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班侯所傳太極拳九訣,是楊班侯傳給牛連元的重要太極拳訣,楊式其他分支無傳。1958年,牛連元的弟子吳孟俠、吳兆峰所著《太極拳九訣八十一式註解》(人民體育出版社),首次公佈了太極拳九訣,在太極拳界頗有影響,被譽為“字字珠璣,句句錦繡”。據吳孟俠先生的弟子喻承鏞講,《太極拳九訣八十一式註解》一書,還有兩訣尚未公開,其中《五字經訣》和《亂環訣》,實為《五字雙訣》和《亂環雙訣》。喻承鏞先生已將另外兩訣欣然獻出。今按吳孟俠所著及喻承鏞所獻,公佈於後,同時將《太極拳九訣八十一式註解》中的《太極拳五個要領原文》一併錄出。
一、全體大用訣
太極拳法妙無窮,掤捋擠按雀尾生。
斜走單鞭胸膛佔,回身提手把著封。
海底撈月亮翅變,挑打軟肋不容情。
摟膝拗步斜中找,手揮琵琶穿化精。
貼身靠近橫肘上,護中反打又稱雄。
進步搬攔肋下使,如封似閉護正中。
十字手法變不盡,抱虎歸山採挒成。
肘底看捶護中手,退行三把倒轉肱。
墜身退走扳挽勁,斜飛著法用不空。
海底針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架功。
撇身捶打閃化式,橫身前進著法成。
腕中反有閉拿法,雲手三進臂上攻。
高探馬上攔手刺,左右分腳手要封。
轉身蹬腳腹上佔,進步栽捶迎面衝。
反身白蛇吐信變,採住敵手取雙瞳。
右蹬腳上軟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雙風貫耳著法靈。
左蹬腳踢右蹬式,回身蹬腳膝骨迎。
Mustang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
搖化單臂託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單鞭下式順鋒入,金雞獨立佔上風。
提膝上打致命處,下傷二足難留情。
十字腿法軟骨斷,指襠捶下靠為鋒。
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閃正中。
轉身擺蓮護腿進,彎弓射虎挑打胸。
如風似閉顧盼定,太極合手式完成。
全體大用意為主,體鬆氣固神要凝。
二、十三字行功訣
1、十三字:“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
2、口訣:
掤手兩臂要圓撐,動靜虛實任意攻。
搭手捋開擠掌使,敵欲還著勢難逞。
按手用著似顛倒,二把採住不放鬆。
來勢兇猛挒手用,肘靠隨時任意行。
進退反側應機走,何怕敵人藝業精。
遇敵上前迫近打,顧住三前盼七星。
敵人逼近來打我,閃開正中定橫中。
太極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三、十三字用功訣
逢手遇掤莫入盤,黏粘不離得著難。
閉掤要上採挒法,二把得實急無援。
按定四正隅方變,觸手即佔先上先。
掤擠二法趁機使,肘靠攻在腳跟前。
遇機得勢進退走,三前七星顧盼間。
周身實力意中定,聽探順化神氣關。
見實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體全。
操練不按體中用,修到終期藝精難。
四、八字法訣
三換二捋一擠按,搭手遇掤莫讓先。
柔裡有剛攻不破,剛中無柔不為堅。
避人攻守要採挒,力在驚彈走螺旋。
逞勢進取貼身肘,肩胯膝打靠為先。
五、虛實訣
虛虛實實神會中,虛實實虛手行動。
練拳不諳虛實理,枉費功夫終無成。
虛守實發掌中竅,中實不發藝難精。
虛實自有虛實在,實實虛虛攻不空。
六、亂環雙訣
1、太極亂環訣:
亂環術法最難通,上下隨合妙無窮。
陷敵深入亂環內,四兩千斤著法成。
手腳齊進橫豎找,掌中亂環落不空。
欲知環中法何在,發落點對即成功。
2、三環九轉訣:
太極三環九轉功,環環盤在手掌中。
變化轉環無定式,點發點落擠虛空。
見實不在點上用,空費功夫何日成。
七星環在腰腹主,八十一轉亂環宗。
七、陰陽訣
太極陰陽少人修,吞吐開合問剛柔。
正隅收放任君走,動靜變化何須愁。
生克二法隨著用,閃進全在動中求。
輕重虛實怎的是,重裡現輕勿稍留。
八、十八在訣
掤在兩臂,捋在掌中,擠在手背,按在腰攻。
採在十指,挒在兩肱,肘在屈使,靠在肩胸。
進在雲手,退在轉肱,顧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中在得橫。
滯在雙重,通在單輕,虛在當守,實在必衝。
九、五字雙訣
1、五字經訣:
披從側方從,閃展無全空,擔化對方力,搓磨試其功。
歉含力蓄使,黏粘不離宗,隨進隨退走,拘意莫放鬆。
拿閉敵血脈,扳挽順勢封,軟非用拙力,掤臂要圓撐。
摟進圓活力,摧堅戳敵鋒,掩護敵猛入,撮點致命攻。
墜走牽挽勢,繼續勿失空,擠他虛實現,攤開即成功。
2、輕重分勝負五字訣:
雙重行不通,單輕反成功。
單雙發宜快,勝在掌握中。
在意不在力,走重不走空。
重輕終何在,蓄意似貓行。
隅方得相見,千斤四兩成。
遇橫單重字,斜角成方形。
踩定中誠位,前足奪後踵。
後足從前卯,放手便成功。
趁勢側鋒入,成功本無情。
展轉急要快,力定在腰中。
舍直取橫進,得橫變正衝。
生克隨機走,變化何無窮。
貪歉皆非是,丟舍難成名。
武本無善作,含情誰知情。
情同形異理,方為武道宏。
術中陰陽道,妙蘊五音中。
君問意何在,道成自然明。
太極拳五個要領原文
(一)六合勁:擰裹、鑽翻、螺旋、崩砟、驚彈、抖搜。
(二)十三法: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中);正隅、虛實、收放、吞吐、剛柔、單雙、重(輕)。
(三)五法:進法、退法、顧法、盼法、定法。
(四)八要:掤要撐,捋要輕,擠要橫,按要攻,採要實,挒要驚,肘要衝,靠要崩。
(五)全力法:前足奪後足,後足站前蹤,前後成直線,五行主力攻。
打人如親嘴,手到身要擁,左右一面站,單臂克雙功。
《五字經訣》的印證資料
楊班侯所傳《五字經訣》,還從其它渠道有所流傳。它們相互印證、補充,說明《五字經決》的早期存在,也進一步說明楊班侯所傳《九訣》的早期出現。
在姚馥春、姜容樵著《太極拳講義》中,有乾隆抄本太極拳《二十字訣》一篇,全文如下:
披閃擔搓歉,黏隨拘拿扳。軟掤摟催掩,撮墜續擠攤。
姜容樵以為這是二十字的技法或要領,並對每次做了解釋。與《五字經訣》對比可見,這顯然是“五字經訣”的縮寫,將二十個句子按照第一字縮為二十個字,以便記憶。吳孟俠在《五字經訣》註解中,第一行就用括弧說明“這是二十字冠頂之訣”。所謂“二十字冠頂”,就是指用二十個字進行記憶的方法。姜容樵
所錄《二十字訣》中的“續”字,當為“繼”字之誤。由此可見,該訣在乾隆時已有流傳,但已將原訣失傳,二十句只剩下二十個字了。
此外,在李派太極拳中,也有《五字經訣》的流傳,李派稱為《五字要言》,全篇240句,1200字。楊班侯所傳《五字經訣》,又是這《五字要言》中的第139-158句。《武當》雜誌1994年第5期,李派傳人馮福明先生(筆名雍陽人)將此訣發表,全文如下:
五字要言
拳理極精細,勿以當兒戲。
欲學拳術者,先將基礎立。
拳中基本功,有長即是師。
研究其理性,技擊是其次。
萬莫學死方,動作要有理,
不學招法手,與死方無異。
比如當大夫,盡學成方劑,
藥方開出來,等候病來治。
得病合我方,未聞有此理,
就是有點效,也是瞎碰到。
結果背原理,傷病不為奇,
莫學拍打功,以免本能失。
皮肉徒受苦,氣血多凝滯。
有害於衛生,又有礙拳意。
力緊神便死,豈能把人治。
懷疑不憑信,請自體察試。
要知拳中理,首先站樁起,
意在宇宙間,天地人一體。
運動如抽絲,開弓即試力,
四肢弓崩撐,運動軟慢松。
屈伸與開合,身由雲端起,
呼吸細靜長,舒暢皆如意。
形象似顛狂,如醉如呆痴,
蛇形趟泥步,揉球摩擦力。
兩手似兜泥,如撈稠糖稀,
內外要松靜,斂神聽細雨。
綿綿覺如醉,悠悠水中戲。
默對向天空,虛靈須定意。
洪爐大冶金,陶熔物不計。
神機由內變,調息呼吸氣。
守靜如處女,動似迅雷至,
力松意宜緊,本是涵養氣。
螺旋滾無形,毛髮力加戟,
筋骨遒即放,渾噩一驚時。
支點增強力,遍體彈簧似,
百骸若機輪,旋轉有勁力。
腰身似蛇驚,步行旋風起,
縱橫起波瀾,如鯨迴旋式。
頂心力空靈,渾身如線提,
兩目神光斂,鼻息耳凝閉。
小腹要常圓,胸肋微含蓄。
指端力如電,骨節鋒稜起。
活潑比猿捷,邁步如貓似,
大凡舉與動,渾身皆訊息。
一觸即爆發,威力無邊際,
學者莫好奇 ,要用自然力。
良知與良能,實踐學來的,
動靜任自然,萬勿用拙力。
返嬰尋天真,軀柔如童浴,
勿忘勿助長,升堂漸入室。
論技說應敵,不費吹灰力。
拳術之動作,手足板眼齊,
首要力均整,內外要合一。
屈伸隨意往,樞紐不偏倚。
動靜分虛實,陰陽水火濟,
精神宜內斂,練神得還虛。
頭打腳隨走,站他中央地,
任有萬能手,總也難逃避。
路線踏中心,鬆緊不滑滯,
旋轉要穩準,鉤錯互相宜。
力純智和愚,審慎對方力,
隨屈忽就伸,相互虛實移。
運動如弓滿,著敵似電急,
鷹膽虎威視,足腕似倪泥。
鶻落似龍潛,渾身盡爭力,
面善心要狠,膽大更須細。
纏劈攢裹橫,扭擰彈簧力,
接觸揣時機,叱奼如雷似。
變化影無形,周旋意無意,
披從側方入,閃展全無空。
擔化對方力,搓磨試其功,
歉含力蓄使,黏粘不離宗。
隨進隨退走,拘意莫放鬆,
拿閉敵血脈,扳挽順勢封。
軟非用拙力,掤臂要圓撐,
摟進圓活力,摧堅戳敵鋒。
掩護敵猛入,撮點致命攻,
墜走牽挽勢,繼續勿失空。
擠他虛實現,攤開即成功,
順勢閃拿欺,展軟柔化吸。
撤退近託推,手腳一齊發,
伸手看形容,身法要偏行。
見手分左右,避手吸進身,
上下用反勁,手腳要同心。
勁到吸閃空,撞崩化欺衝,
手到隨身變,用時間如電。
黏手軟綿隨,氣在眼前追。
來時機伶進,拳打要進身。
見勢順他勁,變步擰腰身,
手眼身法步,欺到方為真。
擄手隨身靠,捆時反勁欺,
進步耳如風,沉氣在腹中。
若見長手法,指擄閃進崩,
若見短手法,長勁沉氣中。
若見亂手法,偏砸順身攻,
動手先看肩,指手在胸前。
肩偏手必到,身仰腳必發,
伸手步先行,見勁順手中。
若見力過猛,撒化閃進空,
進步捋崩擠,擄發順勁倚。
手眼身法步,隨時變體形,
出手要平身,開門手為真。
若見高手法,撞倚先拔根,
掤架打中線,擄推撞進身。
若見沖天手,變掌擄崩穿,
若見矮手法,抽腰走上身。
法本耳目思,掌本面目排,
手到撒化變,欺步看路線。
撞進裡外手,反拿隨身轉,
拐擄指閃欺,見手反拿腕。
欺步崩撞勢,動手氣下轉,
進身本氣根,拿破隨手變。
聽問黏沾連,進步柔化推,
上下要相隨,內外要合一。
試聲山谷應,神氣要貫足,
恭慎意且合,五字要言記。
見性明理後,反向身外去,
莫教死方滯,莫教招法拘。
句句是要言,莫當是兒戲,
願我同道者,切記要切記。
李派太極拳也源自楊式(楊祿禪傳王蘭亭,王蘭亭傳李瑞東,李瑞東又吸收江南派、陝西派太極功,創李式太極),《五字要言》是由楊祿禪所傳,還是李派傳人從其它渠道所得?其作者是誰?為何楊班侯只傳了其中的二十句?這個問題,都已難於斷定了。然而《五字要言》作為《五字經訣》的另一印證資料, 並作為一篇具有較高價值的太極拳文獻,是毫無疑義的。
楊班侯所傳太極拳九訣,是楊班侯傳給牛連元的重要太極拳訣,楊式其他分支無傳。1958年,牛連元的弟子吳孟俠、吳兆峰所著《太極拳九訣八十一式註解》(人民體育出版社),首次公佈了太極拳九訣,在太極拳界頗有影響,被譽為“字字珠璣,句句錦繡”。據吳孟俠先生的弟子喻承鏞講,《太極拳九訣八十一式註解》一書,還有兩訣尚未公開,其中《五字經訣》和《亂環訣》,實為《五字雙訣》和《亂環雙訣》。喻承鏞先生已將另外兩訣欣然獻出。今按吳孟俠所著及喻承鏞所獻,公佈於後,同時將《太極拳九訣八十一式註解》中的《太極拳五個要領原文》一併錄出。
一、全體大用訣
太極拳法妙無窮,掤捋擠按雀尾生。
斜走單鞭胸膛佔,回身提手把著封。
海底撈月亮翅變,挑打軟肋不容情。
摟膝拗步斜中找,手揮琵琶穿化精。
貼身靠近橫肘上,護中反打又稱雄。
進步搬攔肋下使,如封似閉護正中。
十字手法變不盡,抱虎歸山採挒成。
肘底看捶護中手,退行三把倒轉肱。
墜身退走扳挽勁,斜飛著法用不空。
海底針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架功。
撇身捶打閃化式,橫身前進著法成。
腕中反有閉拿法,雲手三進臂上攻。
高探馬上攔手刺,左右分腳手要封。
轉身蹬腳腹上佔,進步栽捶迎面衝。
反身白蛇吐信變,採住敵手取雙瞳。
右蹬腳上軟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雙風貫耳著法靈。
左蹬腳踢右蹬式,回身蹬腳膝骨迎。
Mustang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
搖化單臂託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單鞭下式順鋒入,金雞獨立佔上風。
提膝上打致命處,下傷二足難留情。
十字腿法軟骨斷,指襠捶下靠為鋒。
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閃正中。
轉身擺蓮護腿進,彎弓射虎挑打胸。
如風似閉顧盼定,太極合手式完成。
全體大用意為主,體鬆氣固神要凝。
二、十三字行功訣
1、十三字:“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
2、口訣:
掤手兩臂要圓撐,動靜虛實任意攻。
搭手捋開擠掌使,敵欲還著勢難逞。
按手用著似顛倒,二把採住不放鬆。
來勢兇猛挒手用,肘靠隨時任意行。
進退反側應機走,何怕敵人藝業精。
遇敵上前迫近打,顧住三前盼七星。
敵人逼近來打我,閃開正中定橫中。
太極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三、十三字用功訣
逢手遇掤莫入盤,黏粘不離得著難。
閉掤要上採挒法,二把得實急無援。
按定四正隅方變,觸手即佔先上先。
掤擠二法趁機使,肘靠攻在腳跟前。
遇機得勢進退走,三前七星顧盼間。
周身實力意中定,聽探順化神氣關。
見實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體全。
操練不按體中用,修到終期藝精難。
四、八字法訣
三換二捋一擠按,搭手遇掤莫讓先。
柔裡有剛攻不破,剛中無柔不為堅。
避人攻守要採挒,力在驚彈走螺旋。
逞勢進取貼身肘,肩胯膝打靠為先。
五、虛實訣
虛虛實實神會中,虛實實虛手行動。
練拳不諳虛實理,枉費功夫終無成。
虛守實發掌中竅,中實不發藝難精。
虛實自有虛實在,實實虛虛攻不空。
六、亂環雙訣
1、太極亂環訣:
亂環術法最難通,上下隨合妙無窮。
陷敵深入亂環內,四兩千斤著法成。
手腳齊進橫豎找,掌中亂環落不空。
欲知環中法何在,發落點對即成功。
2、三環九轉訣:
太極三環九轉功,環環盤在手掌中。
變化轉環無定式,點發點落擠虛空。
見實不在點上用,空費功夫何日成。
七星環在腰腹主,八十一轉亂環宗。
七、陰陽訣
太極陰陽少人修,吞吐開合問剛柔。
正隅收放任君走,動靜變化何須愁。
生克二法隨著用,閃進全在動中求。
輕重虛實怎的是,重裡現輕勿稍留。
八、十八在訣
掤在兩臂,捋在掌中,擠在手背,按在腰攻。
採在十指,挒在兩肱,肘在屈使,靠在肩胸。
進在雲手,退在轉肱,顧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中在得橫。
滯在雙重,通在單輕,虛在當守,實在必衝。
九、五字雙訣
1、五字經訣:
披從側方從,閃展無全空,擔化對方力,搓磨試其功。
歉含力蓄使,黏粘不離宗,隨進隨退走,拘意莫放鬆。
拿閉敵血脈,扳挽順勢封,軟非用拙力,掤臂要圓撐。
摟進圓活力,摧堅戳敵鋒,掩護敵猛入,撮點致命攻。
墜走牽挽勢,繼續勿失空,擠他虛實現,攤開即成功。
2、輕重分勝負五字訣:
雙重行不通,單輕反成功。
單雙發宜快,勝在掌握中。
在意不在力,走重不走空。
重輕終何在,蓄意似貓行。
隅方得相見,千斤四兩成。
遇橫單重字,斜角成方形。
踩定中誠位,前足奪後踵。
後足從前卯,放手便成功。
趁勢側鋒入,成功本無情。
展轉急要快,力定在腰中。
舍直取橫進,得橫變正衝。
生克隨機走,變化何無窮。
貪歉皆非是,丟舍難成名。
武本無善作,含情誰知情。
情同形異理,方為武道宏。
術中陰陽道,妙蘊五音中。
君問意何在,道成自然明。
太極拳五個要領原文
(一)六合勁:擰裹、鑽翻、螺旋、崩砟、驚彈、抖搜。
(二)十三法: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中);正隅、虛實、收放、吞吐、剛柔、單雙、重(輕)。
(三)五法:進法、退法、顧法、盼法、定法。
(四)八要:掤要撐,捋要輕,擠要橫,按要攻,採要實,挒要驚,肘要衝,靠要崩。
(五)全力法:前足奪後足,後足站前蹤,前後成直線,五行主力攻。
打人如親嘴,手到身要擁,左右一面站,單臂克雙功。
《五字經訣》的印證資料
楊班侯所傳《五字經訣》,還從其它渠道有所流傳。它們相互印證、補充,說明《五字經決》的早期存在,也進一步說明楊班侯所傳《九訣》的早期出現。
在姚馥春、姜容樵著《太極拳講義》中,有乾隆抄本太極拳《二十字訣》一篇,全文如下:
披閃擔搓歉,黏隨拘拿扳。軟掤摟催掩,撮墜續擠攤。
姜容樵以為這是二十字的技法或要領,並對每次做了解釋。與《五字經訣》對比可見,這顯然是“五字經訣”的縮寫,將二十個句子按照第一字縮為二十個字,以便記憶。吳孟俠在《五字經訣》註解中,第一行就用括弧說明“這是二十字冠頂之訣”。所謂“二十字冠頂”,就是指用二十個字進行記憶的方法。姜容樵
所錄《二十字訣》中的“續”字,當為“繼”字之誤。由此可見,該訣在乾隆時已有流傳,但已將原訣失傳,二十句只剩下二十個字了。
此外,在李派太極拳中,也有《五字經訣》的流傳,李派稱為《五字要言》,全篇240句,1200字。楊班侯所傳《五字經訣》,又是這《五字要言》中的第139-158句。《武當》雜誌1994年第5期,李派傳人馮福明先生(筆名雍陽人)將此訣發表,全文如下:
五字要言
拳理極精細,勿以當兒戲。
欲學拳術者,先將基礎立。
拳中基本功,有長即是師。
研究其理性,技擊是其次。
萬莫學死方,動作要有理,
不學招法手,與死方無異。
比如當大夫,盡學成方劑,
藥方開出來,等候病來治。
得病合我方,未聞有此理,
就是有點效,也是瞎碰到。
結果背原理,傷病不為奇,
莫學拍打功,以免本能失。
皮肉徒受苦,氣血多凝滯。
有害於衛生,又有礙拳意。
力緊神便死,豈能把人治。
懷疑不憑信,請自體察試。
要知拳中理,首先站樁起,
意在宇宙間,天地人一體。
運動如抽絲,開弓即試力,
四肢弓崩撐,運動軟慢松。
屈伸與開合,身由雲端起,
呼吸細靜長,舒暢皆如意。
形象似顛狂,如醉如呆痴,
蛇形趟泥步,揉球摩擦力。
兩手似兜泥,如撈稠糖稀,
內外要松靜,斂神聽細雨。
綿綿覺如醉,悠悠水中戲。
默對向天空,虛靈須定意。
洪爐大冶金,陶熔物不計。
神機由內變,調息呼吸氣。
守靜如處女,動似迅雷至,
力松意宜緊,本是涵養氣。
螺旋滾無形,毛髮力加戟,
筋骨遒即放,渾噩一驚時。
支點增強力,遍體彈簧似,
百骸若機輪,旋轉有勁力。
腰身似蛇驚,步行旋風起,
縱橫起波瀾,如鯨迴旋式。
頂心力空靈,渾身如線提,
兩目神光斂,鼻息耳凝閉。
小腹要常圓,胸肋微含蓄。
指端力如電,骨節鋒稜起。
活潑比猿捷,邁步如貓似,
大凡舉與動,渾身皆訊息。
一觸即爆發,威力無邊際,
學者莫好奇 ,要用自然力。
良知與良能,實踐學來的,
動靜任自然,萬勿用拙力。
返嬰尋天真,軀柔如童浴,
勿忘勿助長,升堂漸入室。
論技說應敵,不費吹灰力。
拳術之動作,手足板眼齊,
首要力均整,內外要合一。
屈伸隨意往,樞紐不偏倚。
動靜分虛實,陰陽水火濟,
精神宜內斂,練神得還虛。
頭打腳隨走,站他中央地,
任有萬能手,總也難逃避。
路線踏中心,鬆緊不滑滯,
旋轉要穩準,鉤錯互相宜。
力純智和愚,審慎對方力,
隨屈忽就伸,相互虛實移。
運動如弓滿,著敵似電急,
鷹膽虎威視,足腕似倪泥。
鶻落似龍潛,渾身盡爭力,
面善心要狠,膽大更須細。
纏劈攢裹橫,扭擰彈簧力,
接觸揣時機,叱奼如雷似。
變化影無形,周旋意無意,
披從側方入,閃展全無空。
擔化對方力,搓磨試其功,
歉含力蓄使,黏粘不離宗。
隨進隨退走,拘意莫放鬆,
拿閉敵血脈,扳挽順勢封。
軟非用拙力,掤臂要圓撐,
摟進圓活力,摧堅戳敵鋒。
掩護敵猛入,撮點致命攻,
墜走牽挽勢,繼續勿失空。
擠他虛實現,攤開即成功,
順勢閃拿欺,展軟柔化吸。
撤退近託推,手腳一齊發,
伸手看形容,身法要偏行。
見手分左右,避手吸進身,
上下用反勁,手腳要同心。
勁到吸閃空,撞崩化欺衝,
手到隨身變,用時間如電。
黏手軟綿隨,氣在眼前追。
來時機伶進,拳打要進身。
見勢順他勁,變步擰腰身,
手眼身法步,欺到方為真。
擄手隨身靠,捆時反勁欺,
進步耳如風,沉氣在腹中。
若見長手法,指擄閃進崩,
若見短手法,長勁沉氣中。
若見亂手法,偏砸順身攻,
動手先看肩,指手在胸前。
肩偏手必到,身仰腳必發,
伸手步先行,見勁順手中。
若見力過猛,撒化閃進空,
進步捋崩擠,擄發順勁倚。
手眼身法步,隨時變體形,
出手要平身,開門手為真。
若見高手法,撞倚先拔根,
掤架打中線,擄推撞進身。
若見沖天手,變掌擄崩穿,
若見矮手法,抽腰走上身。
法本耳目思,掌本面目排,
手到撒化變,欺步看路線。
撞進裡外手,反拿隨身轉,
拐擄指閃欺,見手反拿腕。
欺步崩撞勢,動手氣下轉,
進身本氣根,拿破隨手變。
聽問黏沾連,進步柔化推,
上下要相隨,內外要合一。
試聲山谷應,神氣要貫足,
恭慎意且合,五字要言記。
見性明理後,反向身外去,
莫教死方滯,莫教招法拘。
句句是要言,莫當是兒戲,
願我同道者,切記要切記。
李派太極拳也源自楊式(楊祿禪傳王蘭亭,王蘭亭傳李瑞東,李瑞東又吸收江南派、陝西派太極功,創李式太極),《五字要言》是由楊祿禪所傳,還是李派傳人從其它渠道所得?其作者是誰?為何楊班侯只傳了其中的二十句?這個問題,都已難於斷定了。然而《五字要言》作為《五字經訣》的另一印證資料, 並作為一篇具有較高價值的太極拳文獻,是毫無疑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