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hggghg

    在人的一生中,得與失是一個迴圈往復的概念,是一個不依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得與失不僅陪伴人的一生,而且由此給人們帶來幸福與歡樂或是痛苦與傷悲。從這種意義上說,對於得與失的理解和抉擇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人的命運。  人從母體獲得了生命,赤條條地來到了這個世界,由此開始了數十年跌宕起伏的經歷。生——這是人生最大的得到!而當臨近暮年,每個人都要面對死神的召喚,終歸會放棄一切身外之物撒手人寰。死——這是人生最大的失去!人的生命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的長短和質量往往帶有很大的偶然性和機遇性,而這其中的因素莫不伴隨著得與失的交替出現而變化。  一次合歡之後,一枚成熟的卵子只能從數十億精子中抉擇一條,再經過十月懷胎孕育成為生命。由此可以看到,生命的得到本身就帶有很大的偶然性與機遇性;同樣,每個人死亡的出現也並非全都是頤壽天年無疾而終的。任何一次突然的變故,或突發的疾病、或意外的事故,都可以提前使人失去生命。得與失是矛盾發展中不變的法則,不管自己是否願意,這種得失的交替變化與選擇終將伴隨每個人的一生。  得失變化常常發生在一閃念間。到底要得到什麼?到底會失去什麼?見仁見智。人們的習慣用語裡面有“得不償失”這個詞,這個詞有三層意思:首先,得和失是相拌而生的,缺一不可,不存在有得無失或有失無得的狀態;其次,得與失的程度表面上看來並不相等,其程度的不同是因個人主觀需要而不等;最後,從這個詞通常所用的語境可以看出其實人們總是希望得能償失。換句話說,人們無止盡的慾望總是希望自己得多失少。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不自覺地考慮其最終的結果,計較當中的得失,讓自己陷在煩惱的情緒中。其實,得和失是相輔相成的,任何事情都會有正反兩個方面,也就是說凡事都在得和失之間同時存在,在你認為得到的同時,其實在另外一方面可能也會失去一些東西;而在失去的同時,也可能會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收穫。得和失永遠是並存的,這是一對永遠也不可以分開的親兄弟,關鍵是看自己如何掌握住機會,如何正確看待得和失這一辯證關係,讓自己在失去什麼的同時得到比失去更多的好東西。  得與失只有一線之隔,人生最大的得意或失敗,都無法由我們自己來左右。所以應該我們認清楚有所得必有所失。面對人生的得與失,人們怕的不是得,而是失。明確了得與失的這一辯證關係之後,才會在得失之間做出明智的選擇。我們意以為得,就是得意;意以為失,就是失意,這其中,心態的釋然很重要。所以孔子的弟子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也能得意在其中;而秦王統一六國,兼併天下,也能失意於其間。大約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所得既多,便是增加,也不覺得欣喜,稍有所失,便惶惶恐恐;所失既多,就是再失,也不感到痛苦,稍有所獲,便十分快樂。如此說來,得意何嘗不是失意之由,失意又何嘗不是得意之由呢?這也就是古話所說的“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附”的道理吧?  有一個阿拉伯的的富翁,在一次大生意中虧光了所有的錢、並且欠下了債。他賣掉房子、汽車,還清債務。此刻,他孤獨一人,無兒無女,窮困潦倒,唯有一隻心愛的獵狗和一本書與他相依為命,相依相隨。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他來到一座荒僻的村莊,找到一個避風的茅棚。他看到裡面有一盞油燈,於是用身上僅存的一根火柴點燃了油燈,拿出書來準備讀書。但是一陣風忽然把燈吹熄了,四周立刻漆黑一片。這位孤獨的老人陷入了黑暗之中,對人生感到痛徹的絕望,他甚至想到了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立在身邊的獵狗給了他一絲慰籍,他無奈地嘆了一口氣沉沉睡去。第二天醒來,他忽然發現心愛的獵狗也被人殺死在門外。撫摸著這隻相依為命的獵狗,他突然決定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世間再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了。於是,他最後掃視了一眼周圍的一切。這時,他不由發現整個村莊都沉寂在一片可怕的寂靜之中。他不由急步向前,啊,太可怕了,屍體,到處是屍體,一片狼藉。顯然,這個村昨夜遭到了匪徒的洗劫,整個村莊一個活口也沒留下來。看到這可怕的場面,老人不由心念急轉,啊!我是這裡唯一倖存的人,我一定要堅強的活下去。  此時,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照得四周一片光亮,老人欣慰地想,我是這個世界裡唯一的倖存者,我沒有理由不珍惜自己。雖然我失去了心愛的獵狗,但是,我得到了生命,這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老人懷著堅定的信念,迎著燦爛的太陽又出發了。  在這個故事裡,這位老人的可敬之處在於:他沒有因為事業的挫折而消沉,沒有因為風燭殘年而懊惱,沒有因為厄運的接踵而悲哀,在一系列的打擊面前,在不斷的失去面前,他感受了生命的價值,感受了自己失去後的獲得,所以他的良好的心態使他可以充滿信心的迎接初生的朝陽。  人生總是這樣: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總有所得。有的人為了所得更多,絞盡腦汁,疲於奔命,即使暫時得到也惶惶不可終日,實際上起碼失去了健康人的心態;有的人並不貪婪,只是想實現一份基本的願望,但是倘若讓他為此犧牲一些,失去一些,便會瞻前顧後,如履薄冰,終難下定決心,其結果願望也難實現。一個人若總是患得患失,心情能夠好起來嗎?能不感到身心疲憊嗎?  人赤條條地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斷地追求想得到的東西,但每次得到必定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也就是說,必定會因此失去一些什麼東西。其實這個道理很淺顯,只是有許多人當局者迷,作繭自縛罷了。《紅樓夢》中有首《好了歌》唱道:“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這並不是看破紅塵,客觀事實也確是如此。在歷史的長河裡,任何人都只是來去匆匆的過客,誰也不可能永久地擁有什麼,凡得到的,終究要失去。既然終要失去,為何不能忍痛割愛為自己新的獲得鋪平道路呢?人生很短暫,珍惜今天和明天才能使有限的生命變得更加絢麗與輝煌。  人是有需求、有理想、有追求的高階動物,在有生之年總是想實現更多的滿足而不願為此付出必要的代價,其實這隻能是一廂情願,是不可能的。沒有投資就沒有回報,沒有耕耘就沒有收穫,沒有辛勞就沒有碩果。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人生不是一個只進不出的無底容器,而是一個有得有失的代謝過程。有所得必有所失,一個人的歲數在增大,生命的定數就會減少;走向了成熟穩健,就會失去無憂無慮的童真;有了一個夫妻恩愛的家,就會失去單身時的無拘無束;埋頭筆耕而有所著述,就會失去一般人悠閒自在的生活;一旦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明星,言行舉止就會失去相對的自由。這正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得兼”。面對人生的得與失,人們怕的不是得,而是失。明確了得與失的這一辯證關係之後,才會在得失之間做出明智的選擇。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33歲時就成了美國第一個百萬富翁,43歲時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獨資企業——標準石油公司,每週收入高達100萬美元。然而,他卻是個只求得,不願失的吝嗇資本家。一次,他託運百萬美元的貨物,在途經伊利湖時,為避意外之災,他投了保險,但貨物託運順利,並未發生意外,於是,他為所交的150美元保險費而懊悔不已,傷心得失魂落魄,病倒在床上。他的這種患得患失、錙銖計較的思想觀念給他帶來了不少煩惱,使他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嚴重傷害。到53歲時,他看起來像個木乃伊已經“死了”。醫生為了挽救他的性命,為他做了心理諮詢,告訴他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失去一定的金錢,要麼失去自己的生命。在醫生的幫助和治療下,他對此終於有了深刻的醒悟。他開始為他人著想,熱心捐助慈善和公益事業,先後捐出幾筆鉅款援助芝加哥大學、塔斯基黑人大學,併成立了一個龐大的國際性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致力於消滅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和無知。洛克菲勒把錢捐給社會之後,感到了人生最大的滿足,再也不為應該失去的金錢而煩惱了。他輕鬆快活地多活了45歲。  生活像一團火,能使人感到溫暖,也能使人感到煩躁。經受了得與失的考驗,人生就會變得和諧快樂。  對於得失,態度要坦然。所謂坦然,就是生活所賜予你的,要好好珍惜,不屬於你的,就不要自尋煩惱,此其一;其二,就是得失皆宜。得而可喜,喜而不狂,失而不憂,憂而不慮。這種態度,比那種患得患失、斤斤計較的態度要開朗,比那種得不喜,失不憂的淡然態度要積極,要有熱情。因為患得患失是不理智的,得失不計是不現實的。該得則得,當舍則舍,才能坦然地面對得與失,找到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這樣的得失觀才是比較客觀而又樂觀的。對於得失,認識要分明。在生活中,有的得不是想得就能得的,有的失不是想失就可失去的;有的得是不能得的,有的失是不應失的。誰得到了不應得到的,就會失去應該擁有的。當嗜取者取得不義之財的同時,就失去了不應失去的廉正。因此,當得者得之,當失者失之。  對於得失,取捨要明智。必須權衡其價值、意義的大小,才能在取捨得失的過程中把握準確,明白該得到什麼,不該得到什麼;該失去什麼,不該失去什麼。比如,為了熊掌,可以失去魚;為了所熱愛的事業,可以失去消遣娛樂;為了純真的愛情,可以失去誘人的金錢;為了科學與真理,可以失去利祿乃至生命。但是,絕不能為了得到金錢而失去愛情,為了保全性命而失去氣節,為了取得個人功名而失去人格,為了個人利益而失去集體乃至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得與失之間並不是絕對相等的。在某一方面得到的多,可能在另一方面得到的少;在某一方面失去的多,可能在另一方面失去的少。比如,有的人在物質上得到的少,失去的多,但在精神上得到的多,失去的少。有的人則在精神上得到的少,失去的多,卻在物質上得到的多,失去的少。由於各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是絕對相同的,各人在得失上也不可能絕對相同。人生在世不可能得到所有的東西,也不會失去所有的東西。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必有所得,只是多少的問題,大小的問題,正反的問題,時間的問題。  正確認識得失,得到了也可能失去,無論你得到了什麼,都不妨時常這樣提醒自己。這樣,得到了的時候就會倍加珍惜,失去的時候也不至於無所適從。不必為失去而難過,因為世間之物本來就是去住無常。我們所能做、所應做的只是在得到時珍惜它。不能捨棄別人都有的,便得不到別人都沒有的。會生活的人失去的多,得到的更多,只要這樣一想,你就會有一種釋然頓悟的感覺。  有一個人向三位修行人請教如何得道。第一位修行人說:“在果園裡,我看到葡萄在早上長得茂盛美好;到了中午,許多人來摘取,留下一片破敗狼藉的景象,我因此而得道。”第二位修行人說:“我坐在池邊,看到蓮花在清晨時分開得美麗;到了中午有一群人,跳進蓮池裡洗澡,不一會兒工夫,蓮花即被蹂躪殆盡,我因此而得道。”第三位修行人說:“我在水邊靜坐,看到晨間溪裡魚兒悠閒地游來游去;到了中午,有人拿了網子,用了誘餌,這些魚兒全都成了他們的網中物,我因此而得道。”  這個人聽完三位修行人的話後,在回家的途中,路過海邊,看見沙灘上堆了許多沙堡。沒多久,一陣陣潮水湧上岸來,當潮水退走時,先前那些沙堡,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他恍然大悟:事上的許多事物,不論費盡多大的心機,花了多大的力氣,即使能夠擁有,也都是暫時的。“事上的許多事物,不論費盡多大的心機,花了多大的力氣,即使能夠擁有,也都是暫時的。”這段文字很精彩!有舍就有得,舍就是失去,就是放棄;得就是退一步的超越。失去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失去的同時也在得到。失去太陽,可以欣賞滿天的繁星;失去綠色,得到了豐碩的金秋;失去青春歲月,我們走進成熟的人生。生活,需要享受得到的喜悅,也該享受失去的樂趣。  泰戈爾說:“如果你因失去太陽而流淚,那你也失去群星了。”他讓我們明白了得到是一種幸福,失去是另一種幸福。生命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體驗得失的過程。“得”與“失”的情緒常常左右我們的感官,我們為“得”而快樂,為“失”而痛苦。只要心中有衡量,我們就永遠走不出得與失的怪圈。  “得”一定比“失”好嗎?“失”一定得痛苦嗎?我們假如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問題,一定會發現新的答案。有一個形象的比喻,說的是:人的心房住著兩位客人,痛苦與快樂,你太快樂了,會吵醒沉睡著的痛苦,當你痛苦時,快樂會隨時降臨到你身上。我們往往在得到時快樂,失去時痛苦,如果我們的理效能夠超越得與失的細節,我們就不會過多地陷入情感的旋渦中難以自拔。  我們總是在人生的舞臺上扮演自己習慣的角色。在演出時,不由得想對觀眾有個交代,把結果的作用無形誇大了。如果我們看淡這場演出,對它的期望值小了,只注重過程,忽略結果,我們會感到輕鬆的!我們的心靈在成長中都經歷了許多的磨難,都獲得了許多的感悟。當我們堅強自己的心靈,坦蕩地面對失去時,失去也就真的成為另一種意義上的得到了。  我們的生命不會平坦,中途可能遇到大風、冰雹、也可能霞光滿天,我們的情感要恰當地釋放,寵辱不驚,這樣可以避免情感的大幅度落差,對身心極有益處。因此,我們要學會享受。如果用“享受”的心態來對待厄運,總比用“承受”的心態要好得多。享受孤獨,享受“失去”,該是多麼寬廣的胸懷啊!得與失是一種理性的分別,捨棄A,就可以得到A以外的所有,境界更加開闊深遠。不去分別的心就是平常心,而擁有平常心就是一種幸福。  我們在生活中的得失是恆等的,相互依存,互為前提。得不償失並非自然法則,之所以有得不償失,是因為人有各自活著的原則,符合原則的“得”於不符合原則的“失”在一起的時候,所得到的就是划算的,而不符合原則的得和符合原則的失在一起的時候,就是得不償失。但是這只是取決於你的主觀想法。事實上是,你失去了,並且你因為失去的同時你也得到了,也許是因為這些所得並不是你所需要的,或者只是因為客觀條件的累計尚不足夠,在將來的某個時刻,時機到了,他便會顯現。同時,得失兩者是相互轉化的矛盾體,得便是失,失便是得。因為得到本身就意味著你已經失去了得到其他同類東西的機會,  總而言之。“得”與“失”就是一刃的兩面,你只能看到“得”的一面並不代表“失”的那一面不存在,你光看到“失”的一面,翻過刀把,“得”的那一面就展現在你的眼前,問題在於如何去看。刀是一樣的,只有一邊刃的刀是永遠不能切東西的。得失永遠並存,但我們如果能控制住慾望的無限性,能夠在相對清晰的原則下取捨,也就不會對得失又什麼過多的執念。人間很多事,看起來完了,其實沒完;看起來沒完,其實常常完了。用詩來說,前者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後者是“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因此,智者和達者看人生,多能不斤斤於盛衰榮枯,他們是失馬的塞翁,不以得為得,也不以失為失,因為在許多方面,得就是失,失就是得。  其實,得和失是相輔相成的,任何事情都會有正反兩個方面,也就是說凡事都在得和失之間同時存在,在你認為得到的同時,其實在另外一方面可能也會失去一些東西;而在失去的同時,也可能會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收穫。得和失永遠是並存的,這是一對永遠也不可以分開的親兄弟,關鍵是你如何掌握住機會,如何正確看待得和失這一辯證關係,讓自己在失去什麼的同時得到比失去更多的好東西。  面對失去,應坦然視之。據史書記述:漢桓靈間,太原孟敏行途中不慎失手打碎瓦甑,掉頭不顧,徑然前行。名士郭泰見而奇之,隨尾問其故,孟曰:“瓦甑已破,不復能用,顧之何益?”孟敏在瓦甑破碎後那種“掉頭不顧”的態度,值得我們仿效。那珍愛的東西、那美好的夢境,一旦失去了,就平靜地讓它失去!如果沉浸於對失去的惋惜中,悔恨中,痛苦中,那麼,不僅會損害自身的健康,而且會失去前行的勇氣和動能。面對失去,應自信自強。李白詩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復還來。”陸游曾題:“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遭遇失敗,陷入困境時,我們應有李太白的自信;錯失良機,前途茫然時,我們應有重新開創的決心。古往今來,許多有志之士遭遇失去、身處困境卻努力自強,他們終於活出卓越的人生。值得我們警醒與效仿。  最後我想用一首小詩來給這篇文章作個結尾:  楚河漢界響雷聲,兵來將擋車馬行,千古一局為博弈,莫以成敗論英雄!  縱橫捭闔看世界,戲謔雜談品人生,笑看世間多憾事,百丈紅塵幾人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子德國留學,父母看望需辦理何種型別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