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命理師陳一宏
-
2 # 大千極微
這是一種人生境界,也是一種修行境界。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說對自身的休養有一種自信,隨著年齡的增長,自身見識、修為也在不斷提升。儒家倡導的“仁、義、禮、智、信”漸漸地成為了中國文化的基因符號,慢慢的沉澱後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的公認的高尚的情操——“規矩”。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這幾點,起碼做好一個人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到七十歲能夠做到也不為遲晚,那時即使不受約束地隨性而為,也不會壞了規矩,因為它已經內化為一種品質,融入血肉與精神當中!
-
3 # 宋建華8026
若要理解論語中這句話意思,須結合前面幾句來看。前面句子的意思大致是,我十五歲立志學習,到了三十歲就能立足社會了,四十歲對於諸事就沒有不能理解的事了,五十歲就明白有些事不能強求了,六十歲就能聽進去各種建議和意見了。到了七十歲就可以隨心所欲不超出任何規矩了。綜上所看,從幾個方面來理解。
一,這是許多人所求的境界。 無論怎麼做,所做所言都合道德標準.是一種不受拘束的"自由",但這些自由恰恰是遵守了各種道德規矩而得到的。從十五歲到七十歲不斷的學習,實踐,感悟而成就的。對於現代社會,追求向個性,自由等,應在法律,社會公德等規則之內,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二,修養提高這種境界,修學是有次弟的,不是一下子就達到的,世出世間法,都要遵循次序。想成就,首先要立志,有了志向,才有方向和目標,才能朝著這一方向努力,然後在做人做事中實踐,不斷感悟總結再實踐再感悟,才能達到想要的目標。
三,要達到隨心所欲,還要有恆心,堅持不懈,孔子所言五十而知天命,從十五立志開始,幾十年中多少坎坷艱辛,每個奮鬥過的人都知道,孔子走過了,悟出了天命,知道了事不必強求。而又有多少人被困難打倒,停止了努力,而沒到達終點。一生被煩惱所擾,七十歲時的隨心所欲不逾矩就與此人無緣了。可惜了。
年少時立志學習,在做人做事中實踐感悟。所謂“人人可成堯舜",每個人都可以達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4 # 北京故宮i火鍋
孔子是中國古代的聖人,《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是孔子和弟子編撰完成。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說作事情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論語這句話的意思是,十五歲求學作學問。三十歲頓悟把學到的知識加以完善,四十歲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加以推廣。七十多歲了還在持之以恆的作學問,在我們現代中的說法就是。學無止境,搞學問或者科研開發。就得有始有終。只要透過不懈的努力,就會在失敗中找到成功的經驗。就是說我們無論是作什麼事情,只要有了確定的了目標。就要作下去,不能因為眼前看見的困難嚇倒。
-
5 # 語文紅寶書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既是孔子修養一生所達至的最高境界和最後境界,也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即自由的境界。這種境界之所以難以達成,是因為內在的慾望和外在的規矩完全吻合很難做到。
我們知道慾望從屬於人的生物屬性,具體表現為佔有慾、攻擊欲、表現欲、偷窺欲、破壞慾,這些便是人的本性,具有天然的惡的特性,連孔子也承認:食色,人之性也。所以,人後天修養的過程便是節制人內在的慾望以順應道德要求的過程,是按照文明的要求滿足慾望的過程。它要求個體的人充分了解自己的慾望,也充分認知道德準則,不斷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質,透過創造更多的財富來滿足個人的欲求,並諧調好與他人與社會的關係。另外,透過剋制慾望淡化慾念也可以減輕內在欲求和外部道德的衝突。前者是儒家修養的路徑,後者則是佛家修煉的路途。
孔子經由求知一一而立一一不惑一一知天命一一耳順等環節,最後達至內在慾念和外在規矩完全吻合的境界,可見達成自由的境界,何其困難!但孔子也為我們指出了修養的具體路徑和方法。
相較於莊子的逍遙遊,孔子的自由觀顯然更接地氣,也更符合現代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孔子的勵志宣言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儒生和士大夫,對現代公民同樣有啟發意義。
-
6 # 荒海拾書
孔子說的“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是什麼意思?
孔子是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曾有過一段著名的理論:“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大學之道,三十歲能夠自立於道,四十歲能無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規律,六十歲所聞皆通,七十歲能夠隨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這段話,是孔子的人生軌跡,也是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是一個隨著年齡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
對“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應該怎樣理解呢?有書君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認識這句話。
1、它表現的是對生命的敬畏古人說:“人到七十古來稀”。因為古代人受物質條件的限制,人們生活水平、醫療條件普通不高,因此,一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就已經很難得了。
所以,按一般人的想法,都是這麼大歲數的人了,想吃點什麼就吃點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吧。這是字面意義上的“隨心所欲”。
2、每個年齡段應該做好該做的事,人生才不會後悔十幾歲的時候,就要認真學習知識,並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勤于思考,經過學習、歷練,逐漸提升自己,並對人生有所感悟。
到了三十歲,步入社會已經有幾年了,對人對事有了自己的處理方式,內心有一種自信和堅定。
到了四十歲的時候,已經能夠看通透人情世故了,捨棄一些東西,不再糾結、強求。
五十歲,內心有了一定的定力,已經能夠做到不怨天尤人,不為外物所動。
六十歲,能夠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能理解任何一個事情存在的道理,能虛心傾聽各種聲音,並能夠站在別人的出發點上考慮問題。
七十歲,內心的價值觀已經根深蒂固,雖隨心所欲,也淡定從容,行為有規範,對自己的一生有一種無悔的交待。
人生,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數,這些構成了生命的長度與厚度。
3、不倚老賣老,要與時俱進一些老人經常對兒孫們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要多。”
隨著時代的發展,老人們自有自己的處事之道,當然一些傳統的美德不能丟,可是一些新生事物的出現,往往讓人們亂花漸欲迷人眼。
作為老年人,要與時俱進,把一些美德與當今社會的新思潮結合起來。不倚老賣老,這樣才不會讓人討厭。
比如,一些老人認為自己歲數大了,乘坐公共汽車,年輕人就得讓座,但是有人說年輕人上了一天班,也累得夠嗆。
現在職場壓力大,競爭激烈。所以年輕人不讓座,也不要強求。更不能實施“首先綁架”,不能出口不遜、為老不尊。
有的老人認為自己歲數大了,買東西可以不排隊,“我老我有理”。其實老年人更應該為年輕人做出好的榜樣。
這就是“不逾矩”,也就是既要講究生命規律,也要認同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規則。
雖然白髮蒼蒼,可是又彬彬有禮、淡定從容,或許就是一個優雅的老人最好的狀態。
-
7 # 張小舟
不逾矩,是不放肆的自由,或者是自由的不放肆。
矩,是一種規矩,屬於禮的範疇。沒有約束的自由不存在,這個約束,涵蓋內部約束和外部約束,內部約束是道德約束,外部約束是法律約束。
孔子主張有教無類,“教”的目的是為了形成內部約束。現在很多教育從業者有擔憂,擔憂現在的教育,在淡化內部約束,導向外部約束,他們在努力,努力培養學生的內部約束。也是歷朝歷代的提倡。孩子成年之後,內部約束如果沒有形成,對社會會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我們對“儒”這個字眼,不一定認知全面,我們對“聖人”這個字眼,也不一定認知全面。孔子列舉少正卯五大罪狀: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闢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醜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於人,則不免於君子之誅,而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不誅也。
事情有爭議,有沒有發生暫且另說,空穴不來風,思想觀點的持有,不會是純粹的假。五條都是思想上的罪過,思想矯正不了,留下便是禍害,就不得不殺。類似監獄的目的,首要目的是教化人,若教化不了,就奔另一個目的,殺人。後人有爭議,因與儒家思想有衝突。但儒家並不只有內部約束,儒家講教化,講有教無類,無類的條件是“孺子可教”。
約束,是為了形成防線意識。內部約束是善良本源的向好追求,外部約束是邪惡本源的懲治威懾。內部約束沒有形成,外部約束補充進來,個體本身已經落後一步了,落後在,被外部約束牽著鼻子走。內部約束沒有形成,外部約束若不補充進來,不行成法律去制止,是要出亂子的。
依法治國,是法律約束,外部約束的範疇,但人性沒有變,不自我約束,再過一千年,也不會變。不逾矩的內部約束,是理想的狀態,內心形成規矩的大框架,框架之內,任何行動,都合乎禮的範疇,超出範疇反而渾身難受。這種狀態的形成,靠的是教育。
七十這個時間節點,是一個閱歷問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行”過之後才能出“真知”,真知和真行才能合一。
時間節點,秉承一個遲疑態度,認定為所有人大資料下的一個底線值,現在社會看來成了一個平均值,年紀到了七十歲,倚老賣老甚至逾矩而行的老同志還是存在的。最起碼的公序良俗得遵守。
讓座來說,尊老愛幼,尊老放前面,愛幼放後面,家長教育孩子給老人讓座,不過分,如果老人忽視愛幼這一點,老人就沒有孩子懂事了,活到七十歲,年長孩子五六十年,不站老人立場,不站孩子立場,站在年歲的立場,我所理解的年歲,它本身的價值或許和他們的理解有不一樣的地方。
-
8 # 乾清坤寧
七十歲隨心所欲不逾矩指的是行善積德的那種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
為何?因為常在道中行,當然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如果三四十歲,貪貪佔佔,或者玩玩打打,該有的善緣浪費光了,該有的錢浪費完了,該做了一堆壞事結了一堆仇人,能夠做到隨心所欲嗎?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有首古詩:人弱道不弱,人貧道不貧,一生常修心,常在道中行。這就是隨心所欲不逾矩的意義。晚年有福,你才能自由,不修行,福報作沒了,甚至還積累了一身業障,你哪裡來的自由
因果律:
鉅富無量,家財萬貫,從佈施中來,容貌端正,從忍辱中來,身體健康,從持戒,放生,戒殺中來,受人敬重,敬重他人中來,聰明無比,從正法佈施中來,是故,平窮的人應當盡力佈施(也可以是對小動物的一把米,注重不要帶有辛辣和農藥,當然,得得福報和佈施三寶所得福報是完全不一樣的,多多佈施三寶,修橋建寺,我是絕度為支援的),醜陋的人應當多忍辱,身體不好的人應當持戒,不煙不酒,遠離邪淫,愚笨的人應該將勸人向善的,修行的文章多轉給他人,善惡有報,因果不空
(這裡說的是行福,戒福就是不去做那些壞事,可以自己推出應該是什麼)
-
9 # 子馨物語
七十歲通透人生百態,從容面對生老病死,得失隨緣,去留隨意,在遵循自然規則和社會規範的前提下,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
10 # 紫天雲
《論語》中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指的是一切都能夠隨心所欲,卻又完全合乎法度,實現了道德精神的完全自由,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
01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被後世的程朱理學家們賦予了形而上的意義。
朱熹在《四書章句集註》中援引程子的話說:“孔子生而知之也,言亦由學而至,所以勉進後人也。立,能自立於斯道也。不惑,則無所疑矣。知天命,窮理盡性也。耳順,所聞皆通也。從心所欲,不逾矩,則不勉而中矣。”在程朱理學經典作家看來, “從心所欲不逾矩”,意味著“不勉而中”,也就是能夠隨心所欲,他的行動用不著有意的指導,他的行動用不著有意的努力,而所做的一切自然而然的正確,這代表著人生道德修養發展的最高階段。
02這裡,“不勉而中”的“中”,也就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中”。
正如儒家經典《中庸》中所寫的那樣:“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喜怒哀樂等情緒尚未發生時,無所偏倚,大中至正,所以叫做“中”;喜怒哀樂等情緒發生時,都能合情合理,適中而有節度,這就叫做“和”。
“中”是天下最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達到了“中和”,天地就會各安其位,萬物便可生長髮育。
03在朱熹看來,必須正心誠意,透過“格物致知”的功夫,對宇宙萬物,窮究不已,持續用力,滅人慾之私、存天理之公,便可達到“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的至善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在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看來,“格物”就是“正物”,即是去其惡、以歸於善,這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致良知”,即是去除私慾障蔽,彰顯吾心本有的粹然至善的內在光明,達到天地萬物“一體之仁”的至善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因此,雖然王陽明與朱熹“格物致知”的路徑不同,但他們所追求的最高目標卻是一致的:都是要達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而這一境界也就是“內聖外王”的成聖境界。
這一“內聖外王”的“中和”境界,其特點是大中至正,其本質也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代表了天人合一的最高道德修養境界。
-
11 # 元尚
孔子的這句話不是讓人理解的,即它不是認識論問題,到了那個歲數,自然從心所欲,罕見破壞規矩了。進入無限之後,一切有限都會被解除。
回覆列表
這句話出於《論語》為政篇,為人所熟悉,但解釋千差萬別。看到這個問答,我就說點跟大家解釋不太相同的吧,希望大家可以做個對比,理智認識。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現在人,對這段文字理解失誤非常大,比如三十而立,都誤會是三十而成家立業了,都太聰明瞭啦。
正確解釋:孔子說,我15歲的時候開始懂事而立了志向要求學,要學習好的學問。到了三十歲了,才算學得差不多了,而開始有自己的一套思想體系,從而以此為指導去生活做事。到了四十歲,更加成熟了,也驗證了,我所思所想,一切都是正確的,我的志向是對的。到了五十歲時,進而更明白我的使命具體是什麼,促使我要更加堅定的去做我所應該做的事情。六十歲的時候,我還沒有耳背,但人家說什麼我都不在意,我做我的,不在乎別人怎麼評價我。直到七十歲的時候,我依然遵從我的心裡所發出的聲音,從不違揹我的信條我的信仰。
這段話,是連貫的,連貫孔子說他一直以來的信仰。那像“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一般人都解釋為七十歲了,做事豁達,不會逾越規矩不會亂來,自然也是錯誤的。依照上面解釋,就是說的孔子七十歲了,依然不會違揹他自己一直以來的規矩和信條。
朋友們,讀經典,你讀對了嗎?理解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