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雪松73069478

    如果是這樣,西歐的經濟至少要經過一個漫長的時期才能復甦。這還是在蘇俄不染指西歐政治、經濟、軍事等的前題下。不過從斯大林的性格上來看,只要有機會,不染指、甚至顛覆西方民主政治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美國不實施“馬歇爾”計劃,蘇俄勢力將得到進一步擴張。世界民主、自由體系將遭受一場大浩劫!

  • 2 # 閒看秋風999

    這是一項直到現在仍然在大西洋兩岸都有爭議的援助計劃:馬歇爾計劃(正式的名稱是歐洲復興計劃);贊同的人認為它對歐洲的復興舉足輕重;反對的人認為歐洲的復興是歷史的必然。

    不過,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

    在“美元(援)”的推動下,1948年至1952年成了是歐洲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時期。期間歐洲工業生產增長了35%。農業生產大大超過戰前的水平。

    戰後常見的貧困和飢餓消失了,西歐開始了前所未有的20年增長,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此外,經濟一體化的長期效應顯著提高了歐洲的收入水平,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歐洲的收入水平提高了近20%。

    歐洲的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們對如何評價馬歇爾計劃有著不同的看法:爭論的焦點是該把多少功勞歸於馬歇爾計劃。

    大部分的觀點認為,馬歇爾計劃加速了經濟復甦,它迫使歐洲進行了結構性調整。同時這項計劃巧妙地“美國化”了歐洲國家;

    美元的到來,使西歐各國政府得以放鬆緊縮措施和定量配給,減少民眾的不滿,帶來政治上的穩定,也為日後歐洲“一體化”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當然,美歐之間的貿易關係幫助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的形成。並且一直延續到冷戰結束,直到現在仍然還在發揮作用。

  • 3 # hording

    所謂馬歇爾計劃,其正式名為歐洲復興計劃,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援助歐洲的舉措,透過這一舉措美國面提供了超過130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幫助歐洲經濟重建。馬歇爾計劃從1948年4月開始,運行了四年。美國這一計劃的目標旨在重建飽受戰火蹂躪的地區,消除貿易壁壘實現工業現代化湊近歐洲繁榮,防止蘇(共)聯(產)威(主)脅(義)的蔓延。

    當然如果想要知道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沒有實行馬歇爾計劃,這個世界將會是什麼樣的,我們就要先看一下馬歇爾計劃的影響。

    馬歇爾計劃在經濟上的影響。從歐洲角度看,由於歐洲經濟復甦緩慢,甚至處於崩潰的邊緣。在馬歇爾計劃,實行前的1947年西歐的農業生產水平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1938年的83%,工業生產水平是1938年的88%,出口水平是1938年的59%。可以說歐洲農業生產極不景氣,糧食短缺,工業全面停滯,失業率居高不下,嚴重缺乏重建的資本。而馬歇爾計劃加速了西歐經濟的恢復,發展和聯合,使得西歐迅速強大起來,既增強了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的力量,又鞏固了美國在歐洲的領導地位。可以說,

    馬歇爾援助是輸血,它維持了軟弱的西歐經濟,並使歐洲經濟具有促進其本身復興的力量。

    具體而言,馬歇爾計劃,(1)推動了歐洲聯合和歐洲的一體化程序;(2)為西方經濟體系和經濟秩序的重建奠定基礎;(3)推動了西歐各國的重建與經濟恢復。而從美國角度來說,雖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GDP獲得了高速的發展,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到馬歇爾計劃啟動前,由於全球經濟的不景氣,美國經濟遲遲沒有獲得良好的發展。而美國在馬歇爾計劃中也獲得了很大的經濟利益,一方面,為美國經濟的海外滲透和輸出開闢了新的道路;另一方面馬歇爾計劃為美歐的跨大西洋合作奠定了基礎。從全球層面來說,由於蘇聯和東歐國家拒絕加入馬歇爾計劃,並且為了對抗馬歇爾計劃,蘇聯提出了“莫洛托夫計劃”,並在1949年1月經濟互助委員會成立,這是世界在經濟上分裂為兩大體系的開端。

    根據馬歇爾計劃在經濟上的這些影響,我們不難推斷出,如果沒有馬歇爾計劃,從歐洲角度來說,(1)歐洲經濟的復興將會推遲,甚至歐洲可能等不到經濟復興就已經在經濟上崩潰;(2)西方經濟體系和經濟秩序的重建也不會那麼順利;(3)歐洲聯合和一體化的波折將更多。從美國角度來說,美國經濟的滲透和輸出難度可能加大,跨大西洋合作可能會有很大波折,甚至告吹。而更重要的是在,全球經濟體系方面,由於沒有相互對抗的馬歇爾計劃和莫洛托夫計劃,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和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兩大對立的經濟體系並存的狀態也可能消失。以上是如果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沒有實行馬歇爾計劃,經濟上這個世界可能會有什麼不同。

    馬歇爾計劃的政治影響不亞於其經濟影響。首先,由於經濟上的嚴重困難,歐洲主要國家的民眾對於政府的不滿越來越大,而左翼政黨,尤其是共*產*黨的支援率居高不下。以法國為例,法共從1945年到1947年的歷次選舉中,幾乎都是得票率最高的黨。而馬歇爾計劃實施後,人們對於政府的不滿減少了,歐洲主要國家的政治局勢得以穩定。甚至隨著馬歇爾計劃的影響開始顯現後,西歐共*產*黨的力量開始迅速衰落,影響力也已經不能和1945年到1947年相比較了。其次,馬歇爾計劃所催生的美歐的貿易關係鞏固並推進了跨大西洋同盟,並一直延續到今天。第三,蘇聯和東歐拒絕參加馬歇爾計劃,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分裂的重要標誌之一,是

    走向冷戰的最後一步。

    根據馬歇爾計劃計劃政治上的這些影響,如果美國不實行馬歇爾計劃,那麼,(1)歐洲的左翼政黨,尤其是共*產*黨將普遍上臺執政,實行某些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政策。但這裡我們要將西歐共*產*黨和蘇聯區分開來。事實上,雖然西歐各國共*產*黨親蘇,但不代表它們上臺執政後一定會採取斯大林模式,也並不是說它們執政後就一定會倒向蘇聯。而是很可能在美蘇中間採取中立的態度。(2)跨大西洋同盟可能不再存在,美歐關係也可能不像今天這樣緊密;(3)冷戰仍然可能還會發生,但開始的時間可能不會是1947年,也可能不會是在歐洲開始。以上是如果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沒有實行馬歇爾計劃,政治上這個世界可能會有什麼不同。

    但最後還是要說,馬歇爾計劃某種意義上是事態發展的必然結果,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如果沒有實行馬歇爾計劃,那麼也可能實行類似的什麼牛歇爾、羊歇爾、或者驢歇爾計劃,而且雖然具體內容也有所不同,但其作用和影響,與馬歇爾計劃不會有太大差異。

  • 4 # 毛維準

    馬歇爾計劃正式透過法案是1948年4月3日,至今已經70年了。

    馬歇爾計劃也就是歐洲復興計劃(ERP),根據時任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的的說法,“美國應該盡其所能幫助世界迴歸正常經濟健康是合乎邏輯的,否則世界上將沒有政治穩定和確保的和平。我們的政策並不直接反對任何一個國家,而是反對飢餓、貧窮、失落和混亂”。

    馬歇爾計劃本來規劃220億美元,後來杜魯門總統削減到170億美元,最後國會批准了124億美元。如果按照現在市價來計算,馬歇爾計劃大約為800-90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即使放到今天,這也是很大的一筆援助;根據OECD統計,2016年,全球官方發展援助總額度為1400多億美元。

    提問者所提問的是一個反事實問題。

    首先,歐洲的經濟雖然說會最終恢復,但是如果沒有馬歇爾計劃,其恢復的時間肯定要推後若干年,甚至其中歐洲經濟會有崩潰的死結,其恢復的難度肯定會加大,其對美國經濟與體系的依賴也可能沒有現在這麼嚴重,其融入美國主導全球國際經濟體系的程度也不會跟現在一樣深入。四年之後,歐洲在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下產出增加了六成。

    其次,從美國當時所擔憂的共產主義拓展角度來看,當時歐洲的若干國家比如法國、義大利等都有可能抄襲共產主義執政的狀況;土耳其和希臘更是處於所謂抗擊共產主義的前線。如果沒有馬歇爾計劃,這些國家的國內政治狀況很可能就會發生轉變,那麼蘇聯陣營的力量就會增長,美國則會在冷戰之中處於不利態勢。因此,如果沒有馬歇爾計劃,美國的安全狀況肯定會遭受削弱。

    第三,如果沒有馬歇爾計劃,歐洲的一體化程序可能不會發展地那麼快。儘管不能說馬歇爾計劃直接導致了歐洲煤鋼合營的產生,但是它在工業體系與意識上推動了歐洲一體化的額進展。

    第四,美國也以馬歇爾計劃推動了跨大西洋特殊關係的建立,展示了美國在全球體系中的影響力,推動了西方主導國際秩序的建立,也最終推動了美國主導同盟體系的建立,例如北約組織。

    此外,其實馬歇爾計劃也最終刺激了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陣營之間的矛盾加深,也在歐洲大國國內埋下了若干反美的種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敞帚自珍,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