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莊裡的更媽廣場舞

    一般生活有規律,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做到飲食均衡並能長期堅持鍛鍊,其精力充沛、有活力、不易感冒、免疫力強不易感冒生病者一定是鹼性體質無疑,相反生活不規律者,生活習慣不好,如熬夜、吸菸酗酒、從不進行運動、飲食不均衡、偏愛大魚大肉、高油、高脂、高糖的食物,經常喝碳酸飲料,蔬菜及水果卻吃的少,且經常自我感覺疲勞、體力不支、渾身慵懶、工作效率差、免疫力低下易感冒生病,到醫院又查不出什麼病,典型的亞健康者屬酸性體質無疑。所以,要想成為鹼性體質,平時要做到生活有規律,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熬夜、吸菸酗酒等,其次,飲食要做到均衡不偏食,經常參加體育運動。

  • 2 # 侯慧敏營養師

    首先,這是一個偽命題,健康人血液的PH值恆定保持在7.35-7.45的範圍,一般不會受攝入食物的影響而改變,除非在消化道、腎臟、肺等器官發生疾病造成人體代謝失常時,才有可能會受到影響。

    在食物的化學研究中,按照食物燃燒後所得的灰分的化學性質,可分為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這種研究只要用於評價食物的化學性質和判斷一些穀類食物的加工精度。但食物燃燒後的灰分與食物在體內代謝產物的性質是不同的。食物進入人體後,經過消化吸收和各種複雜的代謝反應,形成數以千計的產物。人體血液的酸鹼度是各種代謝產物綜合平衡的結果,不僅僅是由食物燃燒後剩餘的幾種礦物元素決定的。 雖然食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中不斷產生酸性物質和鹼性物質,但人類在長期適應膳食條件下,體內已建立了完整的快取系統和調節系統,以保障內環境(主要是血液)的酸鹼平衡。

    “食物酸鹼平衡理論”宣傳“穀類、肉類、魚和蛋等酸性食物攝入過多可以導致酸性體質,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腫瘤等慢性病的發生;蔬菜水果屬於鹼性食物,能夠糾正酸性體質,防止慢性病。”實際上,蔬菜水果能夠預防上述慢性疾病的發生,是因為他們產生能量低,而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以及對健康有益的植物化學物質,而不是所謂的鹼性的作用。而穀類、肉類、魚、蛋是人體能量、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食物來源,缺少了這些食物也會造成營養素攝入不足或缺乏 。

    我們應當按照食物多樣的原則來平衡膳食,在享受豐富食物的同時,汲取充足和合理的營養。

  • 3 # 急診科鮮醫生

    感覺這個題目是從商業的角度杜撰出來的概念。健康的人體就是一個弱鹼性的狀態,透過查動脈血代表酸鹼度的值PH是維持一個正常的範圍內,7.35-7.45。人體有強大的代償協調機制調節體內的酸鹼代謝而維持一個正常範圍。包括腎臟排洩,肺的呼吸,血液中血紅蛋白等途徑維持。正常健康人的酸鹼是平衡的,並處於一個正常的弱鹼性狀態。

    在病理狀態下,機體的代償協調功能受損,可能會出現PH小於7.35,或者PH大於7.45稱之為酸中毒或者鹼中毒。大部分的情況下,因為機體調節代償功能不足,出現酸鹼的失調,多是以酸中毒為主。比如說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因為腎臟排洩功能減退,酸性物質出門排出體外而出現代謝性酸中毒的情況。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病人,因為通氣功能障礙,體內代謝後產生的二氧化碳CO2因為撥出減少,使二氧化碳瀦留,形成代謝性酸中毒。糖尿病的病人,或者長期飢餓的病人在應激狀態下,大量消耗脂肪,產生的脂肪酸增多,也會出現酸中毒的情況。這些都是病理狀態下出現的問題,這種酸鹼失調主要是針對原發疾病而治療的。不是簡單的補充鹼來糾正這種酸中毒的狀態。

    有人就會問了,我身體健康,平常多吃多喝鹼性飲料食物,是不是就可以一個弱鹼性的狀態呢?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由於身體本來就是弱鹼性的狀態。而來就單純的吃點喝點鹼性的食物飲料,比如說蘇打水,蘇打餅乾,吃進去後,大部分都被腎臟給和諧了,排洩了,並沒有增加體內的鹼性物質。即使不吃鹼性食物,也可以維持機體正常的酸鹼狀態。所以沒有必要因為聽說呈鹼性體質更健康,就大量食用鹼性食物,相反,如果補鹼過度,超出機體的代償協調能力,反而可能出現鹼中毒的情況,也不利於健康。

  • 4 # 刀客DK

    我們是如何被酸性體質的。

    最初酸性體質之說源於某些產品的宣傳文中,被廣大保健從業者所用,目的不言而喻。若原理是科學的,也無可厚非。這類人群對酸性體質的原因解說,源於食物的酸鹼性,多吃鹼性食物有助健康,多吃酸性食物會損害健康。而酸與鹼的判別主要體現在食物的味道上。這樣的觀點實在用科學名義造謠。

    當我們所吃的食物在體內消化代謝後,最終的代謝產物以鉀、鈉、鈣、鎂等陽離子成分為主的,被稱為鹼性食物。蔬菜、水果、穀物等食物符合這一結果,所以它們被稱為鹼性食物。

    當我們說辭的食物在體內消化代謝後,最終的代謝產物以氮、硫、氯磷等陰離子成分為主的,被稱為酸性食物。各類動物食物及副產品都是符合這一結果的,所以它們被稱為酸性食物。

    從定義中就可以看出,酸鹼食物絕不是以味道做劃分,而在我接觸的宣傳中卻無人如此解釋,基本都是從味道、口感去解釋,甚至不解釋只告訴你哪個哪個是鹼性食物。但是很多知名的專家,包括一些醫生都在從食物角度宣傳人體的酸鹼體質,這些偽專家蒙了多少人,目的就是賣藥 掙錢。

    首先,我們人體透過日常的生理代謝都會產生酸性物質,我們的血液無時無刻不在被進行酸化,鹼性食物同樣有酸性代謝物產生,只是數量少;透過運動會產生大量的乳酸使肌肉痠疼,同樣是酸性物質。

    其次,人體血液PH保持在7.35—7.45,正常情況下是極其穩定的。當PH低於7.35時,會導致各種病症出現,特別是當PH低於7.2時,人會出現昏迷、休克狀態,甚至引起死亡。

    人體PH是處於動態穩定的,始終保持在7.35—7.45,處在弱鹼的範圍內,不存在酸性體質。無論PH高了還是低了都不利於健康,體內有關係統會盡快進行調整,不至於讓人生病甚至死亡;

    我們多吃鹼性食物確實能夠幫助身體PH更好的穩定在正常值;

    會引起體內產生大量酸性代謝物的方式,會使我們身體出現各類不適症狀,使PH接近或低於7.35;

    只有死人,失去了養分的供給與免疫調節,才會只產酸、產氣,使身體PH低於7,成為真正的酸性體質。

    所以,只要人活著,都是鹼性體質,或者說是弱鹼性體質。

    在出現各類不適症狀或慢性疾病,導致身體大量產生酸性代謝物的時候,PH可能會低於最低正常值,但也達不到低於7的時候,人體還是弱鹼性的。

    對於人體自身如何穩定PH,主要有三大方式。

    第一個是血液緩衝系統,主要透過血漿的碳酸氫鹽體系和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體系,可使較強的酸變成弱酸,使血液中PH的變化不大。

    二是肺對人體酸鹼平衡的調節作用,肺主要靠排出二氧化碳的量來調節人體血漿中碳酸的濃度。人體呼吸系統對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濃度反應非常敏感。當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呼吸就會加快加深,排除的二氧化碳量就會增加;相反這會呼吸變慢變淺,排除的二氧化碳量就會減少。

    還有就是腎臟對酸鹼平衡的調節作用,主要透過對人體內的碳酸氫鈉的重吸收和尿液的排洩來達到平衡作用。前者可以中和血液中的酸性物質,後者可以排洩體內的酸性物質。所以正常情況下,人體尿液的PH在5-6的範圍。

    在校那會我接觸過某直銷公司,對酸鹼體質判別用的就是對尿液PH的測試。現在想來,慶幸沒有輕信。

  • 5 # 科壇春秋精選

    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的說法在科學上並不成立,這是商家為了售賣商品杜撰出來的概念,看似很高深很科學,但是如果我們細細琢磨,有點科學思維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問題。這些商家掌握了人們懼怕癌症的心理,杜撰出這樣概念,其真實目的是推銷自己的產品。

    在醫學上,正常的人體器官和組織都有標準的酸鹼度,比如人體的血液的酸鹼度在PH值在7.35-7.45之間,是一種弱鹼性的存在,沒有一個正常人的血液的酸鹼性超越這個指標。而人體的胃液是強酸性的,PH值是0.9-1.5之間,如果人體的胃液變成鹼性了,就喪失了消化功能。

    而為什麼有體質酸鹼性之說呢,我們來說說癌症,也就是腫瘤,因為科學家發現癌細胞有破壞作用,它可以把自己周圍的微環境搞成偏酸性。但是並不是說它可以整個人體變成酸性。我們大量食用鹼性食物也改變不了癌細胞周圍的偏酸性環境。

    在養生方面,我們還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要注意飲食均衡,定期體檢,有點不舒服要積極跑醫院檢查。切莫聽信這種胡編亂造的所謂科普宣傳。

  • 6 # 降酸聯盟

    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鑑別很複雜。酸鹼是西醫理論,西醫把酸鹼紊亂分為,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謝性鹼中毒,代謝性酸中毒和代謝性鹼中毒。由肺調節的稱為呼吸性的酸鹼平衡,由腎臟調節的稱為代謝性的酸鹼平衡。肺調節的是小分子酸,能被完全氧化的酸稱為揮發酸,如氫離子,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出體外。腎臟調節的是大分子酸,不能氧化的酸或者不能被進一步氧化的酸稱為固體酸,如蛋白質分解代謝產生的尿酸、磷酸和硫酸;糖酵解生成的乳酸、甘油酸和丙酮酸;糖氧化過程生成的三羧酸;脂肪代謝產生的β-羥丁酸和乙醯乙酸等。人體中的固體酸的生成量與食物中蛋白質的攝入量成正比。而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大的就是固體酸。如導致痛風的尿酸、導致糖尿病併發症的乳酸。

    酸中毒和鹼中毒有輕有重,低水平的酸中毒和鹼中毒是由飲食引起的,也就是我們說的“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是華人對酸鹼失衡的一種稱呼,按照西醫的稱呼就是低水平的代謝性酸中毒和低水平的代謝性鹼中毒。

    西醫在臨床上如何定義代謝性酸中毒和代謝性鹼中毒?

    摘錄《酸鹼失衡及治療》(第161頁)【健康人習慣性飲食淨產酸的食物時通常產生一種慢性低水平的代謝性酸中毒的狀態,其嚴重程度與食物引起的NEAP(內源性酸的淨生成)產生的多少直接相關。因此當食物的淨酸負荷為零時,健康人就既沒有代謝性酸中毒狀態,也沒有代謝性鹼中毒狀態。由此,我們提出把NEAP為零時的血漿酸鹼組分作為診斷代謝性酸鹼紊亂的參照點。

    一些學者把食物引起的代謝性酸中毒稱為“碳酸化不足的代謝性酸中毒”,是強調常規的實驗室檢查在正常範圍,但不能排除的一種潛在的、臨床上有意義的代謝性酸中毒的狀態。】

    如痛風就是典型的低水平的代謝性酸中毒狀態,痛風患者體內的尿酸的確高於正常人,而尿酸就是人體內的一種酸,它不是一種鹼,但攝入鹼(如碳酸氫鈉)可以減少痛風發作,而攝入酸(如啤酒、肉類)容易導致痛風發作。

    一個尿酸值300uml/L的人與一個尿酸值600uml/L的人,血液的PH可能在正常範圍,但二者的酸鹼平衡狀態是不一樣的。人體有中和尿酸和排洩尿酸的能力但不是無限大。如果強大的人體能中和掉體內全部的酸,就不會有2億的高尿酸血癥人群。也不會30年時間痛風增長數萬倍。據趙聖川主任編著的《痛風的診斷與治療》第二章【流行病學】介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痛風主要在歐美流行,主要見於白種人,在亞洲和非洲很少見。在中國1958年前的文獻中僅有25例報告,到了1990年,痛風病例報告超過千餘例。現在痛風患者超過8000萬。如果拿1958年的25例與現在8000萬相比,60年時間痛風增長了三百二十萬倍。如果拿1990年的1000例與現在的8000萬相比,不到30年痛風增長了八萬倍。

    飲食引起的低水平的代謝性酸中毒(酸性體質)對健康有害嗎?當然有害。

    摘錄《酸鹼失衡及治療》(第157頁)【這裡我們討論的是攝取典型的現代美國食物的人們的酸鹼生理學問題,由於這些食物的性質以及老齡化的效應,很多原本健康的成年人經受了慢性、進行性的、有害健康的高氯代謝性酸中毒。同時我們發現這些人從現代食譜中獲取的營養不能使機體出現遺傳選擇上理想的輕度鹼性代謝的內環境。】

    飲食引起的低水平的代謝性酸中毒(酸性體質)能致病嗎?當然能致病。

    摘錄《酸鹼失衡及治療》(第158頁)【我們將討論一些由前農業時代向後農業時代轉變過程中,食物變化導致的病理狀態;闡述食物引起的,隨年齡增長而加重的代謝性酸中毒狀態,缺乏鹼中毒的狀態,同時伴有食物中K+(鉀離子)缺乏;以及以上情況對老齡相關疾病,如骨質疏鬆、泌尿系統結石、高血壓、卒中、腎功能不全等的致病作用。】

    現在高血壓患者超過3.3億,糖尿病患者超過1.3億,腎病患者超過1.2億,痛風患者超過8000萬,骨質疏鬆人群7000多萬,癌症30年增長了465倍,心腦血管病超過2.7億。代謝性疾病越來越多而且低齡化趨勢明顯。

    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統計顯示,2015年新增癌症429.16萬例,30年增長了465倍。

    據2017年中國癌症報告,全球癌症發病率最高是北美315/10萬人,西歐298/10萬人,北歐277/10萬人。中國所處的東亞186/10萬人。也就是說,美國的癌症發病率比中國高70%。美國癌症協會預測,2018年估計新增癌症將達173.535萬人,比2017年增加3.5萬人。如果華人攝入的肉類等酸性食物跟美華人一樣多,請相信中國的癌症發病率不會比美國低。

    實驗證明;美華人不適應酸性為主的飲食,華人不適應酸性為主的飲食,其實全人類都不適應酸性為主的飲食。這是我們攜帶的DNA決定的。古人類學家能追溯人類歷史至500萬年~700萬年,人類吃採集型的鹼性食物持續了進化的500多萬年,採集的食譜如:水果類、堅果類、蔬菜類、根莖類的食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鹼,屬鹼性食物。人類誕生以來喝的是天然水,地球上的江水、湖水、泉水99%以上是鹼性水。人類喝天然鹼性水吃鹼性為主的食物持續了進化的500多萬年。這些鹼性為主的飲食以經過500多萬年的自然選擇,不適應這些飲食的DNA幾十萬年前就淘汰了。也就是說,人類的DNA只可能按照鹼性為主的飲食編碼。所以就不可能對現代酸性為主的飲食產生適應性。飲食的革命性變革使得代謝性疾病高發。

    要鑑別是否是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很複雜,需要根據NEAP(內源性酸的淨生成)的數量和RNAE(腎臟的酸排洩值)數量,透過計算才能確定,還有就是H+(氫離子)和HCO3-(氫氧根離子)在血液中的比例。要闡述清楚比較長就不作陳述了,可以看《酸鹼失衡及治療》這本書。

    參考文獻《酸鹼失衡及治療》,《病理生理學》,《痛風的診斷與治療》。

    《酸鹼失衡及治療》關於本書:本書是Nicolaos E.Madias教授和F.John Gennari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主編的第一版基礎上,又與Horacio J.Adroguc教授和John H.Galla教授合作,並在來自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等26個國家作者的幫助下編寫的新書。本書回顧了近年來分子生物學,以及動物和人類的酸鹼平衡的研究成果,並提供了一個全面的看法。本書涵蓋的知識廣泛,資料豐富,並收集了作者親歷的範例,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並被美國醫學院協會主席(Joedan J . Conhen, M . D.)譽為關於酸鹼平衡領域的一本新的百科全書。

    《酸鹼失衡及治療》本書可供各科臨床醫師、研究生、進修生參考使用。

    《病理生理學》“十二五”普通高等級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醫科大學教科書。

    《痛風的診斷與治療》作者介紹,趙聖川原武警浙江總隊杭州醫院院長,主任醫師,曾主編《國外醫學最新進展》,《營養與癌症》等專著,發表論文12篇,曾出席1996年國家風溼大會,並獲優秀論文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支,姓的起源與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