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8月22日,將迎來“處暑”節氣。
處暑,也叫“出暑”,天氣開始變得涼爽。
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
處暑時節有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處暑節氣習俗,你知道多少?
1、採菱角,是少女們呼朋引伴,輕歌嬉鬧的好時機。
2、祭祖,處暑前後,民間有慶贊中元、普渡佈施的民俗活動。
3、出遊迎秋,“七月八月看巧雲”,有“出遊迎秋”之意。
4、開漁節,浙江省沿海一帶,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
5、拜土地爺,正值農作物收成時刻,農家紛紛舉行各種儀式來拜謝土地爺。
6、放河燈,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明日處暑,吃一肉,食二寶,飲三水,做四事,秋冬安康,少生病
處暑之後,暑熱尚未褪盡。
此時,是身體養生的一個“重要節點”。
處暑養好身體,可為秋冬進補,打好基礎。
如此一來,減少疾病的發生,有益於安度秋冬。
處暑時節,吃一肉
民間講:“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因此,在處暑時節,要記得吃點鴨肉。
鴨肉,味甘、鹹,歸脾、胃、肺、腎,大補虛勞。
處暑吃鴨,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滋陰養肺、潤燥生津。
在處暑時節,做點處暑百合鴨,用百合、醃肉,一起燉,營養美味。
百合,補益心肺、清心安神,以百合燉鴨,醇香清潤,清潤身體,非常適合處暑食用。
處暑時節,食二寶
第一寶:蓮藕
“蓮藕一身寶,秋藕最養人”。
處暑時節,多吃點蓮藕,大有益處。
白色的蓮藕,自古就被視為祛淤生津之佳品。
蓮藕,潤燥止渴、清心安神,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時令滋補佳品。
處暑吃點蓮藕,有益於心臟,還可促進新陳代謝、防止面板粗糙等。
此外,還能消除疲勞,調中開胃,對於滋補身體,大有益處。
蓮藕,熟吃滋陰養血,生藕,則涼血散淤,不論生熟,都有益健康。
第二寶:菱角
處暑,是採菱角的日子。
此時,吃點菱角,對健康有益。
菱角,顏色由青至紅,紅至紫,兩角、三角、五角的都有。
處暑吃點菱角,解暑瀉熱,滋補五臟,對於身體健康,十分有益。
嫩菱角皮脆肉嫩,質鮮爽口;稍微老一點菱角,會帶有淡淡的奶香味。
而更老一些的菱角,適合煮熟了再吃,肉質粉而不膩,營養又美味。
不過,菱角澱粉含量相對較高,不宜多吃,切莫貪嘴哦。
處暑時節,飲三水
一:溫開水
處暑過後,秋燥也逐漸出現。
對抗秋燥,首先,就是要及時補充水分。
多喝水,選擇溫熱的白開水,儘量不要喝涼水。
溫熱的開水,還可緩解呼吸道黏膜的緊張狀態,還有益脾胃健康。
二:熱茶水
處暑後,燥邪嚴重,易侵犯肺部。
很多人,會出現口鼻乾燥、乾咳、面板乾裂等。
此時,需要好好滋潤肺部了,以免秋燥傷及肺的元氣。
用一些潤燥護肺的小植物,搭配泡水,是此時節不錯的選擇。
苦苣地節茶,泡水代茶飲,潤肺、宣肺、止咳、排毒,助力健康。
用蒲公英、苦苣、地節、桔梗,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飲即可。
蒲公英,隨處可見,藥食兩用,被稱為“排毒草”,可利尿通淋,消炎殺菌,是“八大金剛”之一,不但可以幫助肺部排毒,還可對抗炎症,改善咽喉不適。
地節,是養陰生津佳品,質柔而潤,益五臟,用其泡水,可改善咽乾舌燥,乾咳少痰等,並可提高免疫力,助力健康。
桔梗,入肺經,用其泡水喝,可宣肺、祛痰、利咽、排膿等,對於肺部健康十分有益。
苦苣泡水,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增強免疫力,促進身體排毒。這幾種,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潤肺、利咽、生津、排毒,是養肺潤肺不錯的選擇。
三:淡湯水
處暑,飲食上,要清熱、養陰、潤肺、安神兼顧。
此時,喝點湯水,補充水分,對抗秋燥,更可滋補身體。
荸薺排骨湯,養陰益胃,是處暑時節,非常不錯的湯飲選擇。
荸薺,養陰益胃、健脾益肺、消積化滯,對食積不消、脘腹脹滿有益。
此外,冰糖雪梨銀耳湯,也是此時節很好的選擇,滋陰潤肺、養胃生津。
處暑時節,做四事,秋冬安康,少生病
一:防“熱傷風”
處暑,早晚溫差大,一冷一熱,易導致“熱傷風”。
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處暑節氣中特別容易“熱傷風”。
多因體內有熱,又貪涼而引起,此時,一定要當心預防。
首先,要避免受涼,大汗淋漓時,不要立即對著空調吹,做好房間通風。
其次,還要及時補水,保證充足水的補充,促進新陳代謝,調節自身免疫。
二:睡得早一點
處暑,屬於夏秋交替,很多人會感到疲乏,出現“秋乏”。
此時,睡眠起居要有改變,注意早睡早起,並且,睡一份午覺。
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午睡,可以適當補充睡眠。
三:潤腸防便秘
處暑時,比較乾燥,容易出現便秘。
一旦用力排便,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因此,一定要注意多潤腸,防便秘,飲食上尤為重要。
食物可選擇紅薯、芹菜、大白菜、菠菜等含有豐富纖維高的。
此外,還要注意適當的運動,增加腸道活力,還要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四:做好“秋冬”
老話講:“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但要知道,這“秋凍”也是有“原則”的。
處暑後,晝夜溫差變化大,易刺激血管,誘發疾病。
此時,早晚穿衣有技巧,一定護好自己的脖子、後背、雙腳。
這些部位是血管豐富的地方,秋涼的刺激,會促使血管急劇收縮,引發危險。
秋凍時節,要記得通風開窗,注意保暖,不可貪涼。
夜晚入睡時,一定要蓋上被子、毛毯被之類的被褥,抵禦夜涼侵襲。
要注重“手腳暖”,手腳保持溫暖,才能保證身體適應氣溫變化。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8月22日,將迎來“處暑”節氣。
處暑,也叫“出暑”,天氣開始變得涼爽。
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
處暑時節有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處暑節氣習俗,你知道多少?
1、採菱角,是少女們呼朋引伴,輕歌嬉鬧的好時機。
2、祭祖,處暑前後,民間有慶贊中元、普渡佈施的民俗活動。
3、出遊迎秋,“七月八月看巧雲”,有“出遊迎秋”之意。
4、開漁節,浙江省沿海一帶,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
5、拜土地爺,正值農作物收成時刻,農家紛紛舉行各種儀式來拜謝土地爺。
6、放河燈,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明日處暑,吃一肉,食二寶,飲三水,做四事,秋冬安康,少生病
處暑之後,暑熱尚未褪盡。
此時,是身體養生的一個“重要節點”。
處暑養好身體,可為秋冬進補,打好基礎。
如此一來,減少疾病的發生,有益於安度秋冬。
處暑時節,吃一肉
民間講:“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因此,在處暑時節,要記得吃點鴨肉。
鴨肉,味甘、鹹,歸脾、胃、肺、腎,大補虛勞。
處暑吃鴨,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滋陰養肺、潤燥生津。
在處暑時節,做點處暑百合鴨,用百合、醃肉,一起燉,營養美味。
百合,補益心肺、清心安神,以百合燉鴨,醇香清潤,清潤身體,非常適合處暑食用。
處暑時節,食二寶
第一寶:蓮藕
“蓮藕一身寶,秋藕最養人”。
處暑時節,多吃點蓮藕,大有益處。
白色的蓮藕,自古就被視為祛淤生津之佳品。
蓮藕,潤燥止渴、清心安神,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時令滋補佳品。
處暑吃點蓮藕,有益於心臟,還可促進新陳代謝、防止面板粗糙等。
此外,還能消除疲勞,調中開胃,對於滋補身體,大有益處。
蓮藕,熟吃滋陰養血,生藕,則涼血散淤,不論生熟,都有益健康。
第二寶:菱角
處暑,是採菱角的日子。
此時,吃點菱角,對健康有益。
菱角,顏色由青至紅,紅至紫,兩角、三角、五角的都有。
處暑吃點菱角,解暑瀉熱,滋補五臟,對於身體健康,十分有益。
嫩菱角皮脆肉嫩,質鮮爽口;稍微老一點菱角,會帶有淡淡的奶香味。
而更老一些的菱角,適合煮熟了再吃,肉質粉而不膩,營養又美味。
不過,菱角澱粉含量相對較高,不宜多吃,切莫貪嘴哦。
處暑時節,飲三水
一:溫開水
處暑過後,秋燥也逐漸出現。
對抗秋燥,首先,就是要及時補充水分。
多喝水,選擇溫熱的白開水,儘量不要喝涼水。
溫熱的開水,還可緩解呼吸道黏膜的緊張狀態,還有益脾胃健康。
二:熱茶水
處暑後,燥邪嚴重,易侵犯肺部。
很多人,會出現口鼻乾燥、乾咳、面板乾裂等。
此時,需要好好滋潤肺部了,以免秋燥傷及肺的元氣。
用一些潤燥護肺的小植物,搭配泡水,是此時節不錯的選擇。
苦苣地節茶,泡水代茶飲,潤肺、宣肺、止咳、排毒,助力健康。
用蒲公英、苦苣、地節、桔梗,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飲即可。
蒲公英,隨處可見,藥食兩用,被稱為“排毒草”,可利尿通淋,消炎殺菌,是“八大金剛”之一,不但可以幫助肺部排毒,還可對抗炎症,改善咽喉不適。
地節,是養陰生津佳品,質柔而潤,益五臟,用其泡水,可改善咽乾舌燥,乾咳少痰等,並可提高免疫力,助力健康。
桔梗,入肺經,用其泡水喝,可宣肺、祛痰、利咽、排膿等,對於肺部健康十分有益。
苦苣泡水,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增強免疫力,促進身體排毒。這幾種,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潤肺、利咽、生津、排毒,是養肺潤肺不錯的選擇。
三:淡湯水
處暑,飲食上,要清熱、養陰、潤肺、安神兼顧。
此時,喝點湯水,補充水分,對抗秋燥,更可滋補身體。
荸薺排骨湯,養陰益胃,是處暑時節,非常不錯的湯飲選擇。
荸薺,養陰益胃、健脾益肺、消積化滯,對食積不消、脘腹脹滿有益。
此外,冰糖雪梨銀耳湯,也是此時節很好的選擇,滋陰潤肺、養胃生津。
處暑時節,做四事,秋冬安康,少生病
一:防“熱傷風”
處暑,早晚溫差大,一冷一熱,易導致“熱傷風”。
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處暑節氣中特別容易“熱傷風”。
多因體內有熱,又貪涼而引起,此時,一定要當心預防。
首先,要避免受涼,大汗淋漓時,不要立即對著空調吹,做好房間通風。
其次,還要及時補水,保證充足水的補充,促進新陳代謝,調節自身免疫。
二:睡得早一點
處暑,屬於夏秋交替,很多人會感到疲乏,出現“秋乏”。
此時,睡眠起居要有改變,注意早睡早起,並且,睡一份午覺。
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午睡,可以適當補充睡眠。
三:潤腸防便秘
處暑時,比較乾燥,容易出現便秘。
一旦用力排便,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因此,一定要注意多潤腸,防便秘,飲食上尤為重要。
食物可選擇紅薯、芹菜、大白菜、菠菜等含有豐富纖維高的。
此外,還要注意適當的運動,增加腸道活力,還要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四:做好“秋冬”
老話講:“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但要知道,這“秋凍”也是有“原則”的。
處暑後,晝夜溫差變化大,易刺激血管,誘發疾病。
此時,早晚穿衣有技巧,一定護好自己的脖子、後背、雙腳。
這些部位是血管豐富的地方,秋涼的刺激,會促使血管急劇收縮,引發危險。
秋凍時節,要記得通風開窗,注意保暖,不可貪涼。
夜晚入睡時,一定要蓋上被子、毛毯被之類的被褥,抵禦夜涼侵襲。
要注重“手腳暖”,手腳保持溫暖,才能保證身體適應氣溫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