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最帥最美就是我
-
2 # 使用者4278356681192
四會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具有2220多年悠久歷史,文化積澱非常為深厚,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人文歷史形成了獨特的風土人情,地方特色濃郁的傳統習俗較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當數貞仙誕、佛爺誕、唱民歌和燒炮,成為當地一筆非常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貞仙誕習俗:為民祈福,潤澤民生
貞仙是中國婦女“貞風亮節、勤勞儉樸、孝敬翁姑”的典範,亦是嶺南三大女神之一。三大女神即唐代四會文氏貞仙、秦代德慶龍母、宋代泉州湄洲島天后。貞仙為地方神祗,庇佑大地、潤澤民生,深得民意。貞仙誕這一民間習俗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歷史,而且有廣泛的民眾基礎。貞仙文化已經與當地的旅遊文化、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緊密聯絡在一起,貞仙誕對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和深遠的影響,2008年被廣東省文化廳授予“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稱號。據清光緒《四會縣誌》記載,唐貞元十七年秋重九,廣正山下松甫鋪有女子文氏得道成仙,譽為“貞仙”,廣正山易名為“貞山”。貞仙為民造福,庇佑鄉民,立下顯赫功績,受聖恩,清同治二年,文氏被敕封為“惠澤”尊號。從唐宋以來,四會民間和官府均有舉辦九月初九“貞仙誕”活動,除本地鄉民參加外,珠江三角洲、三水、南海、順德、清遠、高要一帶以及海外華人、港澳同胞信眾均參加,人數多達數萬。
改革開放以後,貞仙誕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關注。每年九月初九的貞仙誕誕期,來自五湖四海的善信蜂擁而至,熱鬧非凡。貞仙誕儀式的主要程式有:1、迎仙;2、鳴炮;3、上金豬、茶果、供品;4、上香叩拜;5、頌讀祭文;6、頌讀祝文;7、祈福種福;8、八仙賀誕;9、禮成鳴炮;10、送貞仙回祠;11、文藝表演。用於儀式的相關器具有貞仙塑像、八音鑼鼓、八仙造型、貞仙座駕、羅傘等。近年來,景區透過邀請了文藝團體為遊客們表演文藝節目、舉辦遊園會等手段,為市民和遊客們增添了喜慶的氣氛。今後,當地政府還將進一步加大歷史文化遺產的發掘、保護、利用工作力度,大力弘揚地方特色文化,營造良好的文化軟環境,透過整合資源、大力宣傳推介,認真打造“貞仙誕”旅遊文化品牌,使貞仙文化成為四會仙佛文化旅遊線路的重要一環。可以預見,“貞仙誕”這一頗具特色的傳統習俗將更加大放異彩。
佛爺誕習俗:歷史悠久,影響廣泛
佛爺誕是四會市的習俗,歷史可以追塑到北宋,一直保留至今。該活動是民間為了紀念當地神聖阮公佛而舉辦的。阮公佛原名阮子鬱,生育北宋元豐二年,是四會陶塘人,經六祖慧能點化在當地城郊柑欖村成佛。阮子鬱成佛後處處為民除害,扶危濟困,為造福,一千多年來受到四方群眾敬仰。
佛爺誕誕期活動形式多樣,較好地反映了地方習俗與風土人情。每年的正月初九,作為“佛爺”的生日,各方信士齊集到寶林古寺慶祝,分別有白天燒炮,舞獅採青,等,晚上有調燈、花燈展觀賞等活動,比傳統大節日春節熱鬧得多,就以燒炮來說,頗具地方特色和熱鬧非常,解放前一些氏族富商和官吏,不惜重金,競爭要頭炮,圖個好意頭,引致哄搶場面激烈,乃至形成了宗族的糾紛現象。各地的獅子、“麒麟”都一齊湧到拜賀(古代這兩種動物被人們認定為吉祥瑞氣之物),爭風競技,“調燈”活動把“誕期”成為了不夜天,搭起兩層燈棚,四邊點燃“火堆”,周圍掛起燈籠,徹夜不停的煙花、炮竹聲,一片歡樂祥和景象。
如今的“佛爺誕”活動,燒炮改用了競投, “調燈”、舞“麒麟”甚為少見了,但是繼續保留其他傳統習俗,仍然受到珠三角洲乃至廣西部分地區廣大群眾的喜愛。
唱民歌習俗:直抒胸臆,傳情達意
四會民間歷來存在過年或慶典唱民歌,平時在勞作竭息時對歌的習俗,產生了很多優秀的民歌作品和民歌手。四會民歌一般沒有固定的韻律或歌詞,一般由勞動人民在生活中自由創作而成,大多數在民間流傳,分為羅源民歌、蓮花板、客家山歌、漁歌、禮俗歌等種類。其中,流傳至今的主要有客家山歌和禮俗歌兩大類。
客家話是四會當地群眾使用的一個主要語種。從四會西面的三桂山到中部的江谷、地豆、龍江,再到東面的逕口,縱橫數百里,居住著很多講客家話的種群,都有流行或傳唱過客家山歌的傳統。四會客家山歌旋律優美、歌詞樸實,既有,又有地方特色,深受廣大群眾歡迎。如其中一首較為著名的山歌是這樣唱的:“正月(囉嗬)崗流崗谷聲聲啼(囉嗬),耙田(嘖),耙田沓沓聲(囉嗬)。今日(囉嗬)同妹來掌(囉嗬)牛(囉),坐朝(嘖)帶伊轉涯誇(囉嗬)(囉嗬—喂)!”歌詞樸實生動,情景交融,一個“布穀聲聲”、“耙田沓沓”給人展示了一幅山民正月鬧春耕的大自然美景。尤其是“帶伊(你)轉涯誇(回我家)”這句歌詞,俏皮含蓄、樸實無華,美不可言。山歌的襯詞源於生活,經常出現在客家人日常會話中,誕經過旋律的音高處理,已藝術化地融入到音樂中,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2008年在首屆國際小區王爭霸賽中,四會民歌演唱組合“水一方”透過演唱當地客家山歌一舉奪冠,使四會客家山歌走出了國界,受到國內外民樂界的關注。
四會禮俗歌也是當地民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流傳最廣的為用於婚嫁的《嫂教故禮俗歌》和《哭嫁歌》等。這些禮俗歌具有相對固定的曲譜和歌詞,在四會大部分鄉鎮流傳。如《哭嫁歌》,即有族中名望較高的已婚婦女,組織出嫁女和“姊妹仔(出家女的閨中好友們)”在閨房中連唱三天三夜(如今有些地方縮短了時間)。這種《哭嫁歌》由出嫁女唱,“姊妹仔“和,或由老者一句一句帶唱。從唱老到唱幼,依次一一唱齊,唱完家人唱族人,歌詞主要表達惜別和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嫂教故禮俗歌》則為新娘子過門拜堂後,由夫家嫂子負責唱,主要內容為教育新娘過門以後要恪守婦道、孝敬公婆、尊敬兄嫂、團結鄰里、勤儉持家等,曲調與《哭嫁歌》類似,歌詞相對固定。由於近年來廣大農村移風易俗,多數青年男女婚嫁儀式趨向簡化,年輕人會唱禮俗歌也不多了,四會禮俗歌已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文化部門認真保護。
燒炮習俗:長盛不衰,四方同賀
燒炮又叫“燒花炮”、“執炮”,是四會民間特有的一項習俗,在大部分鄉鎮流行,其中以大沙鎮為最。在流行此習俗的鄉村,一般以族或自然村為單位成立“炮會”,由炮會之間負責組織活動。
燒炮活動多於春節神誕或秋收後舉行,各鎮、各村均有各自的“炮期”。燒炮地點設在空地、廟宇、社壇、廣場或冬季收割後的田野上。活動儀式由德高望重德長者(通常為炮會主人)主持。主持人把“炮座(多由生鐵鑄成)”和“炮圈(一般用鐵圈纏上紅繩)”拿到神像前祈福後,放置到空地上,鳴鑼打鼓,然後在炮座上點燃導火索引爆,把炮圈彈起。待炮圈落地,一大群搶炮者則蜂擁而上,互相搶奪。搶炮者由各村同姓族人中的精壯男子組成,有的還邀請外村同姓人前來助陣。爭奪之炮圈的過程比較激烈,往往要經過幾度易手,最後得炮圈者要跑到神像前磕拜,才為勝利。
奪得炮圈得村莊,由炮會組織慶賀,並由族中長輩主持對炮圈進行開投,出資最多者得炮圈,可捧回家中安放供奉,以祈求丁財兩旺、福壽康寧。炮圈開投得來得款項,由炮會掌管,作本會以後參與燒炮的經費。次年燒炮之日,原得炮圈的村莊要預先請人用竹篾、色紙搭扎新的“綵樓”,由族長把“炮圈”安放進去,以示莊嚴、華麗,然後備金豬、烤肉、米酒、香燭等,集合村中青壯年,手持關刀纓槍等兵器,高舉旌旗,簇擁“炮圈”在前,醒獅歡送在後,儀式非常隆重。經濟實力較強的村莊還會為送炮隊伍配置統一的服侍,把“炮圈”送回寺廟安放一段時間,等待出資投得炮圈者接回家供奉。
此外,流傳於四會的傳統習俗還有說書、唱龍舟、唱木魚、出秋色、舞獅、舞鶴、舞蜈蚣、舞春牛、除夕遊花街、放孔明燈、端午賽龍舟、七夕到河裡洗澡等,大多數習俗至今還在四會民間流行,有些還賦予了新的內涵,在傳承歷史的同時增添了時代色彩。
回覆列表
四會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具有2220多年悠久歷史,文化積澱非常為深厚,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人文歷史形成了獨特的風土人情,地方特色濃郁的傳統習俗較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當數貞仙誕、佛爺誕、唱民歌和燒炮,成為當地一筆非常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貞仙誕習俗:為民祈福,潤澤民生
貞仙是中國婦女“貞風亮節、勤勞儉樸、孝敬翁姑”的典範,亦是嶺南三大女神之一。三大女神即唐代四會文氏貞仙、秦代德慶龍母、宋代泉州湄洲島天后。貞仙為地方神祗,庇佑大地、潤澤民生,深得民意。貞仙誕這一民間習俗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歷史,而且有廣泛的民眾基礎。貞仙文化已經與當地的旅遊文化、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緊密聯絡在一起,貞仙誕對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和深遠的影響,2008年被廣東省文化廳授予“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稱號。據清光緒《四會縣誌》記載,唐貞元十七年秋重九,廣正山下松甫鋪有女子文氏得道成仙,譽為“貞仙”,廣正山易名為“貞山”。貞仙為民造福,庇佑鄉民,立下顯赫功績,受聖恩,清同治二年,文氏被敕封為“惠澤”尊號。從唐宋以來,四會民間和官府均有舉辦九月初九“貞仙誕”活動,除本地鄉民參加外,珠江三角洲、三水、南海、順德、清遠、高要一帶以及海外華人、港澳同胞信眾均參加,人數多達數萬。
改革開放以後,貞仙誕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關注。每年九月初九的貞仙誕誕期,來自五湖四海的善信蜂擁而至,熱鬧非凡。貞仙誕儀式的主要程式有:1、迎仙;2、鳴炮;3、上金豬、茶果、供品;4、上香叩拜;5、頌讀祭文;6、頌讀祝文;7、祈福種福;8、八仙賀誕;9、禮成鳴炮;10、送貞仙回祠;11、文藝表演。用於儀式的相關器具有貞仙塑像、八音鑼鼓、八仙造型、貞仙座駕、羅傘等。近年來,景區透過邀請了文藝團體為遊客們表演文藝節目、舉辦遊園會等手段,為市民和遊客們增添了喜慶的氣氛。今後,當地政府還將進一步加大歷史文化遺產的發掘、保護、利用工作力度,大力弘揚地方特色文化,營造良好的文化軟環境,透過整合資源、大力宣傳推介,認真打造“貞仙誕”旅遊文化品牌,使貞仙文化成為四會仙佛文化旅遊線路的重要一環。可以預見,“貞仙誕”這一頗具特色的傳統習俗將更加大放異彩。
佛爺誕習俗:歷史悠久,影響廣泛
佛爺誕是四會市的習俗,歷史可以追塑到北宋,一直保留至今。該活動是民間為了紀念當地神聖阮公佛而舉辦的。阮公佛原名阮子鬱,生育北宋元豐二年,是四會陶塘人,經六祖慧能點化在當地城郊柑欖村成佛。阮子鬱成佛後處處為民除害,扶危濟困,為黎民百姓造福,一千多年來受到四方群眾敬仰。
佛爺誕誕期活動形式多樣,較好地反映了地方習俗與風土人情。每年的正月初九,作為“佛爺”的生日,各方信士齊集到寶林古寺慶祝,分別有白天燒炮,舞獅採青,舞麒麟等,晚上有調燈、花燈展觀賞等活動,比傳統大節日春節熱鬧得多,就以燒炮來說,頗具地方特色和熱鬧非常,解放前一些氏族富商和官吏,不惜重金,競爭要頭炮,圖個好意頭,引致哄搶場面激烈,乃至形成了宗族的糾紛現象。各地的獅子、“麒麟”都一齊湧到拜賀(古代這兩種動物被人們認定為吉祥瑞氣之物),爭風競技,“調燈”活動把“誕期”成為了不夜天,搭起兩層燈棚,四邊點燃“火堆”,周圍掛起燈籠,徹夜不停的煙花、炮竹聲,一片歡樂祥和景象。
如今的“佛爺誕”活動,燒炮改用了競投, “調燈”、舞“麒麟”甚為少見了,但是繼續保留其他傳統習俗,仍然受到珠三角洲乃至廣西部分地區廣大群眾的喜愛。
唱民歌習俗:直抒胸臆,傳情達意
四會民間歷來存在過年或慶典唱民歌,平時在勞作竭息時對歌的習俗,產生了很多優秀的民歌作品和民歌手。四會民歌一般沒有固定的韻律或歌詞,一般由勞動人民在生活中自由創作而成,大多數在民間流傳,分為羅源民歌、蓮花板、客家山歌、漁歌、禮俗歌等種類。其中,流傳至今的主要有客家山歌和禮俗歌兩大類。
客家話是四會當地群眾使用的一個主要語種。從四會西面的三桂山到中部的江谷、地豆、龍江,再到東面的逕口,縱橫數百里,居住著很多講客家話的種群,都有流行或傳唱過客家山歌的傳統。四會客家山歌旋律優美、歌詞樸實,既有,又有地方特色,深受廣大群眾歡迎。如其中一首較為著名的山歌是這樣唱的:“正月(囉嗬)崗流崗谷聲聲啼(囉嗬),耙田(嘖),耙田沓沓聲(囉嗬)。今日(囉嗬)同妹來掌(囉嗬)牛(囉),坐朝(嘖)帶伊轉涯誇(囉嗬)(囉嗬—喂)!”歌詞樸實生動,情景交融,一個“布穀聲聲”、“耙田沓沓”給人展示了一幅山民正月鬧春耕的大自然美景。尤其是“帶伊(你)轉涯誇(回我家)”這句歌詞,俏皮含蓄、樸實無華,美不可言。山歌的襯詞源於生活,經常出現在客家人日常會話中,誕經過旋律的音高處理,已藝術化地融入到音樂中,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2008年在首屆國際小區王爭霸賽中,四會民歌演唱組合“水一方”透過演唱當地客家山歌一舉奪冠,使四會客家山歌走出了國界,受到國內外民樂界的關注。
四會禮俗歌也是當地民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流傳最廣的為用於婚嫁的《嫂教故禮俗歌》和《哭嫁歌》等。這些禮俗歌具有相對固定的曲譜和歌詞,在四會大部分鄉鎮流傳。如《哭嫁歌》,即有族中名望較高的已婚婦女,組織出嫁女和“姊妹仔(出家女的閨中好友們)”在閨房中連唱三天三夜(如今有些地方縮短了時間)。這種《哭嫁歌》由出嫁女唱,“姊妹仔“和,或由老者一句一句帶唱。從唱老到唱幼,依次一一唱齊,唱完家人唱族人,歌詞主要表達惜別和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嫂教故禮俗歌》則為新娘子過門拜堂後,由夫家嫂子負責唱,主要內容為教育新娘過門以後要恪守婦道、孝敬公婆、尊敬兄嫂、團結鄰里、勤儉持家等,曲調與《哭嫁歌》類似,歌詞相對固定。由於近年來廣大農村移風易俗,多數青年男女婚嫁儀式趨向簡化,年輕人會唱禮俗歌也不多了,四會禮俗歌已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文化部門認真保護。
燒炮習俗:長盛不衰,四方同賀
燒炮又叫“燒花炮”、“執炮”,是四會民間特有的一項習俗,在大部分鄉鎮流行,其中以大沙鎮為最。在流行此習俗的鄉村,一般以族或自然村為單位成立“炮會”,由炮會之間負責組織活動。
燒炮活動多於春節神誕或秋收後舉行,各鎮、各村均有各自的“炮期”。燒炮地點設在空地、廟宇、社壇、廣場或冬季收割後的田野上。活動儀式由德高望重德長者(通常為炮會主人)主持。主持人把“炮座(多由生鐵鑄成)”和“炮圈(一般用鐵圈纏上紅繩)”拿到神像前祈福後,放置到空地上,鳴鑼打鼓,然後在炮座上點燃導火索引爆,把炮圈彈起。待炮圈落地,一大群搶炮者則蜂擁而上,互相搶奪。搶炮者由各村同姓族人中的精壯男子組成,有的還邀請外村同姓人前來助陣。爭奪之炮圈的過程比較激烈,往往要經過幾度易手,最後得炮圈者要跑到神像前磕拜,才為勝利。
奪得炮圈得村莊,由炮會組織慶賀,並由族中長輩主持對炮圈進行開投,出資最多者得炮圈,可捧回家中安放供奉,以祈求丁財兩旺、福壽康寧。炮圈開投得來得款項,由炮會掌管,作本會以後參與燒炮的經費。次年燒炮之日,原得炮圈的村莊要預先請人用竹篾、色紙搭扎新的“綵樓”,由族長把“炮圈”安放進去,以示莊嚴、華麗,然後備金豬、烤肉、米酒、香燭等,集合村中青壯年,手持關刀纓槍等兵器,高舉旌旗,簇擁“炮圈”在前,醒獅歡送在後,儀式非常隆重。經濟實力較強的村莊還會為送炮隊伍配置統一的服侍,把“炮圈”送回寺廟安放一段時間,等待出資投得炮圈者接回家供奉。
此外,流傳於四會的傳統習俗還有說書、唱龍舟、唱木魚、出秋色、舞獅、舞鶴、舞蜈蚣、舞春牛、除夕遊花街、放孔明燈、端午賽龍舟、七夕到河裡洗澡等,大多數習俗至今還在四會民間流行,有些還賦予了新的內涵,在傳承歷史的同時增添了時代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