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追夢樂享人生
-
2 # 仄言2008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出自《詩經》,其實兩個征戰在外計程車兵,攜手共赴戰場,無懼死亡,是形容戰友之間的深厚友情的。
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會發展成形容愛情。
-
3 # 文史之燏
無奸不商
本來是“無尖不成商”,古代米商用來度量的鬥來做生意,除了要將鬥裝滿之外,還要再多舀上一些,讓鬥裡的米冒著尖兒。在那時候,人們認為不厚道到這個程度,就沒有資格說自己是商人。
後來世風日下,“無尖不商”就真變成了“無奸不商”。
-
4 # 墨西哥瞪眼蛙
1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儒理學家和一群封建衛道士們總是如此曲解這句話,認為:沒有傳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 然而事實仍然是卑鄙的社會群族為達到自己的目的對原文進行斷章取義所製作的封建枷鎖。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解釋應該是:“不孝的表現很多,但以沒有做到後輩的本分為最。舜沒有稟告健在的父母就自行娶了妻子,是無視尊卑、沒有盡做後輩的本分。但君子認為舜雖然沒有稟告但與稟告了是沒有多大的區別(因為舜取妻是在堯考察了舜的德行後決定把女兒嫁給他的,而此時,舜的父母對舜還有極大的偏見,稟告他們並沒有什麼好處)。”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這句話出自莊子的“吾生有崖,而知無崖。”一向被尊為金科玉律。 原句:“吾生有崖,而知無崖,以有崖求無崖,殆哉矣。” 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那是很危險的。也就是說,莊子真正想表達的是:生命有限,不該沒完沒了地去追無限的知識。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句話,一直被翻譯為:對於老百姓,只能使他們按照我們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們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這句話被認為是孔子提倡愚民的理論根據。 實際上,這句話是這樣斷句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如果人民的素質高,就給他們自由寬鬆的環境;如果人民的素質不高,就要教化他們。這和孔子是倡導“有教無類”的思想相吻合。 不同的斷句,大相徑庭的意思。斷章取義害死人啊。
4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原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意思是:戰士之間的約定,說要一起死。後面的兩句是說,現在和我約定的人都走了,我怎麼活啊?現在變成寫夫妻關係的了。
5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其實這句話中的小人是被嚴重曲解的,“小人”在古代是指沒有淵博學識和高雅情志的人,與普通百姓沒有太大區別,並且孔子說出這個話是有前提和原因的,也就是說此話中的“女人”與“小人”是特指,而非針對所有的女人。 在《史記·孔子世家》裡,提到了孔子之前的衛國之行,孔子“居衛月餘,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於是醜之,去衛”。隨後留下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也就是說孔子覺得自己被當作花瓶了,感到沒面子,很鬱悶,所以鳴了一下不平:衛國公老婆怎麼跟一個普通百姓似的,一點涵養也沒有,難以交流,靠近了就看見了那副驕扈無知的模樣,疏遠了還會招來埋怨。
6以德抱怨
原句:“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以德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意思是:有人問孔子:“別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對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養羞死他,讓他悔悟,好不好?”孔子說:“你以德抱怨,那何以報德?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抱怨‟。”也就是說,孔子反對“以德抱怨”。但是,由於被人曲解,剛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現在這個溫婉的受氣包形象。
7網開一面
一般認為是捕鳥時,把網圍三面開一面。 其實真正的意思是這樣的:就開一面網等鳥鑽進來。當然,這個典故的主旨沒有被曲解。(這不是斷章取義和曲解)
8人盡可夫
一般認為是指“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她的丈夫。說明女子的作風問題。” 但實際上,這只是字面解釋,“人盡可夫”本身根本沒有奇淫的意思。是後來的夫子理學斷章取義,用以戕害女子。 這個典故出自《左傳》。原文:(鄭)厲公四年,祭仲專國政。厲公患之,陰使其婿雍糾欲殺祭仲。糾妻,祭仲女也,知之,謂其母曰:“父與夫孰親?”母曰:“父一而已,人盡夫也。”女乃告祭仲,祭仲反殺雍糾,戮之於市。厲公無柰祭仲何,怒糾曰:“謀及婦人,死固宜哉!” 春秋時期,鄭厲公深恨相國祭足專政,暗命祭足的女婿雍糾去把其老丈人幹掉,就可接任相國的位子。雍糾對老丈人不好,可夫妻感情倒不錯。回家後面對老婆有點心虛,被老婆雍姬看出問題,一番逼問,就坦白交待了。 雍姬回家問母親:“父與夫孰親?母親說:“父一而已,人盡夫也。”父親只有一個,而丈夫選擇的範圍就是天下男子了。雍姬隨將事情原委告知父親,祭足反殺雍糾,厲公逃往別國,祭足又擁立了鄭昭公。 可見,“人盡可夫”現在的意思,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斷章取義和曲解。
9學而優則仕
《論語》: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優”字時常被認為是“優秀”的意思,於是就解釋成:學習成績優秀然後提拔去當官。 實際上,“優”的正確意思是“有餘力”,學者將這句譯為:“做好了官,有餘力就去學習;學習好了,有餘力就去做官。”
10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曲解:天地殘暴不仁,把萬物都當成低賤的豬狗來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謂聖人們也沒兩樣,還不是把我們老百姓也當成豬狗不如的東西! 正確解釋: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
11刑不上大夫
曲解:古時中國法律體系不健全,法制不夠公正,所以在高官犯法之後可以不受懲罰,不受刑罰。 實際上,孔子說這句話的原意是,提醒士大夫們要潔身自愛,千萬不要觸犯法律。而一旦犯法,將有刑具加身,則應趕緊自殺,不能受辱。
12 無毒不丈夫
這句在電視劇中被一號反派角色濫的俗語,其實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的訛傳。男子漢大丈夫怎麼可能“無毒不丈夫”呢?這裡的毒,可能是發音相近而被誤傳,本意應是“豁達大度”的“度”才對。
13識時務者為俊傑
現在這句原話是“識時務者在乎俊傑”的名言已被歪曲成讚賞見風使舵,甚至是對為虎作倀的認同,這與原意大相徑庭。識時務,時務指形勢或潮流,表示能認清形勢和潮流的人才是英雄豪傑。是對隆中臥先生的讚譽,說他未出隆中,卻已對天下大勢瞭如指掌,而且有極深刻的見解。
14無奸不成商
古代成語“無尖不成商”也變了味兒,叫“無奸不成商”。無尖的“尖”來源於古代用來度量的鬥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將鬥裝滿之外,還要再多舀上一些,讓鬥裡的米冒著尖兒。在那個時代,不能敦厚到這種程度的,就被公認不夠資格當商人。不過現在道德一日千里地下滑,“無尖不商”就成名副其實的“無奸不商”。
15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
原句:“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論語·陽貨》
關於這句,說法各不相同,有人認為是標點錯誤“女子”中間應有標點斷開,如“女、子”。“女”指的是君主的妻妾,“子”指的是君主的兒子,“小人”指的是君主周圍的寵臣、佞臣、優伶、宦官之類。也有人認為,這裡的“女”為“汝”字的通假,“女子”實為“你們這些小子”,是孔子對門下弟子的稱呼。怎麼會有這樣的稱呼呢?這要在當時的具體環境裡找答案。在《論語·陽貨》這一篇裡,孔子先是受到陽貨的戲弄,然後又有“子由質疑”、“子路不悅”、“鄉愿敗德”、“辭客不見”、“宰予不仁”等一系列糾葛,而且孔子早就說過“柴也愚,參也魯,師也闢,由也彥”的話,意思是說,高柴愚笨,曾參遲鈍,顓孫師偏激,仲由魯莽;結合自己懷才不遇,不被理解和任用的處境,心中難免有些不快。再說,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不可能不產生矛盾,這些不快和矛盾恰好在子貢問師(或者當著更多弟子的面)時引發出來,於是孔子便有了“唯女(汝)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的慨嘆,意思是說:“你這小子(或你們這些小子)和奴才一樣是不好教養的,(傳授給你們)淺近的知識,就不謙遜;(傳授給你們)深遠的知識,就有怨言。”
16金屋藏嬌
你覺得是給小三弄個格外幽會地點?實際上,這個典故出自漢武帝劉徹當初娶陳阿嬌(比衛青的姐姐衛子夫要早)時說的句話:“若得阿嬌為婦,當以金屋貯之。”所以……【金屋藏嬌的“嬌”實際指的是大老婆啊。。。】
17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這也是有爭議的,有人認為“人不為己”其實是倒裝句式,改回來就是“己不為人,天地誅滅”好象更好理解。這裡的“為人”竊以為是為人不做虧心事的為人。同樣的一句話,理解不一樣其結果大相徑庭。有的是理解有誤,有的是為我所用,故意顛倒黑白。認真起來,弄個是非曲直還真不是容易的事情,語境差,不容說真話。換句話說,就不是說理的地方。有的是不知道厲害關係,只知道跟風;有的是知道是非,為了自己的利益揣著明白裝糊塗,更有甚者為了自己的利益胡言亂語顛倒黑白。“人不為己”還有一種說法:此處”為“字念第二聲,是修養之意句話是說一個人如果不注重修養的話,很難在天地間立足。
18登堂入室
出處:《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古代宮室,前面是堂,後面是室。登上廳堂,才能進入內室。學問或技能從淺到深,循序漸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易誤用為“進入”。比喻造詣高深的程度。入室為最高境界,登堂僅次於入室。
19爛醉如泥
一詞最早出自《後漢書·儒林傳下·周澤》“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唐·李賢注:“《漢官儀》此下雲:‘一日不齋醉如泥。’”指酩酊大醉的樣子,癱倒在地扶不起來。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泥並非指泥土,而是指一種長在南海中的蟲類。這種蟲沒有骨頭,一上岸就會“失水而醉”,因此就有了“爛醉如泥”的說法。
20女子無才便是德
出處:清·張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辯)是才,女子無才便(辯)是德。’此語殊為未確。”
錯解:婦女無須有才能,只需順從丈夫就行。
正解:女子不與人爭辯是有道德修養的緣故。
實際古意應大概為:女子有才能,但不在丈夫面前顯露,而是表現得謙卑,柔順,這才是女子的德行所在。。。
21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說起這句話,其實大有來頭,我想大家都聽過現在流行的一個詞吧?江湖,這個“江湖”是從哪兒出來的呢?很多人以為最初是古龍小說裡的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實不然,江湖這個詞最早的出處,便是在莊子說“相濡以沫”的這句話中。在《大宗師》篇中,莊子給我們講了這麼一個小故事:“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他說的是有一天,一眼泉水乾了,兩條小魚被困在了一個小水窪,為了生存下去,它們彼此從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溼氣來溼潤對方的身體,互相扶持,互相依賴。但,與其在死亡邊緣才這樣互相扶持,還不如大家找到一條水路,開開心心地回到廣闊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回覆列表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1.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很多朋友們都知道前兩句,同時把陪伴父母就不離家太遠作為盡孝標準,其實後來的“遊必有方”才是結論,意思是要是遠遊了就要告訴家人你的行蹤。
2.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這是靈隱寺的道濟和尚的一句名言,世人都知道前兩句,認為只要心中有佛可以不守清規戒律,其實錯了,最後兩句說世人沒有道濟的毅力和心腸,若是學他容易走火入魔。
3.三思而後行,再,斯可矣!
這句話我們經常聽說,也經常說,三思而後行不是讓你猶猶豫豫,懸而不決,古人的意思是思考兩遍或者三遍就可以去嘗試了!
4.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這句話想必很多自私的人都喜歡,其實古人的意思並不是這樣,這個“為”是發二聲的音,意思是修為自己的德行,說的是人要學會修為自己的德行,不然上天都不會放過你,是不是完全顛覆了你的三觀啊!
5.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而這1%的靈感尤為重要。後面還有一句話,而這百分之一的靈感比這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為重要。
上學的時候老師可能經常用這句名言騙我們,要我們努力去和那些智商高的人看齊,其實,這句話的重點是告訴我們那1%才是核心,機會要抓住而不是盲目的付出!
6.量小非君子,無毒(度)不丈夫。
這句話很明顯是貶義詞,古人怎麼能這麼做呢,其實這個毒原來是“度”,意思是胸懷,告訴我們沒有胸懷的人不是大丈夫!
7.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試問你看不出來這句話的毛病嗎?雞和狗怎麼能嫁呢?原來應該是“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意思是嫁給乞丐和老頭都是你的命運,而不是雞和狗這兩種動物!
8.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這句話原文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本來是形容戰友情或者兄弟情的,後人誤解了它的意思變成了“海誓山盟”的誓約了!
9.言必信,行必果
這句話出自《論語》,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出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行動一定要有結果。聽著很有道理,這句話看似是要鼓勵人們要守承諾,做事有始有終,但是還有後半句“硜硜然小人哉”常常被人刪減,有了這後半句,整句話的意思完全不一樣。
“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的意思是說了的話一定要做到,做事一定要堅持到底,這樣不問是非的固執己見,這樣和頑固不化的小人沒有什和區別。指這樣的人是個認死理的,算是稍差一點的人才。
以後可千萬別拿這句話夸人了。
10.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這句話是孟子說的,現在也頻頻出現在各大催婚名場面。很多人覺得這句話的意思是:不孝的事情有很多,最為不孝的就是沒有後代。
但是這還有下半句話,整句話應該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後半句話實在是非常重要,整句話真正的意思是:不孝的行為有很多種,沒有做到盡後代的責任最為不孝。舜沒有告訴父母就娶妻,是沒有做到盡後代的責任。君子認為還是告訴父母比較好。
11.空穴來風: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傳聞有一定根據。很多用來表示毫無根據,完全用反了。
12、三人成虎:傳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13、美輪美奐: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麗。不少人凡形容美好事物都用這個成語,錯。
14、炙手可熱:形容人很有權勢,含貶義。現在常被擴大使用範圍,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離其本義。
15、侃侃而談:“侃侃”本為剛直之意,談得理直氣壯才叫侃侃而談。人們大多用此語形容聊天,屬誤用。
16、首當其衝:首先受到攻擊或遭受災難,常被人誤用為“首先接受任務,或首先應當先做某事”,代替“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