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nBeta
-
2 # 想打人的小白
雖然我不知道遠古人類具體是採取什麼方式來狩獵猛獁象的,但是我想總歸是脫離不了“君子善假於物”的。
遠古人類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生存、發展,正是他們敬畏自然、順應規律,善於利用外界條件所創造出來的。
-
3 # 皮皮生live
眾人圍之然後擊殺!其實當時古人類智商已經很高了,用工具,火,猛獁象雖然體型大,但也終究抵不過擁有高智商,會使用工具的古人類,最重要的是會使用火!
-
4 # 是小波浪啊
一隻成年猛獁象高3米,重9噸,門牙有1.5米。
這麼大傢伙,咋抓?有辦法
1:坐山觀虎鬥法。激怒猛獁象,帶著它衝向劍齒虎,他倆打完,你坐收漁翁之利就行了
2:請君入甕。提前挖個3米深5米寬大坑,然後把粗糙的大網鋪在坑面上,用石頭壓住網角。再用薄荷味植物和乾草鋪滿大網。剩下的就是等著被薄荷味吸引過來的猛獁象就行了
3:人多欺負人少。拿起武器衝向猛獁象就完事了,最終人數過多,猛獁象疲勞而死
-
5 # 赴58970346
古人是怎麼捕捉猛獁象的?這個問題有點意思。
首先我們知道猛獁象體型很大,體型大力量也大,所說脾氣也不好。如果單純靠人力而不使用武器或陷井的話應該很難的。但那個時候的人的武器應該也就是石頭棍棒之類的。所以武器也幫不上大忙。既然武器幫不上大忙,那大概只能用陷井了。
以前看過一部電影,叫什麼名字忘記了。裡面有個鏡頭是一群人捕捉猛獁象的:一群人趕著幾頭猛獁象往一個山谷口走,在山谷口事先佈置一張網,網好像還綁在兩塊大石頭上。在最後一頭象跑過的時候把網拉起來。但猛獁象的力氣太大,掙脫了跑,主人公拿著一根槍(木棒的前端套個尖的動物骨頭)追,最後好像是猛獁象摔倒剛好倒在主人公豎立著槍上。主角光環你懂的。
現實中我估計用這個方法有點難,第一:首先那時候如果要做個網,估計也只能用樹滕這類的。而這種網應該也很笨重。要剛好攔住最後一頭象的難度估計很大。第二:像這電影裡演的一樣,因為猛獁象的力氣太大,攔住了也容易掙脫。
現實中可能是先挖個陷井,再把猛獁象趕入陷井後用石頭或者用前端套著尖銳動物骨頭的槍使其死亡。
-
6 # 深度工場
1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如何捕獵猛獁象,其實,我們可以從一些影片看到,非洲土著如何獵殺非洲大象。主要,就是,獵殺單獨行動的大象,主要武器就是,削尖的長矛,透過投矛,來殺死大象。
一群非洲獵手圍著大象,不斷投擲標槍,直到大象倒下死亡。從影片來看,十幾支長矛投擲出去,大象也就熬不住了。
波蘭的考古學家已經在25000年前的猛獁象骨中發現了一塊燧石,這也證明,古人也是使用標槍來獵殺猛獁象。早期的人類使用猛獁毛皮,骨頭和象牙來製作衣物和住所。許多35,000年和11,500年前的洞穴壁畫描繪了各種風格和大小的猛獁象。
在波蘭的克拉科夫,1967年發行了110頭猛獁象的遺骸,而且,正是從這裡的肋骨當中,找到了燧石頭,另外在周圍,還有至少數百把燧石刀。這裡是,古人分割大象,也就是切肉分肉的地方。
猛獁象有6噸重,還有10釐米厚的面板和脂肪,說起來實際上與現代非洲象在皮層和脂肪厚度上比較近似。非洲土著的土質標槍可以刺穿現代大象,古人的標槍也一樣可以刺穿猛獁象的面板。
在冰河期,人類追隨猛獁象的足跡遷移到了世界各地,猛獁象應該是當時人類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在非洲,原始獵人並沒有造成大型動物的顯著減少,因為,除了肉,他們還可以食用植物。相比之下,北方的原始人的主食就是肉,只有在夏季很短的時間裡才有一點漿果。
-
7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這個問題不能說是很標準的歷史問題,但符合史前文明研究的範疇,所以還是來答一答。
猛獁象,其實就是長毛象,480萬年前,與亞洲象由相同的祖先分支下來的——也就是說,當時的大象,一部分留在了亞洲,一部分則繼續北上,而鑑於北方的氣候寒冷,他們便演化出了一種黑色的細密長毛,彷彿人類的保暖衣一般——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因為這些長毛,使人誤以為猛獁象要比其他象龐大許多,但認真講,其實普通猛獁的身高和體重,都和亞洲象差不多——當然,猛獁的頭特別大,大門牙也更為顯眼。
當猛獁象剛來到亞歐大陸北部之際,幾乎沒有什麼足以威脅其存在的天敵,所以它們的日子很安樂。甚至,在早期人類出現之際也是如此。譬如沒有弓箭的尼安德特人,起初就拿這種龐然大物沒有辦法。所以猛獁象優哉安樂地從人類面前走過,毫無懼意。
但面對如此龐大的一尊巨肉,尼安德特人又豈能放過?他們手裡沒有弓箭,只有長矛,但長矛也可以用來攻擊猛獁象啊!
具體而言,就是若干尼安德特人用長矛逼近猛獁,而再遲鈍的猛獁,也會被長矛刺痛,於是就向前奔跑 ——此外,我們都知道北京猿人會用火、借火、存火,而尼安德特人的已經學會了人工取火,所以他們更能用火來威逼猛獁。
最後,尼安德特人就會為猛獁設定一個奔跑的終點——懸崖(或者沼澤)!
而當猛獁象因為懼火或是人類的長矛攻擊而不小心摔下懸崖或沼澤,那麼這裡便成了早期人類的一塊取食聖地。用石塊和長矛把已然摔傷無法抵抗的象殺死,然後上去幾個人把象腿砍下來,搭到沼澤邊,讓其他人踩著象腿走到象身上,割下大塊帶肋骨的象肉,用長矛插著運回駐地,有人用工具砸開象頭,吞食尚還溫熱的象腦(用今天的眼光看,他是在大吃補品),砍下象鼻,挖出內臟。運走了這頭象可食的部分,其餘的便丟棄在沼澤裡——數百年後沼澤乾燥,這些儲存下來的猛獁遺骨,便成為了化石。
當然在西伯利亞,也會發現猛獁象並非人類因素,摔下懸崖或墮入冰湖的現象。那麼這些象,就會完美地儲存下來。
就整體而言,猛獁象的滅絕,還是得歸因於人類。尤其是後期人類的大遷徙,從熱帶地區大量進入溫帶地區,捕食了溫帶地區少量的猛獁之後,他們又來到較為寒冷的北部歐洲與亞洲,在這裡發現了數量極為龐大的猛獁,當此時,人類的祖先簡直就是雙眼放光啊!
走出非洲的人類,顯然比尼安德特人更懂得戰術合作,而且他們還有一項新武器:弓箭!要知道,昔日捕食猛獁的尼安德特人都被他們給滅了,何況是猛獁呢?
而猛獁本身,又是一種生長緩慢的群居動物。現代象從懷孕到產仔需要22個月,生活在嚴寒地帶的猛獁象,孕期顯然會更長。小象誕生之後又必須有母象來保護它、哺育它,直到成熟——而無論是哪個時間段,一夥原始人類的出現,都足以滅絕這個象群。
如今在歐洲中部和亞洲北部,大約有30個猛獁墓地,成百上千的骨頭緊密堆積在不到60平米的地方。在一些遺址,還發現了猛獁骨頭搭建的小屋,這當然是人類乾的。研究者說:“猛獁象的許多代都在同一個地點被殺死,惟有古老人類,可以做到這一點。”
研究者甚至還說,狗,是這場大捕殺的幫兇。
當然,眼下又有人夢想復活猛獁象。2017年,據說有中國科學家恢復了猛獁象細胞的全功能,形成了胚胎細胞,只待合格代孕體,猛獁象就可從4000多年前穿越而來,驚豔迴歸。
但問題是:合格代孕體是啥?現代亞洲象可以充當這個角色嗎?
-
8 # 小宇堂
猛獁是史前最具標誌性的生物之一,被認為已經滅絕了1萬年。它以長而蓬鬆的皮毛和巨大的象牙而著稱,因此在覓食時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幾乎應該沒有天敵,而且基本處於食物鏈頂端。考古學領域的一大爭論就集中在全新世早期猛獁滅絕的原因。科學家在是氣候變化導致猛獁數量減少的原因還是這些動物被人類獵殺而滅絕的問題上存在分歧。
人類和猛獁並存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早期的人類使用猛獁象的皮毛、骨頭和象牙製作衣服並搭建住所。許多可追溯到35000和11500年前的洞穴壁畫描繪了各種各樣的不同尺寸的猛獁。猛獁不一般,但也是大象人們經常認為猛獁象是巨大的巨獸,比現代大象大得多。但是,這是一個大大的誤解。實際上,它們的大小與今天的非洲象差不多。一隻成年猛獁重約6-8噸,高約3至3.7米。猛獁象非常適應其生活的環境,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凍土苔原上的種群。其最明顯的適應特徵是極其厚實且蓬鬆的皮毛。他們的肛門處甚至有覆蓋著皮毛的皮瓣,以保護肛門免受寒冷凍傷。他們的面板厚度與今天的大象完全一樣。但是,它們有一種特殊的腺體,即皮脂腺,可以將油脂分泌到毛髮中,改善隔熱性。在面板下面,它們有一層高達3英寸厚的脂肪,有助於溫暖。與現代大象不同,猛獁的牙齒非常長,長度可以達到三米。關於這種長象牙適應性的一個猜測是猛獁象可能需要用牙清除地面上的積雪,從而吃到下面的草。
因此我們可以以現代的大象為原型來設想人類獵殺猛獁時的情景,只不過環境寒冷了些。——古人類可以如何殺死一隻非洲象?
15000年前的古代人類為什麼要狩獵猛獁象?有證據表明,早期人類獵殺猛獁是為了獲取食用的肉和皮革。
但為什麼要獵殺猛獁而不是兔子呢?你可以問問自己為什麼有時必須要去超市而不是去便利店採購生活用品。一隻成年猛獁有一千多斤的肉,兩百萬卡路里的熱量。再加上骨髓和脂肪,殺一頭猛獁夠30個人吃飽兩個星期。所以殺猛獁顯然比獵兔子更經濟。
人類自古以來就已經掌握了肉類的儲存技術。古代人類在天寒地凍的冰河時期,一定發現了了冰凍對於肉類儲存的意義。事實上,平原印第安人在冬天曾把肉埋在雪中。他們也會在大獵殺之後把肉做成肉乾。中國歷史學家發現,八千多年前,古人就從內陸乾旱的湖泊中獲取食鹽。許多原始文化使用鹽來儲存肉類、蔬菜。古生物學家進行的實驗表明,新鮮屠宰的肉甚至可以在泥炭沼澤中儲存長達兩年。
考古證據表明,猛獁被切成大塊進行運輸。猛獁象還因其面板和骨骼而備受古人類的追捧——由猛獁象牙製成的矛和刀可用於殺死和屠宰更多猛獁。將乾燥的猛獁皮繃在骨頭和象牙的框架上,就可以做成一個帳篷。
上圖:石器時代古人類如何製作石器。
古代人類如何狩獵猛獁?關於這一點資訊非常少,我們只能大致依據現有的考古成果做一些猜測,大體包含這麼一些方式:
成群圍獵猛獁——這是必要的策略,少數人類獵殺猛獁幾乎不可能成功
利用尖銳的石矛——這是快速致命殺死猛獁的必要技術手段
將猛獁去幹到懸崖或山谷死路處圍獵殺死——這是因地制宜的策略,但並非所有古人類都能找到合適的地形
尼安德特人提供了一些考古證據:尼安德特人獵殺猛獁的證據的出土地點位於位於英吉利海峽的一個島嶼——澤西島的拉科特德聖布雷拉德(La Cotte de St Brelade)。
該遺址是一個洞穴,裡面有尼安德特人居住並宰殺各種動物的遺蹟,其中找到的最著名的動物就是猛獁象。尼安德特人如何殺死這些猛獁仍然是一個謎。但觀察周圍的地形,那些陡峭懸崖,以及尼安德特人的野蠻聲譽,科學家初步認為他們是將猛獁趕上懸崖,逼迫它們從懸崖上跌下致死。這就是在BBC紀錄片《與野獸同行》中描繪的尼安德特人殺死猛獁象的方式。
而至於我們智人,也有些間接的證據:來自西伯利亞Khanty-Mansiysk的猛獁象椎骨標本顯示有人為的鑿孔的跡象(下圖):
其中一個胸椎椎骨上有一個約23毫米深的刺孔,似乎是石英岩矛尖被大力推入的結果。考慮到猛獁皮的厚度,以及成年猛獁在肩部之上有一個肥大的駝峰的事實,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長矛當時插入了猛獁的背部深處。矛成功刺穿了背部的椎骨,這個位置這似乎表明長矛是從高處或者遠處的安全距離而不是近距離投擲的。
北美的古代人類定居者(尤其是克洛維斯文化)以與大型動物的關係非常密切,那其中也包括猛獁。在其遺址中,一隻雌性哥倫比亞猛獁遺骸的頭骨、胸腔和肩膀附近至少發現了8個帶有標誌的克洛維斯石制矛尖。
這些矛尖中的任何一個都會造成致命的傷害。克洛維斯人顯然是群體協作打獵,並連續投擲長矛,每隻長矛都對他們的獵物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他們似乎會在獵物奄奄一息之前都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
此外,古人類獵殺乳齒象的考古證據也能提供一些線索乳齒象雖然與猛獁象關係很遠,但它們的體型相似,因此可能需要類似的技能和策略來殺死它們。一個很好的例子是Manis Mastodon遺址,在該遺址的一塊乳齒象肋骨中發現了一個乳齒象骨矛尖。
根據科學家的說法,較大的乳齒象受到攻擊的頻率更高,這導致了乳齒象種群的不穩定。造成這種情況的一種可能原因是,如同現代的公象一樣,乳齒象雄性往往獨自生活,這會使它們更容易被跟蹤,並且沒有象群的保護。隨後人類可能會在遠距離投擲長矛,群起而攻之,直到獵物倒下。為了獲得可以穿透骨骼的力,長矛投擲器(例如一種叫Atlatl的投擲器,下圖),這種武器會增加長矛的投擲力度及其深度,從而才可能穿透乳齒象或者猛獁象厚厚的面板和皮下脂肪層,直達要害。
科學家們猜測,人類的獵殺可能對乳齒象和猛獁象都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總結我們並不懷疑古代人類獵殺猛獁象的能力,我們也能想到各種獵殺猛獁的技巧——除了勇氣之外。但是人類對於自然的無節制索取很可能就是滅絕猛獁的因素,我們應該引以為戒。
回覆列表
近日科學家在墨西哥發現了大約14具猛獁象的骨骼遺骸。他們在兩個圓坑中分佈了800多塊猛獁象骨頭-顯然這是用來容納猛獁象的陷阱。遺骸在墨西哥城北部的Tultepec被發現。
據認為,這一發現可能會為人類如何獵殺猛獁象提供新的線索。考古學家推測,由20至30個人類獵人組成的小組將使用火炬和樹枝引單頭猛獁象脫離象群,並將其引導到陷阱中。
陷阱坑深1.7米,直徑為25米。在過去的10個月中,墨西哥國家人類學與歷史研究所(INAH)的發掘小組發現了824塊骨頭,據認為這些骨頭至少對應14頭體型不一,年齡不同的猛獁象。
人們認為,可能會有更多的圓坑排成一行,這將使狩獵成功的可能性更大。這些發現包括八塊頭骨,五個下頜骨,100個椎骨和179根肋骨。但是,由於缺少骨頭,表明古代人類可能進行了某些儀式,也許是為了紀念猛獁象本身。在發現的六個肩胛骨中,全部來自猛獁象的右側。
一些骨頭的明顯有意排列還表明某些儀式可能已經發生。另外有證據表明,猛獁象的肋骨被用於切碎猛獁象肉,其尺骨被用作拋光工具,也許是為了去除面板上的脂肪。發現許多頭骨倒置的事實表明猛獁象的舌頭以及其他器官被吃掉了。
對歐洲猛獁象遺址的研究已經提出了控制和殺死猛獁象的人類方法,原因是遺骸集中並且缺乏食肉動物牙齒痕跡的證據。人們認為,在歐洲,由於狗的馴化,這種狩獵或成為可能。儘管已知史前中美洲的古代人類是用馴養的狗獵殺猛獁象的,但INAH團隊並沒有暗示它們曾被用來獵殺猛獁象。
陷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更新世時代的末期,這是地球氣候不穩定的時期,當時由冷卻極引起的結冰降低了全球海平面,並在圖爾特佩克地區暴露了廣闊的平原。陷阱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波波卡特佩特爾火山(14700年前)爆發時,該火山爆發導致人類和動物前往墨西哥盆地北部。考古學家確實在被挖出的猛獁象骨頭之間發現了火山灰。
但是,考古學家在該地區的其他水草植被中發現了其他猛獁象殘骸,這表明隨著水返回到後來的Xaltocan湖,猛獁象仍在繼續活動。INAH現在認為,墨西哥盆地的猛獁象遺址規模可以與歐洲龐大的猛獁象遺址規模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