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道中醫

    有好多人心電圖檢查是有早搏的。

    如果沒有其它的檢查結果異常,沒有任何不適,日常正常運動生活,其實這種早搏是沒事兒的。

    如果有心慌,心跳,胸悶,短氣,心動悸等症狀,這種早搏就是病症,就必須要積極治療了。否則會導致更嚴重的心臟病的。

  • 2 # 羅民教授

    心臟早搏又叫期前收縮、期外收縮,它是心臟正常跳動時,突然受到某種原因的刺激,突發性的跳動提前。

    心臟早搏誘發原因不同,對身體的危害也不盡相同,首先要區分早搏的型別。

    1,疾病病變,如果患者曾經患有冠心病、心肌炎等疾病,均有可能出現心臟早搏的情況出現。

    2,神經異常,神經功能失衡導致的,當交感神經或者說,植物神經過度興奮或抑制,就會出現心臟早搏,一般來說是由於脊柱病變壓迫神經所致,這種型別的早搏很難檢測出來,現在臨床上的心臟神經官能症、植物神經紊亂均是此原因造成的。

    3,生活影響,過勞、情緒激動、劇烈運動均可引起。

    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心臟早搏早期沒有特異性症狀,也不影響工作、生活,經常容易被人所忽略,但隨著病情發展可能會出現心慌、胸悶、頭昏等症狀,這些症狀是一種外部的體現。

  • 3 # 幸福人生981008127

    我今年66歲,61歲時在醫院診斷有早搏發生,早搏心臟跳動次數少於百分之十應該對身體無大礙,也不會影響你的正常生活,超過百分之十有影響正常生活的情況下,那就要看醫生了。二十四小時心電圖啥都能看出來。也不用驚慌,早搏是老年人生理正常現象。有的人會發生早搏,也有的人終生沒有發生過早搏。發生了就要面對。自己是治好自己病的最好醫生。

    心臟早搏首選西藥是:倍他樂克,早晚各一次,每次一片25-50毫克計量根據自己的症狀而定。服藥後立馬見效。本人已服用多年。也吃過很多藥都不如這個藥有效,同時這個藥還治療高血壓,特別有效。價格便宜25毫克的6.5元一聯20粒。每次吃一粒。不妨有這種早搏的各位同仁試試。在我確診這種病的時候,一位大夫對我說過,這種病是人的正常生理現象,像你這61歲年齡段,有症狀的時候吃倍他樂克,吃與不吃根據自己病情輕重症狀而定。順其自然,多好的醫生也不可能叫你回到30歲年齡的心臟。本人多年經驗總結:早搏最怕生氣,生氣後24小時必犯病,平時少做情緒激動的事,吃飯八分飽,吃太飽後早搏發的頻率就高。保證充足睡眠。適當鍛鍊身體。敬請各位有早博的同人多交流經驗。

    創建於2018.

    編輯

  • 4 # 林醫生說

    過早搏動簡稱早搏,是由於“竇房結”以外的起搏點過早發出電衝動引起心房或心室收縮,導致下一個心跳的出現提前。異常跳動如起源於心房,叫作房性期前收縮(房性早搏);如起源於心室,叫作室性期前收縮(室性早搏)。

    如果曾感覺心臟“偷停一次”,那很可能屬於這類心律失常。事實上,心臟並沒有停跳,而是有額外的搏動比正常的搏動來得早,並且在此期間會有一個間歇,這個間歇會讓下一次心跳更有力。人們可以感受到這後一個強有力的心跳。

    早搏很常見,很多人一生中都有可能發生。早搏可毫無症狀,體檢或因其他病就診時偶然發現。

    早搏有無症狀與早搏多少無關。很多兒童早搏患者,24小時動態心電圖記錄早搏數1萬~2萬多,孩子們無症狀;但成年人有症狀者很多,症狀可能與早搏有關,也可能與對早搏不瞭解產生的焦慮情緒有關。

    身體健康的青少年無任何誘因發生早搏的現象並非罕見,是兒童、青少年時期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健康的學齡兒童、青少年有0.5%~2.2%出現過“心臟早搏”。多數孩子沒有自覺症狀,日常活動和生長髮育也不會受到影響。這往往不需要特殊治療,或許過一段時間就消失了。即使它繼續存在,孩子也會很健康,因此不需要過多地限制運動。

    早搏本身不代表有病或病情輕重,也不是獨立危險因素。無器質性心臟病的早搏,若無明顯症狀,最佳治療是不治療;有症狀時要區分是直接與早搏相關,還是焦慮抑鬱症狀。有器質性心臟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早搏,應治心臟病,而不治早搏。

    研究顯示,有心肌梗死、左心室功能受損的患者,越積極用抗心律失常藥物,猝死越多,早搏不要輕易用射頻治療,一定要慎重。

  • 5 # 國華說健康

    早搏也叫期外收縮,正常人心跳是從竇房結髮出,每分鐘60~100次,心跳是整齊。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不從竇房結髮出的心跳,提前出現,我們稱早搏,許多年輕人甚至小孩也會有早搏,沒有症狀可以不治療。

    許多器質性心臟病如病毒性心肌炎、甲亢心臟病、冠心病、風溼性心臟病等會伴有頻發早博(房性或室性),這時除了治療原發病外,也要治療早搏,以減輕病人症狀。

  • 6 # 康愛多掌上藥店APP

    關於早搏,也許很多人都有聽說,也不是很陌生,它是關於心臟上的問題。但是你知道具體什麼是早搏嗎?它對人體又會有什麼的危害呢?下面就跟隨小康的腳步,一起來深入瞭解關於早搏這回事吧!

    一、什麼是早搏?

    早搏其實是“過早搏動”的簡稱,也可以被稱為期前收縮,主要說的是竇房結以外的異位起搏點發出的過早衝動引起的心臟搏動,造成出現最多的就是平時常見的心律失常。

    關於早搏,可能會時不時發生或是經常發生,可以不規則或規則地在每一個或每數個正常搏動後發生,形成二聯律或聯律性過早搏動。它包括有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等。

    早搏的主要表現可能會有心悸、心慌、乏力、頭暈等,若本就心臟有問題者,還會有

    心絞痛或心力衰竭的症狀表現。

    二、那麼早搏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危害?

    心跳出現過早的情況,對心臟的健康確實會存在一定的威脅,而且這也可能是心臟出現病變訊號,主要是因為早搏或許會誘發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衰等危險,所以出現心臟出現早搏的現象,要及時的進行調整。

    如果是心臟病患者出現早搏的現象,可能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因此這有一定的危險性,要重視心臟早搏現象。

    心臟出現早搏的現象的,對身體的傷害是很大,因此要注意預防心臟早搏現象。

    早搏通常和情緒激動、精神緊張、過度疲勞、睡眠不足、菸酒過度、飲用濃茶等因素有關,這類心臟早搏稱為功能性心臟早搏,所以有這些不良行為和習慣的人,就要及時改善了,有助於避免出現早搏的情況。

    三、出現早搏應該怎麼治療?

    其實,發生早搏時太過於緊張和擔心,只要及時請醫生做進一步檢查早搏原因,分析早搏的嚴重程度。倘若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將誘發早搏的原因去除,治好誘發早搏的疾病,早搏便可逐步消除,若不能找到病因,請醫生決定是否需要對早搏進行治療。

    而大多數的早搏病人愈後都是良好的,早搏可見於正常人,或見於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常見於冠心病、風溼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肌病等,排除這些病因的情況,如果是頻發的,還是有必要考慮射頻消融手術來根治的。

    肝火旺盛以及備孕、溼氣重、腎虛、衰老、三高、肝病、面板病等等,應該怎樣調理最有效?
  • 7 # 小克大夫

    早搏也叫期前收縮,是一種提早的異位心臟博動。按起源部位可分為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三種。早搏也可以發生於正常人。由於情緒激動、精神緊張、疲勞、飲酒或喝茶等都可引起發作,也可以在無明顯誘因的時候發生。另外,洋地黃、擬交感神經類藥物等毒性藥物、缺鉀及心臟手術或心臟導管檢查都可引起早搏的發生。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器質性心臟病常會引起期前收縮的發生。

    1.房性期前收縮簡稱房早,是激動起源於竇房結以外心房任何部位的1-2個異位心房激動。正常成人在緊張、焦慮、或飲酒等行為之後,也可出現房早。心臟結構和功能的異常是房性期前收縮的常見原因,如心臟瓣膜病、高血壓心臟病、冠心病和肺源性心臟病,此外,心臟之外的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也可以引起房早。

    主要表現為心悸、心博停頓等,部分患者可無任何不適,心臟聽診可聞及心律不齊,提前出現的心搏伴有第一心音增強,之後出現較長的間歇。

    房早一般無需治療。當有明顯症狀或因房早引起室上性心動過速時,應該進行治療。首先避免吸菸、飲酒與咖啡等誘發因素。治療的藥物包括普羅帕酮、莫雷西嗪或β-受體阻滯藥。

    2.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縮是早於基礎竇性心律而提前出現的房室交界區的異位搏動。嚴重時會引起缺血性心肌病。交界性早搏較少見,多發生於心髒病患者,如缺血性心臟病、風溼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發生洋地黃中毒、低血鉀等。 主要表現為除原發病的相關表現外,交界性早搏一般無明顯症狀,偶爾有心悸不適。

    交界性早搏通常無需治療。治療主要針對病因或誘因。對於期前收縮頻發而且症狀明顯者,可口服β-受體阻滯藥或鈣通道阻滯藥。

    3.室性期前收縮是早於基礎竇性心律出現的室性衝動,室早是最常見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引起室性心動過速和室性撲動或顫動,容易引起嚴重後果。正常人與各種心臟病患者都可發生室早。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缺血、缺氧、麻醉和手術都會誘發室早。洋地黃、奎尼丁中毒發生嚴重心律失常之前常有室早的出現。

    低鎖等)、精神不安和過量煙,有家早出現。電解質紊亂(低鉀、低鎂等)精神不安吸菸、酒、咖啡也能誘發室早。

    主要表現為部分偶發性室早沒有明顯不適或僅有原發病的症狀,頻發室早有心悸、心搏停頓、咽喉牽拉不適等症狀,長期頻發室早會引起心臟增大和心功能不全的表現,室早會引起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室早的治療首先應該對室性期前收縮的型別、症狀及其原有心臟病變作全面的瞭解;然後,根據不同的臨床狀況決定是否給予治療、採取何種方法治療以及確定治療的終點。

    (1) 在沒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情況下,沒有明顯症狀,不必使用藥物治療。如室早頻繁發作,而且症狀明顯,可考慮口服普羅帕酮、美西律、β-受體阻滯藥等治療。

    (2)同時存在心肌梗死後或心肌病的室性期前收縮。胺碘酮對這類患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必須注意相關不良反應。長期使用β-受體陽滯藥、ACEI或 ARB類藥物,透過改善心功能而減少室早,可明顯減少心源性猝死的發生。

    (3) 急性心肌缺血或梗死:容易發生惡性室早,不主張預防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應該儘早實施再灌注治療。如果在實施再灌注治療前已發生頻發、多源性室早,或在室顫之後仍然有頻發室早,應該靜脈注射胺碘酮,然後繼續靜脈點滴維持,效果不好可靜脈注射利多卡因。同時注意補鉀、補鎂和儘早使用β-受體阻滯藥。

    (4)起源於特殊部位的室性早搏,如右心室流出道、主動脈竇部、左心室間隔部等,症狀明顯而且藥物治療效果不好者,可考慮進行射頻消融治療。心肌梗死後或擴張性心肌病患者發生室早,心源性猝死發生率高,應置入起搏器或實施有轉復除顫功能的三腔起搏器進行治療,可有效提高生存率。

  • 8 # 汪醫生小課堂

    心臟正常的起搏點是竇房結,當竇房結功能失調或異位起搏點功能過強時就出現了早搏。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上課時正常情況下是班長喊起立,當某一個調皮的學生搶在班長前面喊起立,那麼這種情況叫做早搏。班長代表竇房結,這個調皮的學生可能是心房、房室交界區或者心室,分別稱之為房性早搏、房室交界區早搏和室性早搏,一般做心電圖就可以查出來。

    早搏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臨床上以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為主。首先,房性早搏很常見,正常人也可發生,是一種快速性心律失常,會有心悸、胸悶等不適,但房早一般症狀較輕、可自行緩解,通常無需藥物治療;室早也是一種快速型心律失常,健康人和心臟病患者均可出現,但室早要比房早嚴重一些,因為頻發室早可能誘發室速和室顫等更嚴重的心臟疾病。因為室早患者臨床表現差異性很大,並不主張常規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有心率過快時可服用少量β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來改善症狀,平時應注意改善心肌缺血的治療,避免誘發和加重疾病。

  • 9 # 醫學常識科普

    竇性心律是怎麼回事?早博需要治療嗎?

    我們感覺到心慌或者胸悶,乏力時去醫院,醫生會讓做一個心電圖,有時做24h動態心電圖,在結果那欄,經常會看到竇性心律和早博之類的報告,這嚴重嗎,需要治療嗎?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首先,我們看第一個問題,竇性心律是什麼,我們需要明確的是竇性心律是正常心律, 是不需要治療的,那他為什麼叫竇性心律,不叫別的名字呢?心律,律這個字我們可以聯想到紀律,我們可以把心臟想想成一個皇宮,那麼皇宮執行就得有一個完整的系統,心臟的跳動就得有領導指揮,心臟中有個類似於皇帝的存在,叫做竇房結,它的日常工作就是發號施令,來指揮各個心房,心室各個部門協調配合,所以只要是竇房結放發的命令,就是聖旨,下面人按照規矩執行就可以了,這個時候我們就給叫做竇性心律,如果皇帝生病了,就會有宰相出來主持大局,如果宰相也生病了,天下就會大亂,這個時候無論誰做老大,只要不是竇房結,不是皇帝的命令,其它亂黨就給叫做異位心律。

    第二個問題,早博是怎麼回事,嚴重嗎,需要治療嗎? 我們繼續使用上面那個例子,心臟跳動需要皇帝(竇房結)來指揮,我們這裡再加入幾個新角色,分別是宰相,他就在皇帝身邊,也是屬於皇宮組成的一部分;我們把皇宮當做心房,驛站,是跑腿的,負責把皇宮的命令傳遞到下面,驛站叫做房室交界區;將軍,負責打架,保衛國土,也有實力造反,有改朝換代的能力,將軍叫做心室。如下圖所示:

    早博通常分為三種

    1.房性早搏,也叫做房性期前收縮,它是心房發出來的,也就是皇帝身邊的宰相發出來的,這種的一般沒啥危害,離皇帝這麼近,有皇帝壓這,偶爾耍耍一次皇帝的威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所以這也是安全的,通常無需治療,除非宰相有造反的心思,天天想過皇帝癮,引起明顯症狀時,可以口服一些藥物。 防治:大多數不用管,吸菸,飲酒與咖啡可誘發房性早博,所以應該減量或者戒除。

    2.房室交界區早博,也叫交界性期前收縮, 這個是驛站發出來的命令,驛站想過皇帝癮的時候,就會把以前皇帝的命令自己影印一份,發下去,他也只是自己爽爽,也不會有太大危害,所以交界性的早博也不用管他。

    3.室性早博,也叫做室性期前收縮,這個就有意思了,心室我們說了是下面的將軍,手裡有兵權,如果他想過皇帝癮,那就是造反呀,會導致有心悸感覺,類似電梯快速升降的失重或者自己感覺到了心臟跳動。

    我們又把心室早博可以分為3種

    1),皇帝是像漢武帝劉徹,朱元璋之類的人,皇宮執行一切平穩,也就是心臟沒有什麼問題,沒有冠心病之類的基礎疾病,這種室性早搏,將軍也推翻不了上面強硬的政權,所以不會增加此類患者的心臟死亡危險性,預後和正常人一模一樣,不用過於關注,導致焦慮,不安,如果沒有症狀,也不用處理,如果有症狀了,先改變生活方式,戒菸,避免喝咖啡,濃茶,應激等,可以口服點藥物緩解心臟不適。

    2).如果兵荒馬亂時代,像愛新覺羅 溥儀清朝末期那樣,那將軍造反很厲害的,也就是急性心肌梗死時候,如果有室早,要早期口服藥物治療。

    3).也有那種時代,皇帝不厲害,也沒到朝代滅亡的時候,也就是心肌梗死後的病人或有其他慢性心臟病的患者,合併室性早搏,這個時候口服藥物可能療效不明顯,那口服的藥物可以降低心臟疾病再發的機率。

    我說明白了嗎?

    聽的過癮嗎

    讓冷冰冰的醫學變為暖洋洋的人文關懷,

    努力做有溫度的醫學科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科學的智慧在哲學之上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