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熊貓宿舍

    位置對於階梯教室,或者劇院來說,這不是問題。但對於 30 人左右的小教室或者會議室而言,就需特別注意了。為什麼這麼說呢?由於後排觀眾的視線可能被前排觀眾遮到,因此 PPT 頁面底部20%左右的區域,都有可能被擋住,所以,請確保重點文字不落於這個範圍中。給各位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可以看到,紅色虛線內的 PPT ,正好被前面的人頭擋住:再來舉一個反例:粗細如果投影機老舊,或是會場相當長的話,字重為Thin, Light或更細的字型,就有可能看不清楚,所以,對於頁面重點內容而言,儘量選擇粗體最為安全。顏色無論是 LED 螢幕,還是正常的投影儀,文字與背景的色彩反差很重要。白底黑字當然看得見,但白底灰字呢?要多深的灰才看得見?以下我列出灰階亮度0%(全黑)到 90% 共十種顏色,你會發現色塊和文字能接受的灰階亮度並不相同。色塊的話,亮度到 80% 還能看得出來。但文字則亮度 60% 就挺勉強了,甚至爛一點的投影機連亮度 50% 都看不見。所以,如果是白色背景,那麼,文字顏色的選擇,儘量保持亮度在 40% 以內。大小字號大小是最難以確定的一個因素,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雖然在電腦上製作幻燈片,但是最終的放映螢幕尺寸不盡相同,有大有小,當螢幕很大時,字號看起來自然隨之放大,反之亦然。另外,前面也說到了,還要考慮到其它因素,比如觀眾的屬性、觀看距離等。如果是一群老年人來看,肯定字號大一點相對較好,而如果是一群視力較好的年輕人呢,可能又不一定了。總之,不確定因素太多。很難說出一個準確的字號,不過,仍舊有一些方法,來幫助我們確定,到底該用多大的字號。都有哪些呢?❶小拇指量測法如果你能提前進入 PPT 放映的場合,可以參考使用這個方法。什麼意思呢?先站到會場最後一排座位,伸出左手或者右手,並握拳,伸直平舉與視線同高,向右/左伸出小拇指後,文字高度建議超過小姆指寬度的一半。這句話可能有點抽象,給各位看個圖示:❷ 字號計算公式如果你不能提前進入會場,可以使用這個方法。是《PPT 要你好看》的作者,楊臻總結出來的,非常好用。那麼,這個公式是什麼呢?其中有幾個引數,需要向各位做一備註。顯示器尺寸指的是,你的電腦尺寸,正常的包括14英寸和15.6英寸;顯示器的螢幕係數和投影幕布的螢幕係數參考下表:螢幕比例4:316:1016:9螢幕係數10.880.79好了,便於各位理解,還是說個例子吧。假設一個場景:你的電腦顯示器為 16:9,14 英寸,播放 PPT 的會議廳長度為8米,使用 120 英寸 4:3 的投影幕布。則你離電腦顯示器 0.5 米處播放 PPT 時,所看到的 14 號文字的大小,與觀眾在會議廳最後一排觀看以下字號時相等:明白了嗎?你在電腦上看到的字號,並不等同於投影螢幕的字號。另外,據我的經驗,也有一些相對可以參考的標準:正常的演示型 PPT ,字號保持在 24-28 號即可;正常的閱讀型 PPT,字號保持在 12-16 號即可。當然,肯定很多人會吐槽說,對於做 PPT ,老闆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字號,大、再大、再大一點。但其實,我想說的是,字號並非越大越好,因為字號過大,而同時文字過多時,會顯得頁面擁擠,而且更要命的是,缺乏重點。另外,再借用楊臻的一個觀點,字號的選擇,要在保證能看清內容的情況下,以字號較小為優。最後再總結下這篇枯燥的文章內容:PPT 上的文字能不能被觀眾看清楚,取決於文字的位置、粗細、顏色與大小:❶ 文字位置不要位於投影片下面1/3處以下;❷ 儘量避免細體的使用;❸ 文字的顏色儘量使用黑色或者深灰色;❹ 字號大小的調整上,可以用小拇指量測法協助自己估計,或者藉助公式進行計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講機使用注意事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