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016313213482

    知止是一種境界。《周易》有“艮”卦,即“止”之意。艮為山,一陽止於二陰之上,陽自下生,止於極而不進。意味著行止各有其時,當行則行,當止則止,方順理合義;萬物庶事各有其所,得其所則安,失其所則悖。君子觀艮止之象,當思引此為戒,正確估價自己,切合實際,不出其位,思安所止。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知足常樂,能忍恆安;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做人不知收斂,得寸進尺,一味爭名逐利,兇險和災禍也會隨之降臨。做人就應當常修從業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慾之害,常棄非分之想,這樣才能避免災禍,平安長久。漢代賈誼《鵬鳥賦》說:“乘流則逝兮,得坻則止。縱軀委命兮,不私與己。”順利時出仁,遇挫時退隱,流行坎止,又何嘗不需要智慧和勇氣。唐代魏徵在《諫太宗十思疏》中說:“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身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身居高位莫貪求,在無盡貪慾中剋制自己的行為,知止方能安人,也可自安。中國古代有“盲人摸象”的寓言:象對於盲人過於龐大,難以全面把握;大幹世界對於人們來講也不可盡知。對待世間的一切都要有一個寬容、知止的心態。莊子最推崇“知止”的境界,他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用有涯的生命,永遠不可能窮盡無涯的學海;以有限的人生,也不可能經歷所有的榮譽和成功。知止其實很簡單,就是適時放手,珍惜今天的擁有。“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少思寡慾可得自在自由,“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繫之舟”又何嘗不是適意的人生。《大學》中雲:“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知止”,就是志有定向,妄念不萌,外念不搖,以泰然的心情,一步一步地去做事,不急於求成,不躁而僨事;在紛雜的外物、妖嬈的塵世之中,求一顆安定之心。以“知止”為始,方能以“得”為終。傑出的企業家李嘉誠在與長江商學院EMBA學員對話中,就談到了“止”的問題。他的觀點是——“知止”而後為。他說:“經營企業‘知止’兩個字最重要。我從12歲就開始投身社會,到22歲創業時就已經過了10年非常刻苦的日子,到今天我已工作60多年了。在香港我看過有些人成功得容易,但是掉下去也非常快,是什麼原因呢?‘知止’是非常重要的。全世界很多企業之所以失敗,最少一半都是因為貪婪。”隋代大儒文中子有《止學》一書響絕天下,他在書中提出“大智知止”、“以智止智”兩點令人深思的觀點,說明了成功人生的另一謀道。而有清代“中興之臣”美譽的曾國藩曾說過:“止學乃人生行為之約束,忽略此學,智者必有一失。”在曾國藩的一生學問中,有四個醒目的大字“克己止學”,令人豁然開朗,問題釋然。曾國藩講:“人生之善止,可防危境出現,不因功名而貪慾,不因感極而求妄。”所以他常說:“富貴常蹈危機”、“盛時須作衰時想”,是極富有人生大智慧的止學經驗,這意味著由富而貧、由盛而衰是人人都要刻在心裡的人生大課題。“止”是聰明之舉,可克服盲目和衝動,可剋制失控和失手,解決你究竟“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的成敗難題。曾國藩之所以功高名就又不惹人顯眼而順利一生,關鍵就在於:他時時以一個“止”字為行動之本,從反面考慮問題,絕不“越雷池一步”,表面更無張狂樣,該收住立即收住,把自己停止在一個安全的區域中,求得最大的人生保險。當然,世上最成功的人,一定是最善於知己之行、知己之止的智者。曾國藩即為典型之一。君不見,大幹世界,浪裡淘沙,因行為過度而不能止於適當處,引發人生一連串大小失敗者,實在是葬送自己的盲動和愚蠢之舉。正鑑於此,知行者並不少見,知止者卻少而又少。故在觀照曾國藩成功一生時,人們對他再三標舉的“知止之學”尤為歎服,可謂先見之明,富有教益!“知己之止”與“知己之行”同等互妥。在這個充滿各種誘惑的世界上,你的自我努力是成功的一個方面,但是你的自我控制也是成功的一個方面,正如常言所說:“打天下易,守天下難。”遺憾的是大批人一旦登上成功之峰後,就開始身心忽悠,頭腦發暈,得意忘形,處處都在“失控”的狀態下為所欲為——大把的花錢,過度的享受,癲狂的刺激,結果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喊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俗話說:“不到黃河心不死”、“懸崖勒馬免身亡”,都是對那些不知行之止者的忠告,雖然通俗,卻為民間大智慧。但是對其置若罔聞者,滿大街皆是。人們應力爭做到行當行之行,止當止之止!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性子太急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