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光影的光陰社

    我們喜歡攝影,都是因為想用相機拍出好看的照片,所以我們會選擇購買單反,因為單反拍出來的照片好啊,這是確實,單反拍攝出來的照片比普通手機要好啊。為什麼我們要買單反

    單反很多人購買會是為了逼格,為了提升自己的逼格,去進行一個單反的購買,這樣的話,出去有面子,這可能是大多數人一開始買單反的初衷。當然也有很多人是因為提升自己的攝影技術,為了自己的攝影愛好,進行單反的購買。

    買了單反我們為什麼要購買鏡頭

    單反的意義是什麼呢?單反的意義不就是折騰麼。你可以問身邊喜歡攝影的朋友,一路都是這麼買賣裝置過來的。正因為當時購買單反的時候,套機頭的光圈和焦段,還有畫質都達不到你自己的需求,所以才會在後期進行一個鏡頭的購買。如果大家追求大三元,那麼會購買廣角,中焦,長焦三個鏡頭。如果都是喜歡定焦,那麼可以進行24或者35還有50,85這些焦段的一個選擇,這樣的話,可以追求大光圈,達到弱光下,進光量大。各有各的優勢,各有各的需求。

    我們在進行鏡頭選擇,你可以到悟空問答來進行提問,單反是什麼,單反就是可更換鏡頭的相機,如果你不希望更換鏡頭,你直接買個固定焦段的卡片機就可以了,既然選擇了單反,買鏡頭是個必備的過程,請享受這個一個過程吧,因為你會發現,在鏡頭更換中,慢慢的對攝影有更大的熱愛的。
  • 2 # 光學法則

    想拍攝月亮焦段不夠怎麼辦?買長焦鏡頭。想拍攝人像背景不夠虛化怎麼辦?買大光圈鏡頭。

    想拍攝風光焦段不夠廣,拍不全怎麼辦?買超廣角鏡頭。

    我並不是在推薦大家遇到解決不了的攝影難題時,就要考慮更換鏡頭,這確實是太浪費了,但是有一些鏡頭確實是沒有辦法用技術去彌補的。例如我發的最後一張酒店的照片,在拍攝的時候,後面是湖,我已經站在岸邊,我的17毫米移軸完全沒有辦法使用,如果到湖裡面去拍的話,那麼岸邊的樹就會將酒店完全擋住,所以這個時候就只能用12毫米的超廣角去拍攝。

    很快鏡頭就會變得多起來。建議題主在購買鏡頭的時候,要考慮清楚是否真的需要,不然就會造成浪費,雖然鏡頭的保值率很高,並不會損失太多錢,但是總歸是損失。

  • 3 # 王雨艽詩詞

    鄙人是攝影小燒。(不贊成高燒,更反對骨灰)既然買了單反,想讓單反發揮作用,買鏡頭,(所謂長槍短炮)是必須的。玩攝影,沒十幾,幾十個鏡頭都不好意思。當然,鏡頭後面的頭最重要。這裡不討論。所謂攝影敗三代,是有道理的。至於為什麼要不停地買鏡頭,你迷上攝影就知道了。道理三言兩語還真說不清。

  • 4 # 汀葞央央

    題主好,

    因為隨著自己攝影技術的提升,以及拍攝題材的越來越深入,一支鏡頭根本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了啊!

    這個時候就想購買更好、更匹配自己需求的鏡頭了。

    因為產品設計的原因,比如大小、重量、材質等等,所有功能不可能在一支鏡頭上體現出來。

    比如魚眼鏡頭就是魚眼廣角的功能,

    再比如超廣角目前的技術只能做成燈泡頭,

    還有就是對焦段對效能的要求,

    從16mm至200mm需要拆分成三個鏡頭:16-35mm、24-70mm、70-200mm,俗稱大三元(也有小三元)。

    雖然說有那種18-400mm的鏡頭,但是基本是針對初級入門選手的產品定位。

    大部分攝影發燒友和深度愛好者以及攝影師們都是偏愛拍攝某個題材時用什麼鏡頭。

    用廣角拍風光,用35mm定焦拍人文,用24-70mm拍攝活動、婚禮,用長焦大炮拍攝動物等等。

    再者,根據其產品定位,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群,打差異化市場銷售,

    最典型的就是佳能70-200mm這支鏡頭,

    總共有五種型號,分別是F4L USM(小小白)、F4L IS USM(愛死小小白)、F2.8L USM(小白)、F2.8L IS II USM(愛死小白兔)、F2.8L IS USM(愛死小白)。

    這五款鏡頭,因為功能不一樣,雖然外觀相似,但是重量不一樣,操作也不盡相同。

    可能在我們新手的時候買了小小白,但是後來發現小小白不夠用,於是又買了愛死小白兔,就是這個道理。

    希望對您有幫助噢!

    點進頭像可以看到更多回答噢!

  • 5 # 紅塵映像

    這個我們得從鏡頭的分類說起,一般單反相機是分為全畫幅和半畫幅的,那麼全畫幅的鏡頭又分位變焦和定焦,無論變焦和定焦鏡頭又分位廣角、標準、長焦若干焦段,同一焦段又分為不同光圈大小若干種類。頭都大了吧,半畫幅也是如此,只不過種類少些,一般全副鏡頭可以用在半畫幅機身,所以半幅鏡頭在做工和成像質量上處於劣勢。

    除了這些,還有特殊用途鏡頭,比如微距鏡頭,移軸鏡頭,魚眼鏡頭等都應用於不同的場合。

    那麼問題來了,你如果選擇半幅機身,標準變焦一般18-135之類,廣角端有缺失,而且光圈不夠大,拍人虛化不好。所以買吧10-18,50/1.8都還不貴。但是要是全副相機這麼配置可就有點貴了,籌齊焦段,來套大三元,好嗎,三萬多塊,紅圈金圈定焦拍人像再來兩隻又兩萬多,機身算一萬多再配個微距移軸一萬多,差不多了吧。不行啊,打鳥夠不著啊來支800/5.6,6萬多,能忍住麼?

    當然,你可以說一鏡走天下麼,半副18-200,全副28-300,畫質不行啊,鏡頭變焦倍數在3倍以內成像最佳,“定焦勝變焦”,鐵的定律吧。

  • 6 # 帶上單反去旅行

    很多時候一般攝影愛好者初次購買單反都會選擇入門級單反,所搭配的鏡頭也是像1855這種狗頭,但是在拍攝了一段時間以後卻發現1855這種鏡頭根本不夠拍攝。換句話說,在拍攝遠距離畫面時候鏡頭無法進一步的拉近,索性去購買了18105的鏡頭,買這隻鏡頭鏡頭時候我還能理解,可是沒過三個月他又買了18200的鏡頭,我就一頭霧水了,雖然你買鏡頭是為了拍遠距離的景色,但是選取鏡頭要避免焦段的重複啊,1855 18105 18200,從18到55這一段三支鏡頭都可以用,從18到105這一段兩隻鏡頭可以用,資源浪費,我就說你就不能從105往後開始買嗎?要麼就把另外兩隻鏡頭賣了。

    很多人在買鏡頭時候是有目的性的,也不是說不斷的購買,起碼一般攝影愛好者的包包裡都會有兩到三支鏡頭的,基本上是定焦鏡頭 廣角鏡頭 長焦鏡頭,起初最開始會是廣角鏡頭,在拍攝一段時間後或者在交流中學習,會聽到定焦鏡頭拍人像效果會更好,背景虛化更完美,而價格在幾百塊也還能接受,所以就毫不猶豫的買了定焦鏡頭。然後隨著拍攝的升級,往往有時候沒有辦法拍攝遠距離的景色,又想到了長焦鏡頭,所以第三支鏡頭進入購買計劃。

    不同的鏡頭有不同的優勢,拍攝的內容也不一樣,所以很多時候購買鏡頭也是一時衝動,想想真正用過的時候有幾次?

    購買單反先要考慮自己拍攝的主要目的,然後再選擇鏡頭,一支鏡頭就完全夠研究的,如果有必要可以增加一直定焦頭,兩支鏡頭就能夠拍攝大部分的場景了。

  • 7 # 小k印像

    這是一個好問題,小k和您分享一下個人觀點吧:

    一、客觀需要

    廣角、中焦、長焦;變焦、定焦...單反的魅力之一就是可以換鏡頭,實現不同的拍攝效果:

    1、廣角拍風光

    2、中焦拍人像

    3、長焦拍小品

    你說說,哪個少的了

    二、好奇心理

    出了新頭,不買心裡癢癢,好奇心理是不斷入頭和換頭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攀比心理

    別人入了新頭好頭,怎麼也不甘心啊,自己也來一支玩玩:

    總之,換鏡頭是單反的主要魅力,也是玩單反的重要樂趣,只要經濟許可,小燒還是怡情的

  • 8 # 小魚大魚看世界

    這就應徵了一句話,攝影窮三代,攝影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追逐器材發展的一個趨勢,因為沒有任何一款鏡頭可以一鏡走天涯,買了這個鏡頭其他鏡頭就沒用了,這麼一來廠家生產其他鏡頭不是多此一舉嗎

    攝影鏡頭是按焦段、光圈大小來劃分的,不同的焦距拍攝不同的題材,不同的光圈拍攝不同的任務,每一個鏡頭在設計之初都有自己的設計定位,有專門拍攝風光的,有專門拍攝人像的,有專門拍攝靜物的,當人的需求不斷累積,又想拍風光,又想拍人,還要畫質好,還要虛化好,這時候一個鏡頭就難以滿足了,以此類推

    攝影是一個全方位的工作,哪一個領域都有自己對應的器材,所以在不斷拓展自己拍攝的領域時候,就需要不斷的買鏡頭,補充這個焦段必須的器材

    其實對於不斷的購買器材我覺得除了自身必須拍攝領域的拓展外,還有一部分是最初計劃不到位造成的,期初可能就只想旅遊掃個街,隨著慢慢拍攝的積累就想能不能拍個小姐姐,這時候發現這個鏡頭光圈不夠大,虛化不好看,要不買個大光圈鏡頭吧

    當買了大光圈鏡頭髮現,焦距不合適,怎麼有點長了,怎麼有點短了,各種問題再次發生,然後繼續購買,等自己玩了一個遍發現,其實是自己太膚淺了,認真用好自己手裡的器材發揮最大價值才是真理,在購買器材時候認真考慮,手裡的鏡頭到底哪裡不行,如果更換了鏡頭能不能直接提高畫面質量,能不能達到自己的要求,如果想不清還是在等等,看看別人用手裡鏡頭怎麼拍攝的

  • 9 # 百威天地BRAVEWORLD

    為什麼買了單反後要不斷的再買鏡頭?

    我作為一個多年的業餘攝影愛好者以我個人的器材選購經歷分享一下觀點。

    首先如果是首次購置單反機身,建議直接上全畫幅。

    如果剛入門攝影本著先練練手而選擇低端的半幅機身再加上一些相應的鏡頭,這樣即使再小的投入也要好幾大千(除非高階高速用途機型如7D2、D500),這樣可以避免進階後的裝置的利用率不高,二手也不值錢。而現在全幅機的價格也不象以前那麼高不可攀而變得親民了,何不直接上全幅呢?效能引數對比半幅機優勢明顯。

    明確自己日常拍攝的主題

    我個人認為無論是以拍攝風光還是人像為主的需要儘量選擇以定焦鏡頭為主,變焦鏡頭為輔。首先定焦鏡頭的成像質量要比變焦鏡頭的好,且相對輕便,光圈普遍要比變焦鏡頭的大,而且對於練習攝影,定焦鏡頭對主體構思、畫面構圖更能培養攝影者的鏡頭感,因為不能變焦,拍攝者必須要不斷移位思考拍攝,而不能偷懶,這樣對攝影的思維訓練要求更高。這方面的定焦鏡頭選擇不外乎幾個:超廣定、35標準廣角定、50人像定。而變焦鏡頭一個70200中長焦足矣。這樣的配置基本滿足了涵蓋風光、人像、寫實等大多數型別的拍攝需要了。

    另外一些使用率很低而又價格昂貴的特殊用途鏡頭,例如超大光圈超廣角定焦、移軸鏡頭、超長定焦等,現在可以在很多電商平臺租用,避免大投入低使用率。

  • 10 # 郭凱攝影

    剛開始入坑時是5D2+2470,那時只是玩玩或出去旅遊留個紀念。但隨時間和興趣的增加,以及我們可愛的小孫子的出生,對攝影開始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新的需求,又購入了14、85定焦,目前有計劃5D4+70200。呵呵!看個人的愛好和能力辦,不要發燒呦。

  • 11 # 笑瀟風雲

    我的相機18–135能滿足日常需求,50mmf1.8鏡頭拍攝人像,現在又添了55-300拍攝花卉鳥蟲勉強可以打鳥。

  • 12 # 科技閑人

    並不是要不斷地再買 鏡頭,而是攝影就是一個不斷進步和不斷學習的過程,你用了變焦,一段時間後發現定焦拍的作品有它獨有的特點,可能就會去選擇一個定焦,又或者你認為當下多是用於拍小的靜物,也可能會增加一個微距鏡頭,因為人的需求是一直在變化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師用ppt一般用多大的字型才能讓後排學生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