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蜀東小曹
-
2 # 元元的天下
清明節除了踏青掃墓,植樹放風箏等,在川南還有吃青團的習俗。
宜瀘等地的青團,一般並不是用艾草,而是用清明草,也叫軟芡兒的草做的,清明前的春雨,滋潤了這種田間地頭的野草。
它嫩嫩柔軟的葉子上佈滿了細細的絨毛,在嫩黃色的花苞未放之前採摘,清明後開花就老了。
一般鮮草洗後氽水,可去除澀味。撈出瀝乾水分搗碎即可,用糯米粉調和好。
為增加韌性,可放少許食用鹼和麵粉,素的加紅豆沙甜醬,亦有葷團加肉芽菜餡,素的普遍。手搓成團後上鍋蒸熟後,待稍涼即可食用。
通常也作為掃墓踏青時便攜的冷食。因草色而作青綠色,故名青團,口感餈糯清香。大約因古時寒食節與清明相鄰,需禁火冷食而留傳下的習俗。
據老輩人說,原本軟芡兒草也是同其他野菜一樣,在饑荒時聊作救命之物,再尋常不過了。
而今生活好了,人們追求迴歸自然,因軟芡兒草可採時短,而顯得時令珍貴,青團也身價倍增了。
-
3 # 一品點心
我們家鄉祭祖這是首要的。還有早上太陽沒有升起之前要折幾根柳枝插進門上頭兩邊。還要煮雞蛋,中午最好吃餃子,韭菜餡的。
-
4 # 老貓身敏
流於形式大過真心追思。都有一種說不清講不明的感覺,說實話華人有幾個知道自己太爺那一輩的墓在哪裡?太爺太奶奶叫什麼名字?。
-
5 # 青木鎧甲
我的家鄉,江蘇泰州溱潼古鎮,每年清明節後一天就是會船節,紀念宋代岳飛在這和金兵戰鬥保家衛國而犧牲的前輩烈士,從宋代到如今,只是文革時期停了十幾年,一直不斷,
-
6 # 默然詩歌
在我們這兒,清明除了祭祖,還要做以下事情:
二、組織本家族成員旅遊觀光,重點是到有紀念意義的習仲勳陵園接受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到習家故居參觀,聆聽講解員講解習老的革命鬥爭史,使家族成員懂得革命成功來之不易,要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三、如有時間的話,還要出門踏青,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的旖旎風景,陶冶情操,練好本領,做社會的有用棟樑;
四、調節好時間,對家族中的老人來個小聚餐,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不能忘記。同時要虛心接受老人的教誨,千萬不要嫌老人嘮叨!他們的閱歷及經驗或許對你沒多大作用,但你應體諒他們對你一片赤誠之心!
-
7 # 筆畫人生
我的家鄉在安徽省廬江縣,毗鄰風景優美的巢湖,那是一個極其能讓我勾起鄉愁的地方。在那裡有很多當地特有的文化習俗,很有意思,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那裡清明祭祖的時間是清明的前三天和後三天【這點挺人性化,因為有的時候可能因為工作,學習什麼的各種原因會耽擱行程】,如果超出這個時間再去據說是對先輩不尊重和不重視,所以這7天裡必須是要把祭祖的事完成了,才能心安。
在我們當地的小鎮,緊挨著一座小山,過去親人去世了,就去找看山的人買一塊“風水”好的地,然後才能安葬在山上。所以我們當地清明祭祖的話,就是全家帶上紙錢,花籃,水果和鞭炮到山上去拜祭。記得我小時候,清明和我爺爺去祭祖,他帶著我先是把祖先的墳前墳後的雜草清除了,另外還告訴我:在祖先墳前祭祖燒紙錢之前,還得在紙錢的外圍用樹枝畫上一個圈,說是以免被孤魂野鬼搶走了,畫上圈任何小鬼本事再大也進不去的。等燒完了紙錢以後,再把圈畫開,讓祖先去拿錢。另外還在墳地外圍另燒幾堆【少量的】紙錢,給那些清明沒有後人去拜祭的孤魂野鬼。最後對著先輩的墳恭謹磕三下頭【在磕頭的時候,大部分都會在心裡唸叨:祖先保佑發財,順利之類的】,放完鞭炮祭祖才算完成了。說真心話,作為一個略讀過幾年糙書的人,我是不信鬼神的。但是我認為這些習俗文化它不是迷信,它是一代人對下一代人的傳承,文化的傳承和信仰的傳承。所以當年爺爺告訴我是如何祭祖的,我也一字不漏的告訴了我的兒子,我相信我的兒子也會告訴他的兒子....................
-
8 # 生活一知通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又到了一年一季的清明節了。清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這一段時間是人們紀念祖先遊園踏青的好時節。在你的家鄉,除了祭拜祖先,還有什麼特殊的風俗習慣嗎?
我來說說我的家鄉吧。我的家鄉是河北石家莊的,就是大家所說的國際莊,家鄉屬於平原地帶,多沙山少流水,著名的旅遊景點也沒有幾個。清明節作為一個傳統節日,我們國際莊也是不可缺少的。
我們國際莊的祭祖主要是在寒食這個節日,就是清明的前幾天進行。在寒食祭拜祖先,我們一般都要選擇清晨八九點左右進行,那時我們要帶上燒紙貢品,和一些柳樹的枝葉。這是一些祭拜的禁忌和風俗,就需要我們來遵守的。
不能穿顏色很鮮豔的衣服。我們要知道祭拜祖先是一件很莊重很嚴肅的事情,而鮮豔的衣服色彩鮮麗的服飾,給人一種喜慶,輕浮的感覺,這樣的穿著,是一種對祖先不尊重的樣子。
祭拜祖先的物品。既然要祭拜祖先,那我們就要拿一些貢品來讓先輩品嚐。我們要準備一些水果和蛋糕之類的,來讓祖先享用。色彩也要以白色,青色,綠色為主,切記紅色黃色鮮豔的顏色。既然是祭拜,那燒紙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我們選擇優質的黃裱紙和一些冥錢和金元寶。
對祖先的祝福與禱告我們到了祖先的墓前,一定要把供品擺好,然後把燒紙元寶和冥錢放在朝著太陽的方向,放紙之前男生畫十字,女生畫一字。這樣我們自己的紙就會被自己的祖先收到,而不會被別人拿走了。擺好供品以後,這時我們要和祖先說一說,家裡最近的情況,最近有什麼好事?有什麼難事,好事的話要向祖先報告喜事,是不是添了人口結婚抱孫子之類的,然後說一說家庭遇到了困難,對以後的一些展望,希望得到祖先的保佑,能夠逢凶化吉,遇難呈祥。然後我們就可以把元寶紙錢燒紙之類的用火機點燃看著嫋嫋青煙的升起。我們會不會有一種祖先收到了我的資訊,知道了家裡最近的情況,也有一種欣慰的感覺呢。
祭拜完祖先以後,清明還有好幾天的假期。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假期好好的休息休息了。春天的季節萬物復甦,春意十足。我們不可以浪費這大好的時間,我們可以出去旅遊踏青,親近大自然,觀賞觀賞春天的景色。經過了春色的洗禮,我想每個人都能放鬆很多,這樣我們有一個好的心態來面對未來的日子,能更好的面對生活和工作。
清明時節既有我們祭拜祖先的悲傷。也有我們看到綠色生命的感動。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在春天祭拜祖先吧。就是為了讓我們看到一個生命的流逝,也會有一個生命的誕生。這就是一個週而復始的輪迴。願我們大家都能在悲傷中感受生命的頑強與不屈。
-
9 # 木子老師說教育
第一、春節這一天,我們又叫大年初一,這天其實不是很忙。每家起得最早的是老一點的女人,比如說奶奶或者媽媽。她們起來不是忙著打掃衛生,這天的早上是不允許梳頭和打掃衛生的,說是把好運梳走和把財運掃走。她們洗漱完畢,然後燒上一壺好茶,去廟裡祭祀神靈,求神靈保佑新的一年全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然後年輕人起來,吃過早飯,拿上香紙(祭祀燒的香和紙)、蠟燭、貢品和煙花爆竹去山上祭奠去世不久的老人。回來後早早的吃過晚飯,然後就是走鄉串寨的和親朋好友互道新年好!
第二、 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每家每戶自願拿出各種東西,然後聚積在一起用來聚餐。男的抬著竹簍拿著鈸和鑼跟著請來的陰陽先生去每家每戶貼符,寓意保佑這一年風調雨順。
第三、五月五,過端午,我們都知道過端午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天,每家每戶都會包粽子。各式各樣、各種口味的都有。有的家做得好的粽子,若你吃上一口,那美味讓你回味無窮。
第四、六月十九,廟會節。這天,男女老少頂著如火的驕陽,朝著山上的廟走去,這叫做朝山。路邊小販的吆喝聲和朝山人的特殊口號混雜在一起,迴盪在山谷,變成了悅耳動聽的音符。
第五、九月九,重陽節。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遍地黃花芬外香。重陽節對於我們來說,不是太注重。
第六、臘月二十九或是三十,除夕,我們把他叫做過年,這個節日是所有節日中最濃重的。為了迎接這天的到來,在幾天前就開始準備年貨。殺豬、殺雞鴨魚、打餈粑等!當這天來臨時,一早起來就開始打掃衛生、貼對聯、貼福字、年畫,忙得不亦樂乎。然後早餐就隨便吃點就開始準備年夜飯了。吃了晚飯過後就開始放煙火、點蠟燭、看春晚……這就是我們當地的一些名風名俗和節日,若你喜歡,請關注一下,謝謝!
回覆列表
那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會了!好多個大家族每逢清明都會組織家庭人員召開清明會,由一個姓氏裡比較有威望的人主持!沒有族譜的家族會專門到印刷廠印製族譜,供每個家庭領一本;在開會的時候憑各家自願捐出不等的錢來保持開支;在開會的當天還會辦多桌酒席供前來開會的人吃!就像大聚餐一個樣!場面非常的熱鬧!也彰顯了一個家族的興旺和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