋找回家的路。
活著就是要回憶起自我的本性。創造者即是造物主。我們每個人都是造物主,每天的生活就是我們自己創造的。你選擇怎樣的生活,生活就會是怎樣的。沒有別人,只有自己的選擇。如何知道選擇是正確的?只要讓你內心感到真正的愉悅和平和,那就是對的選擇。
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只有當下。此時此刻,內心感受是真實的存在。
寫吧,寫吧,流暢的表達也是源於宇宙的通道。靜下心來,感受內心的聲音。也許我還沒有準備好,否則我會靈感湧出,無法停止。但是我有預感,一切正在臨近。那個開悟的時刻,可以坦然接納一切的靜定。
《與神對話》這本書我其實沒有看多少頁,但是卻有著深深的共鳴,有種找到同路人的感覺。這本書的作者曾經輝煌過,也經歷過破產,甚至流落街頭;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卻神奇地”與神對話“,得到了”神“的引導。之後他將”與神對話“的內容寫成此書後,又再次給他帶來了人生的輝煌,該書在短短的時間內成為暢銷書,並獲得了巨大的反響。作者傳奇的人生,東山再起,相信作者一定對生命、對信仰、對許多許多事物都有了不同的看法和感慨。
我沒有看多少頁,但是就是有這樣的一些書,讓你剛剛翻開幾頁,就產生了巨大的共鳴,而反而讓你不想繼續看下去,因為你同樣或類似地經歷著書中的經歷,深深地感到一種莫名的認同感;但此時,自己則更加堅定地在自己的小宇宙裡,繼續著自己的歷程!
這本書中的”神“,是超越現實中的宗教的界限,這個神,就是無處不在地,沒有披著任何宗教外衣的,沒有具體或真實的形態的神。神無處不在並無時不刻地在看著你,神和你的對話,其實是透過許多方面表現出來,可以是經歷,可以是突然發自心底的靈感,甚至可能是其他人的話語,更甚至可能是一些事物。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的說話很虛無縹緲,有人根本不相信這樣的,就像書中的”神“所說的,人們更傾向於用自己的眼光和固有的思維去分析,即便他們已經接收到來自神的資訊,也會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和思維去判斷,最後結論就是神的資訊的錯誤的,並且身體力行地去證明。
然而,神的偉大就在於他無處不在,並且公平地、不計回報地、無私地愛著他守護的人,不斷地給予各種資訊與指引;但人們卻不能夠向神開啟心扉,似乎對這種真誠真實的交流感到害怕,以一種”自保“”保守“的態度來對待神,同樣地,一葉障目,他們失去的,卻是最偉大的指引。神的偉大與人的渺小和自私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同時,人卻不斷地祈禱,不斷地向這個他們想象中的神去禱告,去祈求得到幫助,得到眷顧;所以,神認為,人們為什麼禱告,是因為得不到,是因為缺乏,而禱告是沒有用的,當神傳達資訊給予幫助的時候,人們卻憑藉自己的判斷將這種資訊拒之千里。然後開始在因為得不到而禱告,再拒絕再禱告的惡性迴圈中做出最後的判斷”神是不公平的“或”神是不存在的“,或開始懷著不甘心而抱怨神。
神對於人類的自私與保守,總是以一種寬容和仁慈的態度;但是人類如果不能擺脫內心的障礙,是永遠也無法與神真正的溝通。這個神,並不是披著宗教外衣、或者有著任何具象的神,是一個偉大的精神力量。我堅信神的偉大,更加堅信神是無處不在地關注著、指引著我,只有把自己完全交給神,毫無保留地開啟心扉,毫不懷疑地接受神的指引,這樣才是真正的領受;神對人類是公平地,也是大愛的,當你接受神的指引夢想成真的時候,神也希望你能夠用大愛去回報這個世界,回報其他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真正領受到神的引領,沒有夢想成真的人,神是如此的偉大,對他所有的子女,也就是人類是如此無私的愛著。當直接給予指引這條道路被人類拒絕,神則開始用其他的途經繼續指引甚至幫助他。
所以,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公平,不要抱怨機遇不濟,真正決定這一切的,其實是人的內心,是人的思想。是敞開心扉去領受,然後用大愛去回報;還是固守著自己的思維與自保的觀念,狹隘的生活著,這些都是源自人的內心所做出的選擇。神是如此的偉大,給予人類充分的自由去選擇,並且透過各種各樣的途經無時不刻地關注、指引、守護、幫助著人!
最後,用一句非常中國的古話,來結束本文,還是那句”性格決定命運,氣度影響格局“,性格決定了內心的選擇,而氣度則決定了怎樣的心去領受神的指引,又要用多大的大愛,去回報這個世界。
-
5 # 春風吻花香
不止一本,比如房龍的系列,從《人類的藝術》開始,《人類的故事》《寬容》《房龍地理》(也稱《人類的家園》)、《漫話聖經》。李澤厚的《美的歷程》,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歷史》,還有一本是威爾•杜蘭特《哲學的故事》。
房龍的語言有種特別的魔力,非常吸引我,他講述的藝術史及人類歷史,沒有專業味,都是極平易的風趣語言,讓你輕易地感受到了藝術及人類的美妙經歷與發展歷史。
李澤厚則將中國美學發展歷程完整告訴你,讓你享受中華文明發展過程。
黃仁宇的大歷史觀,換一個角度審視中國歷史,從技術的角度看歷史,而非從道德的角度檢討歷史,會更清晰地找出真相。
威爾•杜蘭特《哲學的故事》講述每位著名哲學家的平生及著述,生動有趣,又不失深刻。讀後讓人頭腦更加充實,增加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在遇到各種謠傳時,堅定自己的獨立判斷,不受環境或輿論的影響。
-
6 # 素心向天
有句話在嘴邊,脫口而出:“那最好的世界,就是平凡的世界。”首推《平凡的世界》!
清代的袁枚有首小詩,叫《苔》。“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外國的王爾德有句名言,“身在溝渠,卻也要仰望星空。”
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人,竟能跨越時空,精神交匯。而通俗易懂具體可感就在身邊的是《平凡的世界》!它是屬於無論哪一個時代的最強音!
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境遇不一樣。我是平凡之家走出的平凡者,這一生都會在平凡中度過。但,一個生活底層的極其普通的人,也有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我們真的是可以平凡,但絕對不可以平庸!
自大學讀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卻有震撼人心的故事,生活儘管卑微,生命昂揚高調,生命很粗糙,但我要活出我的驕傲!這是不是人生奮鬥者的精神之光!
當我人生失意走在低谷之時,它激勵了我。想到孫少安的生活那樣艱辛猶且昂揚向上,而我吃點苦失些意又如何?這又算得上什麼!於是咬牙堅持,我真切感受到了生命的張力是在痛苦焦慮不甘中慢慢強大的。
我不止一次覺得《平凡的世界》不僅屬於那個特殊的時代,每個時代都是“平凡的世界”,因為每個時代又有無數平凡的奮鬥者,孫少平是那個時代的榜樣,也是每個時代的榜樣!他是我心靈深處的“男神”!
之於生活之於事業的追求,他都是優秀的傑出的,雖然他並沒有建立豐功偉績,但他人生路上每一個足跡都是不屈的奮鬥者之歌。
之於愛情,真正的愛情不是利己的,而應該是利他的。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並不完美,給我們留下的美好卻是鑽石一般永恆的光耀。這種純美而高尚的情感才是不朽的傳唱!
-
7 # 青橘先生
我想起一本十年前看過的書,潘伯鷹《人海微瀾》。其實那段時間書荒,看不下書,偶爾間發現這本紙質微微泛黃,這種懷舊感的好書,一讀下去,欲罷不能,至今還記憶猶新。書內以兩對年輕人的愛情故事,一悲一喜,盡現民國那個年代的“人海微瀾”。曾被譽為當代紅樓夢。
現在想起,書有多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是當時的自己,如果沒看這書,時間也如此錯過。
讀書,讀好書,總是充實的
-
8 # 龍老大883
普通人把明智的書讀得再透徹,還是普通人,這社會看透官權民的關糸不知有多少,那又怎樣,大腿擰不過胳膊無不道理。
-
9 # 暖陽花
1.我讀了一些外國文學以後,我發現外國長篇小說讀完特別耐人尋味,情感表達非常細緻,有時候可以深入到呼吸。
2.奧地利作家茨威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給我的感覺就是很充實,讓我對待愛情,對待婚姻,對待生活,都有了很大改觀。
3.女孩第一次見到那位瀟灑倜儻的年輕作家時,那種對愛情無盡的憧憬和渴望的感覺描寫,簡直可以說是“春心萌動”[耶]十三歲的女孩不知道作家對他身邊的女性一直都是投去吸引力的、既脈脈含情又讓人銷魂的、天生誘惑者的目光還有他那慣有的對女性溫柔殷勤的態度並不意味著愛慕,她以為作家的柔情只是給她一個人的。
4.後來,女孩日復一日的痴痴等待,一次又一次的投進作家懷抱,曾經的嬌羞和渴望,統統投入進去,不計回報地投進去。
5.“我們的兒子死了”,那種心被撕裂的痛,我每次讀都會熱淚盈眶,靜靜思考一會。所有對他的念想,所有對他的牽掛,就在兒子死了以後變成麻木,變成無所謂。
6.作家收到那封厚厚來信的時候,心情又是如何呢,我想了很多。可是,可是一直沒有答案。因為,我很滿足那種讀書以後思考的樂趣,努力去尋找完美。
-
10 # 為愛情再悲微一次
三國演義是我喜歡的書,人物特點特別生動,讓我也瞭解那段時光倒流的感觸,古人的智慧與世人的爭鬥讓我大開眼界,同時讓我瞭解那時候的人心險惡與智慧鬥爭留給後人的精典著作。
回覆列表
穆斯林的葬禮。我個人覺得特別好。讀了好多遍。每次讀都會有新的見解。沒看過的我建議大家都可以看看這本書。真心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