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總是會因為別人一句話而傷心難過,但不會被發現。我從不主動找別人聊天,但是很渴望別人找我聊天。
81
回覆列表
  • 1 # 納爾朵

    看太多各種解釋你會發現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各種影響後天基本無法改變。我建議就接受自己的缺陷,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做自己適合做的事情即可。人往往各種苦惱都來自於不滿意自己,其實沒人是完美的,都有各種缺陷,不要過度放大。

  • 2 # 夏蟲不可語冰2008

    首先要明確什麼是迴避性人格?

    迴避形人格

    迴避型人格障礙又稱迴避型人格或逃避型人格,是病態人格的一種。其特徵是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采取回避態度或無能應付,總希望被他人所承認和接納,但又害怕做錯事而遭譴責,內心衝突不安,適應困難、避免社交、無能感和過分的自我否定性評價;起自成年早期前後,表現多種多樣,主要有下列特點:

    1、因為害怕批評、遭到反對或拒絕,迴避一些涉及較多人際交往接觸的職業活動;

    2、除非能確定他人會喜歡自己,否則不願意與人們打交道;

    3、因為害羞或害怕被取笑,很少與人發展親密的關係;

    4、沉湎於在社交場合遭到批評或拒絕的想法;

    5、不參加新的人際交往場合,因為有無能感;

    6、認為自己在社交方面很笨拙,個人沒有什麼吸引力或比其他人差得多;

    7、極度不願意參與新活動,因為認為會因之難堪。

    迴避性人格形成原因

    生物化學方面的異常及患病的基因、習得性恐懼、令人不安的思維方式是形成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原因。

    有這種障礙的人所具有的羞恥感,是由於童年時期的內心經歷和父母訓斥造成的。研究發現,如果經常遭受父母的嘲笑,孩子就會將這種屈辱的經歷內化,形成消極的自我意象,認為自己是不值得悲哀的,也不相信會真正得到他人的愛。

    應該說原生家庭父母的錯誤的教養方式是根本原因。由於父母對孩子的愛的方式讓孩子無法接受,比如中國傳統觀念: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是及其錯誤的。還有父母打罵、恐嚇孩子名義上為他們好,以愛的名義用暴力、辱罵等手段教育孩子,甚至於挖苦、嘲笑、諷刺讓孩子自覺無能。

    所以對於父母來說,正確的教育方式有多麼重要!至今為止,還有很多父母秉持錯誤的教育方式,或者說還在用上一代教育子女的方法再教育自己的孩子。

    如何矯正這種迴避性人格

    消除自卑感

    一、要正確認識自己,提高自我評價,接納自己,活出自己。

    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須從改變認識入手。要善於發現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的成績,不要把別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認識到他人也會有不足之處。只有提高自我評價,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二、辨正認識自卑感,自卑感往往是人上進的動力,從而接納自己,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

    有的人把自卑心理看作是一種有弊無利的不治之症,因而感到悲觀絕望,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認識,它不僅不利於自卑心理的消除,反而會加重。自卑的人往往都很謙虛,善於體諒人,不會與人爭名奪利,安分隨和,善於思考,做事謹慎,一般人都較相信他們,並樂於與他們相處。另外自卑感會讓人努力上進,具有堅韌不拔毅力。

    指出自卑者的這些優點,不是要他們保持自卑,而是要使他們明白,自卑感也有其有利的一面,不要因自卑感而絕望,認識這些優點可以增強生活的信心,為消除自卑感奠定心理基礎。

    三、要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勵,相信事在人為。當面臨某種情況感到自信心不足時,不妨自己給自己壯膽:“我一定會成功,一定會的!”或者不妨自問:“人人都能幹,我為什麼不能幹?我不也是人嗎?”從而對自己錯誤的認識進行辯解,這也是認知療法中重要的方式,是心理學家馬丁.塞裡格曼提出的。同時如果懷著“豁出去了”的心理去從事自己的活動,事先不過多地體驗失敗後的情緒,就會產生自信心。

    迴避型人格的人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人際交往障礙,因此必須按梯級任務作業的要求給自己定一個交朋友的計劃。起始的級別比較低,任務比較簡單,以後逐步加深難度。也就是恐懼症的系統脫敏療法。如要學習,請關注我閱讀前面有關恐懼症的治療方法,逐級練習直到適應恐懼的人事及環境。

    舉例如下

    劉某,男,29歲,在某服裝公司工作。 平時,他在工作中積極肯幹,任勞任怨,唯恐自己工作不好而受到領導和同事的批評指責。 可最近,單位發生了兩件事情,使他終日無精打采什麼也幹不了 ,就連 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也非常吃力。第一件事情是,單位新分配來一批服裝設計學校的畢業生,他們非常出色,服裝設計款式新穎,裁剪縫紉迅速。他便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行,思想跟不上潮流,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他們擠掉。

    從此,這種想法總在腦子裡浮現,整日忐忑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第二件事情是,前幾日單位領導告訴他,公司準備派他到外單位學習新技術。聽到訊息後他更是緊張害怕、猶豫不決,擔心將來學習回來會失去現有的工作,並且更懷疑自己的能力,害怕自己學不好,完不成任務而被別人笑話。為此事他左思右想,最後他終於找了個藉口,向領導提出放棄這個學習機會。這兩件事情使他心煩意亂,不能 正常工作和生活。雖然他多次試圖使自已的注意力轉移,可是怎麼也辦都不到,近來反而越來越重,內心十分痛苦。

    他對心理諮詢師說:“我自尊心很強,生怕別人的批評指責,所以在各方面都嚴格要求自己。我不愛參加集體活動。害怕別人嘲笑。在眾人面前我十分拘謹、不自然。 其實如道自已性格不好,也想找幾個朋友一起玩玩,可總怕被別人拒之門外,遭到謙棄。我害怕遇事。比如工作中出現了什麼問題,本來自已可以解決,可我總擔心自己是否有能力,因此工作中縮手縮腳。 我這種自卑心理總也改不了,它影響了我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最近這兩件事給我造成了很大的痛苦。”

    這名求助者就是典型的迴避型人格。對照自己如果有類似問題請及早求助解決。

  • 3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王宏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級職業指導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專家講師團講師、公益人。熟識精神分析、家庭治療、敘事療法。擅長領域: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人際溝通。

    首先,要搞清楚自己“迴避”的原因。

    “迴避”的背後,大多數藏著自卑,所謂的迴避型人格的人,大多數有一個或一對以批評孩子、打擊孩子自尊心為己任的父母,在這樣的父母面前,這個孩子始終會認為自己是不好的、不值得被愛的、無價值的。既然如此,在人群當中會更加襯托自己的不好,因為在父母的明示或暗示下,他看不到自己的好,而只能看到別人的好、自己的不好。 在這種情況下,他只能迴避才能讓自己好過一些。 然而,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具有社會屬性,人是必須與別人在一起的。 所以人是需要克服自己的迴避性。

    其次,要重新認識自己。

    回首往事,一一盤點自己光榮史,有哪些是自己還比較滿意的?你是怎麼做到的?做到這些給你自己什麼樣的啟示? 請你身邊值得你信賴的、能給你正能量的支援的親朋好友對你進行評價,你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當你做好克服迴避性的準備的時侯,不要急於求成,勉強自己。而是循序漸進。同時,不要為了克服迴避型人格而四處去參加對你來說毫無意義的社交活動,而是要有的放矢。 比如,你明明既不喜歡又不擅長跳舞,結果你去參加舞會,結果你會更加痛苦。

    找一個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你有能力參與的小團體,比如,你是書畫方面的高手,那就去參加這樣的群體,因為你感興趣你不會覺得煩,而且在群體裡面你有話語權,也會有成就感,而這個成就感會推著你繼續前進。

    最後,你要相信,只要你想改變,你一定能改變!

  • 4 # 青音約

    首先,迴避型人格障礙需要醫生的診斷,不要自己抱著對自己的認識,就進行各種悲觀判斷。如果確診了迴避型人格障礙,其實看醫生才是重要的,除此之外,進行規範的心理諮詢師很重要的。因為既然是人格障礙,就是它的形成是有原因的,時間比較久的,所以它帶來問題或者說是苦惱會存在於你的生活的每個角落,你今天可能心情不錯,明天就因為一些場景的出現,比如需要社交的場合,陷入到迴避型人格障礙帶來的消極情緒中,所以長期的,認知的改變,對於人格障礙來說是很重要的。

    改變其實是很嚴格的一個詞,它意味著全新的東西,是前進的車頭換個方向,其實是很難的。我建議你不要抱著改變的目的,不要想著改變自己什麼,而是讓自己生活的更開心,因為這是我們每個人的目標,你想改變人格障礙其實也是為了這個,但是為了讓自己開心,就有多個方面可以著手,不會讓自己陷入到改變人格障礙中本末倒置。

    對於你來說,要注意的就是轉換自己的認知方式,不是自己不好,不是自己不優秀所以有社交問題啊,不會找人聊天啊什麼的,只是各自環境的原因和自身原因相互作用,讓你有了這種思維方式,這是不客觀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也都值得被愛,無論何時都要認識這一點。

    除此之外,邁出第一步是很重要的,比如你可以嘗試著找人聊天,循序漸進改善自己的社交技能,很多人沒有迴避型人格障礙但是也被社交困擾,因為這本身就是個“熟能生巧”的工作,知乎有句名言,去做你怕的事,然後你會發現不過如此。勇敢嘗試,循序漸進是最好的策略。

  • 5 # 心夥伴

    所謂迴避型人格,簡單的說,就是與別人交往的時候,畏首畏尾,內心極度自卑。這種心理往往是不能被有效控制的,如果能夠克服它,就不能算是迴避型人格。通常情況下,這種人的內心比較封閉,非常恐懼讓別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帶有強迫性、盲目性的特點。

    如果發現自己有這種心理的話,可以透過一些方法來緩解。最關鍵的是,要學會重新認識自我,不要對自己有過於完美的要求,其實每個人都是有缺點的。我們可以靜下心來,將自己的優點羅列出來,越具體越好。

    同時,從客觀尋找原因,可能就是因為環境或者別人的影響,可以換一個新的環境試試。從主觀方面,每個人都會有自卑的心理,不要太過在意,順其自然即可,這樣就會減輕心理負擔。關於自卑心理的產生,可以閱讀《自卑有超越》一書,篇幅不長,見解獨到。

    此外,透過自我暗示的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我們可以不斷鼓勵自己,讓自己的潛意識透過不斷的刺激,從根本上改變這種負面心理。還有,應該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注意外表整潔,走路抬頭挺胸,與別人交流的時候要有眼神交流,這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其實,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只要大膽的邁出第一步,給自己制定具體的計劃,從小事去改變,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這些歸根結底,只是心理上的認識問題,關鍵在於自己。

  • 6 # 心岸姐姐幫你成長

    迴避就是逃避呀。也是自我防禦的一種方法,其實合理的去看這個方法,也沒有什麼不好。

    不愛說話,然後朋友請我吃飯,我儘量的推一下。如果我覺得這就是我生活的方式和態度,不至於帶來對我心靈的摧殘的。

    敢於做真實的自己,保持自我獨立性,自信心,選擇自己精神的自由,如果能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的話,那這個事情就能解決。

    我們往往是自己在套子裡面待著,窺看著外面的世界,很想走出去,但是恐懼,在套子裡又不甘心,只活在套子裡,不舒服,走出去又不敢,就這樣痛苦了。

    解決這個問題先把心態用在真實自己上,解決這個矛盾心理,不要過度反思,過度注意自己和人的關係,表現出來一種集中於正常進行生活和工作。

    找到自我價值感,以及自信的基礎上,按照自己能做的社交,然後去和別人建立關係。必須漸進的去改變,不要逼迫,可以先放在心態調節上。

    一個人越注意什麼的時候,然後就越無法實現目標。越想做社交達人,你就越緊張。如果你做真實的自己,反而這個緊張就沒了,你也不用迴避了。

    心情放在正常做的生活上,然後慢慢的把情緒,特別是負能量東西放棄掉。這樣有了自己人生裡面的資源,甚至有人去主動的找你交往。提升自我價值,不要在那痛苦。

    方向思路正確了,然後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 7 # 鵜鶘心理

    人們都有畏難情緒和軟弱退縮的行為表現,從心理學角度解釋,這是人們的自我保護功能。巨大的困難降臨到面前,人一下子慌了手腳亂了方寸,身體和心理同時癱軟了下來,失去了應付危局和困境的能力和思想,只能寄希望於困難自行過去。這是典型的迴避型人格,是一種消極被動的自我保護功能。

    堅強的人面對困難,總會評估困難的性質和程度,設計克服困難的策略和方法,但凡有一絲一毫的希望都要投注上自己十倍百倍的力量去爭取。小說和影視作品中都會這樣描寫一位平民英雄:這位平日裡平凡無奇,可一旦共同遭遇到危險局勢和死亡威脅時,關鍵時刻,所謂的平民英雄並沒有在困難與死神面前束手待斃,而是智慧而有力地利用所有的資源條件求生,並帶動其他人重新獲得生存生活的信心勇氣。這就是將困難視為勁敵,戰而勝之的強者風度。

    因困難而心生逃避,最突出的表現是“不攻自潰”,還會不斷地責怪自己、埋怨自己,但已經追悔莫及了。當外敵入侵、軍情十萬火急的時候不去拼死抵抗,而是禍起蕭牆、兄弟鬩牆,那麼結局就是不言自明的,一定是以慘敗而告終。同樣的道理用在一個人身上也是一樣的。困難如同外敵我們暫且不論,即使是主觀錯誤引起的,也不必要對自己過多的責備求全,因為責怪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如果有下一次迎戰困難的機會,不要臨陣脫逃,而是暗示自己勇敢面對,或許會戰勝困難同時戰勝自我。

  • 8 # 華瀾星辰

    迴避型人格一般是後天環境影響所形成,而非先天造成的,當發現有這方面的狀況,不應躲避它害怕它,為逃避它找其他人或其他方面的原因,應該從瞭解自己,認識自己開始,多看些積極向上的電影、書籍,經常做一些自己喜歡又擅長的事,逐漸增強自信心,然後去適應它,與積極開朗的人相處交流並且和他們做朋友,在自己擅長領域發展,再慢慢接觸這個社會,最後融入社會這個大環境,重拾信心,找回自我。

  • 9 # 花常安

    一、迴避型人格的形成目前認為是由於童年時期的內心經歷和父母的訓斥造成的,如果孩子在童年的時候經常受到父母的嘲笑,他們就會將這種屈辱的經歷內化,形成消極的自我意向,他們會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也不相信會真正的得到他人的愛。

    二、迴避型人格障礙主要由自卑感引起,由於自我認知不足而低估自己,消極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常常覺得額“我不行”導致整個人更加緊張,產生更重的心理負擔。工作學習也受到影響,受到輕微挫折就會感到嚴重的打擊,變得消極悲觀。

    三、要想消除迴避型人格最主要的就是要消除自卑心理,增強自信,不要因為別人而影響對自己的評價。

    多參加社交活動,給自己在社交場合發言的機會,敢於表達自己。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別人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可怕,你的小錯誤別人也並不一定會在乎。

    適當的放鬆自己,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聽聽音樂,看看自己喜歡的書,看一部好的電影。

    四、其實迴避型人格與普通的人格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大多數人都介於倆者之間,所以也不要有太重的心理負擔,如果日常生活中刻意的調整自己的想法和行為習慣還不能改變的話,要積極的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五、研究表明,團體治療對迴避型人格障礙有非常好的效果。因為團體本身對其成員就有社會交往的需求,是一種對病人進行訓練的有效形式,同時使用暴露療法、角色扮演、和心理支援等方法,也能取得一些成效 。

    最後祝大家都能克服迴避型人格,勇敢的做最真實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骨結核如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