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育兒琦說

    嬰兒怎樣才能查出聽力不好?

    記得我寶剛出生那會兒,我是順產在醫院修養了3天。其中的第三天寶寶就被抱出去測試聽力了。因為是個機靈鬼,當場就測試就通過了。不過醫院還是很貼心的給發了嬰兒聽力測試的流程,上面有透過的會怎麼樣,不透過,接下來需要怎麼做的流程。

    如果出生後的第3天嬰兒聽力測試不透過,則需要在出院前再複查一次(確定一下),若還不透過——42天在醫院再複查。

    不透過——進行全面的聽力檢查,包括耳聲發射、聲導抗、聽性腦幹誘發電位、行為測聽及其他相關檢查,給予確診(3個月內)。

    如果真的確診寶寶聽力有問題,因疾病造成的則對症下藥、手術矯正即可(一般有中耳炎、中耳畸形等)

    若是感音神經性耳聾的,則需要選配助聽器,如佩戴助聽器沒什麼效果的,則需要手術植入人工耳蝸了。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 2 # 海之聲lh

    去醫院進行聽力檢查:

    如果出生後的第3天嬰兒聽力測試不透過,則需要在出院前再複查一次(確定一下),若還不透過——42天在醫院再複查。

    不透過——進行全面的聽力檢查,包括耳聲發射、聲導抗、聽性腦幹誘發電位、行為測聽及其他相關檢查,給予確診(3個月內)。

  • 3 # 河北海之聲助聽器

    嬰兒出生時在醫院會做聽力篩查,如果未透過會在42天時複查。仍未透過會在3個月時再次複查。兒童聽力損失,及時發現,早治療,早干預,早康復。

  • 4 # 淮安海之聲旗艦中心671

    ;一、初篩:在嬰兒出生後72小時內進行聽力篩查。對沒有透過的嬰兒,可在出院前再複查1次。二、復篩:對初篩未透過的嬰兒,42天到醫院複查;三、診斷(3個月內):對復篩仍未透過的嬰兒,在3個月內進行全面的聽力學診斷,包括聲導抗、耳聲發射、聽性腦幹誘發電位、行為測聽及其他相關檢查,給予確診。四、干預(6個月內):1、針對病因治療:中耳炎、突聾、中耳畸形等進行相應的藥物、手術治療。2、對感音神經性聾患兒,在6個月內選配和使用助聽器。佩戴助聽器無效的重度或極重度聾兒,1歲左右實施人工耳蝸植入手術。3、康復訓練:配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後,應進行相應的聽力-語言康復訓練和家庭康復指導,促進聾兒的聽力、語言的發育。五、跟蹤和隨訪:對具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兒,即使透過聽力篩查仍應當在3年內每6個月至少隨訪1次。

  • 5 # 海之聲馬鞍山中心

    新生兒實現距離就是母親將孩子抱在懷裡的距離,而在餵奶的時候可以看孩子的眼睛是否感覺到有交流而且能夠盯著你的眼睛一直表現的很好奇,還可以找一些黑白圖案的嬰兒顯示卡來放在孩子眼前,看孩子是否專注圖片,時間不宜過長,同時在周圍的環境中可以給孩子只認一些人看孩子是否有眼神的交流,這樣可以幫助媽媽判斷孩子的視力。

    需要注意的是家中日常的聲音環境,往往老人看電視喜歡開大聲音,但對孩子來說聲音是很大的,另外在孩子6歲前還是儘量不要去影院看電影,放映廳的光線和生效對孩子的身體機能來說也是偏大的。

  • 6 # 海之聲助聽器揚州店

    ;一、初篩:在嬰兒出生後72小時內進行聽力篩查。對沒有透過的嬰兒,可在出院前再複查1次。二、復篩:對初篩未透過的嬰兒,42天到醫院複查;三、診斷(3個月內):對復篩仍未透過的嬰兒,在3個月內進行全面的聽力學診斷,包括聲導抗、耳聲發射、聽性腦幹誘發電位、行為測聽及其他相關檢查,給予確診。四、干預(6個月內):1、針對病因治療:中耳炎、突聾、中耳畸形等進行相應的藥物、手術治療。2、對感音神經性聾患兒,在6個月內選配和使用助聽器。佩戴助聽器無效的重度或極重度聾兒,1歲左右實施人工耳蝸植入手術。3、康復訓練:配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後,應進行相應的聽力-語言康復訓練和家庭康復指導,促進聾兒的聽力、語言的發育。五、跟蹤和隨訪:對具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兒,即使透過聽力篩查仍應當在3年內每6個月至少隨訪1次。

  • 7 # 立聰堂常熟紅旗橋店

    你好,如果出生後的第3天嬰兒聽力測試不透過,則需要在出院前再複查一次(確定一下),若還不透過——42天在醫院再複查。

  • 8 # 立聰堂助聽器聽力師

    一般小孩出生的時候醫院會做個聽力篩查來判斷聽力的。

    在嬰兒時期,孩子小,不會說話,識別聽力也可以從下面幾點進行。

    1、1個月以上的嬰兒聽到突然發出的較大聲音,會出現全身驚動、閉眼或睜眼,甚至哭鬧的現象,這說明嬰兒的聽力正常。如果嬰兒沒有上述反應,或在睡眠時遇到大的聲響仍然酣睡,說明聽覺可能有問題。

    3個月的正常嬰兒,睡眠時突然聽到音響,可緊閉眼睛,手指活動,大多數無全身驚動。不睡覺時,聽到音樂或哄逗聲,可出現高興的表情。如果毫無反應,可能是聽覺不靈。

    6個月的小兒能分辨父母的聲音,可讓母親在小兒背後大聲叫喊,或在小兒背後發出聲響,然後觀察小兒的面部表情,是否左顧右盼進行尋找。如果沒有反應,可能聽力不佳。

    8~9個月的小兒,能主動發出聲音,聽到訓斥聲會哭鬧,聽到說“再見”會招手。如果對聲音沒有反應,可能是聽力不好。

    1 0個月的小兒已經會叫“爸爸”、“媽媽”或說簡單的詞語,以後漸漸學會說話。如果10個月以後,仍不會說幾個詞語,可能是由於某種原因說話晚,或聽力不好,應該去醫院檢查。觀察小兒的舉止行動,以及對外界的興趣。正常小兒對有聲響的玩具十分感興趣,表示驚奇或高興,聽覺不靈的小兒沒有明顯反應。另外先天耳聾的小兒沒有正常小兒活潑機靈,不能咿呀學語,常用眼睛觀察成人的口唇動作、面部表情或手勢等,來理解成人的意思。透過以上觀察,可以發現小兒聽力好壞。

    6個月至2歲的小兒,還可以到醫院進行定向測聽。

  • 9 # 南京花神大道助聽器

    目前我們國內所有在醫院出生的寶寶都會在出院前進行一次新生兒聽力篩查,這是早期發現聽力損失最有效的辦法。未透過者於生後42天內接受復篩,仍未透過者3個月內轉到指定的聽力診斷機構接受確診。具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兒,即使通過了聽力篩查,3週歲內至少每6個月接受一次聽力語言監測。

    3週歲內聽力正常的發育表現:

    1-3個月:眨眼、驚醒,聽到聲音停止動作,跟他講話有反應,睡覺時聽到大聲能醒,對突如其來的聲音有察覺。開始側耳聽聲,對不同的聲音有不同的表情,眼睛與頭部有偏向聲音的定位意識。

    4-6個月:4個月開始,頭能轉向有聲音的方向,兩眼能轉到同一方向,叫他有反應,能夠辨別母親的聲音。

    6-9個月:在電視機換臺時有反應,如靜下來眨眼睛等,對動物的叫聲也開始有反應。開始能注意到雨聲、車聲、能聽懂一些簡單的詞語,如“再見”並相應揮手。

    9-12個月:會叫“媽媽”,頭部轉向下面或側面尋找聲音,對他唱歌會給出反應,如手舞足蹈。

    1-1.5歲:能按照家長簡單的指示行動。

    1.5-2歲:會說一些簡短的語句,並能自如地轉頭尋找聲源。

    2-3歲:能明白大多數物品的功能,能聽懂許多相對複雜的指令。一般而言,2歲以上的孩子聽力水平接近成年人,語言能力發展較快。

    孩子3歲以前是大腦發育和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一旦錯過這個最重要的學習階段,孩子有可能因”聾”而致啞,造成終身遺憾。確診為聽力損失的寶寶,干預越早效果越好。

  • 10 # hysound天津海之聲

    新生兒實現距離就是母親將孩子抱在懷裡的距離,而在餵奶的時候可以看孩子的眼睛是否感覺到有交流而且能夠盯著你的眼睛一直表現的很好奇,還可以找一些黑白圖案的嬰兒顯示卡來放在孩子眼前,看孩子是否專注圖片,時間不宜過長,同時在周圍的環境中可以給孩子只認一些人看孩子是否有眼神的交流,這樣可以幫助媽媽判斷孩子的視力。

    需要注意的是家中日常的聲音環境,往往老人看電視喜歡開大聲音,但對孩子來說聲音是很大的,另外在孩子6歲前還是儘量不要去影院看電影,放映廳的光線和生效對孩子的身體機能來說也是偏大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捉魚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