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南漁夫

    新加坡有一個極其務實的政府,對於產業的前瞻性(當然不能跟美國比,但至少是跟風比較快的)及導向性非常明顯。我在新加坡十三年,就見證了好幾波熱潮。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隨著裕廊工業園區的建立及電子加工業的興起,新加坡急需大量的化工及電子類工程師,所以在我們報當地大學的時候,有一大半進了化工系、電子工程系還有電氣工程系。

    當然後來迅速進入了IT及網際網路時代,於是計算機方向又成了熱門。我所在的計算機系原來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理學院下的一個子系,叫做DISCS(資訊系統與計算機科學系),後來升格成了獨立的學院叫做計算學院School of Computing簡稱SoC。我們九六年入學的時候一屆不到兩百人,到我當助教也就是2002-2003年的時候一屆新生有八百多人,達到了頂峰,之後開始回落,維持在了六百多人上下。

    再之後,一個新的熱門專業出現了,那就是生命科學Life Science。其作為一個新設立的院系,開始大量招生,並吸引了大批的優秀教授及研究人員。當然這又一次是受到了新加坡政府在生命科學產業方面的佈局和政策傾斜。

    因為我離開新加坡有挺長時間了,所以不算太瞭解現在新加坡政府的產業傾向與扶持重點。建議題主多瞭解一下新加坡當地的政策及產業發展重點,為自己做決定提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5萬自動檔落地,買什麼車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