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磚家

    做好事不求回報雖然是社會公認的美德,但這種美德卻要限定在個人“私德”範圍內,若要求人人都能如此、都應如此,反而會讓有心做好事的人望而卻步。其實這觀點早在兩千多年前便有人提出,而提出者正是孔子。這件事,還要從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貢做的一件大好事說起。

    子貢本名端木賜,是春秋末年衛華人,比孔子小31歲。子貢既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同時又名列“孔門十哲”之中,是孔子最為器重的核心弟子之一。作為那個時代的佼佼者,子貢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不僅書讀得好,而且還縱橫政壇、商場、外交界,無論在哪個領域都能做得風生水起,屬於全能型人才。不過,孔子貌似並不太喜歡子貢,總是有意無意的打擊他、挖苦他,總讓他下不來臺。

    其實,這只是孔子幫助學生成長的另類方式而已,為的是不讓“全能”的子貢憑藉自己的超人能力就自得自滿。當然,這也是有點多慮了,因為《論語》上講得很明白,子貢其實是一個謙虛厚道的人,很會處理與老師和同門之間的關係,孔子之所以能在周遊列國時屢屢免於困厄並最終成功回國,全都是子貢的功勞。

    總之,子貢是個很討人喜歡的奇才,不僅能力超群、待人厚道,而且還不居功自傲、“翹尾巴”,綜合素質非常好。然而有一點卻讓子貢多次遭到老師的批評,那就是他做好事時往往不考慮後果(沒錯,是做好事而非壞事),每每給常人制造難以解決的道德困境,往往會使好事有變為壞事的趨勢,其中“子貢贖人”便是典型案例。

    在當時,魯華人被販賣到他國做奴隸的現象比較普遍,所以執政者為解決此問題,便頒佈了一條法令,規定但凡有人把淪為他國奴隸的同胞贖買回來,便可以到國庫中去報銷相關的費用,一時間有不少的同胞被解救回來。某次,子貢在他國出使時恰巧也看到一名淪為奴隸的同胞,便將他贖買後帶回國,但卻拒絕到國庫領取相關的費用。

    子貢這樣做,無非是覺得自己家境殷實,贖金數量微不足道,不值得去國庫報銷,況且做好事要國家補償,便失去做好事的初心。可孔子聽說此事後,非但沒有誇獎他,反而劈頭蓋臉地狠批他一通。子貢覺得很委屈,便向老師詢問自己哪裡做錯了,孔子長嘆一聲,然後才娓娓道出其中的原因。

    孔子說:“你這樣做固然是高尚之舉,但從今之後,恐怕再不會有人願意淪為奴隸的本國同胞贖身了。你想想看,替同胞贖身,然後到國庫報銷,則人人都樂於做好事且不會背上經濟負擔;可你替人贖身卻拒絕國家補償,那麼他人再做這等善事時,便會揹負道德和經濟上的雙重壓力,若覺得無力承擔,那麼他們就算是看到有同胞淪為奴隸,也不會再替他們贖身了。”子貢聽後,心中既慚愧又後悔。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見《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

    其實,孔子的憂慮並不僅僅限於贖人不取償這種現象,而是認為若類似的情況一再發生,執政者很可能會對此大肆嘉獎、宣傳,乃至進行全國推廣,呼籲國民學習“先進”,自覺提高個人道德水平。然而這現象貌似能提升國民的整體道德水平和公德心,但其實卻藏有很大的隱患。

    因為,無論是把整體道德水準無限拔高,或是把“私德”上升為“公德”,都很容易釀成同一種結局,那就是讓提升道德水平成為一件尷尬事,令普通民眾聞“道德”二字而色變,進而遠離“道德”,最終反而使整體道德水平大滑坡,實在是得不償失。所以《道德經》上曾說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可謂一語中的!

  • 2 # 楊朱學派

    此故事出自《呂氏春秋-察微》:魯國有法,魯人在外國,將本國奴隸贖回後。可以到國庫報賬。當時一個奴隸的價格,等於五張羊皮。子貢是大商人。時間就是金錢。他去報賬花費的時間。大於五張羊皮。商賈趨利,子貢當然懶得去報賬。

    孔子卻大罵子貢:子貢此舉,以後再也不會有魯人贖回奴隸了。

    孔子認為,本華人贖回在外奴隸後。會得到政府和百姓讚頌。再到國庫報銷。財產也不會有損失。

    子貢之舉,是對他人的道德綁架。人們做了好事。贖回了奴隸,到國庫報銷後。別人就會把他與子貢對比。說他道德不如子貢。

    做了好事,財產受損失,還受批評。以後就沒人再贖回奴隸了。

    此故事,說明孔子洞察人性、務實、接地氣。只有做了好事,受讚頌得到好處。人們才會爭相做好事。

    此故事後,還有一個故事做對比。子路救了一個溺水之人,其家人萬分感激。送給子路一頭牛。這可是一筆鉅額財產。孔子得知此事後,大讚子路——救人做好事,就要得到回報。將來會越來越多的人見義勇為。

    這兩側故事說明,孔子不搞道德綁架。洞察人性。這才是大智慧。

    附錄:墨家的道德是上上,毫不利己,無私奉獻。儒家的道德是中中,因為孔子洞察人性——人是自私的。墨家的道德規範,必然導致道德淪喪,泯滅人性。最終麻木不仁。過猶不及,此之謂也!

  • 3 # 奧義瑜伽

    給人洗腦的時候說 君子重義輕利,涉及到自己就都說了實話。說明孔老二還是有點鄉情。所以不要被表面光鮮的謊言迷惑。

  • 4 # 崑崙奴王富貴

    作為道德典範,做了好事後不要報酬,博得的是自己的美名。

    但世人皆有私心。在你的道德典範案例中,大家感覺到做了好事吃虧,雖然嘴上不說,心裡是抗拒的。

    就像我本人,坐公交車必坐後排。因為我既不想讓座,累嘛!又覺得應該讓座,因為這是社會公德。於是我選擇坐後排。老人都鬼精,不願走到公交尾,只會在車中間等讓座。於是,我既有位坐,也不必背上不讓座的負面評價,也不會覺得自己沒守公德。

    估計很多人都有類似的行為選擇~一些政府正面導向的事情,聽上去是正義,如見義勇為路遇劫匪要幫忙。但誰家媽媽在家不會告訴子女少管閒事?

    孔子這樣教學生,就是要學生別做太高大上的道德示範,否則會逼大眾口頭上支援,行為上回避的。倒不如做了好有好報,更能鼓勵大家效妨。

    所以可以見得,儒家不是虛偽的道德婊,更注重社會的道德風氣引導手段。

  • 5 # 長風浩蕩

    人孔子已經把理由說得很清楚明白,很精準很要害——以後不會有人再做這出力不討好的事了。這還問啥呢?

    但是這些又往“人性本惡”上扯的,是不是就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好吧。

    話說子路接受一頭牛的報答,就是自私?就是惡?這誰這麼道德啊?人贈者贈的誠懇,受者受得坦蕩,這頭牛成為了雙方的交流楔子,雙方開啟了後續的長遠友誼,你們把這,稱為“自私”?你們平常說的“自私”,都是這種作用效果?

    如果這就是自私,那損人利己性質的自私得咋算?把這兩種性質的行為歸為一類,是不是對雙方都不太公平?

    這邏輯是不是說,收受就是自私,只有絕對的只施不受才是不自私?嘖嘖嘖,這道德高地是高出天際了。你們的眼神,也就能看到那頭牛了,是吧?你們的度量標準,是不是隻有那點“眼前利益”?

    這世上只有能夠迴圈往復的系統才是自洽自穩的,只施不受與只受不施都是不可能長遠的。所以華夏才有陰陽平衡,儒家才有禮尚往來。

    話說有個答案說墨子取乎上,孔子取乎中。這無私是上,自私是中,那什麼是下?二元世界會有個“中”麼?

    最後,這子路也是自私,這子路的自私顯然是正大光明的,那是不是說同屬自私的損人利己也成了正大光明瞭?你們是不是因此就能夠“自私得理直氣壯”了?畢竟,子路也拿人一頭牛麼,是吧?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此之謂也。

  • 6 # 良人說史

    這裡是逸謙吧唧吧,喜歡我的記得點點關注哦。

    這件事情是這樣的:

    時間:春秋(不是戰國)

    地點:魯國

    人物:孔子和子貢

    事件:子貢贖人

    出典:《呂氏春秋·察微》

    經過:當時魯王下令:魯華人在外國為奴的,公民可以花錢贖回,到政府報銷。

    子貢在外發現了一個淪為奴隸發魯華人,把他贖了回來,回國後卻沒去找政府報銷。孔子並沒有稱讚他,大罵道:“端木賜,這是你的過失。從今往後,魯華人就不肯再替淪為奴隸的同胞贖身了。”

    這是為什麼呢?端木賜陷入了這樣的怪圈:

    我去報銷吧,那麼我的品行人們會質疑;

    不報銷吧,那些善良卻沒有錢的人自己白白受到損失,

    那麼以後就沒有人會去贖人了,好事也變成了壞事。

    這樣的迷茫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真的。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來,孔子並非迂腐頑固的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

    現在就有一個問題擺在我們面前,

    送還失主丟失的東西要不要收取報酬?

    道德有規定,法律不明確。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非常尖銳了,

    一些人,憤憤不平的罵到,道德淪喪,人心不古!其實大可不必如此。

    這些年我們見慣了人情冷暖,原因在於,我們一直認為,道德大於法律!

    華人刻在骨子裡的東西。

    有人見義勇為,救下落水兒童,還沒有上岸,家長就帶著孩子匆匆離去,義無反顧

    誰的心瓦涼瓦涼?相必他下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要猶豫一會了,而生命等不起!

    有人扶起摔倒的老人,反被訛詐,法官問道:“不是你撞倒的,你為什麼要扶。”

    這時候是誰無語?相必下一次這個人自己撞倒別人也不會扶起來了。

    有人拾金不昧卻被失主誣陷,他是小偷,我的東西少了?

    是誰該被輿論指責?想必他拾金該昧了。

    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正在發生的事,

    拾金不昧固然是傳統美德,但是既然是道德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嚴格遵守,

    這些天我發現一些人鼓吹,嚴嵩,秦檜,有人說這是洗白,

    我覺得倒不如說,那些虛偽的“正派”讓人反感了,反倒是惡人更坦率赤誠。

    在道德和利益面前,一味的偏向道德只能讓,不說了。

    我記得一個段子是這樣的:

    有人撿到一部手機,本想尋找失主,這時候失主打來電話不由分說的罵了起來,

    “你這個賊還敢接電話,趕緊還我手機。告訴你我已經報警了,手機定位已經開啟,

    你跑步了的,希望你有點自知之明。”

    這人怒了,好,好,你有定位是吧,這人把蘋果手機掛在氫氣球上,飛上天了。

    讓你定位去吧!

    有一個教授這樣說過,“一些人用聖人的標準要求別人,卻用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

    因為,無論是把整體道德水準無限拔高,或是把“私德”上升為“公德”,都很容易釀成同一種結局,那就是讓提升道德水平成為一件尷尬事,令普通民眾聞“道德”二字而色變,進而遠離“道德”,最終反而使整體道德水平大滑坡,實在是得不償失。

    道德是要求自己的。

    希望世界越來越好吧。

  • 7 # 凡易文史觀

    在孔門弟子中,子貢應該算是一個好學生。他不僅反應機敏,能言善辯謙恭隨和,於人際交往、經商理財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但在孔子生前,他卻跋前躓後,動輒得昝,經常捱罵,就像子路一樣,總也不討老師的喜歡從歷史記載來看,子貢挨批的幾樁子事,給人的感覺並非過錯,聽起來好

    像還是“好事”,但孔子就是不給好臉,不給好氣,也沒給過好評。真正是冤哉枉也,倒黴透頂。

    一件事是子貢自掏腰包贖奴被訓。按照魯國當年律例,若有人從鄰國贖回被擄作奴僕的魯國公民,可以從國庫支取贖金。

    子貢贖回了奴僕,卻拒絕申請公費。孔子知道後,沒誇子貢“廉潔”也倒罷了,反而劈頭蓋臉地把子貢教訓了一通。另一件事是子貢預言靈驗遭斥。邾隱公拜見魯君,子貢觀察到邾隱公獻玉和魯定公受玉時的失禮行止和情態後,便預言兩位君主都有亡兆,不到半年魯定公果然去世,真是料事如神。然而孔子卻斥責子貢多嘴,並說這事是被他不幸言中的。

    孔子雖說是一個和藹敦厚的長者,但他批評起弟子來,卻是直言相向,毫不留情。在孔門的高足中,除了顏回之外,很少沒被他責備過的,而對子貢的評價尤為苛刻。

    孔子曾當面說子貢就像用作裝食物的祭祀器具瑚璉。按照孔子關於“君子不器”的定性,這意思大概是說子貢是個單方面的實幹家,不會成為一個修齊治平的君子。有人根據瑚璉的功用,把子貢說成是“貴重而又華美的高階飯桶”,

    這當然是以今論古的戲謔,說來好玩,但比擬蹩腳,未免失當。不過,從這裡我們也可察知,子貢並不被孔子看好。更倒黴的是,在論及前程時,孔子對子貢還有一段讓人沮喪的鑑定。

    意思是說,我死了以後,子夏的學問會越來越好子貢的學問卻會退步。子貢後來的發展,既沒有像孔子預言的那樣走下坡路也沒有因孔子對他的“酷評”而怨尤、消沉。

    孔子死後,子貢不僅盡師孝、尊師道、敬師業,而且成了“諸侯無不僕庭與之抗禮”的跨國企業大老闆,並能低調做人,富而無驕,以商促教,不遺餘力地弘揚孔子的思想,是孔門弟子中最有實力且功業卓著的一流人才。

    那麼,這是不是說明孔子看人的眼力有問題,或者說他老人家知人論事主觀武斷、失之偏頗了呢?其實不然,我們只要深入探討一下孔子辦學育人的用心,其中的乖謬便可得到合理的解釋。孔子認為,完整人格的形成比較難,也往往容易被忽略,而這將會影響弟子的一生。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做人比什麼都重要,也比做事、做官要難。所以在教書育人時,孔子總體上是把道德修為擺在才藝習用之前的。按照現代眼光看,這與“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相悖,重德輕才,抹殺能人,顯然有些保守了。但是話又說回來,重藝輕德、待才做物、術高品低之類的能人,即使在今天也是不可取的。

    正由於孔子秉持的是這樣的教育方針,所以他對子路、子貢等一些特長生就頗多擔心。除了擔心子路因莽撞而招禍之外,孔子對子貢也總是放心不下。子貢能力雖強,但卻聰明外露,出了麻煩自己倒黴,還會牽累他人。

    對於子貢這些特長生的技能和行為,孔子考量的不是事情本身的善惡意義,而是擔心由此所產生的社會影響以及長遠後果。以上這些,或許就是孔子對子貢批評多於表揚、勸誠多於鼓勵的用心所在,也是子貢善解師意、不負師教、終成大業的原因吧。

  • 8 # 易學思維plus

    子貢贖人的原文: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子貢贖人的解釋:魯國當時有法律條文:魯華人在外國見到同胞做奴隸的,只要將他們贖回來,就可以到政府領取補助。但是孔子的高徒子貢贖回了人,但是確由於某些原因沒有領取政府的賞金。

    子貢這樣做有他的理由:第一,他不差錢,他求人是出於仁義之心,不是為了錢救人的,論語中也有“仁者,愛人也”的說法。他可能覺得如果贖回華人,又去領取賞金,就有點圖利的嫌疑;第二、子貢他比較有錢,慷慨大方,本來就不在乎那一點錢。

    那為什麼孔子會責怪子貢呢。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來,孔子認為,求人受賞賜,本來於德行沒有什麼損害。但是子貢不取賞金,這就做了一個榜樣,以後魯華人就不會去救自己的同胞了。

    孔子的深刻之處,在於他洞察絕大部分人的利益之心。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趨利的動物,他們只有有利益才會採取行動。而賞金就像是巴普洛夫訓練狗的鈴聲,很多人都因為領賞金才會去救人。而子貢因為自己的仁義不貪金的行為,貌似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其實是中斷了魯國的賞罰機制,讓魯華人救人的積極性下降。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品格。

    孔子並不是從個人的行為出發責怪子貢,而是從整個政治賞罰機制的高度出發,認為子貢高尚的行為不值得效仿。後來,子貢也主動去政府領取賞金,彌補了自己的過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模具常用材料是什麼?