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6年
--電報誕生。Cooke和Wheatstone為這個發明申請了專利。這個發明和網際網路有什麼關係呢?
她在人類的遠端通訊歷史上走出了第一步。
採用了用一系列點、線在不同人之間傳遞資訊的Morse碼,雖然速度還比較慢,但這和當今計算機通訊中的二進位制位元流已經相差不遠了。
1858年-1866年
--跨海電纜誕生。允許大西洋兩岸之間實現直接快速的通訊。她的重要性體現在:
當今聯絡各大洲的樞紐仍然是海底光纜。
1876年
--電話誕生。AlexanderGrahamBell向世人展示了這個新發明。
她的意義在於:
當今的Internet網路依然有很大程度上是架構在電話交換系統之上的。
Modem具有數模訊號轉換的功能,實現了計算機接入網際網路的功能。
1957年
--USSR(前蘇聯)發射了的一顆人造衛星,她的重要性在於:
在全球通訊領域邁出了第一步。今天許多資訊實際上都在透過衛星傳輸。
美國設立了與之競爭的ARPA機構(高階研究規劃署),並作為國防部的一部分,為美國軍方科技應用打下基礎。
1962年-1968年
--包交換網路(Packet-switching(PS)networks)誕生,她的意義在於:
網際網路就是基於包交換來傳輸資訊的,這一點後面我們將會清楚地看到。
為實現網路資訊傳輸安全提供了最大可能,這正是美國軍方的本意。
資料被分成一個個小包傳輸,可以讓他們經過不同路由到達目的地。
增加了對資料的竊聽的困難(因為資料被分割成了包)。
路由冗餘,提高可靠性。即使某個路由中斷,通訊依然可以保持。
網路可以經得起大規模的破壞(比如核子攻擊,可以這也是冷戰的產物)。
1969年
--網際網路誕生
美國國防部授權ARPANET進行網際網路的試驗。
這件事的意義在於:
先後建立了四個主Internet節點:UCLA大學(洛杉磯),緊接著是斯坦福研究所、UCSB(聖巴巴拉)和U(猶他州立)。
1971年
--人們開始透過網際網路交流。
在ARPANET網上建立了15個節點(共23臺主機)
電子郵件——一個透過分佈網路傳送資訊的程式——被髮明瞭,這個發明和網際網路的關係是:
電子郵件今天依然是網際網路上人與人溝通的主要方式。
本文後面會用一小段文字解釋如何收發電子郵件。
在以後的生活中,電子郵件將與你息息相關。
1972年
--計算機可以更加簡便的接入網際網路
第一個展示ARPANET功能的公開演示網建立,共接入了40臺主機。
這個工作組對網際網路產生的影響在於:
起草了Telnet協議規範。
Telnet協議是當今大多數主機之間互操作的主要方式。
1973年
--全球性的網際網路開始浮現
首批連入ARPANET的其他國主機出現,他們是:英國倫敦大學和挪威的皇家雷達機構。
乙太網的最初模樣被勾畫出來——這就是現在區域網聯網的最早形式。
網際網路思想開始流傳。
舊金山的一家大酒店第一次架設了具有閘道器結構的網路。閘道器結構明確了一個網路規模究竟能有多大(網路內部可以是異構的)
檔案傳輸協議(FTP)被制定,使得聯網計算機可以收發文件資料。
1974年
--包交換網路傳輸成為主流
傳輸控制協議(TCP)被制定,網際網路的基石——包交換網路奠定。
Telenet,ARPANET的商業化運作網路向社會開放,這是第一次向社會提供包資料傳輸服務。
1976年
--網路規模迅速膨脹
伊麗莎白女王進行了傳送電子郵件的嘗試。
UUCP(UnixtoUnixCoPy)協議由AT&T的貝爾實驗室開發並在UNIX群體中釋出。
這個協議的重要性在於:
UNIX當今依舊是各個大學和科研究構的主流作業系統。
這些UNIX主機可以透過網際網路“交談”。
網路開始向全球使用者開放。
1977年
--電子郵件服務蓬勃興起,網際網路正在變為現實
聯網主機數量突破100。
THEORYNET網為100多名計算機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了電子郵件服務,這個系統使用了一個自己開發的電郵系統和TELENET接入網路為使用者提供服務。
起草電子郵件標準
第一個在ARPANET/無線網/SATNET互聯的演示網透過閘道器和網際網路協議連線的演示網。
1979年
--新聞組誕生
旨在研究計算機網路的計算機科學部在美國建立。
基於UUCP協議的USENET網建立。
USENET今天依然非常興旺。
當年年末建立了3個新聞組。
現在幾乎所有的話題都有相應的新聞組。
1979年(續)
第一個MUD(多使用者土牢)多人互動操作站點建立。這個站點包含了各種冒險遊戲、棋類遊戲和豐富詳盡的資料庫。
ARPA建立了網際網路配置白板(ICCB)
包交換無線電網(PRNET)在ARPA的資助下開始試驗。許多無線電愛好者在這個網路上進行了無數的通訊實驗。
1981年
--各種網路重新融合
誕生於紐約城市大學的BITNET(BecauseIt"sTimeNETwork)開始執行,並與耶魯大學進行了首次連線。
除了檔案傳輸服務(FTP)以外,他們還提供電子郵件和郵件組的服務。
CSNET(ComputerSciencNETwork)專案開始啟動,並向那些不能連入ARPANET的各大學的科學家們提供電子郵件服務。CSNET實際上就是後來的計算機科學網的前身。
1982年
--TCP/IP締造了未來的網路通訊模式
DCA和ARPA網制訂了網路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網際協議(IP),這個協議組一般被簡稱為TCP/IP協議。
這個協議的重要意義在於:
首先將網際網路定義為使用TCP/IP協議互聯的一個網路集合,網際網路就是透過TCP/IP互聯的一個大網路。
1982年(續)
由EUUG建立的EUnet(歐洲UNIX網)開始提供電子郵件服務和新聞組服務。並實現了最初的荷蘭、丹麥、瑞典和英國之間的互聯。
外部閘道器協議(EGP)的草案被制訂,並開始運用在各種不同體系結構的網間互聯上。
1983年
--網際網路越來越壯大了
開發出了域名服務系統
她的重要意義在於:
滿足了大量網路節點的需要
避免了各種難以記憶的地址
採用了人們習慣中易於記憶的名稱
桌面工作站開始成為現實
許多基於Berkerley的UNIX系統都內建有IP網路的相關軟體
促使從用單個分時的超級計算機連入Internet的模式過渡為透過區域網連入Internet。
1983年(續)
作為ICCB的替代物,IAB(InternetActivitiesBoard)開始建立。
Berkeley釋出了他們最新的4.2版的BSDUNIX系統,其中內建了TCP/IP的實現。
歐洲科研網(EARN)採用與BITNET類似的線路開始運營。
1984年
--網際網路繼續保持增長
主機數量突破1,000臺
域名服務系統(DNS)正式啟用
代替了點分十進位制的地址,如123.456.789.10
域名更容易為大家記憶
www.myuniversity.mydept.mynetwork.mycountry(e.g.www.cs.cf.ac.uk).
英國建立了JANET(JointAcademicNetwork)(聯合科研網)
可控的新聞組服務被引入
1986年
--網際網路的威力開始顯現
連入了5,000臺主機,建立了241個新聞組。
主幹有56K速率的NSFNET建立
NSF建設了5個地區網路中心,都由超級計算機向用戶提供高效能的服務。——這促使了網路連線數的爆漲,特別是在大學。
新聞傳輸協議(NNTP)被設計以提高基於TCP/IP的新聞組服務效能。
1987
--商業化的網際網路誕生
聯網主機數量達到28,000臺
在Usenix的資助下,UUNET創立並著手提供商業化的UUCP和Usenet接入服務。
1988年
USFNET主幹升級到T1級(即1.533M)
網路中繼聊天服務(IRC)被開發出來
1989年
--網際網路獲得巨大的增長
接入主機數突破10萬臺
出現了第一個在商業電子郵件運營商和網際網路之間的中繼服務
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IETF)和網際網路研究任務組(IRTF)在IAB中成立了
1990年
--網際網路的膨脹在繼續
30萬臺主機接入量,1千個新聞組
ARPANET退出歷史舞臺
FTP服務中的文件開始可以根據名稱檢索和獲取。
Worldcomeson-line公司(world.std.com)成為第一個商業性的經營電話接入的ISP。
1991年
--現代網際網路模式開始形成
商業網際網路資訊交換協會(CIX)成立並繼NSF之後進一步突破了網路中商業運作的種種障礙。
廣域網中的資訊服務誕生(WAIS),她的重要性在於:
提供了一套網際網路中資訊檢索和獲取得機制
大量知識在網路中出現:電子郵件資訊、文字資訊、電子書籍、各種帖子、程式碼、圖片、聲音甚至資料庫。
這些資訊就是我們今天在網際網路中檢索資訊的基礎。
關鍵字檢索,這種強有力的檢索技術被逐步完善。
1991年(續)
--WWW方式的友好使用者介面開始出現
明尼蘇達州大學的PaulLindner和MarkP.McCahill釋出了他們的Gopher工具。她的重要意義在於:
基於文字、選單驅動的介面簡化了網際網路中資源獲取的方法
不用使用者去記憶繁瑣的操作命令,使用者介面更為友好。
這個方式今天已被現在更為方便的WWW瀏覽所代替。
--目前看來依然意義重大的發明
由Berners和Lee開發的WWW瀏覽器在CERN釋出。她的重要意義在於:
這個工具最初被用於提供分佈多媒體服務
方便使用者更快捷的訪問世界各地的資訊。
開始是非圖形的介面(1993年後,隨著MOSAIC的出現開始有了圖形支援)
使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通訊方式發生了革命。
USFNET的主幹頻寬提高到T3級(即44.736M)。NSFNET的主幹上每個月有1萬億位元組,或者說100億的包流量。
英國的JANEAT開始基於TCP/IP提供IP服務
1992年
--多媒體改變了網際網路的模樣
聯網主機數突破100萬,新聞組達到4千個
特許成立了網際網路協會(ISOC)
3月實現了網上的音訊多播,11月實現了影片多播。
“網上衝浪”一詞由JeanArmourPolly首次使用。
1993年
--WWW革命真的開始了
聯網主機數突破2百萬,出現了600個WWW站點。
NSF建立的InterNIC機構開始提供以下服務:
目錄資料庫服務
註冊服務
資訊查詢服務
商業和媒體開始關注網際網路
白宮和聯邦政府開始在網際網路上安家
Mosaic給網際網路帶來一場風暴,她的意義在於:
使用者友好的圖形使用者介面成為網際網路的最前端。
基於此開始設計日後風靡一時的Netscape瀏覽器。
促使WWW使用者激增
1994年
--商業化運作正式開始
聯網主機數達到3百萬,建立了1萬個WWW站點,1萬個新聞組。
ARPANET/Internet慶祝誕辰25週年
社群開始透過線纜連入了英特網
美國參議院和國會開始在網際網路上提供資訊服務
超市、銀行開始步入網際網路
開始建立一種新的生活模式
在美華人們可以線上訂購必勝客的Pizza餅了。
第一個虛擬數字銀行開始運營
NSFNET每月的網路流量超過10萬億位元組
WWW超過Telnet,仍遜於FTP,成為第二位的網路流行服務(這是根據NSFNET釋出的流量資料統計結果分析得出的結論)。
英國的HMTreasury線上網站運營(http://www.hm-treasury.gov.uk/)
1995年
--商業介入網際網路進展神速
650萬聯網主機,10萬WWW站點
NSFNET恢復為一個科研網路,整個主幹網的執行依賴各大網路之間的互聯合路由。
根據包流量,三月WWW服務首次超過FTP服務,成為網上流量最大的服務;而若根據位元組流量,到四月的時候,WWW服務也超過了FTP。
傳統的撥號入網系統(如Compuserve、美國線上、Prodigy公司等)開始提供網路接入服務。
許多網路相關公司在Netscape的帶動下紛紛公開上市。
域名註冊服務不再免費
網路技術年:WAIS開發了WWW、搜尋引擎等技術
新的WWW技術開始浮現:
分佈環境執行技術(Java、Javascript、ActiveX)
虛擬環境技術(VRML)
網際協作工具技術(CU-SeeMe)
1996年
--微軟進入網際網路產業
1千2百萬主機接入網際網路,50萬WWW站點建立
網路電話業務受到美國電話公司的關注,甚至上訴到國會要求禁止此技術以保證傳統業務的利潤。
WWW瀏覽器的戰鬥主要在Netscape和Microsoft之間展開,在使用者迫不及待的需求下兩個軟體不斷地釋出新版本並相互進行競爭。
1997年
--未來將會怎樣
1千9百50萬主機連入,1百萬WWW站點,71,618個新聞組。
1836年
--電報誕生。Cooke和Wheatstone為這個發明申請了專利。這個發明和網際網路有什麼關係呢?
她在人類的遠端通訊歷史上走出了第一步。
採用了用一系列點、線在不同人之間傳遞資訊的Morse碼,雖然速度還比較慢,但這和當今計算機通訊中的二進位制位元流已經相差不遠了。
1858年-1866年
--跨海電纜誕生。允許大西洋兩岸之間實現直接快速的通訊。她的重要性體現在:
當今聯絡各大洲的樞紐仍然是海底光纜。
1876年
--電話誕生。AlexanderGrahamBell向世人展示了這個新發明。
她的意義在於:
當今的Internet網路依然有很大程度上是架構在電話交換系統之上的。
Modem具有數模訊號轉換的功能,實現了計算機接入網際網路的功能。
1957年
--USSR(前蘇聯)發射了的一顆人造衛星,她的重要性在於:
在全球通訊領域邁出了第一步。今天許多資訊實際上都在透過衛星傳輸。
美國設立了與之競爭的ARPA機構(高階研究規劃署),並作為國防部的一部分,為美國軍方科技應用打下基礎。
1962年-1968年
--包交換網路(Packet-switching(PS)networks)誕生,她的意義在於:
網際網路就是基於包交換來傳輸資訊的,這一點後面我們將會清楚地看到。
為實現網路資訊傳輸安全提供了最大可能,這正是美國軍方的本意。
資料被分成一個個小包傳輸,可以讓他們經過不同路由到達目的地。
增加了對資料的竊聽的困難(因為資料被分割成了包)。
路由冗餘,提高可靠性。即使某個路由中斷,通訊依然可以保持。
網路可以經得起大規模的破壞(比如核子攻擊,可以這也是冷戰的產物)。
1969年
--網際網路誕生
美國國防部授權ARPANET進行網際網路的試驗。
這件事的意義在於:
先後建立了四個主Internet節點:UCLA大學(洛杉磯),緊接著是斯坦福研究所、UCSB(聖巴巴拉)和U(猶他州立)。
1971年
--人們開始透過網際網路交流。
在ARPANET網上建立了15個節點(共23臺主機)
電子郵件——一個透過分佈網路傳送資訊的程式——被髮明瞭,這個發明和網際網路的關係是:
電子郵件今天依然是網際網路上人與人溝通的主要方式。
本文後面會用一小段文字解釋如何收發電子郵件。
在以後的生活中,電子郵件將與你息息相關。
1972年
--計算機可以更加簡便的接入網際網路
第一個展示ARPANET功能的公開演示網建立,共接入了40臺主機。
這個工作組對網際網路產生的影響在於:
起草了Telnet協議規範。
Telnet協議是當今大多數主機之間互操作的主要方式。
1973年
--全球性的網際網路開始浮現
首批連入ARPANET的其他國主機出現,他們是:英國倫敦大學和挪威的皇家雷達機構。
乙太網的最初模樣被勾畫出來——這就是現在區域網聯網的最早形式。
網際網路思想開始流傳。
舊金山的一家大酒店第一次架設了具有閘道器結構的網路。閘道器結構明確了一個網路規模究竟能有多大(網路內部可以是異構的)
檔案傳輸協議(FTP)被制定,使得聯網計算機可以收發文件資料。
1974年
--包交換網路傳輸成為主流
傳輸控制協議(TCP)被制定,網際網路的基石——包交換網路奠定。
Telenet,ARPANET的商業化運作網路向社會開放,這是第一次向社會提供包資料傳輸服務。
1976年
--網路規模迅速膨脹
伊麗莎白女王進行了傳送電子郵件的嘗試。
UUCP(UnixtoUnixCoPy)協議由AT&T的貝爾實驗室開發並在UNIX群體中釋出。
這個協議的重要性在於:
UNIX當今依舊是各個大學和科研究構的主流作業系統。
這些UNIX主機可以透過網際網路“交談”。
網路開始向全球使用者開放。
1977年
--電子郵件服務蓬勃興起,網際網路正在變為現實
聯網主機數量突破100。
THEORYNET網為100多名計算機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了電子郵件服務,這個系統使用了一個自己開發的電郵系統和TELENET接入網路為使用者提供服務。
起草電子郵件標準
第一個在ARPANET/無線網/SATNET互聯的演示網透過閘道器和網際網路協議連線的演示網。
1979年
--新聞組誕生
旨在研究計算機網路的計算機科學部在美國建立。
基於UUCP協議的USENET網建立。
她的意義在於:
USENET今天依然非常興旺。
當年年末建立了3個新聞組。
現在幾乎所有的話題都有相應的新聞組。
1979年(續)
第一個MUD(多使用者土牢)多人互動操作站點建立。這個站點包含了各種冒險遊戲、棋類遊戲和豐富詳盡的資料庫。
ARPA建立了網際網路配置白板(ICCB)
包交換無線電網(PRNET)在ARPA的資助下開始試驗。許多無線電愛好者在這個網路上進行了無數的通訊實驗。
1981年
--各種網路重新融合
誕生於紐約城市大學的BITNET(BecauseIt"sTimeNETwork)開始執行,並與耶魯大學進行了首次連線。
除了檔案傳輸服務(FTP)以外,他們還提供電子郵件和郵件組的服務。
CSNET(ComputerSciencNETwork)專案開始啟動,並向那些不能連入ARPANET的各大學的科學家們提供電子郵件服務。CSNET實際上就是後來的計算機科學網的前身。
1982年
--TCP/IP締造了未來的網路通訊模式
DCA和ARPA網制訂了網路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網際協議(IP),這個協議組一般被簡稱為TCP/IP協議。
這個協議的重要意義在於:
首先將網際網路定義為使用TCP/IP協議互聯的一個網路集合,網際網路就是透過TCP/IP互聯的一個大網路。
1982年(續)
由EUUG建立的EUnet(歐洲UNIX網)開始提供電子郵件服務和新聞組服務。並實現了最初的荷蘭、丹麥、瑞典和英國之間的互聯。
外部閘道器協議(EGP)的草案被制訂,並開始運用在各種不同體系結構的網間互聯上。
1983年
--網際網路越來越壯大了
開發出了域名服務系統
她的重要意義在於:
滿足了大量網路節點的需要
避免了各種難以記憶的地址
採用了人們習慣中易於記憶的名稱
桌面工作站開始成為現實
她的意義在於:
許多基於Berkerley的UNIX系統都內建有IP網路的相關軟體
促使從用單個分時的超級計算機連入Internet的模式過渡為透過區域網連入Internet。
1983年(續)
作為ICCB的替代物,IAB(InternetActivitiesBoard)開始建立。
Berkeley釋出了他們最新的4.2版的BSDUNIX系統,其中內建了TCP/IP的實現。
歐洲科研網(EARN)採用與BITNET類似的線路開始運營。
1984年
--網際網路繼續保持增長
主機數量突破1,000臺
域名服務系統(DNS)正式啟用
代替了點分十進位制的地址,如123.456.789.10
域名更容易為大家記憶
www.myuniversity.mydept.mynetwork.mycountry(e.g.www.cs.cf.ac.uk).
英國建立了JANET(JointAcademicNetwork)(聯合科研網)
可控的新聞組服務被引入
1986年
--網際網路的威力開始顯現
連入了5,000臺主機,建立了241個新聞組。
主幹有56K速率的NSFNET建立
NSF建設了5個地區網路中心,都由超級計算機向用戶提供高效能的服務。——這促使了網路連線數的爆漲,特別是在大學。
新聞傳輸協議(NNTP)被設計以提高基於TCP/IP的新聞組服務效能。
1987
--商業化的網際網路誕生
聯網主機數量達到28,000臺
在Usenix的資助下,UUNET創立並著手提供商業化的UUCP和Usenet接入服務。
1988年
USFNET主幹升級到T1級(即1.533M)
網路中繼聊天服務(IRC)被開發出來
1989年
--網際網路獲得巨大的增長
接入主機數突破10萬臺
出現了第一個在商業電子郵件運營商和網際網路之間的中繼服務
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IETF)和網際網路研究任務組(IRTF)在IAB中成立了
1990年
--網際網路的膨脹在繼續
30萬臺主機接入量,1千個新聞組
ARPANET退出歷史舞臺
FTP服務中的文件開始可以根據名稱檢索和獲取。
Worldcomeson-line公司(world.std.com)成為第一個商業性的經營電話接入的ISP。
1991年
--現代網際網路模式開始形成
商業網際網路資訊交換協會(CIX)成立並繼NSF之後進一步突破了網路中商業運作的種種障礙。
廣域網中的資訊服務誕生(WAIS),她的重要性在於:
提供了一套網際網路中資訊檢索和獲取得機制
大量知識在網路中出現:電子郵件資訊、文字資訊、電子書籍、各種帖子、程式碼、圖片、聲音甚至資料庫。
這些資訊就是我們今天在網際網路中檢索資訊的基礎。
關鍵字檢索,這種強有力的檢索技術被逐步完善。
1991年(續)
--WWW方式的友好使用者介面開始出現
明尼蘇達州大學的PaulLindner和MarkP.McCahill釋出了他們的Gopher工具。她的重要意義在於:
基於文字、選單驅動的介面簡化了網際網路中資源獲取的方法
不用使用者去記憶繁瑣的操作命令,使用者介面更為友好。
這個方式今天已被現在更為方便的WWW瀏覽所代替。
1991年(續)
--目前看來依然意義重大的發明
由Berners和Lee開發的WWW瀏覽器在CERN釋出。她的重要意義在於:
這個工具最初被用於提供分佈多媒體服務
方便使用者更快捷的訪問世界各地的資訊。
開始是非圖形的介面(1993年後,隨著MOSAIC的出現開始有了圖形支援)
使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通訊方式發生了革命。
USFNET的主幹頻寬提高到T3級(即44.736M)。NSFNET的主幹上每個月有1萬億位元組,或者說100億的包流量。
英國的JANEAT開始基於TCP/IP提供IP服務
1992年
--多媒體改變了網際網路的模樣
聯網主機數突破100萬,新聞組達到4千個
特許成立了網際網路協會(ISOC)
3月實現了網上的音訊多播,11月實現了影片多播。
“網上衝浪”一詞由JeanArmourPolly首次使用。
1993年
--WWW革命真的開始了
聯網主機數突破2百萬,出現了600個WWW站點。
NSF建立的InterNIC機構開始提供以下服務:
目錄資料庫服務
註冊服務
資訊查詢服務
商業和媒體開始關注網際網路
白宮和聯邦政府開始在網際網路上安家
Mosaic給網際網路帶來一場風暴,她的意義在於:
使用者友好的圖形使用者介面成為網際網路的最前端。
基於此開始設計日後風靡一時的Netscape瀏覽器。
促使WWW使用者激增
1994年
--商業化運作正式開始
聯網主機數達到3百萬,建立了1萬個WWW站點,1萬個新聞組。
ARPANET/Internet慶祝誕辰25週年
社群開始透過線纜連入了英特網
美國參議院和國會開始在網際網路上提供資訊服務
超市、銀行開始步入網際網路
開始建立一種新的生活模式
在美華人們可以線上訂購必勝客的Pizza餅了。
第一個虛擬數字銀行開始運營
NSFNET每月的網路流量超過10萬億位元組
WWW超過Telnet,仍遜於FTP,成為第二位的網路流行服務(這是根據NSFNET釋出的流量資料統計結果分析得出的結論)。
英國的HMTreasury線上網站運營(http://www.hm-treasury.gov.uk/)
1995年
--商業介入網際網路進展神速
650萬聯網主機,10萬WWW站點
NSFNET恢復為一個科研網路,整個主幹網的執行依賴各大網路之間的互聯合路由。
根據包流量,三月WWW服務首次超過FTP服務,成為網上流量最大的服務;而若根據位元組流量,到四月的時候,WWW服務也超過了FTP。
傳統的撥號入網系統(如Compuserve、美國線上、Prodigy公司等)開始提供網路接入服務。
許多網路相關公司在Netscape的帶動下紛紛公開上市。
域名註冊服務不再免費
網路技術年:WAIS開發了WWW、搜尋引擎等技術
新的WWW技術開始浮現:
分佈環境執行技術(Java、Javascript、ActiveX)
虛擬環境技術(VRML)
網際協作工具技術(CU-SeeMe)
1996年
--微軟進入網際網路產業
1千2百萬主機接入網際網路,50萬WWW站點建立
網路電話業務受到美國電話公司的關注,甚至上訴到國會要求禁止此技術以保證傳統業務的利潤。
WWW瀏覽器的戰鬥主要在Netscape和Microsoft之間展開,在使用者迫不及待的需求下兩個軟體不斷地釋出新版本並相互進行競爭。
1997年
--未來將會怎樣
1千9百50萬主機連入,1百萬WWW站點,71,618個新聞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