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思想人99638797

    怎麼正確理解“慈母多敗兒”這句話?

    一、這就是一個關於人性“可塑”的社會學話題…這句話說得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中的“多”是指相對整個基數(分母)而言的分子,佔比很多…雖然不能代表(具有等同分母的全部)普遍性,但有慈母教子(例項總體)失敗並非個案的普遍性。既然其觀點成立可能性屬於高佔比,也就存在著必然邏輯。這是因為人性的定型決定於自我心態多元的定位,心態又是伴隨著人的成長而拓展的,人成長的過程就是心態“自我”多元拓展之過程。人的生命機體同自然界動物一樣,決於自身一個大的生理系統在支配;除了生命體,還有一個心態體(多元系統),即自我多元系統,簡言之,自我係統。

    那什麼是人性呢?本人認為,人性就是自我心態多元主體重心,具體的說,就是在自我這個(包括多種慾望和意願交織的一團意願感覺)大系統中,所承載主體的慾望和意願,同時構成了“自我”的核心動機…

    生理系統是先天固有的,而心態系統是後天拓展開來的,人除了本能慾望(作為“自我”的一個單元板塊)是先天的外,還有原始情感有著先天性,再無別的。人的認知是伴隨著後天智慧開發而拓展的,情感的主體是伴隨著人後天實踐與人及物的互動而拓增其內容的,自尊心、責任心、習好-情結、理想信仰都是後天伴隨著智慧的拓展,而增添內容的。這裡,就要單獨解讀自我係統中責任擔當這個單元(板塊)的支節話題了…

    二、早前,我多次提到,在擔當與依賴的互動中,擔當與依賴是互為共存的,小孩生存不能獨立只能是嫁接“依賴”維繫生存,父母及其家人為了孩子成長,則為孩子(衣食住行)全方位擔當,於是有了擔當與依賴互為共存的話題。也就是說,有一方靠依賴維繫生存,必須有另一方為其擔當(承載),簡言之:有一方依賴,則有另一方(為其)擔當。

    為此解讀的下文也就有了,人幼小時是全方面依賴,父母(及其家人)則為其全方位擔當;當人成長到有了獨立的行為能力而不完全獨立生活時,此時,未成年人處於半依賴狀,父母(及其家人)只是承載著衣食上經濟式的擔當(即部分式擔當),因為其此時的自身行為有能力承載著部分擔當,分擔了既有的承攬包辦(比如幫忙穿衣,接送上學,可以燒火做飯等);當人有了獨立生活能力時,父母及其家人為其擔當原有模式將逐漸減退至消失,而變為情感關愛和互動…因為人成年時原生“依賴”逐漸消失,標誌著父母及其家人為孩子擔當的前提(即依賴)自然消失,為其擔當失去了對接點,持續性擔當也就越位!

    關心也就變成了因親情而維繫的“義務”或者說家庭責任感,家長為其(相對能獨立的)子女的擔當,切換為親情互動了。由此引發了另一個話題——【情感依賴】

    三、正是因為人都有情感,情感依賴會讓人安全感得以適當的填充,情感在維繫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中,分擔了安全隱患和危機感;另一方面,是因為人都是家庭責任感,擔當的後天動力也在克服著不安全帶來的(反作用力)阻力,結伴擔當而來的是家庭關愛,即使孩子能獨立生活,但“兒行千里母擔憂”式的原生家庭擔當,有了習慣式維持。

    原生家庭長輩擔當的自然消失,讓其既有的擔當變得可無,是因為孩子獨立生活過得很好,用不著家人為其擔心;或者是父母的生活能力減退,照顧自己就處於免強式,為了“輕裝”自由行,不必要操子女心了。

    不同的家庭,擔當與依賴的互為模式也不同。關鍵問題是人幼小時“全依賴”模式處於什麼“型號”,是過於滿足狀,還是相對飽和狀,或是不飽和狀(即殘缺狀)。在“全依賴”生活階段過於滿足的這類人(處於過飽和狀),因為“得來”不費功夫,自身慾望和需求只是張口便有,比較那些不飽和狀(或殘缺狀)類人來說,反而沒有了自身對物質利益追求的動力,無追求“動力”生存狀也就造就了懶惰;那些處於飽和狀的一類人,因為有了參照比較(的相對聚焦和關注),心有“不甘”也就有了動力,這個“動力”也摧化了人自身行為舉張積極投入,擔當之心由此蒙發;那些成長期依賴處於殘缺狀的一類人,因為“飢渴”感長期儲蓄,有了蓄勢待發闖勁,反而放大了對物質追求的動力。

    是不滿足和(需求性)飢渴經歷讓自己有了思考:比較中不如人怎麼能甘心於現狀呢?求得,也就意味著多樣性選擇…那些過於滿足的人,靠“伸手要”維繫;條件相對著的孩子又如何?自己是等不來的,靠不了父母,也不能放棄“想要的”,要維護生存就得自己動手,“學著做”到學會做有了身經歷行,擔當也有學會做有了親身感受和經驗,擔當也有了腳踏實地的行為基礎。往往是這類成長期依賴時段處於殘缺位置的人,因為在與同齡人的比較中,有過被嘲諷或被輕視的經歷,摧化激發了本人的(自尊)鬥志,才有了對現實追求的野心。

    有野心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個人放大了理想追求,促成了個人使命,或社會責任感或社會使命。壞事是本人無度量,會放大過往的恩怨而有了“報復”之心(或仇視社會);或者是為了物質利益而不擇手段。有野心相對那些無野心者來說,有生活追求的野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平衡感和社會責任感同步嫁接於野心。

    那些“依賴”式生活坐實而成為習慣的人,生活安逸讓他們沒有了追求動力, 經歷的蒼白和“學著做”的缺位變得是那麼不經意了,自身獨佔和大手大腳“ 消費” 變得理所當然,而自身勞動和“創造”變得無關僅要了… 慈母這種角色,面對以上種種,不是讓“過去時”來切換,過多的是“由著你來”而助其發揮!

    三、 問題是中國式的家庭溺愛造就了部分孩子全“依賴”形成了習慣式,依賴坐實讓“伸手要”變得理直氣壯,於是在中國才有的“依賴族”便形成了,特別是在相對好一點的環境中,孩子過了二十歲仍然不能離家獨立,仍然要在家啃老,更有甚者結婚成家後仍在家啃老,而成為名副其實的啃老族!

    依賴族是個相對大的群體,啃老族只是依賴族中其依賴徹底坐實的部分人…在溺愛的環境中,為什麼是其中部分孩子變成了“依賴族”而不是全部?因為人成長之初,都有行為舉動參入仿效大人的過程,“學著做”很重要,被很多大人忽視其中的真理…很多家庭對孩子的維護因為溺愛而過頭了,家務活大人全包攬,什麼也不讓做,切斷了孩子“學著做”的興趣和願望,以至很多城裡(或條件好一點的農村)孩子過了二十歲,仍然不會做飯不會洗衣,什麼家務活都不會,成為家務活全盲的依賴族。

    一個人的責任感擔當之心,不是在後天憑空突然就有的,而是人自身依賴與仿效過程中,在依託“學著做”的感悟中延伸出來的,幼兒期式的全依賴不經歷“學著做”,也就不會讓“自由行”與靠家人既有擔當的分離。比如小時智力不成熟,大人耽心孩子丟失,才形影不離(監護);但到了青少年期,又有下一步的問題,父母一旦離開,生活依賴無著,衣食住行就找不著方向…沒有經歷學著做,什麼也就不會做,“不能斷奶”式的生活,怎能分離家人擔當?“學著做”本身就是一種擔當的起步,學著做到學會做,才可以在某一單項(事情)上做到讓自身依賴的剝離,也是與家人既有擔當的分離。學著做的事情多了,學會做(到能做)也有了相對獨立的形為體系,全依賴模式也就可以逐步轉項,做到多項行為獨立。學著做到學會做,再到敢作敢為,是個漸變的過程,也是依賴模式在經歷中慢長洗牌的過程…

    歸根揭底,人的成長,從全依賴到完全獨立(而無心依賴)始於幼小時的行為仿效,也是在"學著做"中感悟到了擔當的“能為”和“可為”,從“學著做”到“學會做”,才得以拓展人當初擔當的“所為”之實…

    部分家庭式溺愛,什麼事也不讓孩子參入實踐中“學著做”,名義上是關心愛護,本質上是讓孩子放棄了經歷“學著做”中去感悟“擔當”內容的填充,以至依賴族中很多人根本沒有責任感或“擔當”這個概念,“伸手要”變得理所當然,斷奶式生活也就變得不以為然,甚至是倍感委屈難耐… 更為可怕的事情是:有了依賴連帶或依賴轉嫁。

    那什麼是依賴連帶和依賴轉嫁呢?因為習慣式(方方面面)依賴坐全,切斷了行為(能做或公做)獨立的途徑,也就無法經歷“自由行”的實踐感受和經驗積累,行為不能獨立導到個人思維不能獨立前行,行為經歷空白導至生活沉澱空白,讓生活情趣和關注被自身興趣所收編,於是有了習好鎖定;或者是未能透過實踐去檢驗的感覺在漂移不定,最終讓情趣轉化為情感依賴,也就是說:人成長時迴避應有的“試著做”未能參入實踐,生活情趣要麼被習好鎖定,要麼被情感依賴鎖定,布無法讓自身能拓展起來的擔當定位!也就有了自主空間無自主行為而空虛,無互動時就寂寞難耐,或一心圍著熟人圈轉的“黏人”現象,這就是依賴轉嫁。正是思維不獨立,決定了人行為任事“為親”而轉移,不能“主見”在先而佐證思考(盡力獨自處理),行為無方向只能是被動觀望,或按部就班將就應付。長久的全依賴模式很容易造就“媽寶”男和乖乖女,行為不獨立往往禁錮了人“自由行”的個性拓展之路,人的個性首先取決於行為特點形成,深入之後才取決於個人習好和思維經歷之特點,無感悟無自主性思考的行為舉動也就是依賴連帶…

    有了依賴慣性而個性不顯的人,往往有著"黏人”特點,“黏人”的這類人也存在兩種,一是出現了精神或思維不獨立而有了情感依賴,主見依賴;另一個是個性不能獨立而有了被動服從的心態,有了習慣式的靠“引領”指導。

    四、一個成熟的人擔當是自舉行為,是靠自覺主動去完成的,靠引領而不能自舉,不可能有擔當的拓展之勢。 為什麼父母行為能力殘缺的家庭孩子,行為能力又早成熟呢?因為原生家庭(為孩子)的全方位擔當缺失,造就了孩子成長期經歷了過多的“學著做”補位,原生家庭條件有限的“自然式”過早斷奶,造就了孩子無從“依賴”,維繫生存只能靠“自身做”取代(一般健全式的家庭依賴)。“窮人孩子早當家”也迎合這一邏輯。

    總之依賴與擔當就是一個相互轉換的互為話題。大人的全擔當成全了孩子成長當初的全依賴,大人如果只是部分擔當,也就讓孩子的成長期有了“早當家”的經歷;從另一角度看,是孩子“學著做”置換了自身的部分依賴,即取代了大人部分殘缺(或者說不到位)的擔當…至於溺愛造就了孩子任性妄為或為所欲為,以及環境條件造就的膽大敢為和膽小慎為這是另外的話題。

    這裡可以發現一種邏輯:就是在擔當與依賴的互動中,全依賴缺失,就會造就“學著做”到學會做,以至有了習慣做,成長過程無形之中的依賴缺位,造就了自身的擔當(置換依賴)凸顯,這我把他定義為個人經歷的【擔當代位原理】。之所以有“代位”二字,是因為幼小能力不足時,應有的家庭依賴缺位,在依賴與擔當的二元互動中,一方失位只能讓另一方填位。

    五、為何父母人慈會造就“敗兒”?就是因為仁慈,放任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容易“跟著感覺走”,“伸手要”不自制,憑興趣任性而為,甚至會為所欲為!人成長是經歷“學著做”的過程,進行時中不斷試錯又不斷糾正的過程,很多慈母就是心無是非主見,情感滿懷而迷失了正確的導航,孩子做錯了不是被批評而適當的責罰,而是在父母眼皮之下被默許,甚至被肯定和讚許,這樣的話,孩子失去了敬畏感,同時也失去了自我約束,就會讓錯誤的“進行時”中順勢而為,甚至有加力促進,至使(犯錯)越滑越深…

    有部分慈母並沒有造就敗兒,是因為她們有了是非主見,對孩子的行為有了大體掌握,也隨時在關注孩子行為方式的大條線路!於是她們的孩子在監督中有了自律,有了主體的是非觀, 有了道德準則,有了人生主體理念支撐,才不至於今後的“落敗”!

    2019年6月3日寫於湖北天門

  • 2 # 瀟瀟落下

    “慈母多敗兒”中的“慈”,恐怕更多包含著我們通常所說的“慣”的意思。“慣”孩子,其實是孩子教會我們的。

    孩子小的時候,只會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我們用準確的行動快速地滿足孩子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隨著我們對孩子瞭解的深入,我們的“反應”速度也會越來越快。這讓我們體驗到養育的成就感,卻也容易養成一種習慣:去滿足孩子的需要,別讓他哭。 這種在孩子小的時候非常重要的能力,如果不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改變,就會出麻煩:無意中會讓孩子喪失很多長本事的機會。因此,在一些關鍵點上,我們必須不斷調整: 放手 到孩子有一定能力的時候,慈愛開始意味著並不要什麼都滿足孩子,而是要給孩子更多的使用自己的能力、發展這些能力的機會。我們在孩子身邊的支援、鼓勵和指導,都是在給孩子的成長加油。 探究 孩子天生好奇,要以各種方式來了解周圍的世界。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保護好孩子的探究熱情,也就是保護好孩子主動學習的動力。我們可以欣賞孩子的提問,鼓勵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或和孩子一起去尋找答案,但父母不必是什麼答案都有的百寶箱。讓孩子習慣於尋找答案的過程,體驗其中的快樂,比讓他簡單地記住一些答案更重要。 規則意識 孩子遲早是要步入社會的。立規矩,是保障孩子安全的基本屏障。在不同的年齡,孩子所受到的限制會有所不同,但遵守規則的意識,是父母為孩子步入社會備下的一份好禮。當然,這裡說的立規矩,並不意味著對孩子兇,而是清晰的準則,溫和而堅定的執行。好習慣 飲食習慣、衛生習慣、起居習慣、讀書習慣、學習習慣……什麼事情一旦形成習慣,就具有了反覆被執行下去的可能。習慣幫我們節省了很多思考和控制的能量。我們現在對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將鋪就他未來生活品質的底蘊。 提要求 我們在幫孩子做很多事情,都是出於我們的愛。在這同時,我們也要要求孩子為我們做一些事情:遞一張紙巾、倒一杯水、拉一拉被角、保持片刻安靜……我們要感謝孩子為我們的付出。透過這些事情,孩子學會了怎樣愛我們,怎樣愛別人。如果孩子從來沒實踐過怎樣愛別人,也同樣不會理解和感受到我們的愛。有這樣一句話曾經深深地震撼著我:“沒有要求的父母是不可愛的。” 做一個慈母,不能是單純去滿足孩子當時提出的一些表面的要求,而是要更多地思考孩子成長的規律、發展的需要,和孩子形成亦母、亦師、亦友的關係。要減少行動中的困惑,我們可以把孩子健康成長的目標定得更具體一些: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而我們自己也要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 3 # 落楓舞記

    “慈母多敗兒”主要是在慈母嚴父的家庭,指母親對於孩子過於寵溺,導致孩子養成了不好的品行,或者孩子獨立生活能力差,不利於孩子長大後的發展。“慈母多敗兒”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第一、在孩子小的時候,對於頑皮的孩子犯了錯,母親不施加嚴厲的管教或者阻止父親對於孩子的管教,導致孩子長大後不能明辨是非,囂張跋扈,最終走上犯罪的道路。我小時候經常聽父母講到:“幼時偷針,長大投錢”,如果小時候偷針不管教,長大後就會偷錢犯法。在以前貧窮的時候,孩子經常去別人莊稼地裡偷吃的,母親還樂呵呵的一起享用,鼓勵孩子,最終會導致孩子走上不歸路。我奶奶的侄女的兒子,也算是我表兄,小時候非常調氣,父母寵溺有加,最終在高中的時候,傻乎乎的去搶運鈔車,被抓了蹲了幾年,一個人從此廢了。還有就是孩子和朋友吵架,見不得自己的孩子受半點委屈,不管教孩子,自己還參與進來,我們村裡有很多大人會因為孩子吵架而吵架,甚至不惜大打出手。特別是現在的獨生子女時代,在農村由爺爺奶奶扶養,那真是生怕孩子掉根頭髮。

    第二、對孩子寵溺有加,怕孩子手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嬌生慣養,導致孩子性格脾氣極差,長大後不會為人處世,心理承受能力差,這種例子就太多了。

    當然,慈母多敗兒多半是以前的社會,現在的父母都受過教育,意識到了這點,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不輸於別人,都會著重培養,而且母親越來越嚴厲,由慈母嚴父的時代到了慈父嚴母的時代。

  • 4 # 魯松青

    我這樣認為慈母多敗兒

    咋一聽好像十分慈再,似平不合乎常理,不好理解,眾所周知母親愛孩子是本能,人們常說能要要飯的媽,不要坐官的爹,,道出了母愛的無私和偉大。

    但母愛不可否認,但應掌握一定的適度,俗語說嚴是害松是害,不管不教耍變壞,愛孩子不能溺愛孩子,該管的要管,該批評的要批評。如果放任自流,任其發展,會毀滅孩子的一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貼鯊魚腮違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