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自己多年前註釋的《滕王閣序》。裡頭有所有的典故加解釋。希望你能滿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zhěn),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huáng)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qǐ )戟(jǐ)遙臨;宇文新州之懿(yì)範,襜(chān )帷(wéi)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lǎo)(10)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yán)驂騑(cān fēi)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fú )渚,窮島嶼之縈(yíng)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披繡闥(tà),俯雕甍(méng )。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yū)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gě)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zhú)。雲銷雨霽(jì),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lǐ)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襟甫暢,逸興遄(chuán)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è)。睢(suī)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zūn);鄴(yè)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並。窮睇眄(miǎn)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目吳會(kùai)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hūn)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chuǎn);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què)之長風。舍簪(zān)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tāo)陪鯉對;今茲捧袂(mèi),喜託龍門。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慚。
嗚呼!勝地不常,盛筵(yán)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1 翼軫:天文學家把星宿的分佈與地面的區域對應劃分,稱為分野。翼、軫都是星宿名,南昌在翼、軫分野之內。
2 衡廬:衡山(屬衡州)、廬山(屬江州)。地接衡廬,是說南昌在地域上與兩山相接。
3 蠻荊、甌越:古少數民族名,至唐已都漢化
4 “吳之未滅也,斗牛之間常有紫外紫氣。及吳平之後,紫氣愈明。華聞豫章人雷煥妙達偉象,乃要煥宿,因登樓仰觀。華曰:‘是何祥也?’煥曰:‘寶劍之精,上徹於大耳。’華曰:‘在何郡’?煥曰:‘在豫章豐城。’華即補煥為豐城令。煥到縣掘獄屋基得一石函,中有雙劍,並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煥遣使送一劍與華,留一自佩。”
5 《後漢書·徐稚傳》時陳蕃為太守,以禮請署功曹,不免之,既謁而退。蕃在郡不接賓客, 惟來特設一榻,去則縣之。後舉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6 臺隍:六朝時的臺城,故址在南京雞鳴山南。隍,即城池,城鎮,此指建於高處的城池。
7 棨(qǐ )戟(jǐ):有繒衣的戟。為古代官吏出行時用作前導的一種儀仗
8 襜(chān )帷(wéi):車帷,古時馬車四周的布簾。7,8均為複詞,二字實指一義
9 秋季七八九三個月分別稱孟秋、仲秋和季秋
10 潦:雨後積水
11 儼:整頓。驂騑:駕在服馬兩側的馬。《墨子·七患》:“徹驂騑,塗不芸。”後指駕車之馬。
12 桂殿:相傳月宮之上桂樹生長茂盛,故以桂殿稱月宮,引為華美建築。蘭宮:傳為趙飛燕所居宮殿。
13 披:推開。甍:屋脊。
14 盈視其山野曠,駭矚其山川紆
15 閭:裡大門。閻:裡二門
16 區:小房屋。
17 彭蠡:古澤
18 遙:遙望。遄:快速
19 睢園:西漢梁孝王劉武,劉邦的孫子,文帝的兒子,景帝的同胞兄弟,被封於梁,以開封為都城。他在歷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建了一座很大的梁園,即文中說的“睢園”。梁孝王自小享盡榮華富貴,也為保衛漢室江山立下了大功。平息了七王之亂後,遂在梁國大興土木。他以睢陽為中心,依託自然景色,修建了一個很大的花園,稱東苑,也叫菟園,後人稱為梁園。《漢書》載:“梁孝王築東苑,方三百餘里”。梁園中的房舍雕龍畫鳳,金碧輝煌,幾乎可和皇宮媲美。睢水兩岸,竹林連綿十餘里,各種花木應有盡有,飛禽走獸品類繁多,梁王經常在這裡獰獵、宴飲,大會賓朋。天下的文人雅士如枚乘、嚴忌、司馬相如等雲集梁園,成了梁孝王的座上賓。俗成語“梁園雖好,不是久留之地”就是來自這個典故。
20 彭澤指陶淵明,他曾做過彭澤令,喜歡飲酒,所以說“彭澤之樽”。《歸去來辭》中有“攜幼入室,有酒盈樽”的句子。
21 “鄴水朱華”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過《公宴詩》,詩中有句“朱華冒綠池”。朱華,字面是紅色的花,這裡指荷花(芙蓉)。臨川,指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他曾任臨川內史。這裡稱謝靈運是稱官職,和稱王安石為王臨川(籍貫)不同。曹植與謝靈運分處魏晉時代的首尾兩端,植是出漢音,啟魏響,靈運是出東晉,啟宋端;二人身世相似,命途多舛,其詩歌承繼亦有淵源。謝靈運對曹植的才華非常崇拜,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22 謝靈運在《擬魏太子鄴中詩集序》中所說“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另有解為《文選》劉琨《答盧諶》:“音以賞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暢神。之子之往,四美不臻。”李善注:“四美,音、味、文、言也。”。個人認為前說在文章結構和思想傳承上都較為靠譜。第一段客套話說完之後,便寫“良臣”,第三段“美景”,第四段賞心樂事。二難當指賢主嘉賓。另有解二難為《世說新語·規箴》中的典故:
何晏、鄧颺令管輅作卦,雲:“不知位至三公不?”卦成,輅稱引古義, 深以戒之。颺曰:“此老生之常談。”晏曰:“知幾其神乎,古人以為難,交疏 吐誠,今人以為難。今君一面,盡二難之道,可謂‘明德惟馨’。《詩》不云乎,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並注引之。
23 南溟:語出《莊子·逍遙遊》。天柱語出《山海經·神異經》:“崑崙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里,員周如削,銅柱下有屋,壁方百丈。”北辰指北極星。此句有暗喻宦海深沉,皇恩遠淼之意。
24 帝閽:天帝的守門人。《離騷》:“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宣室:西漢未央宮的正殿,是皇帝召見大臣議事的地方。賈誼貶謫長沙四年後,漢帝曾召他回長安,在宣室中問以鬼神之事。李商隱·《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25 《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節選)馮唐者,其大父趙人。父徙代。漢興徙安陵。唐以孝著,為中郎署長,事文帝。文帝輦過,問唐曰:“父老何自為郎?家安在?”唐具以實對。文帝曰:“吾居代時,吾尚食監高祛數為我言趙將李齊之賢,戰於鉅鹿下。今吾每飯,意未嘗不在鉅鹿也。父知之乎?”唐對曰:“尚不如廉頗、李牧之為將也。”上曰:“何以?” 唐曰:“臣大父在趙時,為官率將,善李牧。臣父故為代相,善趙將李齊,知其為人也。”上既聞廉頗、李牧為人,良說,而搏髀曰:“嗟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而為吾將,吾豈憂匈奴哉!”唐曰:“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讓曰:“公奈何眾辱我,獨無間處乎?”唐謝曰:“鄙人不知忌諱。”
當是之時,匈奴新大入朝那,殺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為意,乃卒復問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頗、李牧也?”唐對曰:“臣聞上古王者之遣將也,跪而推轂 ,曰:‘閫以內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將軍制之。’軍功爵賞皆決於外,歸而奏之。此非虛言也。臣大父言,李牧為趙將,居邊,軍市之租皆自用饗士,賞賜決於外,不從中擾也。委任而責成功。故李牧乃得盡其智慧,遣選車千三百乘,彀騎萬三千,百金之士十萬,是以北逐單于,破東胡,滅澹林,西抑強秦,南支韓、魏。當是之時,趙幾霸。其後會趙王遷立,其母倡也。王遷立,乃用郭開讒,卒誅李牧,令顏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為秦所禽滅。今臣竊聞魏尚為雲中守,其軍市租盡以饗士卒,出私養錢,五日一椎牛,饗賓客軍吏舍人,是以匈奴遠避,不近雲中之塞。虜曾一入,尚率車騎擊之,所殺甚眾。夫士卒盡家人子,起田中從軍,安知尺籍伍符。終日力戰,斬首捕虜,上功幕府,一言不相應,文吏以法繩之。其賞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為陛下法太明,賞太輕,罰太重。且雲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虜差六級,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罰作之。由此言之,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能用也。臣誠愚,觸忌諱,死罪死罪!”文帝說,是日令馮唐持節赦魏尚,復以為雲中守,而拜唐為車騎都尉,主中尉及郡國車士。
蘇軾·《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26 《漢書·卷四·賈誼列傳》:然 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國,其說皆誼發之。於是天子議以誼任公卿之位。絳、 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毀誼曰:“雒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 亂諸事。”於是天子後亦疏之,不用其議,以誼為長沙王太傅。
27 《漢書·卷八十三·逸士傳》:(鴻)仰慕前世高士,而為四皓以來二十四人作頌。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 曰:“陟彼北芒兮,噫!顧覽帝京兮,噫!宮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勞兮,噫! 遼遼未央兮,噫!”肅宗聞而非之,求鴻不得。乃易姓運期,名耀,字侯光,與 妻子居齊魯之間。……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 仰視,舉案齊眉。(至此引出一成語,無他意)
28 《晉書·列傳第六十》: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門,有水曰貪泉,飲者懷無厭之慾。隱之既至,語其親人曰:“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越嶺喪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飲之,因賦詩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厲,常食不過菜及乾魚而已,帷帳器服皆付外庫,時人頗謂其矯,然亦終始不易。
29 《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耶?”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
30 賒:遠。東隅:東方,日之東方為晨,故代指晨時。桑榆:夕陽的餘輝照在桑榆樹梢上,借指落日餘光處。典見《後漢書·卷十七·馮異傳第七》:“璽書勞異曰:‘ 赤眉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方論功賞,以答大勳。’”
31 《後漢書··卷七十六·循吏列傳》:孟嘗字伯周,會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為戶曹史。上虞有寡婦至孝,養姑。姑年老壽終,夫娣先懷嫌忌,乃誣厭苦供養,加鴆其母,列訟縣庭。郡不加尋察,遂結竟其罪。嘗先知枉狀,備言之於太守,太守不為理。嘗哀泣外門,因謝病去,婦竟冤死。自是郡中連旱二年,禱請無所獲。後太守殷丹到官,訪問其故,嘗詣府具陳寡婦冤誣之事。因曰:“昔東海孝婦,感天致旱,於公一言,甘澤時降。宜戮訟者,以謝冤魂,庶幽枉獲申,時雨可期。”丹從之,即刑訟女而祭婦墓,天應澍①雨,谷稼以登。嘗後策孝廉,舉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遷合浦太守。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常通商販,貿糴糧食。先時宰守並多貪穢,詭人採求,不知紀極,珠遂漸徙於交阯郡界。於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餓死於道。嚐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商貨流通,稱為神明。以病自上,被徵當還,吏民攀車請之。嘗既不得進,乃載鄉民船夜遁去。隱處窮澤,身自耕傭。鄰縣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餘家。桓帝時,尚書同郡楊喬上書薦曰:“嘗安仁弘義,耽樂道德,清行出俗,能幹絕群。前更守宰,移風改政,去珠復還,饑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財產易積,掌握之內,價盈兼金,而嘗單身謝病,躬耕壟次,匿景藏採,不揚華藻。臣不敢苟私鄉曲,竊感禽息②,亡身進賢。”嘗竟不見用,年七十,卒於家。
32 《魏氏春秋》:(阮籍)時率意獨駕,不由經路,車跡所窮,輒痛哭而反。
33 《漢書·卷六十四下·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載:“ 南越 與 漢 和親,乃遣 軍 使 南越 ,說其王,欲令入朝,比內諸侯。軍 自請:‘願受長纓,必羈 南越王 而致之闕下。’”
34 《後漢書·班超傳》: “超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後立功西域,封定遠侯。《宋書·卷七十六·列傳第三十六》:宗愨,字元幹,南陽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註明:此宋為南北朝宋)
35 《晉書·列傳第四十九》安嘗戒約子侄,因曰: 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 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 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玉樹臨風,語亦出於此。
36 《烈女傳·卷一·母儀》: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a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躄[bì],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於屠,孟子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shuò,夏曆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ī,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 “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於此。
37 《論語·季氏》:“(孔子)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
38 捧袂:拱手。龍門:謂聲望高的人的府第。
39 楊意:楊得意,舉薦司馬相如之人。《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居久之,蜀人楊得意為狗監,侍上。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 此人同時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上驚,乃召問相如。……相如既奏大人之頌,天子大說,飄飄有凌雲之氣,似遊天地之間意。
40 《呂氏春秋·本味篇》:俞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俞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41 蘭亭所指,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人聚會蘭亭,留下《蘭亭集》的盛宴。《晉書·石崇傳》:“ 崇 有別館在 河陽 之 金谷 ,一名 梓澤 。送者傾都,帳飲於此焉。”
這是我自己多年前註釋的《滕王閣序》。裡頭有所有的典故加解釋。希望你能滿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zhěn),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huáng)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qǐ )戟(jǐ)遙臨;宇文新州之懿(yì)範,襜(chān )帷(wéi)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lǎo)(10)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yán)驂騑(cān fēi)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fú )渚,窮島嶼之縈(yíng)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披繡闥(tà),俯雕甍(méng )。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yū)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gě)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zhú)。雲銷雨霽(jì),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lǐ)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襟甫暢,逸興遄(chuán)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è)。睢(suī)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zūn);鄴(yè)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並。窮睇眄(miǎn)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目吳會(kùai)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hūn)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chuǎn);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què)之長風。舍簪(zān)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tāo)陪鯉對;今茲捧袂(mèi),喜託龍門。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慚。
嗚呼!勝地不常,盛筵(yán)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1 翼軫:天文學家把星宿的分佈與地面的區域對應劃分,稱為分野。翼、軫都是星宿名,南昌在翼、軫分野之內。
2 衡廬:衡山(屬衡州)、廬山(屬江州)。地接衡廬,是說南昌在地域上與兩山相接。
3 蠻荊、甌越:古少數民族名,至唐已都漢化
4 “吳之未滅也,斗牛之間常有紫外紫氣。及吳平之後,紫氣愈明。華聞豫章人雷煥妙達偉象,乃要煥宿,因登樓仰觀。華曰:‘是何祥也?’煥曰:‘寶劍之精,上徹於大耳。’華曰:‘在何郡’?煥曰:‘在豫章豐城。’華即補煥為豐城令。煥到縣掘獄屋基得一石函,中有雙劍,並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煥遣使送一劍與華,留一自佩。”
5 《後漢書·徐稚傳》時陳蕃為太守,以禮請署功曹,不免之,既謁而退。蕃在郡不接賓客, 惟來特設一榻,去則縣之。後舉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6 臺隍:六朝時的臺城,故址在南京雞鳴山南。隍,即城池,城鎮,此指建於高處的城池。
7 棨(qǐ )戟(jǐ):有繒衣的戟。為古代官吏出行時用作前導的一種儀仗
8 襜(chān )帷(wéi):車帷,古時馬車四周的布簾。7,8均為複詞,二字實指一義
9 秋季七八九三個月分別稱孟秋、仲秋和季秋
10 潦:雨後積水
11 儼:整頓。驂騑:駕在服馬兩側的馬。《墨子·七患》:“徹驂騑,塗不芸。”後指駕車之馬。
12 桂殿:相傳月宮之上桂樹生長茂盛,故以桂殿稱月宮,引為華美建築。蘭宮:傳為趙飛燕所居宮殿。
13 披:推開。甍:屋脊。
14 盈視其山野曠,駭矚其山川紆
15 閭:裡大門。閻:裡二門
16 區:小房屋。
17 彭蠡:古澤
18 遙:遙望。遄:快速
19 睢園:西漢梁孝王劉武,劉邦的孫子,文帝的兒子,景帝的同胞兄弟,被封於梁,以開封為都城。他在歷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建了一座很大的梁園,即文中說的“睢園”。梁孝王自小享盡榮華富貴,也為保衛漢室江山立下了大功。平息了七王之亂後,遂在梁國大興土木。他以睢陽為中心,依託自然景色,修建了一個很大的花園,稱東苑,也叫菟園,後人稱為梁園。《漢書》載:“梁孝王築東苑,方三百餘里”。梁園中的房舍雕龍畫鳳,金碧輝煌,幾乎可和皇宮媲美。睢水兩岸,竹林連綿十餘里,各種花木應有盡有,飛禽走獸品類繁多,梁王經常在這裡獰獵、宴飲,大會賓朋。天下的文人雅士如枚乘、嚴忌、司馬相如等雲集梁園,成了梁孝王的座上賓。俗成語“梁園雖好,不是久留之地”就是來自這個典故。
20 彭澤指陶淵明,他曾做過彭澤令,喜歡飲酒,所以說“彭澤之樽”。《歸去來辭》中有“攜幼入室,有酒盈樽”的句子。
21 “鄴水朱華”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過《公宴詩》,詩中有句“朱華冒綠池”。朱華,字面是紅色的花,這裡指荷花(芙蓉)。臨川,指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他曾任臨川內史。這裡稱謝靈運是稱官職,和稱王安石為王臨川(籍貫)不同。曹植與謝靈運分處魏晉時代的首尾兩端,植是出漢音,啟魏響,靈運是出東晉,啟宋端;二人身世相似,命途多舛,其詩歌承繼亦有淵源。謝靈運對曹植的才華非常崇拜,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22 謝靈運在《擬魏太子鄴中詩集序》中所說“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另有解為《文選》劉琨《答盧諶》:“音以賞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暢神。之子之往,四美不臻。”李善注:“四美,音、味、文、言也。”。個人認為前說在文章結構和思想傳承上都較為靠譜。第一段客套話說完之後,便寫“良臣”,第三段“美景”,第四段賞心樂事。二難當指賢主嘉賓。另有解二難為《世說新語·規箴》中的典故:
何晏、鄧颺令管輅作卦,雲:“不知位至三公不?”卦成,輅稱引古義, 深以戒之。颺曰:“此老生之常談。”晏曰:“知幾其神乎,古人以為難,交疏 吐誠,今人以為難。今君一面,盡二難之道,可謂‘明德惟馨’。《詩》不云乎,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並注引之。
23 南溟:語出《莊子·逍遙遊》。天柱語出《山海經·神異經》:“崑崙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里,員周如削,銅柱下有屋,壁方百丈。”北辰指北極星。此句有暗喻宦海深沉,皇恩遠淼之意。
24 帝閽:天帝的守門人。《離騷》:“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宣室:西漢未央宮的正殿,是皇帝召見大臣議事的地方。賈誼貶謫長沙四年後,漢帝曾召他回長安,在宣室中問以鬼神之事。李商隱·《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25 《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節選)馮唐者,其大父趙人。父徙代。漢興徙安陵。唐以孝著,為中郎署長,事文帝。文帝輦過,問唐曰:“父老何自為郎?家安在?”唐具以實對。文帝曰:“吾居代時,吾尚食監高祛數為我言趙將李齊之賢,戰於鉅鹿下。今吾每飯,意未嘗不在鉅鹿也。父知之乎?”唐對曰:“尚不如廉頗、李牧之為將也。”上曰:“何以?” 唐曰:“臣大父在趙時,為官率將,善李牧。臣父故為代相,善趙將李齊,知其為人也。”上既聞廉頗、李牧為人,良說,而搏髀曰:“嗟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而為吾將,吾豈憂匈奴哉!”唐曰:“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讓曰:“公奈何眾辱我,獨無間處乎?”唐謝曰:“鄙人不知忌諱。”
當是之時,匈奴新大入朝那,殺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為意,乃卒復問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頗、李牧也?”唐對曰:“臣聞上古王者之遣將也,跪而推轂 ,曰:‘閫以內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將軍制之。’軍功爵賞皆決於外,歸而奏之。此非虛言也。臣大父言,李牧為趙將,居邊,軍市之租皆自用饗士,賞賜決於外,不從中擾也。委任而責成功。故李牧乃得盡其智慧,遣選車千三百乘,彀騎萬三千,百金之士十萬,是以北逐單于,破東胡,滅澹林,西抑強秦,南支韓、魏。當是之時,趙幾霸。其後會趙王遷立,其母倡也。王遷立,乃用郭開讒,卒誅李牧,令顏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為秦所禽滅。今臣竊聞魏尚為雲中守,其軍市租盡以饗士卒,出私養錢,五日一椎牛,饗賓客軍吏舍人,是以匈奴遠避,不近雲中之塞。虜曾一入,尚率車騎擊之,所殺甚眾。夫士卒盡家人子,起田中從軍,安知尺籍伍符。終日力戰,斬首捕虜,上功幕府,一言不相應,文吏以法繩之。其賞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為陛下法太明,賞太輕,罰太重。且雲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虜差六級,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罰作之。由此言之,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能用也。臣誠愚,觸忌諱,死罪死罪!”文帝說,是日令馮唐持節赦魏尚,復以為雲中守,而拜唐為車騎都尉,主中尉及郡國車士。
蘇軾·《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26 《漢書·卷四·賈誼列傳》:然 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國,其說皆誼發之。於是天子議以誼任公卿之位。絳、 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毀誼曰:“雒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 亂諸事。”於是天子後亦疏之,不用其議,以誼為長沙王太傅。
27 《漢書·卷八十三·逸士傳》:(鴻)仰慕前世高士,而為四皓以來二十四人作頌。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 曰:“陟彼北芒兮,噫!顧覽帝京兮,噫!宮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勞兮,噫! 遼遼未央兮,噫!”肅宗聞而非之,求鴻不得。乃易姓運期,名耀,字侯光,與 妻子居齊魯之間。……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 仰視,舉案齊眉。(至此引出一成語,無他意)
28 《晉書·列傳第六十》: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門,有水曰貪泉,飲者懷無厭之慾。隱之既至,語其親人曰:“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越嶺喪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飲之,因賦詩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厲,常食不過菜及乾魚而已,帷帳器服皆付外庫,時人頗謂其矯,然亦終始不易。
29 《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耶?”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
30 賒:遠。東隅:東方,日之東方為晨,故代指晨時。桑榆:夕陽的餘輝照在桑榆樹梢上,借指落日餘光處。典見《後漢書·卷十七·馮異傳第七》:“璽書勞異曰:‘ 赤眉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方論功賞,以答大勳。’”
31 《後漢書··卷七十六·循吏列傳》:孟嘗字伯周,會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為戶曹史。上虞有寡婦至孝,養姑。姑年老壽終,夫娣先懷嫌忌,乃誣厭苦供養,加鴆其母,列訟縣庭。郡不加尋察,遂結竟其罪。嘗先知枉狀,備言之於太守,太守不為理。嘗哀泣外門,因謝病去,婦竟冤死。自是郡中連旱二年,禱請無所獲。後太守殷丹到官,訪問其故,嘗詣府具陳寡婦冤誣之事。因曰:“昔東海孝婦,感天致旱,於公一言,甘澤時降。宜戮訟者,以謝冤魂,庶幽枉獲申,時雨可期。”丹從之,即刑訟女而祭婦墓,天應澍①雨,谷稼以登。嘗後策孝廉,舉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遷合浦太守。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常通商販,貿糴糧食。先時宰守並多貪穢,詭人採求,不知紀極,珠遂漸徙於交阯郡界。於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餓死於道。嚐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商貨流通,稱為神明。以病自上,被徵當還,吏民攀車請之。嘗既不得進,乃載鄉民船夜遁去。隱處窮澤,身自耕傭。鄰縣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餘家。桓帝時,尚書同郡楊喬上書薦曰:“嘗安仁弘義,耽樂道德,清行出俗,能幹絕群。前更守宰,移風改政,去珠復還,饑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財產易積,掌握之內,價盈兼金,而嘗單身謝病,躬耕壟次,匿景藏採,不揚華藻。臣不敢苟私鄉曲,竊感禽息②,亡身進賢。”嘗竟不見用,年七十,卒於家。
32 《魏氏春秋》:(阮籍)時率意獨駕,不由經路,車跡所窮,輒痛哭而反。
33 《漢書·卷六十四下·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載:“ 南越 與 漢 和親,乃遣 軍 使 南越 ,說其王,欲令入朝,比內諸侯。軍 自請:‘願受長纓,必羈 南越王 而致之闕下。’”
34 《後漢書·班超傳》: “超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後立功西域,封定遠侯。《宋書·卷七十六·列傳第三十六》:宗愨,字元幹,南陽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註明:此宋為南北朝宋)
35 《晉書·列傳第四十九》安嘗戒約子侄,因曰: 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 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 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玉樹臨風,語亦出於此。
36 《烈女傳·卷一·母儀》: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a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躄[bì],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於屠,孟子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shuò,夏曆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ī,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 “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於此。
37 《論語·季氏》:“(孔子)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
38 捧袂:拱手。龍門:謂聲望高的人的府第。
39 楊意:楊得意,舉薦司馬相如之人。《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居久之,蜀人楊得意為狗監,侍上。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 此人同時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上驚,乃召問相如。……相如既奏大人之頌,天子大說,飄飄有凌雲之氣,似遊天地之間意。
40 《呂氏春秋·本味篇》:俞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俞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41 蘭亭所指,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人聚會蘭亭,留下《蘭亭集》的盛宴。《晉書·石崇傳》:“ 崇 有別館在 河陽 之 金谷 ,一名 梓澤 。送者傾都,帳飲於此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