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答疑
-
2 # 家庭醫生線上
膠質瘤是源自神經上皮的腫瘤,佔顱腦腫瘤的40%~50%,是最常見的顱內惡性腫瘤。這種疾病確實是很嚴重的,會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
膠質瘤和其他很多腫瘤一樣,也是由於先天的遺傳高危因素和環境的致癌因素相互作用導致的。一些已知的遺傳疾病,例如神經纖維瘤病(I型)以及結核性硬化疾病等,是腦膠質瘤的遺傳易感因素。有這些疾病的患者,其腦膠質瘤的發生機率要比普通人群高很多。此外,一些環境的致癌因素也可能與膠質瘤的發生相關,如電磁輻射、放射性元素等。
腦膠質瘤所導致的症狀和體徵,主要取決其佔位效應以及所影響的腦區功能,使患者產生頭痛、噁心及嘔吐、癲癇、視物模糊等症狀。由於膠質瘤的惡性程度不同,其所產生症狀的速度也不同。例如,低級別膠質瘤患者的病史往往在幾個月甚至上年,而高級別膠質瘤患者的病史往往在幾個星期至幾個月。根據患者的病史、症狀以及體徵,可以初步推斷出病變的部位以及惡性程度。膠質瘤治療的治療是採取手術和放化療等措施。手術往往是膠質瘤治療的第一步。手術不僅可以提供最終的病理診斷,而且可迅速去除大部分的腫瘤細胞,緩解患者症狀,併為下一步的其他治療提供便利。對於一些低級別膠質瘤,如毛細胞星形細胞瘤,手術的完整切除,可使患疾病得到根治,利於長期存活。
-
3 # 風小東
膠質瘤又叫做神經上皮性腫瘤,是神經系統中非常常見的一大類腫瘤,主要包括瀰漫性星形細胞瘤、間變星形細胞瘤、膠質母細胞瘤、少枝膠質細胞性腫瘤、髓母細胞瘤、脈絡叢腫瘤、室管膜腫瘤幾大類。其從兒童到老年均可發病,惡性程度也不盡相同,有些型別惡性程度低,手術可治癒,有些惡性程度極高,常導致致死性結局。 腦膠質瘤的臨床症狀很多,可以因顱內壓升高或腫瘤的直接壓迫導致頭痛,嘔吐,甚至視野縮小,失明。也可壓迫外展神經、滑車神經導致複視,腫瘤本身可以破壞或刺激大腦的某些功能區導致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礙,晚期甚至會出現意識障礙及呼吸、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徵的紊亂。約有30%的腦部腫瘤患者會出現癲癇症狀,癲癇還常是少突膠質細胞性腫瘤的首發及最常見的症狀。腫瘤生長在大腦的不同位置會出現不同的定位症狀,額葉腫瘤可有精神症狀、運動性失語、面癱、肢體癱瘓、嗅覺障礙等;頂葉腫瘤可出現複合型感覺障礙;顳葉及枕葉腫瘤可出現視野變化甚至幻視;小腦腫瘤可出現眼球震顫、共濟失調、肌張力減低等。 對於腦膠質瘤,國際公認手術切除聯合放療、化療及分子靶向治療是最佳的基本治療原則,但很多腦膠質瘤術後易復發,甚至手術不能完全切除。若經過手術治療的腫瘤復發一般預後不佳,約50%的腫瘤復發後會惡變,復發後的腫瘤生長速度快,嚴重者生存期僅為一年左右。我們目前認為腫瘤的病理型別、惡性程度、發病年齡、手術切除是否徹底、病程長短均是影響預後的相關因素。總之腦膠質瘤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但是並非無法治療,隨診科學的進步,相信會有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案出現。
-
4 # 首醫大三博腦科醫院
這個問題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來回答,期待您的關注~
膠質瘤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目前發病率為十萬分之八,常見於40歲以上人群,但是兒童膠質瘤患者以較為常見。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講如果腦子裡長有腫瘤已經會很是擔心害怕,但是如果是患有膠質瘤則會更加擔心,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腦膠質瘤在所有惡性腫瘤致死率中排名第三,並且如果是級別較高的膠質瘤複發率也較高,通常需要進行綜合治療,即手術+放化療。
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李守巍主任提到,膠質瘤根據腫瘤細胞密度、核分裂指數、壞死程度和分子病理等進行分級,按惡性程度膠質瘤分為四個級別:I級為良性的;II級為低度惡性;III-IV級為惡性程度高的高級別膠質瘤(HGB),其中IV級的膠質母細胞瘤惡性程度最高。級別越高,惡性程度越高,治療效果越差。
膠質瘤的臨床症狀可分兩方面,一是顱內壓增高症狀,如頭痛、嘔吐、視力減退、複視、精神症狀等;另一是腫瘤壓迫、浸潤、破壞腦組織所產生的局灶症狀,早期可表現為刺激症狀如侷限性癲癇,後期表現為神經功能缺失症狀如癱瘓。如何發現上述不明原因的症狀,應該儘早去醫院檢查如頭部CT,做到早發現。
手術是腦膠質瘤的首選治療,能手術的患者儘量建議行手術切除。然後再根據術後病理的情況來決定是否需要做術後放化療。但是由於有瀰漫浸潤性生長的特點,多數患者容易復發,同時常伴有惡性程度增加,其實這便是膠質瘤最為可怕的地方,用通俗點的話來說,膠質瘤更像是韭菜總是割不完。
-
5 # INC國際
最有資格回答膠質瘤這個病到底有多可怕這個問題的應該是膠質瘤患者。走遍大醫院卻只得到一個“治不了”回答的,或者手術之後復發反覆的不計其數。一則權威資料表明其發病率約佔顱內腫瘤的35.2%~61.0%。由成膠質細胞衍化而來,具有發病率高、複發率高、死亡率高以及治癒率低的特點。
膠質瘤的手術仍是神經外科醫生的一大挑戰
膠質瘤的臨床研究和手術治療幾乎與神經外科作為一種專業的歷史發展是一致的, 這給膠質瘤的可怕埋下一個伏筆。歷經多年,膠質瘤的治療仍然是神經外科領域的一個難題。1884年, 貝內特和戈德利進行了第一次成功的腦瘤切除手術, 該切除術是透過神經學檢查進行的;病變為低度腫瘤, 但手術後不到2周就死於感染。雖然維克多·霍斯利爵士對這一病例非常著迷, 但他很快就因為無法搶救自己的惡性膠質瘤患者而感到沮喪。在神經外科的早期, 對膠質瘤手術的熱情和忽視的時期起伏, 這一事實反映在庫欣、丹迪和麥肯齊提出的相互矛盾的建議中。事實上, 庫欣自己的外科技術的發展往往反映了關於積極治療和善意忽視的相對優點的主流觀點的演變。最初, 庫欣提倡外部減壓, 切除骨瓣, 並建立下和肌肉袋, 腫瘤可能會突出。在職業生涯即將結束時, 他開始接受根治性內減壓 (即腫瘤切除) 的概念, 並保留連續的大腦;他自己的技術貢獻, 特別是銀夾和電燒的發展, 在很大程度上負責使這些程式成為可能。從 1901年到1912年, 哈維·庫欣的膠質腫瘤手術死亡率為 30.9%, 但到職業生涯結束時, 他已將這一比例降至11%。在1960年代引入皮質類固醇和其他圍手術期輔助藥物之前, 處理這些腫瘤的技術困難保持相對不變。由於膠質腫瘤在臨床實踐中非常普遍, 而且新治療方式的成功應用很可能取決於手術技術的不斷髮展, 神經膠質腫瘤的早期診斷和手術治療仍是一大問題對每一個神經外科醫生的挑戰。
腦膠質瘤臨床特點——危害顯著
顱內腫瘤產生的症狀和體徵分為兩類, 非特異性表現為顱內壓升高 (icp) 的非特異性發現, 以及繼發於腫瘤實際部位的特異性表現。雖然症狀和體徵發展的節奏可能會給腫瘤的潛在性質提供線索, 但它們的特異性特徵取決於腫瘤的位置, 而不是其組織學。icp 升高的非特異性症狀和體徵包括頭痛、嗜睡、視覺模糊;噁心、嘔吐、神經功能僵硬、狀水腫和第六神經麻痺。腦瘤的頭痛通常是非區域性化的, 但可能會向病變的一側側移。頭痛通常在早上更嚴重, 在嘔吐或開始體育活動後可能會得到緩解。人們認為, 早晨頭痛是繼發於睡眠期間輕度二氧化碳保留和伴隨的腦血管舒張。最終頭痛變得幾乎不變, 但其強度很少像偏頭痛或蛛網膜下腔出血那樣嚴重。頭痛是近40% 的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患者和超過35% 的腦膠質瘤患者的最初症狀。它是診斷時最常見的主要投訴, 也是最常見的症狀。頭痛是腦瘤患者的普遍抱怨, 必須仔細檢查所有可能的疑似病患。
近 40% 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意識水平低下
在腦腫瘤患者中觀察到的嗜睡是由二腦的機械和血管損傷引起的, 頸部僵硬是由小腦扁桃體透過孔狀的大孔突出引起的。當然 , 狀水腫或窒息的椎間盤是一個上升的 icp 的直接反映。重要的是要記住, 靜脈脈動的存在幾乎總是指示一個 icp 小於 180 mmh20。腦瘤疑似患者的假定位體徵, 如第六神經麻痺, 通常是由所涉及的顱神經受壓對相鄰的結構 (如椎體金字塔), 通常是反映腦腫脹或腦積水。與相對良性較多的低級別星形細胞瘤和少突膠質瘤相比, 在高等級腫瘤中, icp 升高繼發的非特異性症狀和體徵更為常見。然而, 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膠質瘤患者抱怨嗜睡或嗜睡;在診斷時 , 超過一半的患者有狀水腫 , 近 40% 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意識水平低下。
腫瘤的部位特異性發現在本質上要麼是刺激性的, 要麼是破壞性的, 但它們的精確表達總是取決於腫瘤在大腦功能組織方面的位置。在顳葉或運動皮層附近的物質內的病變比枕杆的類似腫瘤更容易產生癲癇發作。同樣, 精神冷漠、記憶力喪失和人格障礙更常見的是額葉腫瘤, 以及額葉病變的偏癱和感覺喪失。癲癇發作是診斷時第二常見的投訴, 與多形膠質母細胞瘤和星形細胞瘤 (分別為75% 和65% 的病例) 更常見。超過三分之一的膠質瘤患者的癲癇發作是他們疾病的最初表現, 診斷前這種症狀的平均持續時間約為 12個月, 低等級的患者約為3年膠質 瘤。焦點神經發現在惡性星形細胞瘤中比在其他膠質腫瘤中更為常見, 而在運動無力中尤其如此。然而, 必須強調的是, 儘管超過60% 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在診斷時患有偏癱, 但只有3% 的患者抱怨虛弱是最初的症狀。在發病之初, 膠質瘤患者的偏癱、呼吸困難、偏癱和偏癱的發病率相對較低, 但到診斷時, 大多數患者都有部分或全部發現。相對沉默的地區的腫瘤由於水腫延伸到相鄰的功能區而產生症狀和體徵, 症狀往往可以透過服用皮質類固醇來改善。功能的完全喪失是直接入侵的標誌, 很少被任何形式的治療逆轉。
在臨床實踐中遇到不同地點特定發現的頻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負責病人的醫生的診斷敏銳性。例如, 對惡性星形細胞瘤患者的回顧性研究表明, 在最初的病史和身體檢查中, 往往會漏掉微妙的人格變化。在膠質母細胞瘤患者中, 人格變化平均發生在診斷前8個月以上, 是第二個最早的警告訊號, 僅次於癲癇發作。在診斷時, 多達60% 的膠質瘤患者表現出一些方向、記憶、情緒或判斷障礙;這似乎是特別是在少突膠質瘤的患者。在臨床後期, 在存在抑鬱症的情況下, 評估個性和心理變化要困難得多。
由於治療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患者的功能狀態, 因此在偏癱或昏迷開始前進行正確的診斷和適當的治療至關重要。大多數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惡性星形細胞瘤和少突膠質瘤患者的額葉和顳葉或額葉交界處都有腫瘤。因此, 在這些疾病中, 特定地點的發現頻率大致相似也就不足為奇了, 儘管有一些趨勢表明, 癲癇發作與少突膠質瘤有關, 而且性格障礙在患者中更為常見。膠質母細胞瘤。更重要的是特定地點的發現出現的節奏。症狀和體徵的快速演變與惡性腫瘤有關, 而多年的病史更符合低度星形細胞瘤或少突膠質瘤。最後, 只有在整個病人的背景下才能對症狀和體徵作出適當解釋, 特別是在某些人口因素 (如年齡和性別) 對正確診斷有很大影響的情況下。
手術難點——腫瘤佔位與正常組織分解不清
眾所周知惡性腦膠質瘤的侵襲性很強,與周圍正常腦組織分界不清,透過鏡下識別往往不能很好的區別,給手術醫生造成很大的困擾。
5-ALA熒光技術讓膠質瘤無處遁形
5-ALA熒光技術的應用使得這一侷限性被打破,惡性膠質瘤通常會破壞正常的血腦屏障,腫瘤組織會大量攝取5-ALA從而轉化呈具有熒光效應的原卟啉,在顯微鏡熒光模式下,我們可以觀察到呈強粉紅色的瘤體本身,以及淡粉色的腫瘤邊界,從而使得手術醫生能夠很好的區分正常組織和腫瘤組織,使得惡性腫瘤的切除率大大增加,正常組織的破壞最大程度被減少。使惡性腦膠質瘤切除手術變得更快,更安全,更有效。
5-ALA熒光技術於1998年在歐洲首次被應用;遺憾的是中國這項技術的開展十分緩慢。美國在2017年才獲批上市;5-ALA在歐洲被廣泛應用於腦膠質瘤切除術中;德國INI頂級神經外科專家Bertalanffy教授在顱底和腦內深層病變區域運5-ALA熒光技術實施顯微外科手術,而不損傷周圍健康的腦組織,例如手術難度非常大的腦幹部位。
巴特朗菲教授現任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WFNS)教育委員會主席,是蜚聲海內外的,極為擅長顱內高難度位置的海綿狀血管瘤、松果體區腫瘤、脊髓腫瘤、垂體瘤、腦膜瘤等神經外科疾病的世界神經外科大師,對於顱底、腦幹、丘腦、垂體、視神經等被稱為神經外科“手術禁區”的複雜位置也能輕車熟路地實施高切除率手術。
回覆列表
惡性膠質瘤是一種最常見的原發惡性腫瘤,是癌症治療中最具挑戰性疾病之一。
因為手術切除後腫瘤易復發和治療抵抗性,患者預後普遍較差。膠質瘤的分子靶向治療正逐漸引起廣泛關注。
膠質瘤佔中樞神經系統原發惡性腫瘤的80%左右,WHO 分類將膠質瘤分為Ⅰ~Ⅳ級,WHOⅠ級和WHOⅡ級屬於低級別膠質瘤,WHO Ⅲ級和 WHO Ⅳ級屬於高級別膠質瘤,其惡性程度越來越高。
每個等級有相對特異性預後,來指導臨床治療;但絕大部分膠質瘤是 WHO Ⅲ級的間 變性膠質細胞瘤和WHO Ⅳ級的膠質母細胞瘤(gliboblastoma,GBM),基本上是無法治癒的。
目前,只有手術切除和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輔助化療聯合放療是治療這種疾病的標準方式。然而,膠質瘤對放化療具有抵抗性,這種惡性行為導致其複發率較高,治療效果很不樂觀。
因此,惡性膠質瘤患者從標準治療中獲益不大。膠質母細胞瘤患者和間變性膠質細胞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別為12~15個月和2~5年。
惡性膠質瘤在目前的治療方法上存在侷限性,為了突破這些侷限性,新的治療方法如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基因治療和幹細胞療法已經出現在臨床前和臨床研究中。其他型別的腫瘤,如非小細胞肺癌、惡性黑色素瘤和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分子靶向治療的成功,對惡性膠質瘤的靶向治療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分子靶向治療在過去的十年中取得很大進展,作為分子靶向治療藥物,貝伐單抗-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單克隆抗體,2009年被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複發性膠質母細胞瘤。
然而,不論是複發性 GBM 還是初診的 GBM,貝伐單抗儘管可以提高放療敏感性,
延長 疾 病 無 進 展 生 存 期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但是在總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上並未獲益。
膠質瘤患者多數發現分期較晚,且腫瘤本身對常規化放療具有抵抗性,而且複發率較高,進行靶向治療對患者來說經濟成本又較高,多數患者未能堅持服用,因此,膠質瘤是相當可怕的。
參考文獻:張亞、丁曉、陸海軍.惡性膠質瘤靶向治療研究進展[J],中華腫瘤防治雜誌,2017.3:35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