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兵工科技
-
2 # 慶140011251
現在人類的力量還不足以直接和大自然抗衡,遇到颱風,什麼船都剛不住的,更何況航母又不是噸位最大的船,只是目前噸位最大的軍艦而已
-
3 # 腳踏一枝梅
理論設計和摸擬測試,航母能抗擊12級的颱風。就像城市高層建築,設計建造時按8級地震來一樣,但真如這麼高強度的地震來,為安全保險起見,人們還是會離開建築,到城郊曠野處躲避。航母也不例外,一般不出海了,呆在軍港避險。除非有特殊軍情非要出海,那就只有冒險實抗了。
-
4 # 恰恰無心用
最大的航空母艦排水量也不過10萬噸左右,這個噸位在12級颱風的狂風巨浪面前就很弱小了。這種情況如果處置不當,幾十萬噸的巨輪也會翻船。當然軍艦和其他船舶一樣都是有抗風浪設計的,不至於說翻就翻。但是颱風來了飛機無法起降,人員無法操作,艦載裝置會被破壞,所以在臺風天氣,航空母艦也要回港避風。
-
5 # 牛頭馬面兩鬼
以現代的航母抗12級颱風當然可以,可是在12級颱風中的航母基本也就不可能去作戰。
航母可以不需要去避這個颱風,可是航母上還有很多設施裝置,比如艦島上突出來的各種雷達,天線之類都會被吹走,這種惡劣天氣艦載戰鬥機也根本不能去起飛了。
以我親眼所見,當年在廣東陽江考查東平鎮海邊的核電廠時的幾天就遇到過10級的颱風,工地上的吊塔一吹就倒,馬路邊的手臂粗的指示牌都吹彎了。據說12級颱風可以把手臂粗鋼管直接吹斷,汽車直接吹飄走。
可是在大洋上還有一個叫颶風的東西,分五級,五級的颶風每小時可以達到300公里左右,最大可超過400公里以上。雖然航母可以不避颱風,但航母上設施受不了,還是要避一避的。
在以前過往案例中,1945年的3.6萬噸級的美國大黃蜂航母在海上遇上臺風,艦上設施都被吹壞了,連甲板也幹彎了。
-
6 # 硯田劍影
謝邀請。在設計建造航母時己經把抗風浪的因素考量過,並經過模擬試驗,大噸位航母如美國十萬噸級核動力航母在十二級颱風前面,也只能左右搖擺,艦上的計算機系統會根據搖擺的幅度開啟壓艙來減輕擺幅,不然的話,機庫的幾十架戰機也會左左前後滑動,理論上固定住了戰機,在十二級颱風面前,航母晃動擺幅很大,戰機隨著擺幅的衝擊能掙斷固定鎖.互相撞擊很容擊產生火花引發火災,一旦戰機失火引發連環效應引爆彈藥庫,那樣損失就大了,基於這種考量,航母呆在十二級颱風的海詳中,戰機也不能升空只能入庫,各系統除值班外,人員一律入室,與其在海洋中飄浮,還不如靠岸泊系,理論上航母在十二級颱風中不會翻沉,事關艦上幾千人的性命,為了保險,艦長根據海況會作出正確選擇。
-
7 # 王司徒軍武百科
航母所謂的“抗12級颱風”,只是一種宣傳概念,證明自己相對其它軍艦有大機率活下來罷了。
如果真的直面12級颱風,航母會很慘。所以一般海上航行這種事兒,都是“天氣預報”為王,遇到熱帶氣旋,要麼快快的閃開,要麼乾脆靠港貓起來。
颱風帶來的海況變化非常兇猛,近日泰國普吉島發生的沉船事件,據說只是遇到了4米浪,12級颱風下,浪高可以超過10米,哪怕航母也夠嗆,船上的人基本什麼事都不用做了。大型船舶相對小型船舶,此時更考驗船體的動力以及結構材料的抗拉力,否則被浪頭拍扁拍斷是很尋常的事。
航空母艦雖然巨大,但5-10萬噸的級別其實在海中也算不得什麼巨無霸,充其量只能算是“巴拿馬型”到“阿芙拉型”之間,遠未達到最大隻的船型。在抵禦風浪方面,雖然航母有更高的抗沉效能以及更強的動力,但這些並不能產生本質的變化。
1944年12月17日,美國海軍上將小威廉·哈爾西率領第三艦隊在菲律賓以東洋麵進行燃料補給作業,遭遇了颱風“眼鏡蛇”的襲擊。哈爾西上將錯誤的評估了海上的風力變化,導致艦隊陷入風暴。胡蜂號航母(CV-18 埃塞克斯級)當時用雷達拍到了颱風眼,但美軍艦隊已經無法逃脫,被風暴掀翻了三艘驅逐艦,造成800人死亡,損失飛機146架的重大事故。
其中蒙特利號航空母艦(CVL-26 獨立級)和科本斯號航空母艦(CVL-25 獨立級)的機庫在風浪中引起大火,甲板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傷。蒙特利號不得不結束緊迫的作戰任務,返回珍珠港維修,真可謂狼狽不堪。
禍不單行,第三艦隊在1945年6月又遭遇了颱風“科尼”,這次颱風猝不及防,幾乎摧毀了第三艦隊第一特混艦隊。風暴造成了3艘戰列艦、2艘大型航母、2艘輕型航母、4艘護航航母受損,損失戰機145架。差點以為日本的“神風”又來護佑了。
上圖是被颱風拍斷甲板的大黃蜂號航母(CV-12 埃塞克斯級)
航母機庫中被蹂躪得一團糟
風浪直接衝上甲板
被拍扁飛行甲板的本寧頓號航空母艦(CV-20 埃塞克斯級)
正面看本寧頓號,整個甲板都彎曲了下來
被拍斷的護航航母航母隆加角號(Lunga Point CVE-94 卡薩布蘭卡級),它是1944年才下水的新船。
被吹爛的匹茲堡號重巡洋艦(CA72 巴爾的摩級)
沒過兩月,1945年8月15日,沖繩的美軍艦隊又遭遇颱風“露易絲”襲擊,12艘各類軍艦被掀翻,133艘損壞到無法修復的程度,200多艘軍艦擱淺海灘。
你看,颱風對艦隊造成的損傷比日本鬼子還猛,現代航空母艦雖然採用更好的結構和更先進的材料工藝,但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仍然不夠看。
人類對臺風的預測也一直存在問題,美軍遭遇的三次颱風都存在天氣預報的錯誤。哪怕是後世,也無法準確預判颱風的規模和發展,例如1996年肆虐太平洋的9615號颱風“莎莉”,從菲律賓直刮南海,風力級別與規模大小完全被低估,造成了沿海不可估量的損傷。
航母航行也是一樣,雖說能“抗12級”風,但這種情況下只能保證活命,甲板艦載機只能聽天由命,還很容易造成內部事故災害。
按照這些年最新的細化標準,12級只能說堪堪邁入了“颱風”的範疇,上面風力能達到16級往上不封頂。也就是說航母的抗風能力也只是“說說而已”,真的遇到超強颱風,硬抗不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吧!
-
8 # 浩蕩揚子江
俗話講:船小好調頭,船大好出海,航空母艦作為幾萬噸的巨輪,仗著身大力不虧,在大海上應該任憑風吹雨打,恰似閒庭信步。一般出海的人最怕遇到颱風,颱風可分為16級,12級以下的被稱之為“風暴”,12級及以上的才被稱為颱風。颱風具有強大的破壞力,能將海浪捲上幾十米的高度,12級的颱風就能吹翻列車、吹跨房屋、將樹木連根拔起。而15級的颱風據說能把港口上百噸的龍門吊都被吹到海里去了。
美國航母大都能抵禦12級的颱風,就算是浪高几十米也不會將航母“吹跑”或“打沉”。但是,航母沒事艦載機可就不行了。在美國曆史上就有航母、艦船遭遇颱風最後損失慘重的事情發生。
1945年6月5日,獨自執行任務的美國海軍第三艦隊第1特混大隊,在航行到九州-沖繩海域碰上了超強颱風,體型巨大的航空母艦和戰列艦也吃不消,這些龐然大物的上層建築和飛行甲板遭到很大損壞。吹到海里的飛機有142架。
所以遇到颱風,航母也要繞著走,即使艦體沒事,但是航母上飛機風太大就無法正常起飛,航母上的裝置會損壞。遇到大風暴船上手臂粗的桅杆都能吹斷,航母上面幾百個雷達天線也抗不住。
-
9 # 使用者聽松閒人
航空母艦,原本設計是可以抵禦12級颱風的。但海上的巨風和海浪能將艦載機損壞,再有就是將雷達天線刮斷或使網線刮亂。因此,航空母艦還是要規避的。
航空母艦的船體通常是寬:40米,長:為200米。
龐大的航母船底,兩邊裝置著劃鰭,這樣就能在臺風中保持著平衡。
-
10 # 東龍45
謝邀,航母抗十二級颱風沒有問題的,美國搞了百年航母,經驗和教訓都很多很多的,越來越棒的,在設計之初就有抵抗十二級颱風的能力,。但是,誰也不會向風區裡鑽的,航母是活的,指揮官是聰明的,會透過航母上頂級的雷達和電子技術,及時發現雨區,風區躲避的,因為,接受颱風洗禮的航母雖然能行,航母上的裝置和飛機都危險的,大多是儘量迴避的。
回覆列表
圖注:被颱風毀壞的航母艦載機
近年來,各國海軍十分重視提高艦艇的抗颱風能力,並且制定了嚴格的極端天氣下戰備條例。但即便如此,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各國海軍艦艇仍然難以抵禦強颱風,時有事故發生,航母也不例外。
颱風可以掀起10米以上巨浪,對於海軍活動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上萬噸排水量的水面艦艇都會被掀翻。航空母艦可以抵抗12級颱風,但是這個不能說明一定不會沉艦。海上最可怕的不是風而是浪,如果一艘艦艦首和艦尾同時處在波峰上,而艦體中部處於波谷,也就是浪從艦的兩端把艦架空了,龍骨會斷裂。
例如美軍現役10萬噸級“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雖然能抵抗12級颱風,但艦上的許多設施(外部導彈發射架、雷達和通訊天線,以及因機庫無法容納而不得不停在甲板上的艦載機)並不具備足夠的抗風能力,難免會遭到破壞,而萬噸級的巡洋艦、大型驅逐艦和數千噸級的護衛艦,抗風能力則更差。
1944年12月萊特灣戰役期間,擔負海上掩護任務的美國第三艦隊遭到了“眼鏡蛇”颱風的無情襲擊。艦隊司令哈爾西海軍上將雖然收到了颱風警報,但沒能正確判讀,仍然讓艦隊滯留在萊特灣附近海域。結果有3艘驅逐艦葬身海底,800多官兵死亡。航空母艦雖然抗往了颱風,但是艦上裝置損毀嚴重,一些航母的艦首甚至被颱風吹掉或吹毀,而且還有146架艦載機被毀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