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安唯典小吃培訓中心
-
2 # 西安唯典小吃培訓中心
西安街頭的涼皮、肉夾饃、羊肉泡饃、葫蘆頭泡饃、biangbiang面、油潑面等10大特色小吃被中外遊客視為“不可不試”的西安美食代表。如果一個外地的朋友來西安讓你帶他去吃最地道的西安小吃,您肯定會發愁的,愁的不是帶朋友去吃什麼小吃,而是西安這麼多小吃我們去吃哪個,肚子太小呀!下面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陝南、關中、陝北的美食順口溜,大家記下來,以後有外地朋友來就可以顯擺一下了。
大美陝西
在介紹以前先告訴大家為什麼分陝南、關中、陝北,為什麼稱為“三秦”?這要從項羽說起:
公元前206年項羽領導的軍隊在劉邦之後也來到咸陽。項羽出身於楚國舊貴族家庭。在秦末農民起義時為恢復楚國,公元前207年在鉅鹿之戰中項羽消滅了秦軍主力,章邯投降。公元前206年項羽引兵入咸陽,殺了已歸降的秦王子嬰,併火燒咸陽城,焚燬阿房宮,自立為西楚霸王。 項羽後引兵東向,都彭城(今徐州),以中國最高統治者自居,大封諸侯。其中將劉邦封漢王,都南鄭,轄陝南及巴、蜀之地。
為防劉邦勢力擴張,牽制劉邦,他又將陝西的關中和陝北一分為三:
封秦降將章邯為雍王,都廢丘(今興平東南),轄咸陽以西及甘肅東部地區;
封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今西安閻良附近),轄咸陽以東;
封董翳為翟王,都高奴(城址史有三說:富縣、安塞、延安)轄陝北。
將關中之地分封給秦朝三個降將。故後世泛稱陝西為“三秦”,咸陽成了三秦的分界點。《史記·項羽本紀》中有“是時,還定三秦”。其實當年的三秦是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不包括陝南,只是由於後來人們理解的“三秦”觀念的變化,即將陝北、關中、陝南合稱為“三秦”。
關中風情
【關中篇】
關中人,愛咥面, 花樣翻新名目繁。
擀麵烙面鍘刀面, 拉麵扯麵biangbiang面。
揪面甩面擺湯麵, 撕面壓面飥飥面。
臊子面,像細線, 下在鍋裡蓮花轉。
片片面,像麻錢, 盛在碗裡不會粘。
魚魚面,像蒜瓣, 吃在嘴裡爽半天。
如果你還不解饞, 回民坊裡轉一轉。
賈三包子味道鮮, 涼皮夾饃是套餐。
羊肉泡饃咥一碗, 讓你知道啥叫顫。
鐘樓奶糕味不賴, 舔上一口爽歪歪。
如果你還沒咥夠, 永興坊內瞅一瞅。
特色吃喝樣樣有, 挑著嚐嚐精神抖。
丸子湯,葫蘆頭, 味道鮮美又爽口。
鍋盔饃,臘牛肉, 吃不了咧兜著走。
熱油茶,糊辣湯, 喝上一口滿嘴香。
擀麵皮,熱鏡糕, 一辣一甜很地道。
關中美食還很多, 習連套餐真是嘹。
有心叫你咥一頓, 怕你撐得肚皮破。
乾脆來瓶西鳳酒, 不醉不歸待賓客。
陝南石泉
【陝南篇】
陝南人,有特點, 不講住來不講穿。
有錢沒錢先顧嘴, 小吃多成一河灘。
漢中風味香辣酸, 米麵皮子隨處見。
菜豆腐,漿水面, 還有略陽灰攪團。
核桃饃,散面飯, 最嘹黎坪八大碗。
山珍海味油膩膩, 不如王婆麻辣雞。
梆梆面,粉皮子, 加上西鄉酸辣子。
石門麻辣豆瓣魚, 麻裡透香滿嘴溢。
安康蒸麵最出名, 紫陽蒸盆美味濃。
玫瑰包子香菇丸, 吃了舒坦福壽全。
商洛獨有商芝肉, 百步留香吃不夠。
有朋遠自他鄉來, 漫川八件盡享受。
陝北農村
【陝北篇】
陝北酒飯更不差,洋芋擦擦口感佳。
子長煎餅卷椿芽, 快把老衲饞死啦。
攤黃饃饃香又香,後生吃的哈水淌。
陝北抿節像蟲蟲, 一頓咥飽要成龍。
蕎麵鉈鉈味不錯, 三天不吃就思摸。
黑楞楞,錢錢飯, 只管好吃甭管看。
麻湯飯,就小蒜, 婆姨吃了打老漢。
紅棗酒,黃米飯, 吃遍陝北算好漢。
羊肉泡餅味道鮮, 再來一碗羊肉面。
吃飽撐硬把活幹,肚皮圓圓嘴還饞。
從哪來,到哪去, 咥飽喝好再繼續。
山水人文大美陝西
-
3 # 愛看美食
陝北是黃土高原上相對乾旱缺水的地方,過去這裡缺少蔬菜副食,土豆作為這塊貧瘠的土地上最宜生長的農作物,它產量相對穩定,又容易儲存,所以被世世代代生長在黃土高原上的當地人作為主打副食。在那些物資匱乏的年代,陝北人一年四季除了小米、高粱等穀物外,土豆便理所當然成為他們餐桌上的主角;所以,勤勞淳樸的陝北主婦們便變著花樣把其貌不揚的土豆加工成餐桌上形質各異的特色美食,來滿足一家老小的食慾。今天我們就整理出幾款具有明顯地域特色的陝北土豆美食:黑楞楞、土豆餅、洋芋擦擦、涼拌土豆片,以饗讀者。
第一道:土豆黑楞楞食材:3個大土豆、澱粉、小蔥、生薑、大蒜
步驟:
1、 土豆削皮洗淨,用磨茸器把土豆磨成茸
2、 接著將土豆茸裹在紗布裡,濾掉漿水擠幹後放在盆中,漿水中沉澱出的土豆澱粉備用;
3、 再加入幹芡粉適量,漿水中沉澱好的澱粉一起放在盆裡;
4、 加少許花椒粉、姜粉,鹽等快要入鍋的時候再放,這樣可防止土豆氧化變黑;
5、 開火後鍋中倒水,放上蒸箅,鋪上籠布;水開後,在土豆茸中加少量鹽迅速拌勻,然後捏一小撮放在掌中揉圓;這樣快速把土豆茸都安放在籠布上,蓋好鍋蓋,蒸20分鐘。
6、將蒸好的黑楞楞稍晾後裝盤。
製作蘸料汁:
1、蒜切末和辣椒麵、小蔥花一起放入小碗
2、鍋中倒油適量,至七成熱後澆潑在小碗裡,然後加鹽、生抽、醋、少許白糖攪拌均勻
3、將蘸料汁澆在盤中的黑楞楞上就可以了。
第二道:香煎土豆餅食材:
土豆三個、麵粉半小碗(100克)、雞蛋一個、韭菜、芡粉一小勺(20克)、鹽、花椒粉、生薑粉、白糖少許
做法:
1.土豆削皮,用專用磨茸器將土豆磨成茸,磨時用小盆鋪上籠布接好;
2.磨完後收住籠布把多餘的漿水擠幹,漿水先不倒,放10分鐘後可將沉甸的澱粉拌入土豆渣中;
3. 濾好的土豆茸渣倒入另一盆中,加入一個雞蛋、小半碗麵粉(約100克)、芡粉一小勺(20克),再依次放入花椒粉、生薑粉、鹽、白糖適量,加水少量攪均勻,最後加入切好的韭菜和沉甸好的澱粉拌成稠稀均勻的土豆糊;
4. 開火在鍋中滴少許油,鍋熱後用小勺分舀和好的土豆糊倒入鍋中,多少一致,入鍋後攤成大小勻稱、一釐米薄厚的小餅,
5.慢火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第三道:洋芋擦擦做法:
1.準備好原料,洋芋洗淨去皮,擦成絲。(粗絲、細絲隨自己喜好)
2.擦好的洋芋絲用清水清洗掉澱粉,浸泡十分鐘。
3.浸泡好的洋芋絲瀝乾水份後倒入較大的盆裡,篩入麵粉。把洋芋絲翻拌均勻,讓每一根洋芋絲都粘上面粉, 然後調入鹽和十三香拌勻。(裹上面粉的洋芋絲根根分離,不會粘在一起)
4.把裹好麵粉粉的洋芋絲裝入蒸鍋中,水汽上來之後蒸3分鐘左右即可蒸好的洋芋絲晶瑩剔透。
5、將蒸好的洋芋擦擦放涼,油鍋中下入蔥薑蒜末,幹辣椒和青椒絲 炒香,再放入洋芋擦擦,加入適量的鹽,雞精,翻炒均勻即可。也可以調好料汁直接拌著吃。
-
4 # 笑談西風論滄海
陝北的特色小吃真不少呢,讓我們來看一看:
1.洋芋擦擦
洋芋擦擦是陝北百姓非常喜歡的傳統小吃,做法很簡單,先將土豆擦成絲,在乾麵粉裡拌一下,上屜蒸十分鐘左右,將蒸好的洋芋擦擦倒出備用。起油鍋,放入蒜末、蔥花、青紅辣椒絲炒勻,倒入洋芋擦擦,迅速翻炒均勻即可。
2.錢錢飯
錢錢飯原來是缺糧的人家制作的一種度荒飯,現在已經發展成為粗糧細做的風味小吃。錢錢飯的主要食材是小米和黑豆,營養豐富,清潤滋補,常吃有益身體健康。
3.蕎麵餄餎
蕎麵餄餎與蘭州拉麵、山西刀削麵併成為北方面食三絕之一,蕎麵餄餎需要用餄餎床子製作,口感筋道、爽口,百吃不厭,回味悠長。
4.黃軟米年糕
陝北的黃米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礦物質,黃米黏性強,很適合蒸糕。黃軟米年糕口感清香,軟糯適口,蒸熟後切片,用油炸一下,外酥裡糯,風味更佳。
5.黑楞楞
黑楞楞是一道用土豆澱粉製作的陝北小吃,蒸熟後晶瑩剔透,口感滑潤,澆上醬汁即可食用,放涼後,切成小片,炒著吃也別有風味。
6.碗砣
碗砣的製作方法是將蕎麥汁在小碗中蒸熟,晾涼後切條狀,拌入蒜泥、辣椒末、芝麻、香油、醋等調料,攪拌均勻即可食用。碗砣滋味清香,口感光滑,可以當小吃,也是很好的下酒菜。
7.麻葉
麻葉是一種北方常見的小吃,香酥可口,老少皆宜,過年過節時家裡老人經常會製作。陝北的麻葉特別香,因為裡面加了大量的芝麻,吃起來滿口清香。
8.油饃饃
陝北的油饃饃,形狀像放大的銅錢,中間有一個小孔,色澤金黃,滋味甘甜可口,是陝北人最喜歡的小吃之一。
-
5 # 貽生
一,蕎麵餄烙面,二,洋芋擦擦,三,油饃饃四,炸軟米糕,五,燉羊肉,六,粉湯,陝北的小吃不一般,吃起來香又甜。
-
6 # 凱璐讀書
陝北年茶飯
陝北,一塊充滿傳奇的土地,廣袤的黃土高原一望無垠,在溝壑之間的山墚上依稀還能聽到隨風飄來的信天游,黃河在這裡蜿蜒曲折的流過,彷彿迷戀著這片土地不願離開。這裡氣候乾旱,以種植雜糧為主,糜子和豆類是雜糧的代表性作物。
陝北黃土高原黃土高原的羊群陝北雪後村莊
陝北的冬天嚴寒而漫長,辛勤勞作一年的人們,把歡樂、希望全都寄附於過年。每年一進入臘月,生活在這片黃土地上的家家戶戶就開始做年茶飯,每一種食物都寄託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在忙碌著做年茶飯的人們年茶飯製作過程年茶飯製作過程
年茶飯的主料以軟黃米為主,可謂是粗糧細做;副食多為豆製品。肉食以豬肉為主,輔以雞羊肉。製作方法多為蒸、煮、炸、炒,從古至今延續千年。
準備過年的陝北村民
陝北油饃饃和油糕,兩種原料相同,製作工藝略顯差異,但做出來的口味卻大不一樣。這兩種食物是陝北代表性的風味小吃,更是陝北重要的傳統美食。 製作油饃饃,先將軟黃米用水泡上一夜。控幹水,放到碾子上碾壓,然後用籮子籮出較細的軟米麵粉。碾子,是陝北老百姓基本的生活工具之一,主要用來碾壓穀物,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人說碾子的聲音正是原生態的陝北民歌,這個古老的傢什在 “嘎吱吱”的歌聲中從遙遠的過去一直唱到現在,給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碾出了一年又一年的年茶飯。壓完後,將軟米麵放鍋裡幹炒,待聞到香味,出鍋加上溫水、酵面拌入盆內放置在熱坑上發酵。數小時後,發酵的軟米麵已香味撲鼻,李佼利妹妹今天特意趕來幫助父母捏油饃饃,她將麵糰揉捏成餅狀,再在中間鑽個圓孔,形成環狀。在熱油鍋裡炸成金黃色,型似銅錢,甘甜可口,味道極佳,象徵著金錢滿貫,富裕吉祥。陝北過大年
陝北人豪爽,實在,過年招待親戚朋友,少不了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殺年豬是陝北最重要的年文化之一。在過去歲月中,陝北人生活條件差,一年四季粗茶淡飯,在開春時買頭豬仔,用平時的剩飯和野菜餵養到年關時殺掉,大人小孩盼望著能在過年時美美的吃上幾頓肉,吃不完的豬肉透過醃製,來年即當油又當肉,便有了殺豬過年習俗。
陝北年茶飯,還有黃米酒、黃米饃饃等,不論是以什麼樣的形式擺上餐桌,都是黃土地味道,是家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歲月中和故土、鄉親、親情、思念等融在一起,每下舌尖,便上心間。年茶飯在歡快的鑼鼓聲中拉開了陝北過大年的序幕,辛勞的人們在這熱鬧的氣氛裡忘記了一年來的疲憊,盡情的扭起來,唱起來。
時代在變遷,很多家庭美食的傳統工藝,在工業化的今天,漸漸的淡出人們的視線。冬去春來,陝北人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複著同樣的故事。在這個時候,在人們的心裡,沒有什麼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飯更重要的事情,這就是陝北人的傳統,這就是陝北人關於年茶飯的故事。
-
7 # 拉著小爪走天涯
暑假的時候剛去陝北自駕遊了,吃了一些陝北的美食分享給大家:
1.洋芋擦擦。很多人都會首推洋芋擦擦,的確好吃。
2.子長煎餅:非常有特色。很像廣州的腸粉。
3.羊肉,燉羊肉很有特色。
4.小米粥,陝北的小米很有名。
5.馬蹄酥,我們在佳縣吃了馬蹄酥,忘了拍照片了。
-
8 # 妖夜行攝食光
陝北有八大碗,包括硬八碗和軟八碗,代表了延安經典的傳統美食。硬八碗主要指延安的酥雞、丸子、燉羊肉、燒肉等葷菜;軟八碗則是葷素個半。陝北四大碗丸子、燒肉、酥雞、酥排骨,陝北人家逢年過節都會上這道菜,更有厚實陝北人在臘月就開始忙活年夜飯,陝北八大碗、四大碗是必點菜譜。
南方人會把榨菜、鹹菜送著粥吃,陝北延安人則把辣子榨菜放在脆餅夾層裡吃。既結合了辣子炒榨菜的迷辣,又充分感受到了脆餅麵粉的酥香。這道菜不得不說陝北人會吃,把日常菜餚的味道發揮到了極致。
說到烤魚,我們最常見的莫過於四川重慶湖南烤魚了;而把魚肉串起來烤的,恐怕只有延安人了。把鮮嫩的魚肉切塊(這種粗厚的切法,只在廣西、陝西見過),然後像烤串一樣串起來,拌入辣子碳烤,魚肉的香味瞬間撲鼻而來。
把喬面灌入豬腸子裡,拌以蔥、五香粉、鹽巴、雞蛋等佐料,蒸熟之後就是一道香糯的“肉菜”了。這道菜外葷內素,茶話之間不是食一片,堪稱佳餚。
陝北延安人喜歡把這種酒糟稱作米酒,喝多了會有後勁兒;如果仔細看,裡面還有油粒子。其實,這是延安的黃米稠酒,陝北人待客必備美食,也是他們的年茶飯。每年冬天,特別是臘月,在陝北農村家家戶戶都能看到他們釀製的“稠酒”。
陝北腕託。用溫水把蕎麵調成稠糊,與南方人做麵糰方法相似,加入一定比例的鹽水、大料水等,上籠蒸熟之後呈以“腕託”狀,吃的時候切條狀,拌以醬油、醋、鹽、芥末、辣椒油、蒜泥、蔥花,純正的陝北鄉土味撲鼻而來。
陝北小吃還有很多,傳統的延安小吃帶著黃土高坡的厚實和鄉土氣息;如果有機會有時間,可以細心品嚐。此時陝北各種果類也熟了,帶著純正的黃土地味,迷人馨香,尤其以蘋果最為出名。到革命勝地延安旅遊,定不可錯過。
-
9 # 鐵腳板走天涯
陝北羊肉丁丁、陝北小米涼粉、延安香小米、雜麵抿節、羊肉粉湯、菜或湯、水炒羊肉、羊肉面、羊雜碎、清燉羊肉等等,請朋友們補充
-
10 # 悟世居士
陝北的特色小吃
1、肉夾饃
延安地區的肉夾饃是特色小吃之一。肉夾饃,實際是兩種食物的絕妙組合:臘汁肉,白吉饃。延安的肉夾饃色澤紅潤,氣味芬芳,肉質軟糯,糜而不爛,濃郁醇香,獨特風味。
2、涼粉
涼粉是陝北特色風味小吃之一,有用綠豆粉面製作的“綠豆涼粉”,用扁豆粉面製作的“扁豆涼粉”,用洋芋澱粉製作的“洋芋涼粉”,還有用蕎麥糝子製作的叫“蕎麵涼粉”。其中尤以子長縣的綠豆涼粉為上乘,色澤嫩綠鮮亮
3、肝子碗託
肝子碗託是陝北榆林市榆陽區鎮川家喻戶曉的特色美食,也是一種常見的民間小吃。陝北地區在定靖一帶產蕎麥,所以當地人不斷研究摸索蕎麥的吃法,蕎麥碗託就是其中最為出名的一種。碗託是由蕎麵仁加水滲透碾成糊狀,過濾去渣盛碗入籠,旺火蒸熟,晾曬後脫出成託,實用時切成長片,越薄越好,再澆上用油炒出的肝子即可
4、小米涼粉
小米涼粉是陝西省榆林市府谷的傳統小吃,選用優質的小米為主要原料,再用傳統的製作工藝製作成涼粉。小米涼粉的食用方法非常多樣,可以加入辣椒油,紅醬油,蔥花等調料涼拌著吃,也可以鍋中放入少量油,再配以蔥薑蒜,炒著吃
5、羊雜碎
羊雜碎是典型的陝北食品,有人說是小吃,有人說是菜。羊雜碎歷史悠久,許多老革命在延安時都吃過,留下深刻印象,勝利後舊地重遊,常常要求再吃一碗,一碗不夠,至少兩碗才盡興。香醇、耐嚼、回味悠長。
-
11 # 問答觀止
八一八陝北最讓人嘴饞的特色小吃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各地的飲食習慣長期以來受當地生產的糧食品種所影響,陝北是吃小米和雜糧為主的地區,正如陝北民歌所唱“煮了些錢錢下了些米,大路上摟柴瞧一回你”陝北的特色小吃非常多,小編專門整理一份榆林十二縣的特色小吃,有圖有介紹,甚至還有做法,看完了就有想去榆林的衝動,有木有?
1.洋芋擦擦
陝北傳統飯食之一,又名“洋芋丸子”、“山藥丸子”。洋芋和山藥都指的是土豆。此菜加工時將土豆用擦子擦成一寸長的薄片,拌入花椒、蔥絲、姜粉、鹽末等,同麵粉攪勻,上籠蒸熟。食用時,盛入大碗,調入自制的西紅柿醬及其他調味品即可。也可以炒著吃,味道亦不錯!
2.油旋兒
油旋兒是綏德的一種小吃,做法是用溫水和麵(加少許鹽、鹼水),先和硬後蘸水踩軟,醒2小時,後置於油案上擀為長片,抹上化開的熟豬油,邊擀邊拉薄,撤上蔥花、鹽、花椒粉,卷為麵糰,壓扁成餅狀,上爐鏊抹豬油翻烙,待見火色後排入平鏊之下爐圈內烘烤至熟。其色澤金黃油亮,層層餅旋兒薄如羽翼,外脆酥裡綿軟,油香撲鼻。
3.滷驢板腸
米脂風味小吃。用整副驢大腸做原料,反覆用醋水搓洗乾淨,放入清水鍋煮半熟。撈出再入滷湯鍋,加醬油湯、辣椒、花椒、蔥花、薑片燉煮至綿軟。吃時切成小段,加原湯汁,口味麻辣鹹嫩,香味襲人,可謂小吃一絕。
4.幹爐
鎮川有名的小吃。用溫水和麵,講究面硬,以面劑包一撮乾麵粉(加鹽),手壓成形,置爐鏊上先烙後烤而熟。其形賀面鼓,中拓小紅印。內空外脆,吃著帶勁,最宜貯存或上路作乾糧,久之不壞;若和麵時加油可製作油幹爐,則又酥又脆,順口溜道:“吃著香,咬著脆,飽嗝上來幹爐味”,確是風味獨特。
5.麻湯飯
豇豆、白雲豆、黑米、玉米仁、麥子仁、大米、小米、紅豆、紅小豆、高粱、酸菜等加上清油在一起煮制,再配以各種調料即成,此食麻辣鮮香,老少兼宜。
6.榆林拼三鮮
將熟豬肉切成寬1公分的片,紅燒紅燜各半,洋芋炸成片,粉皮切成條;用生肉加調料製成水丸子、炸丸子、酥肉塊。待肉東加水燒開後,放入豬肉、丸子、酥肉塊、粉皮、再配以蝦米、水木耳、水黃花、海帶絲、生薑米、胡椒麵、韭黃、蔥花、芫荽、鹽、醬油、味精、菠菜等配料。此菜色澤鮮豔、醇香味濃,如在原料內加入羊肉、雞肉謂之“拼三鮮”味道鮮美,香氣襲人,乃榆林紅白喜事及宴席的壓軸大菜。
7.剁蕎麵
定邊、靖邊風味小吃。將蕎麵糝子面用水和勻,擀成二公分厚的餅狀,用剁刀剁成韭葉寬的長條,邊剁邊入鍋,煮熟撈碗內。麻油燒至八成熱投入宰木耳,辣面,爆出香味倒入碗內。再將酸菜湯入鍋燒開後連同炸好的麻油調入麵碗內即成。也可調羊肉臊子或素臊子。其滋味堅軟細美、酸辣可口。
8.煎餅
清澗風味小吃。用蕎麵仁製成粉糊,方法與碗託做法相同,但要糊稀一點,用小勺舀在加熱的餅鏊上攤成20釐米大的如紙薄餅;另以綠豆芽或黑豆芽加粉絲、肉絲、炸豆腐絲涼拌,將煎餅捲入涼拌豆芽菜,澆蘸湯食之清涼開胃,素爽雅緻。
9.黑粉
黑粉也屬於綏德最有風味小吃之一。黑粉的做法是:1、將綠豆用涼水洗淨,放入盆內加適量冷水泡約九至十小時,用石磨推成稠糊狀,用羅子過濾到缸內,約放七至八小時,使其發酵後,去掉缸內上下的稠糊沫,加涼水過濾在盆內。2、旺火燒開水倒進芡糊,加少許黃色素,改用文火,不斷攪動直至熟,加入少許白礬攪勻,倒盆內晾即成。吃時切條,加上調料湯、醋、辣子、芥末、香油、色澤淡黃、香味可口。綏德正宗油旋、黑粉是待客的上品主食,風味甚佳。
10.大燴菜
主料:豬瘦肉、凍豆腐、粉條、酸白菜、土豆配料:花生油、花椒、薑片、大蔥、大料、醬油、鹽、水、做法:1.洗好所有的菜備用。2.肉切片,豆腐、土豆切小塊,酸白菜切條,菜葉略大一點,置盤備用。3.鍋內放油,油熟了之後,再放肉。4.把肉炒的水氣快沒的時候放大蔥鮮姜,然後放大料,花椒少放, 加入醬油。5.將土豆塊放入鍋中,翻炒一會兒,加水,水正好淹沒土豆,旺火煮。6.水開後將豆腐入鍋,慢火燉一會兒。7.土豆快熟的時候,大約5-10分,將酸菜放入鍋中。8.酸菜煮熟大約5分後盛盤。
11.蕎麵圪坨
定邊、靖邊風味小吃。將蕎麵加水和好,用拳頭踩堅擀成三公分厚的面片,切成小指頭大小的方丁丁,逐個用大拇指向立腳點推動成圪坨狀,入鍋煮熟後澆上羊肉臊子湯,再加上調料即成堅軟潤滑,湯鮮味美的地方風味美食。
12.綠豆粉皮
神木有名的小吃。綠豆水芡加入白礬水用勺子涮勻。鍋中水燒開後,將芡面倒入鍋內,用木鏟快速攪動,直至芡糊透亮有光澤為止。起鍋倒在抹油大案板上,用木刮子刮成薄皮,晾冷後,切成小塊捲成卷。吃時切成細條,加調料,食之清涼爽口,色澤透亮,為夏季清涼飲食佳品。
13.軟糜子炒麵
橫山風味小吃。在軟糜子將要成熟時,將糜穗摘下,搓下糜粒,隔過半天放在鍋內炒黃炒熟,然後放在碾子上舂去米糠。將淨熟米加小茴香面,精鹽磨成粉,用細羅羅出。吃時用開水加酥油,或加紅糖、白糖、拌成軟塊吃,味道細軟酥甜,清香可口,風味地道。
14.發麵油餅
吳堡風味小吃。用麵粉發酵,再與乾麵,鹼水和在一起餳半小時。用餳面分成五個劑子,擀成長寬片均勻抹上麻油、鹽面、捲成棒形,切成兩條背靠捏住兩頭擰在一起,壓扁擀成二分厚餅,抹油上鏊,反覆烙烤至金黃色出爐即成。食之酥香、脆、美、鬆軟可口。
15.馬蹄酥
佳縣風味小吃。用油、糖、水和麵,揉團擀薄切片做成馬蹄狀,入油鍋文火炸成。甜香酥鬆,是饋贈親友和宴席上的佳品。
16.果餡
子洲風味小吃。用油酥麵糰手套皮,包棗泥餡,用木模壓中點紅,外沿鼓園如輪,成形數個之後,擺入平底爐鍋內,上下文火,烤至焦黃。其皮酥內甜,棗香宜人。古人常用來祭祀祖先或敬供神靈,故又名:“果獻”。南鄉民俗青年男女訂婚,男方要送女家8至24個餜餡為禮,平時也作為禮品饋贈親友。子洲周家礆的果餡最有名氣。
17.小米涼粉
府谷有名的小吃。小米掏淨,冷水泡十至二十分鐘撈出,配合清水磨成米漿,入鍋熬煎,邊熬邊攪,快熟時加入蒿籽粉。把熬熟的米漿在高粱箔子上攤成薄餅,晾冷後再攤一層,如此反覆攤晾即成。吃時切成細條,調上芝麻、芥末、辣椒油、香油、醋、等調味品、涼吃味道甚佳。
18.抿節
抿節在陝北方言中讀“抿節兒”,所以也寫作“抿尖”。是一種粗糧細做的麵食。由豌豆和小麥磨合而成的雜麵,將和好的麵糰放在密佈篩孔的特製抿節床上,用手掌抿壓而下,成一寸來長的小節。食時,將抿節下鍋煮熟,澆以素湯,湯內有豆腐丁、土豆丁、豆角丁等,並佐以韭黃、芝麻、辣醬、香菜等,其味清淡可口,帶一股豆香味。
19. 錢錢飯
提起陝北的錢錢飯,陝北人人皆知。用黑豆壓制形似銅錢,和小米同煮,或配以其他原料。原是陝北人家缺糧的一種度荒飯,多和米糠、秕穀同煮,藉以充飢;現已成為粗糧細做的風味飲食。黑豆經浸泡,膨圓脹大,放在碾上壓成片,形如銅錢,所以百姓稱"錢錢飯"。冬有保溫驅寒功效。
20. 碗託
碗託在陝北是很普遍的一種民間食品。差不多每個縣的市鎮上,都有飯店或小吃攤點叫賣。碗託由精製蕎麥製作成碗狀,放入鍋中蒸熟,取出待涼後,切成片壯,可以炒熱食用,但是如果涼吃以豬肝等為拌料後味道鮮美可口,很有韌性。
-
12 # 吳阿南
洋芋擦擦
洋芋擦擦是陝北、山西晉西,甘肅隴東等地的傳統飯食之一,有些地方稱為“洋芋不拉”、“洋芋庫勒”,周邊地區又被叫做 “菜疙瘩”。洋芋擦擦是菜疙瘩中的一種。洋芋其實就是土豆,擦擦是一種工具,用來擦土豆絲的。其以土豆為主料,加少許白麵加工製成,深得陝北人喜愛。
用不起眼的土豆做成的洋芋擦擦,色澤金黃的土豆泛著淡淡的油光,土豆的清香洋溢開來,吃上一口,既有薯條的口感和嚼頭,又有肉末紅椒的鮮香。這是用土豆裹蕎麥粉蒸了後再炒出來的美味,遵循了西北菜少油不少鹽的風格。洋芋擦擦,顧名思義,是用土豆做的。製作原料和程式都很簡單,它是將土豆切成稍粗的絲,再拌以乾麵粉,使每一根絲上都均勻地裹上一層面衣,然後上屜蒸熟。食用時,盛入大碗,調入蒜泥、辣面、醬、醋、蔥油或香油,在拌上自制的西紅柿醬。若用炒鍋快火炒出,其味更佳。洋芋擦擦屬天然綠色食品,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蕎麵餄餎
由精製蕎麥製作成粉條狀,與陝北羊腥湯相配食用,味道鮮美可口,在陝北,民間有“蕎麵餄餎羊腥湯,死死活活相跟上”之說。
油糕
延安油糕又叫年糕、棗糕,是陝北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風味小吃之一色澤金黃、細膩柔軟,味道香甜可口。由黍科糜子、大棗精製而成,經植物油炸後,其味清香細膩、香甜可口。油糕一般常見於逢年過節或款待親朋的場合,特別是婚慶筵席中。食用時盛在碟中,每碟十片,佐以白糖和粉湯。
羊雜碎
由羊的頭、蹄、血、肝、心、腸、肚、肺等燴制而成,故又名“羊雜燴”。羊雜碎,貴在羊雜碎雜、碎。不雜不碎,吃起來就沒滋味。羊雜碎集羊內臟於一鍋,形色繁多,肉質各異,味道酸辣兼宜,無腥不膩,湯鮮味美,入口生津,營養豐富,在氣候偏冷的北方食用可御冷逐寒,食著往往半碗才下肚,便遍體生熱,一碗吃完,則熱汗淋漓。既經濟實惠,又食用方便。
油旋
油旋是一種旋渦狀的蔥油小餅,剛出爐的油旋色澤金黃,內軟外酥,蔥香撲鼻。相傳油旋是清朝時期的徐氏三兄弟(今齊河縣)去南方闖蕩時在南京學來的,油旋在南方的口味是甜的,徐氏兄弟來濟南後依據北方人的飲食特點將油旋的口味改成鹹香味,在陝北民間最為流行。一直傳承至今。
油饃饃
黃米磨面、細籮,用軟米熬成滾米湯燙麵,置熱炕發酵。面發後,攤製成一個個中間有孔的小圓餅,入油鍋炸至紅褐色即可。油饃饃一般常見於逢年過節或款待親朋好友時,特別是婚慶筵席中。食用時佐以粉湯,味道盛佳。油饃饃色澤金黃、細膩柔軟,經久而不變色不變質。
碗託
碗託由精製蕎麥製作成碗狀,放入鍋中蒸熟,然後取出等待涼了以後,切成片壯,可以炒熱食用,但是如果涼吃以豬肝等為拌料後味道鮮美可口,很有韌性。
碗託在陝北是很普遍的一種民間食品。差不多每個縣的市鎮上,都有飯店或小吃攤點叫賣。老百姓更是家家戶戶自己做了吃。這原因,大約首先是陝北普遍生產蕎麥,陝北老百姓在幾千百年的生產與生活實踐中,不斷地摸索著粗糧細作的方法,蕎麵碗坨在諸多的蕎麵食品中,有著鮮明的特色,筋軟耐嚼,香醇可口,百吃不厭,常吃常新。
抿節
抿節在陝北方言中讀“抿節兒”,所以也寫作“抿尖”。是一種粗糧細做的麵食。
抿節用的面是由豌豆和小麥磨合而成的雜麵,將和好的麵糰放在密佈篩孔的特製抿節床上,用手掌抿壓而下,成一寸來長的小節,呈扭曲狀。食時,將抿節下鍋煮熟,澆以素湯,湯內有豆腐丁、土豆丁、豆角丁等,並佐以韭黃、芝麻、辣醬、香菜等,其味清淡可口,帶一股豆香味。此乃陝北面食中的佼佼者,食者必點之品種。
然然菜
簡單的說就是把百菜和土豆熬在一起。先將雲腿和土豆上籠蒸熟,小白菜洗淨,焯水。蒸熟的土豆製成土豆泥、焯水後的小白菜切碎、雲腿切末炒鍋燒熱,加清油(或者奶油)先炒小白菜,然後下入土豆泥河調料,炒勻。香而不膩。
錢錢飯
提起陝北的錢錢飯,那在陝北可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家庭主婦人人會做,在陝北生活過的人也都吃過。錢錢飯是一種稀飯,用黑豆壓制形似銅錢,和小米同煮,或配以其他原料。原是陝北人家缺糧的一種度荒飯,多和米糠、秕穀同煮,藉以充飢;現已成為粗糧細做的風味飲食。
黑豆經浸泡,膨圓脹大,放在碾上壓成片,形如銅錢,所以百姓稱"錢錢飯"。錢錢飯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夏有止渴消暑作用,冬有保溫驅寒功效。
蕎剁面
蕎剁面是陝西定邊、靖邊漢族傳統小吃。食之別有風味。隨著蕎麥播種面積和產量日漸縮減,愈見蕎麵食品之稀罕。這裡用蕎麵製成的傳統名吃花樣繁多,而蕎剁面最為有名。
粉糊糊
粉糊糊是神木的特色吃食。粉糊糊是神木人的最愛。粉糊糊在神木縣有很多故事。
粉糊糊是用磨粉面的豆漿發酵之後,加入小米、扁豆,或者豇豆、麥子等物熬煮,最後佐以用熱油嗆炒過的酸菜或者沙蓋,以及其他各類隨自己喜好的菜食。一鍋子粉糊糊便可新鮮鮮、熱乎乎登場了!
陝北大燴菜
陝北大燴菜其葷素皆備,包羅永珍,營養豐富,經濟實惠,是陝北傳統的大眾化飲食。延安街頭,中小飯店均有烹售,有的飯館甚至於乾脆直接以“大燴菜”或“燴菜王”命名。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各地的飲食習慣是由當地生產的糧食品種決定的。陝北是以吃小米和雜糧為主的地區關中是以麵食為主的地區陝南是以吃大米為主的地區。正如諺語說的“秦嶺一條線南吃大米北吃麵”“漢中的女兒會蒸飯關中的媳婦會擀麵”陝北民歌所唱的“煮了些錢錢下了些米小米大路上摟柴瞧一回你”。
-
13 # 一帆敏銳Sunny
1.洋芋擦擦
陝北傳統飯食之一,又名“洋芋丸子”、“山藥丸子”。洋芋和山藥都指的是土豆。此菜加工時將土豆用擦子擦成一寸長的薄片,拌入花椒、蔥絲、姜粉、鹽末等,同麵粉攪勻,上籠蒸熟。食用時,盛入大碗,調入自制的西紅柿醬及其他調味品即可。也可以炒著吃,味道亦不錯!
2.油旋兒
油旋兒是綏德的一種小吃,做法是用溫水和麵(加少許鹽、鹼水),先和硬後蘸水踩軟,醒2小時,後置於油案上擀為長片,抹上化開的熟豬油,邊擀邊拉薄,撤上蔥花、鹽、花椒粉,卷為麵糰,壓扁成餅狀,上爐鏊抹豬油翻烙,待見火色後排入平鏊之下爐圈內烘烤至熟。其色澤金黃油亮,層層餅旋兒薄如羽翼,外脆酥裡綿軟,油香撲鼻。
3.滷驢板腸
米脂風味小吃。用整副驢大腸做原料,反覆用醋水搓洗乾淨,放入清水鍋煮半熟。撈出再入滷湯鍋,加醬油湯、辣椒、花椒、蔥花、薑片燉煮至綿軟。吃時切成小段,加原湯汁,口味麻辣鹹嫩,香味襲人,可謂小吃一絕。
4.幹爐
鎮川有名的小吃。用溫水和麵,講究面硬,以面劑包一撮乾麵粉(加鹽),手壓成形,置爐鏊上先烙後烤而熟。其形賀面鼓,中拓小紅印。內空外脆,吃著帶勁,最宜貯存或上路作乾糧,久之不壞;若和麵時加油可製作油幹爐,則又酥又脆,順口溜道:“吃著香,咬著脆,飽嗝上來幹爐味”,確是風味獨特。
5.麻湯飯
豇豆、白雲豆、黑米、玉米仁、麥子仁、大米、小米、紅豆、紅小豆、高粱、酸菜等加上清油在一起煮制,再配以各種調料即成,此食麻辣鮮香,老少兼宜。
回覆列表
陝西人過年也有製作稠酒、黃酒的習俗,關中人一般做稠酒,用玉米的多些,陝北人做的酒叫黃酒,用的材料是小米或者黃米,黃酒嚴格意義上講其實並不是酒,黃酒應該說是一種飲料,是一種用黍子做成的糊狀性的飲料,但他也含有酒精。
陝北黃酒,也叫甜酒、稠酒,實際是一種米酒,由於酒呈糊狀,渾濁黃稠,故稱之為黃酒。它集甜、酸、苦、辛、鮮、澀六味於一體,味道獨樹一幟,不僅是陝北人冬季習慣喝的酒水之一,也是陝北人招待親朋好友和左鄰右舍的拿手“飲料”。陝北民歌《山丹丹開花紅豔豔》中就曾唱道:“熱騰騰的油糕擺上桌,滾滾的米酒捧給親人喝。”這更讓陝北黃酒享譽全國。下面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陝北黃酒。
黍子是一種粘性糜子。糜子有竹糜、小糜子、黍子幾種。竹糜植株高大,穗子大,顆粒白色個大,碾成米叫大軟米,是吃糕的上好原料,一般種的少,人們一般用它的穗子扎笤帚。小糜子也叫硬糜子,碾成米叫黃米,用來做炒米,做黃米飯吃。黍子碾成米就是軟米,人們用它來蒸糕,炸油饃饃,做黃酒。
陝北的黃酒,做起來有其複雜的傳統工序。就像蒸饃饃要有“酵子”一樣,做米酒首先要有酒麴,而酒麴必須在盛夏期間就開始動工。進入六月,新麥子熟了,農婦們便將收穫的新麥子粒兒在石磨上磨成飄著清香的麵粉,用餘溫尚存的開水將麵粉和成團狀,包入新摘的南瓜葉中,懸掛在向陽的窗戶上,任其利用黃土高原夏天熱得像蒸籠一樣的氣候來發酵,使實心的麵糰逐漸膨大,之後又自然風乾。這膨大後的麵糰,即為黃酒的酒麴。
進入臘月之後,要做黃酒的家庭主婦就忙開了,先將酒穀米和適量小米攪在一起,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幾個小時,然後淘出,控去水分,在石碾上碾壓成面,過籮後倒入盆內,和成糊狀攤入蒸鍋,將米麵粉直接蒸熟。蒸熟的米麵要倒在乾淨的盆裡,待溫度降到一定的時候,將事先碾壓成麵粉的酒麴均勻地撒在米麵中。待全部完成後,再將面盆置於火炕的炕頭,用棉被將盆包捂起來。一夜之後,開啟看看,品嚐稍微有點酸的時候,說明黃酒已經發酵好,就可以入壇放在冰冷的地方儲藏了。喝的時候,只要從壇中舀出適量的黃酒放入鍋內,摻入少許的水,加熱待燒開,便可以飲用了。
黃酒酸了不好喝,太甜了又不香,好黃酒的味道甘甜清醇,香味撲鼻,甜中帶酸,略有微澀。初嘗時,可能難以下嚥;再嘗時,甜味漸漸上口;喝慣了,就會米香酒香一齊撲面而來,霎時感到舒爽無比。
近年來,陝北黃酒傳統的做法已經很少使用了。由於黃酒中檢出含有多酚、類黑精、谷胱甘肽等生理活性成分,具有預防心血管病、抗衰老等多種功效,得到了更多人的青睞。而工藝的改進,又縮短了做黃酒的時間,為黃酒進行批次生產提供了便利條件。陝北黃酒已經不再是天寒時獨享,現在一年四季都可以隨時飲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