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觀音:
佛經謂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不同形象的法身,畫作觀水中月影狀的稱水月觀音。見《法華經·普門品》。後用以喻人物儀容清麗俊美。
成語解釋
成語: 水月觀音
【拼音】: shuǐ yuè guān yīn
【解釋】: 佛經謂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不同形象的法身,畫作觀水中月影狀的稱水月觀音。見《法華經·普門品》。後用以喻人物儀容清。
成語典故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蘭麝香仍在,佩環聲漸遠。東風搖曳垂楊線,遊絲牽惹桃花片,珠簾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開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觀音現。”
◎ 菩薩 púsà
(1) 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華譯為“覺有情”,就是能自覺又覺他的有情。菩薩的意思,還有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開士者,以法開導眾生之士;始士者,開始覺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實踐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編】
(2) [Buddha]:泛指佛
(3) [Buddhist idol]:泛指某些神
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薩計較起來了。——《儒林外史》
(4) [a kindhearted person]:比喻心腸慈善的人
釋迦牟尼
釋義:(1).佛教名詞。
【出處】:梵文菩提薩埵(Bodhi-sattva)之省,原為 釋迦牟尼修行而未成佛時的稱號,後泛用為對大乘思想的實行者的稱呼。
釋義:(2).指人們崇拜的神靈偶像。
【出處】: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只有兩個小菩薩名‘包公老爺’者,被一個老年農民搶去了,他說:‘莫造孽!’” 大慈大悲南海觀音菩薩
釋義:(3).比喻心腸仁慈的人。
【出處】:《紅樓夢》第五五回:“他們瞅著大奶奶是個菩薩,姑娘又是靦腆小姐,固然是託懶來混。”《老殘遊記》第十四回:“兩位老爺菩薩,救命恩人,捨得花銀子把我救出火坑。”
水月觀音:
佛經謂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不同形象的法身,畫作觀水中月影狀的稱水月觀音。見《法華經·普門品》。後用以喻人物儀容清麗俊美。
成語解釋
成語: 水月觀音
【拼音】: shuǐ yuè guān yīn
【解釋】: 佛經謂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不同形象的法身,畫作觀水中月影狀的稱水月觀音。見《法華經·普門品》。後用以喻人物儀容清。
成語典故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蘭麝香仍在,佩環聲漸遠。東風搖曳垂楊線,遊絲牽惹桃花片,珠簾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開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觀音現。”
◎ 菩薩 púsà
(1) 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華譯為“覺有情”,就是能自覺又覺他的有情。菩薩的意思,還有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開士者,以法開導眾生之士;始士者,開始覺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實踐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編】
(2) [Buddha]:泛指佛
(3) [Buddhist idol]:泛指某些神
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薩計較起來了。——《儒林外史》
(4) [a kindhearted person]:比喻心腸慈善的人
釋迦牟尼
釋義:(1).佛教名詞。
【出處】:梵文菩提薩埵(Bodhi-sattva)之省,原為 釋迦牟尼修行而未成佛時的稱號,後泛用為對大乘思想的實行者的稱呼。
釋義:(2).指人們崇拜的神靈偶像。
【出處】: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只有兩個小菩薩名‘包公老爺’者,被一個老年農民搶去了,他說:‘莫造孽!’” 大慈大悲南海觀音菩薩
釋義:(3).比喻心腸仁慈的人。
【出處】:《紅樓夢》第五五回:“他們瞅著大奶奶是個菩薩,姑娘又是靦腆小姐,固然是託懶來混。”《老殘遊記》第十四回:“兩位老爺菩薩,救命恩人,捨得花銀子把我救出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