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俄羅斯觀察者

    歐盟駐俄大使馬庫斯·埃德雷爾

    此前,歐盟元首峰會後,已決定召回歐盟駐俄羅斯大使馬庫斯·埃德雷爾,有訊息稱,埃德雷爾將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停留至少四周,以觀望局勢的發展。

    如果共同驅逐俄外交官的傳聞最終得以落實,這將是歐盟史無前例的對俄外交行動。“泰晤士報”透露,波蘭、法國、德國、愛爾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丹麥將肯定會參加本次的“協調驅逐”,至於其它將會參與本次歐盟行動的國家,目前還在確定之中。

    歐盟-俄羅斯關係恐繼續下滑

    俄羅斯國內對此一訊息的反應挺有意思,無論俄政府官員還是外事領域的專家,他們面對此一訊息的第一反應,首先便是困惑。讓俄華人不解的是,因為“脫歐”程序而與其他歐盟國家不斷產生矛盾與衝突的英國,竟然可以在這個問題上說服諸多歐盟國家,共同對俄羅斯保持強硬立場。

    俄華人認為,這一事件的關鍵轉折,可能發生在週四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與德國、法國、愛爾蘭等國領導人舉行的四小時會談中。俄方推測,英國在“脫歐”問題上對歐盟國家做出了重大讓步。其一,將實際“脫歐”的時間延長了兩年;其二,英國在沒有投票權的前提下,答應繼續對歐盟的運作進行財政資助。正是英華人的這兩大讓步,換取到歐盟對他們的支援。

    掛外交牌照的車輛

    普京總統的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在接受俄羅斯媒體的採訪時稱,在“斯克裡帕爾中毒”案的案情尚未明瞭的今天,如果歐盟不與俄羅斯進行溝通,而單方面採取成員國共同驅逐俄國外交官這一侵略性的政策,肯定會激起俄羅斯的強烈不滿。佩斯科夫同時表示,就當前事態的發展來看,這很可能已是俄羅斯必須要面對的現實。俄羅斯也將會以適當的外交手段來進行應對。

  • 2 # 鷹視國際

    當年,普京接手的俄羅斯,經濟上“面臨淪為二三流國家的危險”,軍事上衰勢漸現,外交上被迫退縮,被國際媒體戲稱為“泥足巨人”。面對這種狀況,普京說出了一句豪氣干雲的話:“給我20年,還你一個奇蹟般的俄羅斯!”現在,再次當選總統,開始6年任期,他要給自己的諾言畫一個更加完美的句號。

    很明顯,歐盟這次要聯合驅逐俄外交官用意:

    一、是對普京再次當選的不滿,表明俄羅斯人民對普京的絕對信任,這對歐盟來說是噩夢!

    二、是給四進宮的普京一個下馬威,警告普京不要在政治軍事上威脅到歐盟。

    影響歐俄關係的基本因素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歷史所帶來的心理扭曲因素

    歷史上,俄羅斯與歐洲國家之間一直有著大量的交往。但早期的歐俄關係大多以征服與反征服、侵略與反侵略、擴張與反擴張為基本內容。所以歐盟與俄羅斯都覺得誰強大了肯定會威脅另外一方,必須遏制它的強大,因此互不信任。

    二、美國的干預因素

    自二戰以來,美國已深深地捲入了歐洲事務,歐洲因而已不再僅僅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目前在安全上歐盟依然離不開對美國的依賴。至於俄羅斯,雖然歐盟也意識到它依然擁有很重的份量,需要加強對話與合作,但俄政治上普京的強硬和龐大的核武庫又使歐盟各國充滿疑慮和不信任。

    三、全球化帶來競爭矛盾

    全球化使歐俄在人權領域的分歧和衝突越來越尖銳,從而制約了雙方關係的發展。全球化促進了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國內政治日益國際化。

    基於此,普京第四次再度當選,對歐盟來說腦袋又要疼六年。那種扭曲心理又出來做祟:

    認為俄羅斯目前仍是全球僅次於美國的軍事強國,其現有的核武庫足以將歐盟國家夷為平地,而且由於種種原因,俄羅斯在可預見的未來仍準備把核武器當作政治和軍事支柱。

    幾乎沒有一個歐盟國家真心願意俄復興強大,“弱而不亂”是他們最願看到的局面。 但是,普京上臺,俄羅斯距離復興又近了一步。恐慌之下,手足無措,也沒有辦法,只能找個藉口聯合威脅要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給普京隔空喊個話:別太囂張,不要欺負我們,我們也不是好惹的!結局只是一場鬧劇而已,歐俄更多的是需要合作,對抗不能取代合作,對抗沒有贏家!

  • 3 # 雲霄飛翼

    在美國新的國務卿和國家安全顧問助理上任後,特朗普開始出牌了

    在3月中旬以來,斯克裡帕爾事件持續發酵,美英德法四國發表了聯合譴責俄羅斯的宣告,本月18日歐盟各國外長譴責間諜中毒事件是“不計後果的違法行為”,這些都成為俄羅斯對美的“外交組合拳”的一部分,現在看來,特朗普內閣的鷹派人物在綜合評估後決定再外交上對俄羅斯下重手。也就是在昨天,美國媒體爆料,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建議特朗普驅逐俄羅斯外交官,而特朗普希望他的歐洲盟友們先行一步。在本週初的時候美國總統特朗普、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德國總理默克爾剛剛透過電話或信件祝賀過普京當選俄羅斯總統,到週末的時候卻送了普京這樣一個有些意外的“大禮”,究竟是為什麼呢?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美國經過綜合評估後,覺得軍事極限對抗和經濟制裁的效果低於預期,決定在外交領域開闢新戰場打擊俄羅斯。新任的國家安全顧問助理博爾頓則是著名的“反俄派”,這就是他的上任首秀:在英國脫歐後,繼續透過北約施加在歐盟內部的影響力,提前遏制俄羅斯分化美歐的戰略企圖。從特朗普而言,在和普京通了電話以後,遭到了美國媒體的一致炮轟,也引起了英國盟友的醋意,透過與歐盟的一致行動,表明對俄羅斯的強硬態度,擺脫“通俄門”的陰影,尤其是為中期選舉拉選票。

    對於俄羅斯這樣一個世界性大國而言,孤立主義的作用有限,但會加速俄羅斯的外交政策乃至外交戰略的調整

    100多年前的今天,前蘇聯剛建立的時候面臨的國際形勢要比現在嚴峻的多,但它不僅沒有垮掉,反而迅速地發展壯大了起來,俄羅斯也同樣不怕孤立。如果只是驅逐外交官行動而沒有後續行為,美歐的這次行動只能說是“雷聲大雨點小”,對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實際傷害有限。如果再有包括降低外交層級、終止執行一些多邊或雙邊協議等,確實會給俄羅斯帶來傷害,但俄羅斯也不是不能接受。外交孤立必須要和軍事打擊、經濟制裁結合在一起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但在後面兩方面想達成幾十個國家的一致行動,難度極大。從另一方面來說,俄羅斯對此應該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在過去十年3此修訂了俄羅斯對外戰略,最近的一次是2016年修訂的《俄羅斯對外政策構想》,明確提出要在俄羅斯和東亞、南亞兩個大國間建立更緊密的經濟貿易合作;俄羅斯積極參加亞太地區的一體化程序並利用亞太地區資源落實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發展計劃。美歐的外交“群毆”可能會促使俄羅斯修訂其外交戰略,加速“向東看”的程序。

    總的來說,美歐的這次外交行動主要是服務於美國的外交戰略大局,短期來看也沒什麼大不了,更不是英國的外交勝利。正如上週俄羅斯駐英大使館的宣告所說“俄羅斯和英國的外交關係已經降至冰點以下,但俄羅斯無懼嚴寒”。

  • 4 # 衝擊時評

    英國前腳還在因為脫歐問題與德、法等歐盟國家,鬧得不可開交;現在又能協調歐盟20多個國家共同驅逐俄羅斯外交官,很顯然背後是特朗普在發力。

    中路打得爛,還得靠團戰

    現在的英國早已沒有了日不落帝國的輝煌,獨自單挑北極熊俄羅斯,心有餘而力不足。

    但是特朗普又亟須用間諜毒殺案和敘利亞問題拖住俄羅斯,決不能讓普京騰出手攪和特朗普即將開打的貿易戰。

    現在,特朗普為大英帝國招來了20多個幫手,據說還打算親自上陣驅逐俄羅斯外交官,就是要在外交戰場上與俄羅斯打一場團戰,徹底壓制住俄羅斯。

    對線不給力,團戰也難贏

    團戰有團戰的好處,但是也有很大的弊端。歐洲國家與美國在對待俄羅斯問題上的態度和利益並不完全一致。歐洲國家因為在能源等問題上還有求於俄羅斯,並不願意跟俄羅斯徹底鬧翻,更願意透過談判的方式解決與俄羅斯的分歧。

    歐盟國家與英國也有很多矛盾沒有解決。英國有好處就自己關門而獨吞,有了禍事就喊歐盟國家分擔。一旦俄羅斯開始報復,歐盟國家必然如鳥獸散,絕不會替英國和美國擋槍子。

    團戰最重要的就是團結,沒有團結的團隊不過是一盤散沙,根本不值得俄羅斯恐懼。

    團戰可以輸,提莫必須死

    俄羅斯雙拳難敵四手,一旦美國真的協調20多個國家同時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確實會讓俄羅斯面子上很難過。俄羅斯雖然贏不了團戰,但還是要給始作俑者美國和英國足夠的教訓,只要打疼了領頭者,團隊自然分崩離析。

    西方國家聯手圍堵俄羅斯的局面已經形成,俄羅斯其實也不必太過在意。美國和英國玩他們的外交戰,俄羅斯應該另外開闢新的戰場,趁特朗普打外交戰、貿易戰,“偷偷塔”也會讓特朗普受不了。

  • 5 # 雨田198632780

    二十個歐盟國家經商議將共同驅逐俄外交官,這一共舉表面上是二十個歐盟國家一致對外,唇齒相依,戰略關係堅不可破。而實際上它們是各懷鬼胎,利益各藏。面對驅除俄外交官一事,這二十個歐盟國家即頭頂榮耀地冠戴上了金光閃閃的真節牌坊,又因與俄羅斯實際未斷交而繼續從俄方獲得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利益,而因此事當了受益之厚實的含羞大裱子。面對如此之雙贏,那二十個歐盟國家何樂而不為呢。

  • 6 # 寫客

    一個並未得出結論的“特工中毒事件”引發的一場討伐的戰爭。

    歐盟作為一個區域性組織竟然做出如此不經思量的決策,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它的存在對世界是否有幫助,或許只是為了保護歐盟共同體成員的利益而成立的。在這件事件上,俄羅斯的態度是希望與英國共同調查核實,且俄羅斯有權知道該事件的進展如何,其特工本人是英國國籍,其女兒是俄羅斯國籍,所以俄羅斯提出的這個要求很合理,但是卻遭到應該的反對,還以“極有可能”等不確定因素的詞來指責俄羅斯,認為是俄羅斯的責任,還曾指是普京個人指使。這些理由自己說出來的話完全不像一個正常國家所表示的。

    這也許是英國、歐美聯合對付俄軍的所自導自演的一場戲,其關係選擇的非常合理,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這三個要求都是非常契合,且都與俄軍撇不清關係的。

    第一,先說一下時間,我們都清楚俄羅斯與北約國家及歐盟都是敵對行為,剛好是2018年俄羅斯大選,在這個時間點導演的這個事件剛好吻合。

    第二,再說一下地點,選擇在英國,是因為俄前特工斯克裡帕爾是英國國籍,特工經歷在俄羅斯,此人可以作為兩國的導火索,出了事情,關係就會更加複雜且緊密相連。

    第三,最後是人物,選擇在斯克裡帕爾及其女兒身上那是在合適不過了,因為斯克裡帕爾英國籍,其女兒俄國籍。這三個點沒有一個是不與俄軍捆綁在一起的。

    這麼一分析,更像是一個陰謀,所以歐盟20國共同驅逐俄羅斯外交官也在計劃之中,且正是由於該“中毒事件”不但沒有影響到俄羅斯的大選,反而促使了普京的支援率突破歷史高新,且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曾指出“普京總統是不會允許任何人越過國家利益的紅線”,我想,這就是普京應對這一事件最有力的迴應。

  • 7 # 建章君

    這一方面證明了俄羅斯又走到了世界舞臺的中心,另一方面有可能會引發“新冷戰”。

    記得我們也曾經經歷過西方國家的集體封鎖與制裁,結果怎樣?我們越來越強大。

    俄羅斯人恐怕會因這樣的集體羞辱,反而煥發出鬥志。

    這種外交鬥爭的原因,無非是西方政客想透過重拾“冷戰”的武器,以求抱團取暖。英國“脫歐”不順,不敢“硬脫歐”,又沒有理由向民眾交代何以要向歐盟作出巨大讓步,於是所謂“雙面間諜”在英被害案,使得英國政府反而有了脫身之機。

    據一些訊息稱,英國政府此次能讓20個歐盟國家配合演出,是因為在“脫歐”談判上,英國做出了巨大讓步。

    到目前為止,英華人還是不願意給俄羅斯提供“雙面間諜”被害案中的神經毒劑樣本,要說這其中沒有貓膩或另有隱情,實在讓人笑掉大牙。

    只不過政客有一便利:只要意識形態的輿論機器一開動起來,公眾對真相的需求有時很容易被糊弄過去的。

    此事,我們另外還需要擔憂,英美正在透過妖魔化俄羅斯來意識形態化的操縱“西方陣營”的團結,大有重新樹立“東方陣營”為敵人的姿態。

    俄羅斯目前是打擊點。從北約東擴的歷史來看,我們不用懷疑北約一直抱有繼續解體俄羅斯的想法。

  • 8 # 數碼朋克

    政治角力沒有真正的贏家,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政治角力說白了就是“國罵”,這種文戰損失的是國家形象、信譽、口碑和有限的經濟損失,僅此而已。至於20國共同驅逐俄羅斯外交官,那就驅逐唄,反正歐盟一直都在制裁俄羅斯,作為俄羅斯是沒什麼可損失的了。不過這20國可能被俄羅斯拉黑,鐵血普京被逼成狂人,來個“武無第二”看看誰來扛。

  • 9 # 毒刺劍客

    外交官,在和平年代是做外交工作,如果是戰爭年代,那就是信使,所謂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一般來講,無論雙方關係多僵硬,外交官作為一個特殊的溝通渠道都有存在的必要。目前,英國圍繞雙面間諜被毒案大做文章,甚至串聯歐盟成員國一起無事生非,看來是真的要給普京找麻煩。

    特蕾莎這麼做,不能排除轉移國內矛盾的可能性,特蕾莎執政不久,這次突然反應強烈,而且有點過於強烈,不能不讓人懷疑這個女人的動機。

    俄羅斯總統大選前普京警告英國不要威脅一個核武強國,普京的迴應可謂是簡單粗暴,說明普京根本沒把英國當回事,直接硬懟回去就完事,沒想到英國死纏著不放,那普京接下來就必須放大招了。普京手裡還是有好牌的。

    第一,告訴歐盟國家,如果繼續無事生非,俄羅斯將切斷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逼著歐盟國家就雙面間諜中毒案達成的協議內部瓦解。

    第二,在烏克蘭問題上稍微讓步,繼續緩和和美國的關係,把美國從雙面間諜中毒案中撇開,沒有美國參與,歐盟就沒了主心骨,會呈鳥獸散。

    第三,不正面迴應。歐盟各種驅逐外交官,俄羅斯給予同樣的迴應,但就是不正面迴應,讓歐盟體會“一個人上臺表演”的尷尬,尷尬一段時間後就會不了了之。

    至於制裁俄羅斯,在國際上孤立俄羅斯,效果很有限,俄羅斯被經濟制裁這麼久了,在國際上也從來都是被孤立的,無所謂。戰鬥民族這個稱號可不是憑空而來。

  • 10 # 聽風觀雨28

    說明西方國家沆瀣一氣自導自演了一場毒氣鬧劇,企圖干涉俄羅斯總統大選!美國可以不經調查一口咬定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沒有調查一口咬定敘政府使用化武!英華人也可以沒有任何證據一口咬定是俄羅斯干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ccess資料庫是用來幹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