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933704819761

    李賀存詩兩百多首,也不算少了。

    很多人看到李長吉被稱為“詩鬼”,便認為“鬼氣森森”是其代表風格,其實不然,李賀四字真言:“鬼、泣、血、死”,故被稱為“詩鬼”。他也會仙氣飄飄的,只是他的仙氣沒有李白老莊的飄逸灑脫。

    這個鬼,此鬼非彼鬼也,想體驗毛骨悚然的感覺,建議去看恐怖小說更好。當然,能夠給人這樣的聯想,與他很多精警、奇峭的獨創性語句有關,但並不代表他真的在寫鬼。首先“詩鬼”這樣的稱號給人一個先入為主的潛意識,刻意的看出“鬼”來了,心裡覺得毛骨悚然。。。。有幾個人能透過李長吉冰冷詭奇的語言表層,觸控到詩人真實火熱澎湃的內心呢?好比王摩詰《輞川集》,看似歸於寂滅,但仍流淌他溫潤的血脈。有人講李賀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命比紙薄是真,但心比天高我覺得有這資本。南宋張戒在《歲寒堂詩話》說:李賀有太白之語,而無太白之才。太白以意為主,而失於少文;賀以詞為主,而失於少理。所以我們對比一下兩人的詩:

    《夢天》李賀

    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

    玉輪軋露溼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這就是李賀詩中的仙語吧,對比李白的《把酒問天》,感受下有什麼區別?

    《把酒問天》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李長吉最大的成就的確是語言上面的,命意上則稍遜一籌。黎簡評價李賀說:“論長吉每道是鬼才,而其為仙語,乃李白所不及”。這句話我覺得有待商榷,是因為他死的太早,在27歲時就英年早逝,實在可惜。如果李賀不是死得那麼早,再經歷得多一點,閱歷、思想會更加豐富,寫得詩也會更加深刻寬廣。那麼肯定能補齊命意上的短板。(所以我覺得,我們以後無論追求什麼理想,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透支了生命,也許就像絢爛的煙火,驚豔一瞬,悠然即逝。也可以留下不少佳作,但那不是你的極致和巔峰。我們可以想象,如果李白也在27歲就掛了,肯定到今天不會有如此高的知名度,他大部分作品都是27歲以後作的。)無論是詩鬼、詩豪、詩魔,還是詩仙、詩聖,古代文人都有士大夫的心,以天下為己任,出仕為政,匡扶社稷是文人普遍的志向。我寫過一篇《為什麼古人寫詩多為言志》的文章,裡面詳細講過,儘管會寫寫風花雪月,但主要還是抒發自己不得志的愁苦為主。所以我列舉的詩,為的是諸位能對李賀多一點了解,他的內心是怎樣的。話不多說,上詩,諸君自己品讀。

    《秦宮詩》

    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

    樓頭曲宴仙人語,帳底吹笙香霧濃。

    人間酒暖春茫茫,花枝入簾白日長。

    飛窗複道傳籌飲,十夜銅盤膩燭黃。

    禿衿小袖調鸚鵡,紫繡麻鞋踏哮虎。

    斫桂燒金待曉筵,白鹿青蘇夜半煮。

    桐英永巷騎新馬,內屋深屏生色畫。

    開門爛用水衡錢,捲起黃河向身瀉。

    皇天厄運猶曾裂,秦宮一生花底活。

    鸞篦奪得不還人,醉睡氍毹滿堂月。

    這首詩,寫儘自己的憂憤,出賣色相的人享盡榮華富貴,自己才華過人連應試都不能參加。(被誣告)有才不得施展,有才不得重用,大抵是每個大才子共同的怨憤。賜金放還的李白如是,李賀如是,辛棄疾也如是。

    對了,忘了說明了,秦宮不是指“秦宮漢殿”,而是一個人,據說是個很美的男性家奴。這首詩借東漢外戚梁冀家奴秦宮的故事諷刺權貴者家奴的囂張氣焰及荒淫無度的生活。

    此詩描寫秦宮的生活糜爛色情,我就不翻譯了,gay和腐女感興趣的可以自行百度。

    《老夫採玉歌》

    採玉採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

    老夫飢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

    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杉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嫋嫋。

    村寒白屋念嬌嬰,古臺石磴懸腸草。

    “龍為愁”“杜鵑口血”,是奇特的藝術聯想。“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是超越常情的想象,寫採玉的民夫經常死在溪水裡,好像溪水厭惡生人,必定要致之死地。而那些慘死的民夫,千年後也消不掉對溪水的怨恨。“恨溪水”三字意味深長,正如王琦所說:“夫不恨官吏,而恨溪水,微詞也。”

    早於李賀的另一位唐代詩人韋應物寫過一首《採玉行》,也是取材於藍溪採玉的民工生活,詩是這樣的:“官府徵白丁,言採藍溪玉。絕嶺夜無家,深榛雨中宿。獨婦餉糧還,哀哀舍南哭。”對比之下,李賀此篇立意更深,用筆也更鋒利,特別是對老夫的心理有很細緻的刻畫。

    我們都認為大唐的人民很幸福,其實元代張養浩就說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是張養浩晚年寫得,如果李賀也有晚年,那麼被人熟知的就不僅僅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了。

    《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

    塞上燕脂凝夜紫。

    這首詩令大文豪韓愈極為欣賞,因此給李賀做了推薦,令他名噪一時,本該抓住機會考試,然而命運弄人,他父親在這個時候死了,他不得不回家守孝三年。

    三年過後,頭髮皆白。

    李賀隨後參加河南府試,成績很好,輕鬆拿到“鄉貢秀才”資格。

    他躊躇滿志:“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準備參加下一輪帝都長安的應試,但他沒有注意到的是,在背後,許多競爭者們正嫉恨地看著他,要把他搞掉。這些人向監考官告了一狀:“李賀的爸爸名叫‘晉肅’,和‘進士’諧音。李賀跑來考進士,就是對父親的極大侮辱,是嚴重的不孝!”

    在古代,不孝的罪名很嚴重,因此李賀是不可能被錄選的,所以自然落榜了。而極為欣賞他的韓愈,為他寫了一篇名曰《諱辯》的文章抱不平,大意是:“當爹的名叫‘晉肅’,兒子不能考進士;那麼當爹的名叫‘仁’,兒子是不是就不能做人?”

    然而,韓愈的筆刀也未能改變結局。

    李長吉:“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

    我們完全可以從他的一句詩中感受到他的傷心和絕望,也是他最為人熟知的一句,被引用最多,被評為七字句裡的“千古第一”。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

    引用者裡有老毛,他的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也廣為人知,不也是受惠於李長吉麼。

    我們都知道,李賀是817年死的,落榜之後的次年,也就是811年,心有不甘的李賀再入長安,在韓愈和宗人的推薦下,謀得九品小官。這樣的九品還不是正九品,而是從九品,在大唐官員制度中,是最低階的官,說是官,不過是個機關公務員而已。就像孫悟空之於弼馬溫一樣,堂堂齊天大聖,竟然去養馬?

    公務員李賀沒有一身通天本領,自然不會大鬧天宮,乖乖接受了,而且還很勤懇,或許他期望著有一天透過自己努力,能夠得到提拔和晉升。然而三年的機關生活,使他看到了官場的黑暗和傾軋,看清了社會的真實狀況,也看到了自己仕途的無望,感覺自己就像一顆被固定死的螺絲釘,等待著生鏽腐朽的那天。

    且不論李賀有沒有經世治國的才能,但他自己內心,肯定是憋屈的,十五歲便名動長安的人,明明有考取進士的才華,卻來做這沒什麼卵用的奉禮郎。

    然而,這三年裡,也不是一事無成。有兩個很重要的方面,一是李賀對於人生態度的真正轉變,大抵是在做此期間轉變的,對官場政治心灰意冷,把一腔熱血便投注到詩歌上來了。其二奠定他詩壇地位的,就是在此期間作的詩。

    三年後,他辭職了。他想回家,他無比懷念昌谷,那個生他養育他的地方,一草一木,都懷念,他想避世,懷揣著一腔怨忿。也就是在昌谷期間,人生的最後幾年裡,他寫下了《南園十三首》等詩,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第五首。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對於每一個孤獨的文人來說,心裡都有一個渴望不可及的女人。李賀一生渴望功名,看起來沒有太多時間去追求愛情,也沒有這個機會,或許曾經有,但在歷史的塵埃淹沒下,我們已經不得知了。

    很多學者說他娶過妻子,但並沒有明確的證據。都是以他自己寫的詩“卿卿忍相問,鏡中雙淚姿”為證,說他娶了妻子。我覺得這扯淡,看看他的生平經歷,和他寫的詩,就知道他不可能娶了妻子。杜牧《李長吉歌詩序》說:“賀復無家室子弟得以給養恤問”,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未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茄子嫁接用什麼砧木好?怎麼嫁接成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