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啊三天
-
2 # danyboy
先丟擲一個普遍性的誤區: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崛起,很多人不假思索的認為,傳統金融行業要進入沒落期了,網際網路金融用不了幾年就要幹翻傳統金融行業了等等。這其中,對於中國老百姓來說,傳統金融行業的代表肯定是銀行業,尤其是銀行業中的國有銀行。
但這的確是一個誤區。
為什麼說這是一個誤區呢?為什麼說,並不存在什麼“傳統銀行的出路”這個問題呢?簡單的說,就是由金融的本質決定的。
第一:金融的本質從未發生變化。金融,是一個典型的聽上去很高階,實則本質非常簡單甚至有些“low”的詞。金融,就是資金的融通。說白了,就是中介。你能理解鏈家地產等房屋中介,就能理解金融業的載體其實就是錢的中介。
房屋買賣的基礎是什麼?很簡單,第一,有房子;第二,買賣雙方中間具有一種信任的關係。買房子的人,能相信這房子沒問題,也敢把買房子的錢交出來;同理,賣房的人,也相信對方不會坑自己。這就是信用。怎麼來實現呢?你們憑什麼相信對方呢?因為有中介啊。
如果有人破壞了信用怎麼辦?有法律啊,打官司啊,等等。
同理,金融可以說一模一樣:第一,買賣雙方所買賣的不是房子,是貨幣;第二,買賣雙方之間具有信用,這種信用透過貨幣的中介,也就是金融機構來承擔。
誰來保證這些呢?就是監管,在中國就是央行和銀監會。
認清了金融的本質,我們就知道,不管是傳統銀行中的國有大行,還是外資銀行,還是中小銀行;不管是傳統金融行業裡的其他機構如基金公司、保險、證券等等;不管是所謂的網際網路金融等新興機構,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在從事資金的融通。
只要人類還沒有發展到取消貨幣的階段,金融機構就會存在。
當然,銀行作為金融機構中的一種,當然也就會存在。
第二,所謂的網際網路金融只是工具、渠道的創新為什麼華人對所謂的網際網路金融這麼著迷?
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的金融整體發展水平太落後了,長期以來,比起發達國家,華人能夠透過金融工具實現財富的積累、對自己的資產進行管理、處理各種與金融相關的事務的平臺、渠道都很少很單一,也很不便利。
在這種情況下,網路金融透過渠道工具等的創新,帶來了 新的平臺,提高了便利程度,中國老百姓感同身受,再也不用去排隊了,再也不用去操作複雜的網銀了。於是,中國國老百姓覺得,傳統銀行業要完蛋了。
這就是中國金融業水平低的表現之一:居然有那麼多中國老百姓,以為銀行就是幹存貸款的,上銀行就是存錢取錢繳費匯款的。
其實,銀行業的產品成千上萬,一般老百姓接觸到的,僅僅是個人金融業務,以及電子銀行業務、銀行卡業務、資產管理業務中“露在水面的那部分”,有錢人會有私人銀行業務而已。而像公司、機構業務,以及更為複雜的金融市場、負債管理、投資銀行以及衍生出來的信託租賃等等,和一般老百姓根本沒啥直接關係。
這些業務,就算是監管放開了讓支付寶去做,很多他也做不了啊。這不是靠有錢就能辦的事兒,要有很高的風險控制水平,靠人,靠資訊科技,靠長期形成的風險內控執行管理流程為前提和基礎,才能實現的。
傳統銀行業需要什麼出路?他們能稍微花點心思,把網際網路這一種工具,實心誠意的用在自己的產品上,就很不錯了。
網際網路金融只是工具而已。
第三,所謂的民間金融,更是建議大家少去觸碰的高危區域如果說網際網路金融、區塊鏈等還基於技術的創新,那麼,多數民間金融連創新都談不上。他們只是利用了中國高度嚴格的監管體制,當體制稍微有一點點許可,這些民間金融就會利用這種灰色地帶,或是開的口子迅速增長。
對孩子管的太嚴,稍微放鬆,孩子就會反彈,一個道理。
中國為什麼把金融體制搞得這麼嚴格?當然與中國的國體政體相關,但是,真正的實質性的原因,還是我上面說的,金融發展水平太低。發展的高了,監管反而靈活;恰恰是因為水平低,放開了搞,老百姓的錢就會被騙走,所以才會高度嚴格。
大家都熟悉一句話,資本是逐利的。逐利,就會不斷地觸碰風險。風險越高,收益越大。
像有些所謂的民間金融,各種突破風險防控底線,最後錢被集中到極少數人手中,其他人被洗劫一空的還是老百姓。
-
3 # 李說事
傳統銀行的出路在哪裡?什麼是傳統銀行,傳統銀行是相對網路銀行而言的。1965年到1979年就一家人民銀行,那個時候人們對銀行的概念就是印錢的。在人行工作的人認為銀行就是國家的出納機關。隨著改革開放,1979年以後相繼成立了四大國有銀行,雖後銀行像雨後春筍應運而生。人們也離不開銀行,銀行更離不開儲戶和企業,這就是大家眼裡的傳統銀行。過去銀行都是用珠算算賬、算利息,現在是用電腦、用網路傳輸資料,過去存取款轉賬、匯兌都在櫃檯上辦理,現在是在ATM機、手機銀行、電腦網上銀行上辦理,過去人們消費要用現金,現在銀行在1997年就安裝的POS機,也就是客戶終端。雖著電子化、網路化的推進,銀行步步緊跟,沒有落在那個行業的後面。現在餘額寶、微信支付、人人貸……一些新的融資工具出現,銀行,所謂的傳統銀行就沒出路了?銀行還是叫銀行,銀行還會辦理以前的業務,也會增加新的業務,增加新的融資工具,銀行會與時俱進,不斷豐富自己的業務,增添新的融資工具。這就是傳統銀行的出路。
請大家關注講故事929,帶你學習、研究研究銀行的理財、存貸款,存取款,銀行卡等方面的問題。
-
4 # 奇葩財經說
謝邀,帶你走近銀行、實現財富增值,我是銀行小學生。
先說結論,之前3.15銀行客戶口碑調研的結果大家應該都清楚了,結果顯示中國銀行業客戶口碑呈現了總體表現平淡、缺乏佼佼者,且同業差距懸殊的特點。無法贏得客戶的口碑,也就無法贏得客戶對銀行的忠誠度和信賴度,銀行工作者還任重道遠啊。我覺得服務、使用者體驗以及銀行產品依然會是未來傳統銀行發展的關鍵所在。
(一)服務
服務對於銀行業來說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畢竟銀行說到底就是一個服務行業。我們的工作就是為有存貸款需求的客戶進行服務的,但是“如何做好服務”直到現在我們依然還在探索。為了提升服務我們每個銀行機構都制定了大量的內部規章制度,各種“櫃面五步法”、“信貸七步曲”層出不窮,但是使用者對我們的服務依舊有大量的不滿。歸根結底,我們銀行高管們還是沒有搞明白客戶為什麼不滿?態度好、笑容滿面確實能讓客戶心生愉悅,但是客戶來到銀行的根本目的是辦業務的,不是來看銀行工作人員笑的。各大銀行管理層多根據自身銀行的特點著重規劃打造自己的特色服務比什麼都強,做客戶放心、滿意的銀行才是真正的好銀行,整天流於形式的服務別說客戶不滿意,我們銀行內部員工自身也怨言多多!
(二)使用者體驗
很多銀行都把使用者體驗單純的歸結到做好服務中去,確實服務態度好了客戶的體驗確實能夠得到提升。但是使用者體驗不只是受尊重,最重要的還是想方設法的瞭解客戶的需求是什麼。其中最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就是客戶辦理業務等待時間過長,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一是銀行開始“節流”,不招人、少招人,節省人工成本;二是將員工大部分轉為客戶經理,出去拉存款、放貸款,提升利潤;三是產品開發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造成簡單業務複雜辦、一次業務多次辦,你說客戶的體驗能好到哪去?我的建議是一趟能辦完的業務決不讓客戶跑第二趟、一次簽名能辦完的業務絕不讓客戶籤第二次。
(三)銀行產品
說到銀行產品,我這個銀行內部員工都有一大堆的吐槽。各種五花八門的產品層出不窮,不否認確實出現了很多非常好的產品。但是絕大多數的銀行產品還是讓客戶無力吐槽,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設計開發產品的工作人員沒有切身站在客戶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來解決問題。我的建議就是專門領域聘請專門人才,以求做到真正的上行下效,不要像現在很多銀行一樣不懂業務的人員開發業務產品、不懂客戶真正需求的人員設計“提升使用者需求”的產品。
-
5 # 財經小科
傳統銀行的出路在於產品、服務的創新和業務結構的調整。
一、業務結構的調整,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推進,經濟增速的下降以及網際網路金融的衝擊,傳統銀行的存貸業務從存貸兩端都收到了衝擊,存款端攬存的成本越來越高,貸款端由於經濟形勢的原因,貸款壓力越來越大,利差不斷縮小,甚至出現了利差倒掛的現象。對於銀行來說,調整以存貸業務為主的業務結構是必要的,減少存貸業務佔比。
二、產業和服務創新,銀行的產品和服務最終的落腳點是要為企業提供流動性服務和降低融資成本,產品和服務的創新不再像以前一樣單純的解決企業某一方面的問題,未來的銀行一定要在網際網路熱潮的大背景下,運用雲計算、大計算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為企業解決流動性和融資成本提供一攬子的產品和服務,為企業構建一個資產管理、資金服務、融資快速有效的技術和金融平臺。
-
6 # 瀾天投資
面對網際網路金融和民間金融的崛起,傳統銀行面對的危機就是技術進步帶來的危機。
現代銀行發源於西方,在近代進入中國,取代了流傳千年的錢莊,是因為技術和理念的優勢。那麼,今天如果銀行被取代也一定因為技術和理念的發展,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正一步一步把他變成現實。特別是資訊優勢,網際網路正把這個世界越來越透明的擺在人們面前,銀行的資訊優勢沒有了,完善的技術和法律使風險經營沒有了神秘感,剩下的就是服務了。
誠然,傳統銀行在中國經濟體系內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但在服務人民群眾體系內的地位呢?已經動搖了。這是兩個角度的問題,也是非常現實的問題。老百姓不會思考的太複雜,怎麼方便怎麼來,這也是某寶,某信發展壯大的基礎。
國內金融水平低於國外有差距,不是我們水平低,而是因為現階段只能才取這種辦法。君不見前幾年來,網際網路金融的亂像,像e租寶等,可見我們的政府還是很負責任的,否則後果不可想象,國家也很鼓勵金融創新,這幾年網際網路金融的繁榮可見一斑!
銀行轉型早已開始,但何時結束誰也不知道,從服務,業務,產品,客戶,監管等角度都可以講出太多的道理~~一片議論紛紛!個人推測:中國的傳統銀行業,包括整個金融業,將來會越來越細分,會根據主體,服務物件,需求,分的越來越細,把金融業裡各項工作交給合適這份工作的人!
回覆列表
傳統銀行受到嚴格的傳統監管,出路不是隨便想想或者認真想想有思路就能實行的。即便在這種情況下傳統銀行有巨多的創新業務可能你都聞所未聞…我們一直都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所以銀行可以說一直在尋找出路,又或者說如果出路是說做出什麼巨大改變的話,銀行還不需要尋找出路。倒是那些沒牌照賣基金,又沒有備付金概念,代客理財又沒考慮反洗錢的企業要考慮一下,等監管來了,他們的出路在哪裡。民間金融的崛起?先完成合法化吧… 僅為個人見解,不代表所在單位及任何其他相關機構觀點。 另,問題問得不準確,傳統銀行面對的不只是網際網路金融的挑戰,還有自身經營模式的變革問題。沒有網際網路金融,商業銀行也必須面對轉型問題。 先說傳統銀行的優勢: 一、信譽優勢。現有的商業銀行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幾乎成了國家金融的代名詞。雖然批判政府的呼聲此消彼長,但真的到了生死攸關,或者僅僅是動了真格的時候,大家還是相信其所帶來的穩定的。因此,短期內看不到銀行信譽破產的可能。而網際網路金融,一紙公文甚至一番謠言,就可能使其如決堤洪水般一瀉千里。這樣說,你有且只有10萬元的積蓄,你敢把多少比例放到餘額寶裡面?你只有1萬,你可能放100%,你有10萬的時候呢?100萬的時候呢?1000萬的時候呢?這衡量的就是你對餘額寶的信任程度。 二、體量優勢。騰訊、阿里的資產規模已經遠超大部分銀行,但銀行是合法使用客戶的存款進行金融業務。其掌控的金融資產量大得驚人。工行的存款總額大概是14萬億,餘額寶的總額是3000億。你有14萬,我有3000塊,一樣嗎?這還只是工行一家,因此說銀行業調動資金的能力遠非網際網路企業能比。 三、產業成熟度優勢。傳統銀行經營了這麼多年,早就有了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營方法,行長換誰做對銀行的經營並不會有本質的改變。馬雲要是萬一哪天得個什麼不治之症,阿里還能堅持多久?(可能這也是他一直渴望得道成仙的緣由吧,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自己的兄弟們)如若不是阿里瞞天過海,華麗的轉身成了金融企業,並且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做大,乃至要央行出面去審計一個網際網路企業,他應該早就被封殺了。 再說商業銀行的劣勢: 一、創新能力。我不太明白為什麼還有那麼多銀行體系內的人覺得自己創新能力很強,甚至於覺得自己做的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在現有的經營模式下,銀行必須是嚴格控制風險的,創新性過強的產品根本不可能出現。你是股神巴菲特,你能夠準確的預測國際經濟形式,讓你操縱工行的14萬億,你一年就能把它變成40萬億,你也給我滾。銀行的經營模式都是央行安排好的,給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存貸差,你還想怎麼樣?真出了問題,誰來給你擦屁股? 二、對技術的定位。出於我的職業,可能這一點上有失偏頗,不過既然是個人觀點,寫上也無妨。銀行對與科技的定位,一直是業務的支援,而非支撐。不知道多少人真正理解這個概念,在20年前,銀行剛剛引入計算機的時候,做什麼事情?登賬。手工登賬不易核對,不易管理,透過計算機,能使核算簡化。做法就是銀行職員在關門後,手工將當日處理內容錄入系統中,核對後透過軟盤遞送到上級分行統一核算管理。往後的發展不再贅述,到現如今,計算機在銀行中所承擔的工作還是在於核算和管理方面的便利,高櫃業務,按兩下鍵盤,你就不用管後面怎麼記賬了。低櫃業務,客戶資訊也是登在系統中的,靠客戶經理記在腦子裡的東西是客戶經理的資產,不是銀行自己的。但其本質,計算機還是輔助業務的發展,永遠不是業務。不是說銀行沒有技術上的專家,而是你的基因決定了技術不是你的重點關注物件。網際網路公司則不同,阿里發POS機失敗,糾其背後原因,是他的基因決定了其無法發展純線下業務,其管理方式,就不適於線下業務的發展。而餘額寶,完全是網際網路支付的產物。他的誕生、他的發展,全是以技術創新為基礎的。他積累客戶的方法,不是靠客戶經理推廣,不是靠廣告,就是靠網際網路所帶來的便捷與高效。銀行在這個領域,終將發展為管道,就像電信、聯通、移動等運營商一樣。 三、市場經濟必然要取代計劃經濟。現在的銀行,經營模式與計劃經濟時代並無本質的差別。2000年之前,有多少銀行面臨倒閉?為什麼還是原來那些人,還是原來的經營方法,現在全都變成了優質企業?這些年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經營理念和模式真的變了嗎?如果真的變了,近些年的處室迴歸是怎麼回事?明明已經改成了高階經理、經理助理什麼的,為什麼又變回了處長、副處長?就我個人看來,這是一次倒退。而背後的原因,是信心的爆棚,是對融入體制的渴望,是對市場經濟的不屑。而網際網路企業則是在市場競爭中摸爬滾打出來的,其應變能力遠不是金融企業可以比擬的,他們可以賠錢做生意,期待日後的回報,可以承諾你敢付我敢賠,這就是市場競爭時的不擇手段,銀行怎麼和他們比?雖然他們想進入金融業,同樣也要面對監管,但監管總是越來越靈活的,對他們來說永遠是利好。而我也相信市場的邏輯,按照市場的邏輯,商業銀行靠存貸差過一輩子好日子是痴人說夢,有銀行倒閉是必然的事情,那天也許還早,但80後肯定會趕上。 所以,既不可信心滿滿,也無需緊張害怕。作為銀行,作為銀行的員工,我們不能看不起網際網路界的「窮屌絲」,你就是有不如人家的地方,請別再孤芳自賞。而只要你自己願意學習,願意改變,你不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