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康愛多網上藥店

    要說起每家每戶可能都會備著一些什麼東西?那儲備藥箱應該是必不可少了。畢竟像日常的一些小感冒、咳嗽或是有個什麼頭痛腦熱的,大家總會備著一些沖劑或是藥片什麼的自主吃藥。那麼,拋卻這些吃藥對不對症的前提下,康康問你,你敢百分百地確定自己吃藥方式是對的嗎?知道不同的藥物可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嗎?

    不知道了吧?那跟著康康一起往下看看正確答案吧。

    錯誤吃藥有講究,這10個錯誤別再犯了

    1. 一日三次都是飯後的意思,錯!

    很多藥品說明書上都會寫著一天吃三次,然後大家就都很理所當然地認為是飯後吃。事實上,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

    所謂的“1日3次”正確理解應為:

    藥物學家透過實驗,測定出藥物在人體內的代謝速率後而規定的,意思是將一天24小時平均分為3部分,即每8小時應該服藥一次。

    2. 服藥姿勢不正確

    正確的服藥姿勢應該是站著或坐著服用。錯誤的是躺著服藥,因為這樣容易導致藥物黏附在食道壁上,不僅影響藥效,還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炎症,嚴重時甚至會損傷食道壁。

    3. 不配水乾吞

    幹吞和躺著服藥性質相近,都可能會損傷到服藥者的食道,甚至程度更嚴重;另一方面,如果沒有足夠的水來幫助溶解,有些藥物容易在體內形成結石,對身體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4. 將藥片掰碎或用水溶解後服用

    大家小時候服藥的時候回有沒有父母把藥片掰碎或是放水裡溶解了再餵你吃?其實這樣做也是不對的。因為會影響藥效和加大藥物的不良反應。

    當然,出來較大的一些中成藥,如保和丸丸劑,這一類的建議用乾淨的小刀或手將藥丸分成小粒後,再用溫開水送服。

    5. 飲料送服

    有時候,身邊剛好就是沒有溫度適宜的飲用白開水,於是很多人隨手拿起了牛奶、果汁、茶水、可樂等各種飲料送服藥物,這樣會使飲料與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可能影響療效。所以還是耐心準備開水,放溫後再送服吧。

    6. 對著瓶口喝糖漿

    這樣喝糖漿,一方面容易汙染藥液,加速其變質;另一方面不能準確控制劑量,難以發揮最佳藥效。

    7. 多藥同服

    有些藥物之間會起相互作用,不建議同服。像服用避孕藥時最好避免服用抗結核藥物或防腦溢血的藥物,不然會導致避孕藥失效。用藥之前一定要主動向醫生或藥師諮詢哈,切不可自行隨意停藥或換藥。

    8. 注意飲食禁忌

    例如:服用治療頭痛的藥物期間不宜飲酒,因為酒精進入人體後需要被氧化成乙醛,乙醛再被氧化成乙酸在體內代謝。若服用了緩解頭痛的藥物會妨礙這一過程的正常進行,進而加重病情。

  • 2 # 中藥師說健康

    日常用藥有哪些誤區。吃五穀雜糧,免不了生病,生病就免不了吃藥,吃藥是有講究的,不能隨便亂吃。下面總結了一些日常吃藥容易犯的錯誤,如果有,及時改正吧。幹吞藥片:有些人吃藥的時候藉助唾液直接往下吞,不喝水,這種吃藥方法對身體的危害較大。幹吞藥片容易卡在食管中,刺激食管粘膜,引起食管發炎、食管潰爛等。記住,一定要用水送服,切不可再幹吞藥片,也不要用飲料牛奶等送服。

    對著瓶口喝藥:有些大瓶裝的口服液,一次10-20毫升的,有些人認為,反正是自己的藥瓶,就對著瓶口喝,這樣做是不對的,會汙染瓶中剩餘的藥品,加速變質。另一方面,也不好控制劑量,容易多喝,多喝的話藥效不會增加,增加的只是藥品的毒副作用。

    時斷時續:藥物發揮療效主要取決於它在血液中的恆定濃度,如果間斷,達不到發揮藥效的濃度,起不到控制疾病的作用。

    藥量過大或過小:有些人願意自己來決定劑量,不按照說明書的要求服用,自己隨意加大或減少劑量,這樣是不對的。劑量小,沒有藥效,劑量大,藥效不一定增加,毒副作用會顯著增強。

    療程不足:藥物治療需要一定的時間,比如尿路感染需要7-10天才可以治癒,若用藥2-3天症狀有所緩解就停藥,有可能會變成慢性炎症。

    突然停藥:許多慢性疾病需要長期堅持服藥控制病情,鞏固療效,如精神病、癲癇病、抑鬱症、高血壓、冠心病等,如想停藥,需要在醫師的指導下逐步進行,不要擅自停藥。

    隨意換藥:藥物顯示療效需要一定時間,如傷寒用藥需要3-7天,結核病需要半年。如果隨意換藥是治療複雜話,出了問題難以找出原因。

    模仿他人用藥:有的人看到別人吃某種藥物,感覺症狀相似,自己也跟著吃。這種用藥方式,忽視了個體差異。在病因不同、情況不同,模仿用藥等於無的放矢,輕則無效,重則延誤病情。

    經驗主義:有的人每當舊病復發時,就憑藉自己長期吃藥的“老經驗”,去藥店買藥來吃。其實,舊病復發,其誘因並不一定相同,有些症狀也不一定完全一致,還有可能因為某種藥物反覆使用,而產生藥源性疾病或者耐藥性。所以,舊病復發的時候,最好到醫院看醫生,按醫囑用藥。

    家庭備藥過期仍服用:藥品都是有有效期的,必須在有效期內使用,如果超出有效期就不能再服用了。因為藥品超出有效期,藥效會下降,毒副作用會增強,這種過期藥品,吃了只會延誤病情,加重不良反應。

  • 3 # 熊貓醫學

    生活中難免有所病痛,現代社會中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個醫療箱,裡面裝著常用的藥物,這種意識雖然很好,但是大部分人並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甚至有的人會透過“經驗”自醫自病,許多藥物自行憑經驗服用雖能暫時緩解症狀,但長此以往或不正確的用藥就會損壞健康。日常中的這4種常用藥,胡亂服用不僅不能治病,還會威脅健康,你在吃嗎?

    1.解熱鎮痛藥

    發燒或者疼痛的原因有很多種,發病的機制也很複雜,甚至有可能是重病的初期症狀,所以在病因還沒有明確之前胡亂食用此類藥物只能暫時緩解身體不適症狀,還可能掩蓋病情,造成治癒的假象,有礙醫生做出正確的診斷,甚至耽誤疾病的治療。

    2.瀉藥

    很多老年人有便秘的情況,這大多是因為老年人腸蠕動減弱導致的功能性便秘,如果只靠瀉藥導瀉很容易發生腸痙攣,故而會導致排便更加困難,長期服用瀉藥還會造成體內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流失,因此還是少用瀉藥為好,可用開塞露替代。

    3.補藥

    當下社會很多人“跟風”保健養生,甚至很多人信奉“有病必虛,有虛必補。”因此一味地追求滋補,各種補藥出現在家中,甚至在很多經濟情況較好家庭中會頻繁食用一些大補之物,從中醫學角度而言,這樣不科學的進補會破壞體內陰陽環境,甚至物極必反引發疾病。

    4.消炎藥

    抗生素是很多家庭小藥箱中的“必備藥”,無論是嗓子疼還是牙疼,許多人都會吃兩片消炎藥,甚至有的人把它看成了“萬能藥”,但殊不知亂用、濫用消炎藥不僅會導致身體產生耐藥性,還會對肝臟造成影響,甚至造成急性藥物性肝炎,所以應在醫生指導下再用該類藥物。

  • 4 # 天頓圖書

    在10月1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2019年“全國安全用藥月”啟動儀式上,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丁麗霞釋出了“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旨在闡述安全用藥科學方法,提示公眾關注用藥安全,指導公眾安全合理用藥。

    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

    一、家庭藥箱常整理,安全儲藥很重要

    家庭藥箱方便自我藥療,處置一些“小傷小病”。但是如果管理不好,家庭藥箱卻可能變成藥品過期浪費、藥物濫用、誤服誤用的“大禍害”。有兒童和老年人的家庭更要重視家庭藥箱的安全管理,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

    專家建議,家庭藥箱應做到“分類擺放有學問,存放位置要講究,定期整理有必要”。同時,家庭藥箱僅限於應急,對於不能確診、症狀較重、病情變化較大、用藥後短期症狀無改善、同時服用多種藥物的患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或諮詢藥師等專業人士。

    二、藥名相近藥效遠,服藥需要看分明

    疾病的治療很講究對症用藥,差之一字,謬以千“藥”,有些藥品名稱相似相近,甚至僅一字之差,但作用與療效大不相同。有些藥物通用名相同,但藥物劑型不同,服用方法也不一樣。

    針對較易混淆的藥品,患者在購買和服用之前,一定要核對包裝上的藥物名稱,看清楚說明書,向醫生或藥師諮詢適應症、用法用量。存放時要將易混淆藥品分開,避免用藥隱患例如鹽酸小檗鹼與鹽酸小檗胺,前者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黃連素,是止瀉類非處方藥,用於治療腸道感染;後者卻是升白細胞的藥物,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

    三、兒童發燒需降溫,合理使用退燒藥

    孩子一發燒,家長就緊張。專家表示,發燒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這是孩子全身免疫系統動員起來的表現,是免疫系統對病原菌做出的積極反應。發燒的時候產熱大於散熱,蓋的多或穿得多,都是不利於散熱降溫的。

    兒童發熱時肢體迴圈變差,會有額頭髮燙,手腳冰冷的症狀。對手腳冰涼的發燒患兒,可以適當多穿點衣服,或者蓋上被子保暖。但如果發燒的溫度過高,例如已經超過了38度,則不可再盲目穿衣捂汗,低齡的兒童體溫調劑機制較弱,汗腺發育不完全,可能會越捂越熱,引發兒童呼吸困難等危險。

    若孩子溫度超過38.5攝氏度,可以使用退燒藥降溫。不過,專家強調,不同種類的兒童退燒藥有不同的代謝途徑,兒童常用退燒藥有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這兩種藥不可混合服用,且一天用藥不要超過4次。如果用藥後體溫還是沒有下降的趨勢,需及時就醫。

    四、多藥共用須謹慎,提高用藥依從性

    安全用藥提倡“能少用藥就少用、能不用藥就不用”。多種藥物同服可能會產生相互作用,導致藥物的療效降低、毒性增強、甚至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傷害。

    老年人疾病(特別是慢性病)的發生率高,常有一人多病、多藥共用的情況,導致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機率增加。建議老年人最好將服用的藥記錄在本子上,列出藥品名稱、用法用量、服藥時間等。這樣做的好處:一是避免多服、漏服、誤服;二是在不同科室就診時可以將用藥記錄帶給醫生看,避免不同的醫生開具作用相同的藥品,也便於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調整用藥。

    另外,用藥依從性對老年人慢性病的治療非常重要。當老年人看到別人用某種藥物療效很好,或聽到親朋好友推薦某種治療方法時,一定不要簡單地照搬他人的經驗,最好先諮詢醫生和藥師看是否適合自身情況,按照醫生和藥師的指導服藥。

    五、激素治療應注意,合理使用是良藥

    腎上腺糖皮質激素,臨床上主要用於抗炎、抗休克,及免疫抑制,比如過敏性鼻炎,哮喘的治療與預防,面板相關疾病等。國內外兒童哮喘指南也均推薦吸入糖皮質激素作為兒童哮喘長期控制的一線治療藥物。激素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常使人望而卻步,拒之於千里之外。激素切不可濫用,但經醫生和藥師指導下合理使用激素,也是治療疾病的良藥。

    我們需要了解激素使用的注意事項,但不必談激素色變,以免延誤了疾病治療的最佳時機。一般來說,激素的不良反應與劑量和療程有關,較易發生在長期大量使用時或藥量減少過快或突然停藥時。預防不良反應發生的最佳方式是遵醫囑短期、適量使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治療。

    六、改善骨質疏鬆症,不能僅依靠補鈣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性骨骼疾病,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原發性骨質疏鬆和繼發性骨質疏鬆。女性絕經期後出現的骨質疏鬆,老年男性出現的骨質疏鬆都屬於原發性的骨質疏鬆;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誘因(如藥物)而引起的骨質疏鬆則屬於繼發性的骨質疏鬆。

    不同型別的骨質疏鬆,治療手段不一樣。鈣營養不良引起的骨質疏鬆,補充鈣劑會有一定效果。而原發性骨質疏鬆,比如絕經期女性發生的骨質疏鬆是由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盲目補鈣沒什麼作用。

    人的一生當中骨鈣含量呈現一條向上凸起的曲線,一般在35歲左右達到最大值,醫學上稱為骨峰值。峰值骨量越高,老年發生骨質疏鬆症的時間越晚,症狀與程度也越輕。想要獲得最佳骨量峰值,青少年時期就應該保障鈣質合理攝入,從而為中老年骨骼健康打下基礎。但也要注意不要過量補鈣,否則會使血液中血鈣含量過高,導致高鈣血癥,嚴重時引起腎結石、血管鈣化等併發症,危害身體健康。

    七、服華法林需監測,抗血栓要遵醫囑

    華法林是目前全世界使用最廣的口服抗凝藥,適用於心房顫動、人工心臟瓣膜置換術後、深靜脈血栓、肺栓塞等疾病的抗凝治療,臨床上常用於降低患者血液的凝固力以預防併發症(例如中風)的發生。

    長期口服華法林時,必須定期監測,根據指標進行劑量調整。監測的指標主要是國際標準化比值(INR)。由於服用華法林需5-7日後療效才可穩定,因此一般要求兩週內要每週測兩次INR,調整合適後,可以改為每個月測一次。

    抗凝治療方案的確定及抗凝治療的療程,均需由醫生根據診斷確定。請勿自行使用抗凝藥物進行自我藥療,或擅自改動醫生給予的藥物劑量。

    八、科學應對心絞痛,硝酸甘油要用對

    硝酸甘油已有百餘年的歷史,由於它具有起效快、療效肯定、使用方便和經濟等優點,至今仍是防治心絞痛最常用的藥物之一。硝酸甘油是很多心臟病人的救命藥,其作用機理是通過鬆弛血管平滑肌達到擴張血管效果,從而使心肌耗氧量減少緩解心絞痛,同時它還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缺血區血液灌注的效應。

    俗語有云“事不過三”,對於硝酸甘油的應用亦是如此。硝酸甘油服藥時,應儘量採用坐姿、用舌下含服的方式,每次一片。注意不要用水送服,否則會極大的影響用藥效果。如不見效,應隔5分鐘再舌下含服一次,最多連續應用3次。若心絞痛仍然無法得到緩解,應警惕心肌梗塞的徵兆,請勿再加大藥量,需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前往醫院就診,並告知醫生患者已經服用硝酸甘油的劑量和情況,以免延誤病情。

    硝酸甘油的有效期為3年,但是該藥理化性質不穩定,還有揮發性,溫度會使硝酸甘油進行分解,故應存放在不超過20度的陰涼處,用棕色瓶子避光、密封儲存,避免反覆開啟瓶蓋。隨身攜帶硝酸甘油時注意不要貼身,以免體溫促進藥物的揮發。藥品開啟後可能在3~6個月內失效,注意及時更換。

    九、規律服用降壓藥,生活方式做輔助

    高血壓是腦血管疾病導致居民死亡和殘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不僅是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同時還會增高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腎臟疾患等疾病的發病風險。

    高血壓患者降壓治療時必須要掌握緩慢、平穩的原則,選擇對自己最適合、最有效、最耐受的藥物,遵照醫囑按時按量服藥;因病情變化需要調整用藥種類或劑量時,要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進行,以免血壓波動,導致病情加重。

    高血壓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所造成的,其中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高血壓病病人發生併發症的原因除了血壓升高外,尚有其他許多因素,這些因素醫學上稱為“危險因素”,如吸菸、酗酒、攝入食鹽過多、體重超重、血糖升高、血脂異常、缺乏運動和體育鍛煉、性格暴躁等。所以,藥物治療的同時也需要採取綜合措施,除選擇適當的藥物外,特別還要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否則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十、長期服藥要複診,根據病情來調整

    隨著公眾對合理用藥、安全用藥認識的提高,患者在服藥依從性方面普遍改善,但往往僅是醫生告知用法用量及用藥療程後遵從醫囑用藥。

    規律服用藥物雖可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但長期服用後仍有可能出現不良反應或是療效欠佳的情況。有些患者自以為有經驗,長期只吃藥不復診,這樣可能會造成無法評價療效和評估不良反應。因此,長期服藥的患者應遵醫囑定期複查,其好處是不僅能觀察藥物的療效,同時能及時規避一定的不良反應,使我們更安全地使用藥物。與藥物相關的定期複查通常包括血常規、凝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脂、離子等檢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到底是身體重要還是錢財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