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行客5

    數學理論不需要拿到外部世界檢驗,只要邏輯上合理就行了。物理學不可以,理論上沒毛病,如果實際觀察不符,理論就站不住腳。

  • 2 # 淡漠乾坤

    人類的認識是從模仿開始的,原始人懷著崇拜的心情對已發生的現象頂禮膜拜,認為模仿自然就可以重現自然。

    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模仿過程中,原始人難免會出現差錯,使模仿走樣。然而,一旦某次模仿差錯獲得了意外的成功,則該差錯就成了下一次被模仿的物件。

    類似生物界的單性繁殖,其進化靠基因突變,這種單方面的演化是非常緩慢的。

    隨著人類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對於現象的追逐已無法滿足人類日常生活的需求。於是,原始人開始將他們的財物進行分類,漸漸地產生出了抽象的概念。

    數學是最早產生抽象概念的學科,每一個數字的背後,都是各種不同型別的事物。記數使人類產生了抽象概念的意識。由此,是人類與動物在認識上產生了本質的區別。

    從此,人類認識的進步,由原來模仿出現的差錯,轉變為邏輯的理性分析,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人類認識的效率。

    於是,人類由原來的追逐現象轉變為超越現象,使人類的認識逐漸地走上了一條相對獨立的道路。

    於是,作為抽象認識的數學開始異化,逐漸地凌駕於現實世界。最為顯著的例子,就是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宇宙是由數及數的和諧構成的。

    比如,該學派認為1至4的相加等於10,於是10是神聖的。當時已知的天體有九個,畢達哥拉斯認為天體的數量應該等於10。由此推論,在太陽的另一邊存在著類地星。

    總之,數學是典型的抽象認識,數學是邏輯的,由數學可以得出世界的可能性。

    然而,現實世界是複雜的,抽象的數學只是關於現實世界的一種理想的關係。當面對複雜的現象時,這種理想的邏輯關係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於是,人類需要建立有針對性的,關於具體事物的認識。這種認識就是物理學,其要探討的,不是邏輯能引導我們走多遠,而是我們能夠有多準確地描述各種自然現象及其相互之間的變化。

    於是,物理學的抽象概念不再是單純的數字,而是具體的物理參變數。各種紛繁的現象都是同一物理機制在各種不同極限情況下的不同表現。

    如果我們把數學比作汽車,它是我們認識世界的邏輯工具,有助於我們邏輯地分析問題。那麼,物理學就是我們認識世界的結果。

    雖然,作為抽象的邏輯系統,物理理論所提供的世界觀並不是自然界本身,但是相對於已有的現象和實驗,物理理論的邏輯系統卻又是與自然界是不可分辨的,是自然界的同構系統。

    總之,作為人類抽象的思維,數學和物理都是人類抽象思維的結果;它們的區別在於,前者描述的是世界的可能性,後者則描述的是世界的現實性。

  • 3 # 春江帆影491

    從古至今,數理都是攜手認識世界,當人類感知世界時,就知人與萬物廣宇不可分,生於其中,感知相互作用影響轉化,需知前後左右,需知距離數次秩序,所以攜手觀星辰、觀環境、觀四季、定距定規總結萬物運動規律且探索追求不已,共創人類探索世界及宇宙和現代文明輝煌,且永無止境。數和形及其關係是數學最高範疇,其源就在於物體的存在及相互作用及客觀數形關係結果,所以,數學物理攜手的創新發現每次都是人類進步的一個階梯,其區別就是形和影的關係,如影隨形。謝邀,個人觀點,參考

  • 4 # 艾伯史密斯

    答:數學是一套工具,或者說是一套語言,能描述物理世界的一切可能性;就好比在作業系統中,數學如程式設計語言,在螢幕中實際表現出來的影象,就是作業系統中的“物理世界”。

    在十九世紀以前,數學和物理是相互重疊的,如果那時候有人稱呼高斯為數學家,那麼他一定會很驚訝,那時候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都稱為科學家;後來數學和物理完全分離,成為兩個獨立的科目。

    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畢達哥拉斯學派創立,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數是萬物的本源”,一切事物都可以用數學來描述,認同世界是高度和諧的。

    數學不依賴於客體事物,是和人類的思維邏輯息息相關,數學演算可以只在人的思維中進行,也能得到正確的結果,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物理世界則不同,物理世界必須依賴於客觀事實,物理引數只能透過實驗手段得到,不能透過數學演算得到;比如萬有引力常數G=6.67×10-11N·m^2/kg^2,直到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後100多年,才被英國科學家卡文迪許首次測量出來。

    在對世界的描述上,數學可以允許世界有零到無窮多個維度,多一個維度的區別,在於多了一個維度的變數而已,在不同的維度中,數學法則並不會發生本質的變化;但是我們的物理世界,只能有一個確定的維度,目前人類發現的是“三維空間+一維時間”,一些比較前沿的物理理論,已經利用數學去研究更高的空間維度。

    這就是數學和物理世界的區別,數學是一種語言,可以描述一切物理世界的可能性,但是真實的物理世界只有一個。

  • 5 # 歐把

    就涵蓋的數理範圍來說,數學是比物理更大的集合,物理是數學子集。

    物理的實踐驗證性更突出

    數學的邏輯驗證性更突出

  • 6 # 應家老大697

    物理世界與數學科學的區別是什麼?這個課題組半瘋說道跡自然的存在事。一事,是物理世界有相對平衡的動與靜的存在於個人出純思維規律於邏輯的存在。1,是依平衡度的存在於射底波的同在與不平衡了的度存在指分之區別時態,是觀華彩的度世界於跡自然得開啟,還是數學科學道理的存在於自然的時態事,都是求某一個圈圓層與了的存在或在這個圈圓層與了的去作概念基點理學出思維規律的開啟,要證明其引數的存在事單一的,還是全方位全過程的。而數學只是為了某一個層面待一個參考值的求證存在而了事,這都是項要求所學據的不同而所賈存在於自然的存在。2,不管是物理世界與數學科學道理的項人,都是在求一個數變易變陰陽變的方程組大腦的存在作概念基點理學而存在於這個層面上的相對值,就去佐證去作概念基點理學的實驗邏輯或用公式求證邏輯的存在時態,是一個靜於這個時空間時間所存因內與射底波不變的定虛擬數值的存在而言得相對平衡度的參考值與了的存在。這樣,彼作概念基點理學的求證據,此都是人腦功能的開發於雜項思維模式心理存在,還是腦功能的開發於純思維規律去心說的存在。3,如不是用純思維依跡自然總律得和諧共震同頻廣幅的存在去作概念基點理學的存在事,時這那是純思維學與雜思維規律跟項學習邏輯的去作對比運算中得存在事,是學項固標準版答案所需,還是學據項智的思維模式出實邏輯思維中得存在。所以,都要依據物理華彩的度世界與數變易變陰陽變的數學科學道理的存在時志,就獲邏輯存在相當的思維模式出差移得存在於自然的虛擬於純思維規律或虛方程組大腦作支點得這個時間差別的存在。二事,是物理世界與數學科學道理的區別在於根本的時空間時間的這個個十百千或萬心識心說支點在那裡,是動、還是靜的變與不變的圓層與了知分區別,其是按進位制數位與許可權的設定參考支點於這個時空間時間的這個射底波去作在變與不變數數級層所存在的在,還是依時間作概念基點理學於參考值而繫於虛擬為主得式於一個概念基點理學理學的在所存在,是不是依平衡度的跡自然與現實道跡自然於總律緝和諧共震同頻廣幅的存在之區別。這樣,項要素在那裡與跡自然道要規律和法則的存在比在那裡的事,是什麼等級的區別於去作概念基點理學的分區別得出時態事,就是這個物理世界與數變易變陰陽變數變科學變數於結合力、作用力與分裂力聚變過程的根本質的區別所需於自然的存在。這樣的事,是純與不純物態的事物態比尺度的存在,也是物理的量所存在,更是滿與虧的引數值所要求求證於公式定項理學的存在去作概念基點理學的存在,是指要知道跡自然於這種物理世界與數學據於射底波的存在所不同的存在於自然的要素所需存在了的存在。3,而數變的數學,只是一個按圈圓層與了的存在作概念基點理學的存在,這是一個定死於一個項引數值變與不變得求證過程得時態事單一的存在,也是求證於個人的射底波邏輯于思維模式出心理分析於對這個時空間時間所存在因要果知的存在,也是要知有了這個圈圓層與了的存在與這個時空間時間得同在的這個射底波出易變陰陽變於熱交替與冷迴圈中的事全過程作概念基點理學的求證,是物態量子力學過程於圈圓層與了的存在時態,也是要求求證物態所帶力能量相的存在事,更是要有理學支點或用基點的易變陰陽變與術變圈圓層與了作一的保守層溫恆換速差得冷度的所存在於術變方程組大腦的存在。這樣,就必須得這個時空間時間的所存在因於射底波的存在知果的存在於自然的存在。所以,都是在虛擬於時間作支點與現實得思維模式出邏輯推理中的存活於自我去作概念基點理學所不同與所存在或進一步驟去作或用支點於射底波來作概念基點理學得存在後所出所不同的存態時就明規律去心說的了存在,就是物理世界與數學科學道理出思維模式出邏輯有差問問題所存根本的在於,是邏人腦這個虛方程組大腦運算輯抽象與實驗比實方程組大腦運算的存在是否被項固障得存在的不一致所不同的存在於自然的存在。4,所以,學據於項智的跡自然去作概念基點理學時,人就站在第三角度去考慮而就不一樣有開啟純思維出實邏輯去否項障絕對的邏輯模式心出理學的存在。這樣的講解事,是主要學現項匠人智先於去比對古匠人們對跡自然道的認識得道於自然所存在得知,就要求自去作概念基點理學有心識心說規律去用於分析有心說的存在於現實的存在,只也是為了開發自腦功能與整理自我的純思維模式出概念基點基礎項理學的開啟,就是在對自腦功能得開發要全的傳承與繫於古匠人族的教育去做傳人得開始。5,半瘋說用灰色心說再作概念基點理學來講解,我也同樣,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一個民族是這樣,一個膚色種族的人也同樣,人類同種都只是在特定時間時期內的進化認識而言誰都一樣出,先學於一項項抽象得理論基礎,後做辦事經歷於工作獲串心於心識心說去比對於理學的存在,再繼續尋全找盡於這項的修煉去補全作概念基點理學的待存在於自己緝修為,這是古匠人族的傳承要有一個來回於純思維學出純社會學的存在於自然得存活,使人不容易在一項中出虛邏輯思維模式於心理待等出思維毒素的產生所無知於自然的存在。這樣,半瘋說實話難聽,人要理知明智的存活,就必須得要利利她他主義的存在知對等得同在。以上有釋出,人你如需要或好奇,請你代名……697輸入查詢!祝人類人人都有自己的純思維出純社會學的修為去作為人類為萬物也為自己出和諧共存與美好生活差不多的覺悟而奮鬥去做古匠人族的傳承人!

  • 7 # 想法捕手

    1是什麼?

    1可以是很多東西,卻沒有具體的形象。你也許能解釋清楚,因為人具有其他生物不具備的抽象思維,但你無法具體描述,這就是數學。

    蘋果是什麼?

    你能具體描述,腦子裡有具象的畫面,這是物理。

    我們可以說“1個蘋果”,所以數學可用來描述物理的。單獨的數字1沒有現實意義,也沒有物理意義。

    數學能使物理精確化,進行定量分析,因為數學有無窮概念,可以無限細分與無限擴充套件,所以沒有數學不能描述的物理量。但物理不接受無窮,無窮意味著無解,無解無法具體化。

    概括地說,物理是具體的,數學是抽象的。數學是物理的抽象描述,物理是數學的客觀存在。

    在物理學中物理規律大都有其數學形式的表達,即所謂的“公式”,但它與純數學公式不同。純數學公式沒有物理意義,而有物理意義的定律、定理,一定能寫出數學公式。

    數學公式是物理學的基本工具,但物理規律不能簡單的等同於數學公式+物理意義。

    數學是解決物理問題的最佳方法,也是物理發展的根基。賦予數學表示式中的各符號以物理意義僅僅是一個前提。

    因為所有的物理規律研究都必須有一個參照物,不同的參照物對應的座標系不一樣。比如一個垂直的上拋運動,當到達頂點後的運動實則變成了自由落地運動,在這裡加速與減速只依賴於座標,即初始方向的選擇。所以單純地以數學形式+物理意義一般並不能解決問題。

    必須首先確定座標系,然後才能將物理規律透過分析物理過程與數學形式聯絡起來。

    也就是同樣的公式,除了賦予物理意義,物理公式必須注重物理過程,數學公式只注重結果。

    這些定域性和不同的解代表的物理現象是否存在,是純數學公式與物理公式的最大區別。即便是同樣的公式,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有物理意義的定域性可能會不斷擴大。

    比如狄拉克方程中的能量負解,當時被認為是“物理學界的悲哀”,是不存在的,後來卻揭示出了“反粒子”這個新的物質。

    現在物理規律一般有兩大類:一個是的實驗定律,即基於大量實驗總結出來的數學形式;一個是由已經實驗定律與性理論透過數學推匯出來的新的結論(一般會以新的方程式來表達)。

    在這運算過程中,僅僅符合數學規律的“數學性”方程式就能得以推進,但如果不符合物理規律的“物理性”,其運算過程在物理中就是不成立的。

    所以現在大多的前沿物理,都把運算規則建立在超維空間上,因為超維空間的“物理性”是不受我們現實世界所束縛的,但這樣的物理論證,卻難以得到印證,它只是揭示了一個物理規律的可能,還不能稱為真正的定律。

    總體來說,

    1數學公式與物理公式“形似而神不似”,本質上是不一樣的,物理公式有其嚴格的特殊性。對物理公式的討論要比數學公式複雜得多。沒有對世界深刻的認知,是難以得出有效的物理意義,有效的物理意義在於可以有效地應用。

    2物理可以分為兩種:定性科學與定量科學。物理規律只通過語言描述的是定性科學,而物理規律可以用數學公式描述的是定量科學,定量比定性更深入。概括而言,物理規律的定量表達就是數學公式,數學公式能夠找到實際意義即賦予物理意義,就是物理規律。

  • 8 # 天使之翼22143

    物理世界和數學科學的區別是什麼?

    物理世界和數學科學的區別,在於觀察的範圍不同。

    範圍論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由兩個以上的部分構成的整體,具有整體性,而我們的眼睛只能觀察到部分,而無法觀察到整體,我們觀察到的僅僅只是某一範圍的東西。

    我們觀察到只是某一部分,而且為了詳細地細緻地準確地觀察某一部分,就必須使某一部分,處於最佳視野範圍。而這樣做的結果,就不得不極力將其它部分排出視野範圍之外,以免影響干擾我們對這一部分的正常觀察。我們僅僅只能觀察到這一個部分,其它部分觀察不到。就如同觀察硬幣,觀察到正面時觀察不到反面,觀察到反面時觀察不到正面一樣,我們只能觀察到這一個部分,其它部分觀察不到。

    這就是觀察的範圍性,我們實際上就是這樣觀察客觀事物。

    物理和數學,簡單說來,是我們人類對客觀事物不同的部分觀察研究後得出的不同結論而已。物理和數學的區別就在於,它們是客觀事物不同部分的不同的結論。

    這是客觀事物兩個不同的部分,透過觀察我們發現:客觀事物的這一部分,向人們顯示的是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等方面的特徵,我們觀察了它,研究了它,總結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然而歸納系統化成為一門知識系統,這就是數學;客觀事物的另一部分,向人們顯示是聲、光、熱、電、力等物理現象,人們對這些現象進行了研究,形成了一門知識系統,這就是物理學。

    這是客觀事物兩個不同的部分的結論,範圍論稱為不同範圍的結論。

    物理、數學只是不同範圍的結論。

    我們的知識如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等等以及其它新生的學科知識,都僅僅只是不同範圍的結論。正因為這些都僅僅只是不同範圍的結論,因此,它們總和,仍然只是某一範圍的結論;在這個範圍之外,仍然存在著沒有觀察到的現象和沒有解決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傷人最深的是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